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應急 >河北應急 > 新聞發佈會 > 詳情

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全國防災減災日河北系列活動”新聞發佈會文字實錄

中國網 | 2023-11-14 15:44

新聞發佈會現場。記者楊童宇 攝

5月6日上午,河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全國防災減災日河北系列活動”新聞發佈會。河北省應急管理廳黨委委員、副廳長豐春雷介紹全國防災減災日河北系列活動及我省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開展情況,並與河北省應急管理廳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處處長魏子衡、河北省應急管理廳火災防治管理處處長宋旭、河北省應急管理廳救援協調和預案管理處處長朱曉明共同回答記者提問。發佈會由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佈處三級調研員吳志同主持。實錄如下:

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佈處三級調研員吳志同。記者楊童宇 攝

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佈處三級調研員吳志同: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

上午好!歡迎出席河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會。

本場發佈會的主題是“全國防災減災日河北系列活動。”

今天,我們專門邀請到河北省應急管理廳黨委委員、副廳長豐春雷先生,請他介紹全國防災減災日河北系列活動及我省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開展情況。同時,我們還請來了河北省應急管理廳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處處長魏子衡先生、河北省應急管理廳火災防治管理處處長宋旭先生、河北省應急管理廳救援協調和預案管理處處長朱曉明先生,他們將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首先,請豐春雷先生作介紹。

河北省應急管理廳黨委委員、副廳長豐春雷。記者楊童宇 攝

河北省應急管理廳黨委委員、副廳長豐春雷: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上午好!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防範災害風險 護航高品質發展”,5月6日至12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很榮幸邀請到各位新、老朋友參加“全國防災減災日”河北系列活動新聞發佈會。首先,我代表省應急管理廳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關注、關心、支援和幫助。下面,我就“全國防災減災日”河北系列活動總體安排和我省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開展情況向大家做一簡要介紹:

一、突出“防範災害風險 護航高品質發展”主題,組織好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各項工作

一是廣泛開展科普宣傳教育,提升全社會災害風險防範意識和能力。堅持傳統和新興媒體相結合,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宣傳活動,不斷擴大宣傳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針對不同社會群體開發和推送防災減災科普讀本等公眾教育系列産品。組織各類災害風險防範基本知識和災害應對技能培訓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特別是要加強極端性災害天氣的風險識別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訓,提高公眾應急避險意識和能力。做好重點區域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從源頭上防範和化解安全風險,真正把風險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二是深化自然災害風險普查成果應用,推動風險治理向事前預防轉變。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成果,推出一批具有地域特點和行業特色的應用成果。加大普查成果科普解讀和有關經驗做法、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和宣傳推廣,探索推動構建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評估長效機制。三是加強防範應對準備,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處置保障能力和水準。加快推進涉災規劃實施,推動實施一批強基礎、增功能、利長遠的重大工程項目,提高本質安全水準。加強應急物資儲備保障能力建設,鼓勵和引導不同社會主體和家庭個人儲備基本應急物資和裝備。開展各級各類應急預案評估與修訂,強化災害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廣泛開展以實戰為導向的應急預案演練。加強市縣層面小尺度、短歷時極端災害的臨災預警,確保第一時間傳達到一線崗位和受威脅人群,打通災害風險預警“最後一公里”,有效組織避災避險行動。四是強化統籌協調和多方參與,推動構建大安全大應急框架。進一步發揮防災減災救災相關議事協調機構統籌協調職能,注重發揮各行業部門和單位作用,不斷完善災害應對全過程工作機制。強化專家支撐作用,不斷提高防災減災救災科學性和精準性。持續推進綜合減災示範創建,組織開展避災避險典型案例宣傳。廣泛動員和支援社會組織、志願者等社會力量開展科普宣傳教育活動,提高群眾參與度,不斷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二、牢固樹立“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理念,推動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始終堅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力推進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為全省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強保障。2018年以來的5年,全省年均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直接經濟損失,比前5年均值分別下降90.26%、98.34%、78.83%,防災減災救災新體制新機制新隊伍的優勢日益顯現。一是災害風險管理成效明顯。我省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進展順利,獲取5千多萬條調查數據資訊,完成6大類、22種災害單災種近1.8萬項評估與區劃成果和4897項綜合評估與區劃成果初稿編制,形成了一批成果應用典型案例。增設自然災害技術監測站點和終端,不斷提高預警資訊的準確性和時效性。針對月度及重要時間節點開展自然災害風險會商研判,持續開展風險隱患資訊報送。緊盯重點區域、重大工程、重要設施和薄弱環節,深入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做到全覆蓋、無盲區,從源頭上有效防範和化解安全風險。堅持強化宣傳引領,創新宣傳教育機制,採取一系列活動推動防災減災救災知識普及,人民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技能持續提升。二是應急管理體系不斷健全。對減災委員會等6個議事協調機構運作機制和成員單位職責進行調整,進一步理順統與分、防與救、上與下職責邊界,形成有效有力的應急管理指揮體系。加強與交通運輸等部門協調聯動,健全搶險救災車輛通行服務保障機制;加強與駐冀軍隊溝通聯繫,細化完善軍地協同機制;貫徹京津冀應急救援協作框架協議,提高區域聯防聯控和協同響應能力;建立完善風險聯合會商研判機制、防範救援救災一體化機制、搶險救援隊伍預置機制,“全災種、大應急”格局基本形成。三是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持續提升。2022年,組織森林草原消防專業隊伍102支10100余人靠前駐防、攜裝巡邏,協調國家森林消防隊伍740人、直升機3架駐防我省。落實包聯防汛行政責任人2.3萬名;與北京、天津等周邊6省市建立水情資訊合作共用機制,完善直達基層責任人氣象預警“叫應”機制。以省政府令的形式發佈《河北省應急避難場所管理辦法》,成為全國首個以政府規章規範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管理的省份。大力推進自然災害防治重點工程實施,各項任務順利推進。我省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數量達519個,農房保險保障農戶1346.56萬戶,保障金額達到了6059億元。四是應急救援水準顯著提高。對各級專項預案、部門預案進行了評估修訂,全省開展應急演練4.37萬餘場,參演215萬餘人。全省現有綜合消防救援、水利專業搶險、安全生産等應急搶險救援隊伍478支,共計3.4萬人;與省文明辦等七部門建立社會應急力量參與重特大災害搶險救援行動現場協調機制;爭取國家華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建設項目落地河北。在全國率先建成“應急物資資訊系統”,2022年底全省專儲救援物資裝備價值5.05億元、救災物資2.04億元。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全省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切實抓好防災減災救災各項工作。一是堅持改革創新,著力推動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展現新優勢。圍繞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進一步健全完善體制機制,著力提升應急管理效能。二是堅持統籌協調,著力推動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邁上新臺階。認真落實“兩個堅持、三個轉變”要求,著力構建統籌應對各災種、有效覆蓋防災減災救災各環節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三是堅持實戰引領,著力推動綜合應急救援能力達到新高度。圍繞拉得出、衝得上、打得贏,隨時做好打大仗、打硬仗準備,全面提高救援處置和保障能力。四是堅持智慧應急,著力推動資訊化現代化建設邁出新步伐。堅持大數據、資訊化賦能,實現應急管理從傳統治理到現代“智”理轉變。

下一步,省減災委辦公室將把開展主題教育同黨中央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決策部署結合起來,同全省防災減災救災中心工作結合起來,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突出解決防災減災救災難題,持續提升我省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在這裡,借助各新聞媒體平臺呼籲:全社會積極行動起來,防範災害風險,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護航高品質發展。

最後,再次感謝媒體朋友對我省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大力支援。謝謝。

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佈處三級調研員吳志同:

感謝豐春雷先生的權威發佈。下面開始提問,請記者朋友舉手示意,並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回答記者提問環節:

一、河北日報:請介紹一下,今年“5·12”期間,省減災辦對全國防災減災日工作有哪些具體安排?

河北省應急管理廳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處處長魏子衡。記者楊童宇 攝

河北省應急管理廳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處處長魏子衡:

謝謝您的提問。省減災辦高度重視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工作,專門印發通知,組織省直有關部門參加的工作調度會,對我省全國防災減災日重點工作做出安排部署,明確各市減災委、省減災委各成員單位工作任務和分工,督促各地區、各成員單位制定本地區、本單位工作方案,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同時在此基礎上,省減災辦還直接安排了一系列活動。一是召開今天的新聞發佈會;二是聯合省水利廳、省應急管理廳、省林業和草原局、省氣象局在長城新媒體舉辦一期防災減災救災專題訪談,向社會普及防災減災救災知識。三是聯合張家口市開展一場自然災害救助演練,提升自然災害救助水準,切實保障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四是製作公益宣傳短片,通過省電臺、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及新媒體進行防災減災救災公益宣傳。五是聯合省通信管理局利用三大行動通訊運營商向全省手機用戶發送公益宣傳短信。六是編印並向各地發放“5.12”防災減災日宣傳挂圖、防災減災知識手冊和防災減災知識題庫等科普資料。七是啟動河北省2023年應急安全知識網路競賽活動,鼓勵全社會參與防災減災。八是舉辦普查成果應用優秀案例徵集推廣活動,全面推進全省深入開展普查成果應用。

通過開展以上系列活動,示範推動全省各級把全國防災減災日各項工作做深、做細、做出成效,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防災減災良好氛圍,提升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和災害應對能力。

謝謝!

二、長城新媒體集團:請問,今年春季我省森林草原防滅火整體形勢怎麼樣?我們都做了哪些具體工作?

河北省應急管理廳火災防治管理處處長宋旭。記者楊童宇 攝

河北省應急管理廳火災防治管理處處長宋旭:

今年春季我省森林草原防滅火形勢複雜嚴峻、不容樂觀。一是氣候、物候條件不利。春防以來全省大部分地區氣溫較常年偏高,大風乾燥天氣居多,火險等級持續高位運作。另外,大部分林區林下可燃物載量急劇增加,個別地區接近或超過臨界值,一旦起火,極易燃燒蔓延,形成大災。二是火源管控難度增大。今年疫情防控實施“乙類乙管”之後,人民群眾出遊意願強烈,尤其是“清明”、“五一”假期,春季踏青、戶外探險等活動劇增,進山入林從事經營活動和生産作業人員同比往年明顯增多,野外吸煙、野炊、燒烤等典型違規用火行為屢禁難止,給火源管控帶來很大難度。三是防火任務責任重大。我省承德、張家口、保定等環京地區作為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是北京的重要生態屏障,保護森林草原資源安全意義重大。加之省內有雄安新區“千年秀林”、塞罕壩機械林場等重點部位,森林草原防火安全備受關注,不能出現任何問題。

面對如此嚴峻複雜的防火形勢,我們結合工作實際,主要從以下六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組織會議進行部署。今年以來,省領導多次對春防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省森防指5次組織召開全省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電視電話(視頻)會議,傳達學習全國會議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科學分析全省春防期間森林草原防滅火形勢,細緻謀劃各項工作。

二是源頭治理、嚴控火源。進入春防以後,全省10萬餘名專職護林員全部上崗到位,各級組成專項工作組奮戰一線,全力堵截火源。各級森防指辦公室組織相關部門針對農事用火、民俗用火、生産用火、施工用火、野外生活用火和野外吸煙開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非法野外用火。緊盯重要林區、重要部位、重點人群,加大檢查力度,嚴禁私自攜帶火源火種進山入林。

三是排查隱患、整改問題。省森防指辦公室印發通知,在全省組織開展森林草原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和查處違規用火行為專項行動,按照責任落實、火源管理、防範措施、隊伍建設、應急處置、宣傳教育、設施設備等方面隱患進行梳理分類,實行銷號管理,確保整治到位。嚴查嚴打故意縱火、失火燒山等違規用火行為,查處一起,警示一片。

四是力量前置、靠前駐防。春防期間,全省102支森林草原消防專業隊伍,共8100余名隊員提前檢修撲火裝備、配足撲救機具,全員備勤,集中食宿,靠前駐防,時刻保持臨戰狀態。專業力量在山區林區輪流開展攜裝巡邏巡護活動,確保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實現打早、打小、打了。

五是積極爭取國家支援。今年2月,經省森防指辦公室積極申請,國家森防指調派吉林省森林消防總隊330人,分別跨區駐防我省石家莊市、邯鄲市和承德塞罕壩機械林場,協助加強森林草原火災防控工作,共同擔負重要森林草原火災處置撲救任務,維護災區社會秩序穩定。截至目前,國家駐防隊伍共參與撲救我省森林火災4起,起到了重要作用。

六是嚴格值守、應急準備。應急、林草、氣象等部門聯合對火險形勢進行會商研判,及時發佈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等級預報,指導各地提前準備、積極防控。各級及時修訂完善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相關人員熟練掌握應急響應啟動程式,認真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各級森防辦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及時反饋熱點資訊,上報火情火災報告,堅決杜絕遲報、漏報、瞞報。

謝謝!

三、河北廣播電視臺:請問,去年省應急廳等七部門聯合建立了“社會應急力量參與重特大災害搶險救援行動現場協調機制”,這個機制在重特大災害救援時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河北省應急管理廳救援協調和預案管理處處長朱曉明。記者楊童宇 攝

河北省應急管理廳救援協調和預案管理處處長朱曉明:

首先感謝大家對“社會應急力量參與重特大災害搶險救援行動現場協調機制”的關注和關心。社會應急力量作為消防救援等專業應急救援力量的重要輔助和補充,是新時代應急救援力量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遇有災害發生,可充分發揮其點多、面廣、救早、救小的特點,在洪澇、地震等重大災害搶險救援中發揮重要作用。目前,我省共有藍天救援隊等在冊社會應急力量61支、5800余人,並且還有不少隊伍正在積極組建。去年以來,應急管理部指導各地建立社會應急力量參與重特大災害搶險救援行動現場協調機制,重點解決重特大災害發生後,搶險救援行動缺乏有效引導、救援現場秩序混亂等問題。省應急管理廳認真落實應急管理部安排部署,與省文明辦、團省委、省民政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衛健委、省紅十字會共七部門聯合建立社會應急力量現場協調機制,規範和引導社會應急力量有序參與搶險救援行動,取得了積極成效。

現場協調機制主要承擔以下七項任務:一是日常建章立制,建成一套成熟完善的社會應急力量參與搶險救災活動的運作機制。二是組建運作團隊,向社會應急力量推廣使用應急管理部統一開發的“社會應急力量救援協調系統”。三是重特大災害發生後,根據災情和上級指令,向社會應急力量發佈救援任務,接收和處理進入“社會應急力量救援協調系統”的相關資訊。四是為前往災區的社會應急力量提供諮詢服務;組織進入災區的社會應急力量進行報備統計。五是統籌協調災區社會應急力量開展搶險救援行動,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提供必要的物資、裝備、交通和生活保障。六是救援行動結束後,組織災區社會應急力量有序撤離。七是統計匯總社會應急力量開展搶險救援任務的情況。通過這些工作來保障社會應急力量參與重特大災害搶險救援行動的有序開展。

下一步,省應急管理廳將定期組織開展現場協調機制培訓演練、全省社會應急力量技能競賽、與專業救援隊伍聯演聯訓等活動,在各類應急演練活動和搶險救援行動中組織社會應急力量積極參與,促進社會應急力量的交流融合和學習借鑒,提高社會應急力量的專業能力和實戰水準,用實際行動支援社會應急力量健康發展。

謝謝!

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佈處三級調研員吳志同:

感謝3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感謝4位嘉賓翔實的發佈與答問。如果大家還有感興趣的問題,可與河北省應急管理廳新聞宣傳處聯繫。

本場發佈會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

應急視頻
應急科普

本站地圖 | 合作電話:13439683866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短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