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次的高光經歷,讓年輕的他們收穫了什麼?

發佈時間:2022-03-15 11:29:54 | 來源:人民中國 | 作者: | 責任編輯:蔡彬

四年一度的冰雪盛會,其成功舉辦離不開18000名學生志願者在幕後的辛勤付出。面對來自各個國家的代表和工作人員,年輕的志願者們用他們最飽滿的熱情和認真的工作態度展現出了中國青年充滿活力又踏實可靠的精神面貌。

大到代表團行程的敲定,小到每一次查證問路,任何一份職責都被放大到國際賽事的平臺與國際接軌,于志願者們而言,收穫的絕不僅僅是對工作的熟悉。不同的崗位、不同的責任,年輕人們有哪些特殊的經歷?又是否規劃出了新的人生軌跡?

李建蓬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21級研究生

崗位:首都體育館短道速滑通行控制

image.png

李建蓬

我所在的短道速滑通行控制崗,主要職責是確保進入運動員準備區和競賽區域的相關人員具有對應的通行許可權。這意味著我們在工作的大多數時間需要對無許可權人員Say No。

最開始面對各國代表隊成員和媒體記者,我在拒絕的時候總想著更溫和一點,再委婉一點,但這反而使相關人員覺得這項規定並非那麼嚴格,是可以突破的,也導致我的工作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後來經過同主管溝通,我逐漸明白當身處崗位時,工作的目標和重點是通過對通行人員的管理,保障賽事活動的平穩運作,保持志願者熱情的態度和良好的禮儀固然重要,但前提必須確保管控工作的效果。

我曾遇到一位澳大利亞奧委會官員,他非常希望進入運動員看臺區和本國運動員一起觀看比賽,但他並不具有相應許可權。他一次次地詢問我,我也積極為他請示了主管,但規則不可撼動,我只能一次次堅定地對他Say No。雖然這看上去有些不近人情,但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嚴謹和堅持,才能有效地給運動員創造一個良好的比賽環境。

image.png

李建蓬查驗通行人員證件

控制通行的證件查驗點往往設在場館入口處。雖然我們的本職工作並不包括為來往人員開關門,但我會選擇多走一步,熱情主動地為他們開關門並打招呼。日本短道速滑隊的隨隊教練每天都會進入看臺記錄訓練和比賽情況,每一次為他開關門時,他都會點頭致意表示感謝。除去這一個瞬間,我和他沒有更多溝通,但在一次次點頭致意中,我能夠感受到他對中國志願者的認可,因為我們不僅會Say No,更能用一個個暖心的、“多走一步”的細節去服務好每一個對象。開關門只是一件小事,但我們的志願精神正是彰顯在每一個細節中。

周昕菀  

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學院2019級本科生

崗位:日本代表團NOC助理

image.png

周昕菀

我的冬奧志願者旅程充滿汗水,卻又閃閃發光。志願者的工作無疑是辛苦的。從1月23號淩晨4點出發進駐奧運村開始,一直到2月21號中午送走日本代表團,披星戴月是常態——早班時在大巴上迎來日出,晚班就從工作地點的窗外看夜色漸深。

我們利用自己的外語能力,擔任日本代表團與中國工作人員之間的翻譯,幫助他們解決在冬奧村遇到的各種問題,架起了中日溝通的橋梁。為配合日方工作人員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我們在代表團抵達前事先推演所有細節,製作日文版指南,最大限度減少日本代表團在活動期間的各種阻力。2月21日,在各國代表團離境高峰期,為了安撫希望儘快掌握車輛資訊的日方代表團,我們多方聯繫溝通後及時更新資訊,讓他們感受到安心。

在高強度工作和感染新冠風險的雙重壓力下,有時也會感覺疲憊不安。每當這時我都會和父母通話,父親在電話裏問我,“如果一開始你就知道會面臨這些壓力,再給你一次選擇的機會,你還會報名做志願者嗎?”——“當然!”我的答案從未遲疑過。在冬奧村,我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在被別人需要著,每天都是充滿意義的。冬奧會讓我認識了很多本沒有機會認識的朋友,見到了本沒有機會見到的風景。和代表團成員聊天,了解日本的風土人情,也給他們講述著中國故事;在村裏和不同國家的代表團打招呼、交換徽章,感受著“天下一家”的友好氛圍……

image.png

周昕菀和同崗位志願者與日本代表團工作人員合影留念

臨別之際,日本代表團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認可和感謝,送了我們精美的小禮物和味之素(日本調味料品牌)大禮包。工作結束後的隔離時間裏,味之素給我們的盒飯增添了不少美味,每每吃在嘴裏都能回想起那段特別的日子。

周穎  

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學院2019級本科生

崗位:首都體育館語言服務

image.png

周穎站在花樣滑冰表演滑後的冰場上

在首體日語服務崗位的主要職責,包括在混採區為運動員採訪提供中日翻譯,以及頒花儀式前為日本獲獎運動員講解儀式流程。四年前的平昌冬奧會,17歲的我在電視上見證了日本選手羽生結弦翩若驚鴻的表演與奇跡般的衛冕,深深為他感動。從那時起我也開始暢想四年後在家門口舉辦的冬奧會中一睹他的風采,於是高考結束後我選擇了北外日語專業。起初這只是一個模糊的憧憬,直到去年7月收到了首體語言服務領域的錄用通知,我才意識到自己的夢想就要實現了。

能夠在首體與選手直接對話令我激動不已,但同時我又開始擔憂。作為一名日語零起點的大三學生,我此前沒有任何翻譯實戰經驗,而花滑相關術語繁多複雜,我並不確定自己能否勝任這一崗位。為了能夠順利完成工作,這半年我蒐集了日本花滑和短道速滑選手們的各種採訪視頻,每天堅持做聽力練習積累詞彙,還會自己模擬混採區場景進行口譯練習。

這些平日裏的練習在賽時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每次翻譯之後為表感謝,記者會送我們一些徽章,我將這些形形色色的徽章別在工作牌上,記錄著自己的冬奧之旅。更讓我難忘的是為央視與南韓KBS電視臺採訪羽生結弦。當時為了節約時間,記者事先告訴我問題,由我直接向羽生提問。能夠與一直以來仰慕的選手直接對話,這對我來説是追夢道路上莫大的激勵。

image.png

周穎向羽生結弦選手提問

從這次寶貴的志願者經歷中,我感受到了翻譯的樂趣,更感受到了翻譯在兩國人民交流之間起到的橋梁作用。我原本對未來道路的選擇十分迷茫,然而就如同四年前下定的決心一樣,本屆冬奧會也讓我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希望能夠攻讀翻譯碩士,繼續在翻譯領域為中日交流貢獻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

劉源  

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學院2019級本科生

崗位:主媒體中心語言服務

image.png

劉源

我的主要工作是在主媒體中心綜合服務台,用外語接待前來問詢的媒體記者以及處理他們提出的問題。我從主媒體中心開始試運營的1月4日就進入閉環,完成了冬奧會的服務工作。當初填報志願者報名資訊時,我曾因擔心課業壓力或錯過實習,猶豫過是否要參與冬殘奧會的志願者工作。但我始終認為殘奧會和殘奧運動員應該被給予更多關注,他們身上不服輸的拼搏精神絲毫不減,同樣代表了奧林匹克追求“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精神,我希望自己能為此貢獻一點力量,於是堅定地選擇留下來繼續服務冬殘奧會。

進入冬殘奧賽事後,主媒體中心入駐了許多國家的殘奧委會代表團。令我印象較深的是日本殘奧委會裏的一名先生,每天都會路過我們的服務台,在輪椅上熱情地朝我們點頭致意,志願者們也會用英語或日語上前去和他打招呼,圍著和他交換徽章,氛圍輕鬆而歡樂。而在冬殘奧會賽場上,殘奧運動員也在比賽中不斷突破自我,挑戰自我,希望有更多人可以關注他們,感受他們堅韌不屈的偉大靈魂。

image.png

劉源為前來服務台諮詢問題的工作人員解答問題

在整個志願者工作中,我偶有接觸到媒體工作的機會。與外媒接觸的點滴讓我對記者這一職業産生了無限的憧憬和好奇。能夠在祖國向世界敞開懷抱舉辦一場全球盛會的時候,頂風冒雪奔赴現場,把比賽現場的感動帶給全世界,發出中國聲音。這是我今後想要努力的方向。

“不只是四年一次,更可能是一生一次”。對於一個舉辦雙奧的城市來説是如此,對於大學生志願者來説更是如此。年輕的谷愛淩、蘇翊鳴在領獎臺上閃耀光芒,與他們同齡的更多幕後英雄也向世界展現著他們年輕的光彩。年輕的志願者們能夠在最好的年華深度參與這場盛會令人羨慕,而他們將這段寶貴經歷內化成自身力量之後所能夠發揮的作用更令人期待。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