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蓀的“秘密”
發佈時間:2024-08-16 14:30:39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王靜菌類是人們餐桌上的“常客”,品種眾多,形態風味也各不相同,但其中“顏值”高,“個性”獨特的非竹蓀莫屬。
喜濕怕熱“穿裙子”的竹蓀
竹蓀又名竹笙、竹參,自古就被列為“草八珍”之一,被人們稱為“雪裙仙子”、“菌中皇后”。在竹蓀生長的季節,一顆顆竹蓀蛋破殼長出子實體,竹蓀搖身一變成為身穿白色網狀“小裙子”的仙子,然而傘裙一旦長出就要快速採摘,不然隨後的90分鐘內竹蓀就會開始自溶,整個子實體萎縮倒下,出現“自殺”現象。
好看味美的竹蓀屬中溫型菌類,喜濕怕熱,所以多在春季和秋季生長,適宜溫度在23℃~26℃、濕度在70%左右,溫度過高會導致竹蓀發育緩慢,甚至停止生長。但它對光照的需求並不強,在菌絲體生長髮育階段無需光照,但子實體的發育和最後形成階段,則需一定的弱光。因此竹蓀的採摘一般都是在早晨弱光時,弱光就是開傘的信號,而一年中能達到竹蓀生長環境的春季和秋季中也只有短短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適合採摘。
除了傘裙,竹蓀的菌蓋也十分有趣。仔細觀察可以看出,傘蓋覆蓋了一層黏液,就像是“頭頂出汗”,聞起來臭臭的,但卻是竹蓀的“保護傘”。這層黏液散發的植物性激素味道能夠吸引昆蟲把孢子帶走,進行傳播繁殖。不僅如此,黏液還會産生一種具有殺菌消炎作用的天然抗生素,阻隔昆蟲帶來的諸多病原菌,防止它們的入侵,從而保證自身的清潔,這是竹蓀自然進化過程中的獨特本領。
怎麼讓竹蓀擁有“北京戶口”?
如何讓營養豐富的竹蓀、從南方“老家”“安心落戶”于北京?自2015年開始,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聯合北京市食用菌創新團隊著手引進竹蓀栽培,相繼開展了品種比較、培養料優化、栽培設施及模式篩選,通過試驗,整合了“林下竹蓀倣生栽培技術”模式。
林下栽培模式充分利用林下空間,將樹枝、木屑、稻殼、稻草、玉米芯等粉碎後作為菌類的基料廢物利用,實現了北京本土竹蓀供應,同時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而出菇後的竹蓀培養料“變身”林地有機肥料,促進林木生長;形成了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三效合一的新興産業模式,為北京鄉村振興提供了優秀的新型樣板。
不僅是竹蓀,黃菇、玉木耳、雙孢蘑菇、牛肝菌、松茸……隨著這些野生菌的爭相上市,它們在豐富人們餐桌的同時,蘑菇林還成了寓教于樂的觀賞公園。
近年來,為解決食用菌産業發展面臨的新挑戰與新需求,北京市食用菌創新團隊先後共鑒定新品種12個,篩選品種80多個,將20多種主栽菇種裝入北京市民的菜籃子並能滿足全年供應需求,多個珍稀特色食用菌也在京郊引入並得到推廣發展。
供稿:北京市農業農村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