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應急 >河北應急 > 新聞發佈會 > 詳情

應急管理部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向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致訓詞4週年專題新聞發佈會

中國網 | 2023-11-14 15:39

主持人 應急管理部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 申展利: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應急管理部新聞發佈會。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之際,我們即將迎來習近平總書記向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致訓詞四週年,同時也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全國消防宣傳月。今天我們邀請到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總工程師周天先生、森林消防局副局長閆鵬先生和教育訓練司副司長田豐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四年來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紮實推動隊伍改革發展的情況,介紹今年全國消防宣傳月活動安排,同時回答大家提問。

下面,首先請消防救援局總工程師周天先生向大家介紹總體情況。

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總工程師 周天: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對消防救援工作和隊伍建設的關心支援!

首先,由我來介紹兩個方面的主要情況。第一個方面,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組建四年來改革建設發展情況。

2018年11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向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並致訓詞,標誌著這支全新的人民隊伍舉旗定向、踏上征程。四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深入貫徹“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四句話方針,推動隊伍改革建設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取得了可喜成效。

一是堅定走出中國特色消防救援隊伍建設新路子。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組織近20萬人的隊伍如期完成身份轉改、職級套改、換裝授銜、落編定崗等工作,推動出臺消防救援銜、人員招錄、工資待遇等31項改革配套政策和430余個地方文件,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定型的政策制度。堅決貫徹政治建隊方針和紀律部隊建設標準,制訂實施《內務條令》《隊列條令》《處分條令》等18個內部管理規章,用鐵的紀律打造鐵的隊伍。

二是堅實鍛造“全災種”“大應急”綜合救援能力。探索建立多部門會商研判、預警響應機制,隊伍實行統一領導、分級指揮,初步構建了順暢高效的指揮體系。全國布點組建8個機動專業支隊,建成中國救援隊和高層建築、地下建築、大型綜合體、石化企業,以及地震、水域、空勤和雨雪冰凍等專業救援隊3500余支,建設南方、北方空中救援基地,森林航空消防力量覆蓋至21個省份,新增各類特種消防車和消防船艇9800余輛(艘)、個人防護裝備和搶險救援器材460萬件(套),綜合救援能力和專業處置水準不斷提升。

三是堅決扛起保民平安、為民造福的職責使命。堅持依法治理、精準治理、綜合治理,進一步壓實消防安全責任,防範化解消防安全風險,強化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在人民需要的時候衝鋒在前,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放在第一位。四年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共接警出動622萬餘次,營救和疏散遇險群眾239萬餘人,出色完成了江蘇響水“3·21”爆炸、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重慶地區森林火災、四川瀘定6.8級地震等重大應急救援任務。

第二個方面,全國119消防宣傳月的基本情況。

今年11月9日是第31個全國消防日。為動員廣大人民群眾重視消防工作、參與消防工作,提高全社會防範化解消防安全風險的能力,從2017年開始,我們將每年的11月拓展為消防宣傳月,集中時間、集中資源開展群眾性消防宣傳。今年活動的主題是“抓消防安全,保高品質發展”。對於此次活動,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高度重視,首次從安委辦層面下發通知、進行部署。明天(11月1日)上午,國務院安委辦還將舉行全國消防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也請媒體記者們予以關注。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高品質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消防安全涉及各行各業、千家萬戶,事關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大局。今年全國消防宣傳月活動主題確定為“抓消防安全,保高品質發展”,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應急管理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重要論述的實際舉措。

今年的消防宣傳月,我們在組織到府入戶宣傳、推送消防宣傳教育作品、組織應急疏散演練、開展消防安全技能培訓、發送消防安全提示短信和廣泛張貼懸挂消防安全提示等原有做法的基礎上,重點開展四項主題活動:一是“消防公益説”活動,邀請各行各業的典型代表宣講消防安全知識,提升人民群眾消防安全意識和能力。二是“全民學消防”活動,發動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員工和學生登錄“全民消防學習雲平臺”,線上學習消防安全常識。三是“消防志願行”活動,發動廣大消防志願者走進社會單位和社區、家庭,宣講消防安全知識,幫助查改火災隱患。四是“消防大體驗”活動,各地科普教育基地、消防教育館、消防博物館和消防救援站將加大開放力度,歡迎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參觀體驗。

此外,各地還將針對當地消防安全形勢,結合疫情防控實際,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活動,加大安全知識和逃生技能的科普宣傳,強化火災案例警示教育。在此我也倡議,希望社會各界更加關注消防安全,共同維護消防安全。

謝謝大家!

主持人 申展利:

謝謝周總工的介紹。下面,進入現場提問環節,請記者朋友圍繞今天的發佈主題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新聞機構。

南方都市報記者:

剛才發佈人介紹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改革轉制以來的建設發展成效,作為其中的重要力量,森林消防隊伍的職能發生了哪些轉變?有哪些特點?

應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副局長 閆鵬:

隊伍轉制以來,我們圍繞新時代新職能新使命,主動變革,在職能任務上努力推動實現“五個轉變”:一是任務種類由較為單一的林火撲救向“全災種、大應急”轉變;二是響應機制由過去的聽令而動向主動出擊轉變;三是任務區域由過去的固守駐地向全國範圍內機動轉變;四是救援手段由過去的傳統模式向機械化、資訊化、智慧化複合發展轉變;五是職能發揮由注重災後救援向防、抗、救一體化轉變。截止今年10月底,全隊伍共動用50萬人次,執行應急救援任務1800余起,其中,撲救森林草原火災867起,執行抗洪搶險、抗震救災、人員搜救、疫情防控等綜合救援任務962起。在推動職能轉變過程中,隊伍建設呈現出如下鮮明的特點:

一是創新了履職模式。為加強對大火巨災的防範,不斷創新工作方法。開展森林草原火災風險大調研,累計派出784個工作組4700余人對重點省區開展森林防火督查,在中蒙、中俄邊境等55個重點地段開展計劃燒除;出動38萬餘人次深入重點林區、景區開展防火專項行動,防火巡護里程達11.8萬公里,宣傳教育群眾486萬人次;先後完成重慶北碚、廣西桂林、湖南永州等多起重特大森林火災撲救任務。隨著職能任務的拓展,隊伍還廣泛參與了其他災種的救援。隊伍轉制以來,先後完成黑龍江幹流抗洪搶險、河南鄭州城市內澇排險、雲南哀牢山失聯人員搜救、四川瀘定6.8級地震救援等重大任務,在雲南亞洲象北移搜尋監測任務中,共伴隨監測象群活動里程1266公里,歷時116天,向世界講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故事,充分展示了應急救援主力軍、國家隊的嶄新面貌和良好形象。

二是優化了力量配置。當前,我們將隊伍能力建設目標定位為森林草原滅火主戰力量、綜合應急救援攻堅力量、重大災害跨區支援力量和跨國境滅火救援力量“四大板塊”,已初步構建起了立足轄區、輻射周邊、區域策應、因災前置的力量佈防態勢,以及全域機動、區域聯動、轄區先動的力量運用格局。轉制以來,在森林草原防火期,先後派出5000余名指戰員、8架直升機到重點省區,實施防滅火跨省機動駐防;在汛期,隊伍靈活採取固定前置備勤和短臨機動備勤的方式,抽調5600余名指戰員,赴全國重點流域靠前佈防。

三是強化了實戰實訓。按照“多能一體”的建設要求,每年舉辦指揮員集訓和“火焰藍”專業技能比武,組織萬人以上規模的跨區機動增援滅火、地震救援、防汛救災和抗擊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檢驗性拉動演練,復盤剖析重大救援典型戰例,12個特種救援大隊和55個快反分隊全部通過達標驗收,2個航空救援支隊安全飛行6千余小時,2萬餘架次,培養出11個成熟機組,初步實現了向多災種應急救援的轉型。

四是提高了保障效益。圍繞應急救援任務新需求,不斷加強資訊化建設,重點推動了數字化短波通信系統建設,配發應用北斗衛星終端、指揮通信車,研發部署浮空通信中繼平臺,構建了空天地一體化指揮通信網路。研發配備了一批新特裝備,健全完善國家、地方、市場、隊伍“四位一體”保障機制,初步形成了應急保障力量體系,任務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這些成績的取得,充分證明黨中央關於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改革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奮戰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永遠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謝謝。

總臺央廣記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人才是第一資源”,請問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近幾年在人才隊伍建設上採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應急管理部教育訓練司副司長 田豐:

謝謝您對消防救援隊伍人才建設工作的關心。國家綜合性消防隊伍組建以來,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才工作重要指示,以及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立足人才強隊、人才興隊,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這裡有幾個特點:

一是科學規劃設計。應急管理部黨委制定人才建設“五年”規劃(2021-2025),以“五項重點工程”為抓手,樹立大抓人才工作的鮮明導向,這“五項重點工程”就是:領導班子能力提升工程、優秀年輕幹部培養選拔工程、專業技術幹部培育升級工程、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培育工程、基層一線骨幹人才培養壯大工程。與改革轉制之初相比,這幾年有2萬4千多人取得了各類職業技能證書,其中,2500多人考取註冊消防工程師、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等,火災調查、應急通信、機務航空等緊缺專業人才平均增長了1倍,隊伍中研究生、本科以上學歷人數同比分別上升13.3%、68%,中高級專業技術幹部人數平均上升48%。

二是狠抓訓練培訓。隊伍自上而下建立分級管理、分工負責、分類培訓的教育訓練體系,依託中國消防救援學院從隊伍中培養選拔優秀消防員骨幹,成立3個訓練總隊專門承擔專業訓練培訓任務,開辦網路學院每年對全隊伍6萬4千余名幹部進行覆蓋式培訓,廣泛開展大學習、大培訓、大比武。去年,我們會同人社部聯合舉辦首屆全國消防行業職業技能大賽,涌現出30個“全國技術能手”、18個“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和6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三是突出實戰歷練。實戰是最好的“磨刀石”。我們每年組織“應急使命”系列演習和“火焰藍”比武競賽,把各類人才放到應急實戰和訓練演練中摔打磨煉,建立專業人才庫24類,破解攻關重大救援課題20多項,培養了一大批懂應急、會指揮的專業人才。

四是鼓勵科研創新。四年來,隊伍累計承擔29項國家級科研項目,新增專利573項,51項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881項被推廣應用。越來越豐富的人才資源不斷向戰鬥力轉化,為消防救援隊伍圓滿完成一系列急難險重任務提供了有力支撐。謝謝!

總臺央視新聞頻道記者:

全國消防宣傳月在即,大家都非常關注消防安全。請問今年我國的火災形勢如何,主要發生在哪些場所、哪些時段,火災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周天:

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今年前三季度火災情況,今年1至9月,全國共接報火災63.68萬起,死亡1441人,受傷1640人,直接財産損失5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火災起數和損失分別上升8.19%和2.72%、傷人數下降9.64%、亡人數同比持平,火災形勢總體平穩。

從起火場所看,居住場所發生火災22.38萬起、亡1061人,分別佔火災總數和亡人總數的35.15%、73.63%;其中,較大火災45起,佔全部較大火災起數的56.25%。居住場所火災多發,特別是亡人佔比較大。

從城鄉分佈看,城市地區發生火災25.96萬起,佔火災總數的40.7%;農村地區發生火災35.28萬起,佔總數的55.4%;旅遊區、公路等其他區域發生火災2.44萬起,佔總數的3.8%。農村地區發生火災數量相對較多。

從起火時段看,10時至22時共45.58萬起,佔總數的71.6%,與此時段生産活動較為集中有關;其中,18時至20時為火災高發時段,共8.52萬起,佔火災總數的13.4%。22時至次日8時共死亡760人,佔總數的52.7%,多與夜間火災發現晚、撲救逃生遲緩有關;其中,0-2時為亡人火災高發時段,共死亡183人,佔亡人總數的12.7%。

從已查明的火災原因看,發生電氣火災19.81萬起,佔火災總數的31.1%,佔比最高;用火不慎14.98萬起,佔總數的23.5%;遺留火種10.16萬起,佔總數的15.95%;吸煙7.46萬起,佔總數的11.7%;自燃4.96萬起,佔總數的7.8%;生産作業1.57萬起,佔總數的2.5%;玩火等其他原因4.76萬起,佔總數的7.5%。謝謝!

新民晚報記者:

每年秋冬季都是森林草原火災多發的季節,當前全國大部分地區都處在防火期,森林草原火災的防控任務十分艱巨。請問今年冬季森林草原火災形勢如何,森林消防隊伍有哪些措施安排?

閆鵬:

季節性的森林草原防火是我們的傳統性和常態化工作,但每年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又都有其自身的特點。那麼如何看待今年冬季的防火形勢呢?我認為,要更加科學、專業、準確地研判出今冬明春的防火形勢,需要擁有更寬闊的視野和專業的縱深,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近年來,全球極端氣候加劇,世界森林大火高發頻發,我國的森林火災也呈多發態勢,今年夏秋季我國南方多個省區連續發生森林大火,與氣候異常有直接關係。另一方面是森林植被覆蓋率持續增加。長期以來,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和要求,堅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持續植樹造林、封山育林、退耕還林,不斷打造宜居城市、森林城市,我國森林生態得到了較好的修復和改善,但與此同時,森林中的可燃物也在急劇增長。通過這幾年的任務實踐和研究分析,我們感到:我國的森林防火已由區域性防火向全域性防火轉變,由季節性防火向全年防火轉變,由重點林區單點多發向非重點林區多點連發、集中爆發轉變,而且這個趨勢還會在一定條件下進一步發展,林火風險的防範和撲救壓力越來越大,任務越來越重。從今冬的一些具體情況看,氣象物候條件也較為不利,極端天氣易發難測,部分地區降水偏少、夏秋連旱,可燃物乾燥易燃,火險等級偏高,不排除因極端天氣引發大火的可能。我們將重點做好五個方面的防範工作:

一是主動防範化解火災風險,大力開展防火專項行動和防火宣傳,積極協調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全面排查火災風險隱患,紮實開展專項治理行動,加大在重點林區、關鍵部位林緣路邊、林草結合部計劃燒除力度,盡最大努力把風險降到最低。

二是大力加強練兵備戰,科學制訂方案,從力量、指揮、裝備、能力等方面,充分做好滅大火的各項準備。常態化開展人裝合成訓練和實兵實裝演練,鞏固提升滅火攻堅和決戰決勝能力。

三是加強重點地區力量部署,危險時段採取靠前駐防、區域聯防等形式,對重點林區、關鍵部位嚴防死守。堅持多點向心、就近用兵原則,打破地域界限,確保周邊隊伍早到位、早救援,防止小火釀成大災。

四是加強滅火工作的指揮調度,建立森林草原火災快速報告機制,督導各地發生火災快速啟動應急響應,第一時間應急處置,為實現打早打小打了創造條件。

五是始終把人民群眾和指戰員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大力開展群眾性、專業性森林滅火安全常識教育培訓,遵循森林滅火客觀規律,科學穩妥組織滅火行動,靈活應對各類突發險情,降低滅火安全風險。

利用這個機會我也做個提示,請廣大人民群眾自覺做到進山不帶火、入林不吸煙;如果發現森林火情,在保障自身安全前提下,及時撥打森林火災報警電話“12119”。謝謝。

封面新聞記者:

長期以來,消防隊伍有警必出,奮戰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付出了巨大犧牲,涌現出了許多英雄模範和優秀集體,能否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田豐:

感謝您的關注和肯定。

4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向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並致訓詞,鮮明提出“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四句話方針。4年來,廣大消防救援人員牢記領袖囑託,忠誠履行使命,不忘初心、拼搏奮鬥,黨和人民給予了高度褒獎。

轉制以來,全隊伍有17個集體、27名個人獲得全國“兩優一先”、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等國家級表彰,588個集體、889名個人獲得“中國消防忠誠衛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等省部級表彰;32人被授予“全國應急管理系統一、二級英雄模範”,2萬5千多名個人、800余個集體受到記功獎勵。還有20名英模代表受邀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建黨100週年大會,9名同志光榮當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

這些數字背後,有許許多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比如,黨的二十大代表、內蒙古消防救援總隊基層指揮員巴特爾,出生在英雄世家,父親是消防烈士,他繼承父親遺志,毅然決然加入消防救援隊伍,多年來在消防救援一線摸爬滾打、無私奉獻,參加處置各類災害事故4500多次,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應急管理系統先進工作者”等多項榮譽,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新一代消防救援人員的精神風貌。

如您剛才所説,消防救援隊伍在為民奉獻中付出了巨大犧牲。改革轉制以來,全隊伍有139名同志壯烈犧牲,1100多人在滅火救援等任務中光榮負傷。

他們像千千萬萬革命先烈一樣,為了人民的利益赴湯蹈火、逆向而行,他們把最美的青春和寶貴生命獻給了光榮的消防救援事業,他們捨生忘死、英勇無畏的崇高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拼搏進取、努力奮鬥。

謝謝大家!

鳳凰衛視記者:

習近平總書記向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致訓詞四年來,森林消防隊伍在指揮機制、能力建設、裝備建設等方面有哪些變化?還面臨哪些挑戰?

閆鵬:

四年來,森林消防隊伍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為引領,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應急管理部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邊改革、邊建設、邊應急,隊伍在應急機制、力量結構、裝備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

一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森林草原火災撲救指揮機制基本建立。逐步健全了聯防、聯訓、聯指、聯戰、聯保機制,優化了撲救重大、特別重大森林草原火災總體方案,印發了5部滅火作戰中心工作法規,建成了覆蓋全國、貫通各級、響應迅速的森林草原滅火指揮系統。目前,隊伍內部實行統一領導、分級指揮,滅火行動按照“屬地為主、統一指揮,協同聯動、專業指揮,生命至上、安全指揮,因險而異、提級指揮”原則,由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各方力量聯合處置。可以説,具有我國特色的森林草原滅火指揮機制基本建立,指揮更順暢,調派更迅速,行動更高效。

二是全面推進專業能力向綜合救援“全災種、大應急”轉型。面對常態化防火滅火、階段性防汛救災、全年抗震備戰、隨時應急救援的任務新形勢,全力推進隊伍轉型強能,投入10億余元加強訓練場地建設、專業人才培養和裝備體系化建設,建設完善綜合救援訓練場地800余個,先後組織500余期專業培訓,1.4萬餘人取得專業資質證書,建成總規模達8000人的綜合救援力量體系。除森林防滅火任務以外,現在隊伍執行綜合救援任務量成倍增加,佔總任務量比例由過去的10%上升到53%,主力軍國家隊地位作用更加凸顯。

三是專業化、機械化、地域化裝備配備力度顯著增強。主導研發了全時暢通的指揮通信裝備、動態感知的監測預警裝備、性能先進的滅火裝備、系統配套的綜合救援裝備、安全輕便的個人防護裝備,配備了履帶式特種車、無人草原滅火車、輕型全地形車,更新了越野運兵客車、大功率滅火主戰裝備,購置了地震救援車、大型排澇車、移動排水泵站和重型工程機械等救援裝備,隊伍機械化水準和專業救援、快速機動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當然,目前這項工作還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一線力量不足、經費保障渠道不暢、現代化程度不高仍是制約隊伍能力建設發展的瓶頸短板,還有17個省份沒有部署森林消防隊伍,一些重點火險區防火基礎設施薄弱、火源管控難和預警響應效能不高等問題比較突出。下一步,我們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下大力解決矛盾問題,全面提升隊伍攻堅救援能力,在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中作出新的貢獻。謝謝。

人民日報記者:

請問落實黨的二十大關於“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部署要求,火災防控工作將會有哪些思路舉措?

周天: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消防救援隊伍改革轉制以來,一直在研究推進優化消防管理機制模式,推動消防安全向綜合監管的方向轉變。按照黨的二十大相關部署要求,我們將從三個方面重點推進。

一是堅持抓大防小,實現預防重點從局部治理向全線管控轉型。立足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手抓好高層建築、大型商業綜合體等風險管控,堅決遏制群死群傷大火發生;一手抓經營性自建房及小飯店、小作坊等“九小場所”火災防控,讓“小險”不聚成“大患”、釀成“大災”。同時,以加強前瞻性預測預判、開展全鏈條安全管控、建立雙預防治理機制、健全標準化管理體系、強化系統化信用監管等五個方面工作為抓手,進一步拓寬治理路徑,豐富治理手段,提高治理實效。

二是堅持群眾路線,推動基層治理從一元治理向多元共治轉型。加快推動鄉鎮街道消防監管力量建設,探索推行執法新模式,延伸基層消防管理觸角。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依託鄉鎮街道綜治中心,整合消防治理資源、創新消防治理方式,將消防工作融入“多網合一”綜合網格管理。充分發揮基層網格化等綜合管理平臺作用,發動鄉鎮街道、村居民委員會工作人員和網格員等基層力量,將消防安全納入網格化服務管理事項,健全完善網格員消防安全職責、消防培訓、履職激勵和監督問責等機制。

三是堅持多措並舉,引導消防宣傳從由“單一式”向“立體化”轉變。消防宣傳工作的內容緊跟時代發展,在原來以防火滅火和自救逃生宣傳為主的基礎上,不斷向“全災種”宣傳拓展;從原來的提示性、警示性宣傳向科普支撐、預防處置深化。大力發展多種形式消防宣傳服務站點,深入推進消防宣傳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加大優質消防宣傳産品供給,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消防文化宣傳,廣泛開展消防影視劇、動漫、短視頻、公益廣告等創作,擴大宣傳覆蓋面。依託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大力推進“網際網路+消防安全教育”,提升教育分眾化、科技化、便捷化水準。加強消防博物館、體驗館、主題公園、廣場(街區)等科普場所建設,加大消防科普場館的開放頻次。大力推進鄉鎮(街道)社區網格力量和消防志願者參與消防宣傳教育工作,提升公眾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謝謝。

總臺央視社會與法頻道記者:

我們都知道,冬季歷來是火災的高發期,作為普通的人民群眾,我們應該怎麼樣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

周天:

謝謝記者朋友對消防工作的關心關注。的確,每年的冬季是火災多發頻發階段。據我們統計,去年冬天(2021年11月到2022年2月底),共發生火災27.43萬起,造成963人死亡,647人受傷。從數據分析看,居住場所火災最為突出,共發生10.94萬起、亡801人,分別佔總數的39.9%和83.2%,就是我們所説的“小火亡人”;分析火災原因,電氣、用火不慎、遺留火種等引發火災佔比大,分別達到了8.14萬起、6.45萬起和4.1萬起,佔總數的29.7%、23.5%和14.9%。而從時間段來看,亡人火災大多集中在淩晨時間,22時至次日8時共發生火災5.77萬起,佔總起數的21%,卻造成494人死亡,佔總亡人數的51.3%。

大家都知道,冬季北方地區風乾物燥、南方地區陰冷潮濕,居民用火用電用氣大幅上升,而違規用電、用火不慎、燃氣使用不當、吸煙、小孩玩火等都是誘發火災的主要因素,所以預防火災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提高消防安全意識,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自覺加強防範,強化用火用電用氣管理,及時消除火災隱患。針對冬季火災特點和當下火災形勢,我們作五點提示:一是在生活中正確使用合格電器設備,不私拉亂接電線和插座,不超負荷用電,及時更換老化電氣設備和線路,外出時要做到電源關閉。二是冬季取暖要安全用火用電用氣,保持取暖設備與衣物、被褥等可燃物之間的有效安全距離,人員離開時不能忘記關閉取暖設備開關,特別是使用碳火取暖的,要確保人走火滅。三是使用瓶裝液化石油氣、天然氣的家庭,要定期預約燃氣經營服務企業到府檢查維修,及時更換老舊燃氣閥門、接頭和管路。四是電動自行車不要違規“進樓入戶”,不能在建築室內、疏散樓梯、走道和安全出口處停放和充電。五是定期清理廚房油煙管道、燃氣灶具油漬,及時清理陽臺、樓道可燃物,避免“小火星釀成大火災”。

從明天開始,今年的全國消防宣傳月活動將正式拉開序幕,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積極參與,一起學習消防知識,共同提升災害防禦和應對處置能力。謝謝。

光明日報記者:

能否介紹一下改革轉制後消防員的招錄和退出機制,我們採取了哪些措施推動這方面工作,效果如何?

田豐:

謝謝您對消防員招錄工作的關注。

消防員是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主體。做好消防員招錄工作,確保招錄品質,是消防救援隊伍有效履行職責使命、保持有生力量和戰鬥力的重要保證。

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組建後,為適應消防救援隊伍特殊的管理體制、職能任務等特點,中央明確建立一套符合消防救援職業特點的消防員招錄、退出機制。

4年來,我們通過體能測試、崗位適應性測試、心理測試、面試、體檢和政治考核,通過這六個關口,嚴格招錄選拔程式,先後錄用5批次近8萬名新消防員,平均每年2萬人,其中高校應屆畢業生、退役士兵和社會青年各佔1/3。從年齡分佈上看,更趨合理;從學歷結構上看,更加優化;從整體素質上看,明顯增強;從完成任務能力上看,逐年提升。

消防救援職業特點決定了必須保持隊伍的年輕化,消防員實行全程退出機制,工作滿12年以上退出後由政府安排工作,工作不滿12年退出的給予補助,達到退休條件的可以安排退休。

真誠地希望廣大有志青年加入消防救援隊伍,投身光榮而偉大的消防救援事業,完成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謝謝。

主持人 申展利:

謝謝各位發佈人。也感謝今天所有的記者朋友,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再見!

應急視頻
應急科普

本站地圖 | 合作電話:13439683866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短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