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博報

宋莊的未來和798的現實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5-25 17:53:45 | 文章來源: 陳曉峰的部落格

需要提醒的是,理解宋莊最重要的是觀念上的接受,這與798的商業背景的商業現實是無法同日而語。或許換一種思路理解才能找到新的出口:傳統是一種幻覺,不存在傳統的文化束縛,而在於如何創造一種新的文化——我稱之為“宋莊思維”,當我們看到新的東西,才能拋棄和拉開傳統的距離,這就是這個社會的現實,也是解決之道。未來的宋莊模式將更具樣板性,它將直接帶動其他區域文化的升級,或許可以這樣豪氣的説,宋莊將是中國文化介於傳統與創新之間重啟的總動員發起者,更是文化邊界的開拓者。

宋莊因藝術傳導的變化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藝術家著落改變了官方的一些想法,在相互的矛盾共處中,比如從早期的針尖對麥芒,到現在“院士”路線的招搖過市,其自身的發展也在有限與快速地突破了一些文化管理上新的嘗試和一個處於深層次體制改革的國家關於文化新發展內在需求的更多“默許”;

另一方面,當代藝術的精神內涵和價值觀念,給曾經單一思想結構之後又快速的融入國際化和全球化的社會帶來多元的價值來自特定藝術家群體的突破,這是曾經的當代藝術非常有啟發意義與價值的,但是高度物質、城市化、資本、商業的快節奏,也捆綁了藝術關於日常價值的消極功能,取消了藝術的批判能力和敏銳。這也是今天的藝術家在宋莊藝術群聚而生首先要遭遇的問題之一,也是當下“宋莊模式”留給我們的思考與想像空間。

與798的有限量的前藝術商業狀態更具價值的是,宋莊在新文化探索與嫁接社會各種元素之後在生成方面上充滿極多的想像力,而它可能是中國當代藝術另外一種意想不到的“收穫”。如果在宋莊看不到這樣一種可能性的“未來”,那麼也就無法理解“宋莊模式”在當下的現實意義。當社會層面對中國改革三十年來的利弊激烈討論,當有共同的聲音對改革的改革內需的時候,諸如宋莊這樣一個極具嶄新資訊和探索意味的區域,特別是文化再生與延展性的意義,其實也説明瞭它金色的未來趨勢——文化的不斷觸碰以及直接産生的能量,總能令人充滿實際的想像力。只不過,這樣的還沒有經過官方明説的意義需要各方更加有力更加敏銳的推進,而激發整個社會的創新與創造的可能。其實這些年宋莊的迅速發展,也證明了官方用另一種態度在明説、回應、跟進這個群體。

換句話説,宋莊不是一個人的宋莊,而是一個群體一種力量在推動的宋莊,代表了一種群體的智慧、推動力,甚至是策略,顯示的是一種集群的力量,這種集群落的力量又將藝術群體的跨界到社會的各個層面,而其他群體反過來給這個區域的推動力之強大,將令宋莊未來的發展難以想像的。同時作為前沿之地裂變最新藝術文化價值觀生成與輸出的地方,更是一個具有天然挑戰墨守成規與非主流發展的實驗場——可以簡單的這麼了解,宋莊模式是中國文化在需求新路徑過程的一種需要,它的重要性在於非常鮮明的撕開了保守型文化不再流動的口子,喚醒整個民族鮮活的文化因子的當下需求出來——但願宋莊不再是文化上的應景之作,而是“反”體制化的創新窗口。

曾經是娘不疼姥姥不愛的宋莊的野蠻生長,最終將啟發整個社會在創造力極其低下的原因,它的特立獨行將是一個參照係。這個社會越來越支撐多元面貌共存發展的文化新需求,宋莊是一個體制外的收穫,而現在各方正整合各種資源將這個“收穫”不斷的放大,這也恰好證明了宋莊模式的需求不再只是藝術家群體,而是從這個群體裏拓展出的價值鏈正在生成,這也是當代藝術在結合社會實踐中帶來的一次“文化轉機”。

而越來越被符號化與地標化的798隻是一個藝術商業上光環正在褪去,導向上非常曖昧的藝術推銷之地,它發展到至今沒有形成一個在文化上有塑造力度的區域,非常值得這個區域管理層面的反思,將先鋒藝術變成白領中産階層暴發戶的墻上之物並不是多麼高境界的貢獻。它的問題不是在整體推銷這個社會轉型的新文化,而將格局做小,只是做到了一種藝術生意的範疇。這點上看,798對應的是一種縮小的意義,做到的是正常的文化生意功能需求,而宋莊的核心指向是文化上更大突破與再造的新興領域——它的實際意義,還在於是一種超越現實的虛擬空間,以及在更多還在自我蒙蔽狀態的心理需求和踴躍個性化認同的方向。

中國文化需要不斷的變異與自身的開放才能生成新的可能,而不是籠統的糅在大染缸裏。未來的宋莊一定是作為文化戰場的定位出現,它扮演了是新文化生成過程的尋路者角色,各種文化通過資源的互相交互與交流,生成更多的第三種可能和變異,這是宋莊模式給人的想像力與實踐空間。

宋莊的理想模式,則是目像iPhone的平臺,中國社會各個區域的文化通過宋莊這個平臺連接進來,給自己帶來啟發和參考,帶來自身激變的可能。宋莊這種參考的意義遠遠大於目前這個群體實際存在的生存困惑。宋莊未來的價值主要體現在這種流動型的互動性文化交流中增值和增大對這個文化特定場域的功能和意義——而不是簡單的産業化和地産開發。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