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劉廷飛報道一場無與倫比的冰雪盛會,展現了今日中國多姿多彩的魅力。秉持“綠色、共用、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為區域和城市發展注入新動力,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創造新環境……北京2022年冬奧會一系列創新舉措,既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也為奧林匹克運動的未來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舉辦北京冬奧會是我們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的一項重大標誌性活動,意義重大,責任重大。2016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籌辦工作情況彙報時強調:“要增強使命感、責任感,認真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堅持綠色辦奧、共用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高標準、高品質完成各項籌辦任務,把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向祖國人民、向國際社會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北京冬奧會是中國與世界的“冰雪之約”,也是中國與未來的“發展之約”。在親身見證這場冰雪盛會後,不少外國政要、運動員和媒體記者感慨:“從北京冬奧會,可以看到中國的未來。”
綠色、共用、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是新發展理念在北京冬奧會的具體體現
作為北京冬奧會唯一新建的冰上競賽場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承擔了賽時的全部速度滑冰比賽,成為見證冬奧奇跡之地:10個項目13人次/隊次創造奧運會紀錄,1個項目1人次創造世界紀錄。北京冬奧會追平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産生10項奧運會紀錄),並列成為史上誕生速度滑冰奧運會紀錄最多的一屆冬奧會。
“開賽以來創造了這麼多的新紀錄,足以證明這就是‘最快的冰’。”擁有6屆冬奧會制冰經驗的加拿大制冰師馬克·麥瑟表示,二氧化碳(R744)跨臨界直接製冷系統的使用,是讓“冰絲帶”能夠打造“最快的冰”的基礎。這套創新型的製冷系統使得冰面溫度均勻、溫差控制在0.5攝氏度以內,意味著整個冰面賽道硬度一致,非常有利於運動員滑出好成績。
比賽成績破紀錄的同時,“冰絲帶”的“綠色成績單”也在奧運史上創造著紀錄。作為世界上第一座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系統制冰的冬奧速滑場館,“冰絲帶”碳排放趨近於零。此外,“冰絲帶”還將製冷系統産生的餘熱回收,用於運動員生活熱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維護澆冰等,一年可節省約200萬度電。
綠色、共用、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彰顯著時代特色、科學精神和中國智慧,是新發展理念在北京冬奧會的具體體現,貫穿于北京冬奧會從籌辦到成功舉辦的全過程。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共使用39個場館,其中10個利用既有場館遺産、4個利用土地遺産。從6小時完成“冰籃轉換”的五棵松體育中心、由“水立方”變身“冰立方”的國家游泳中心,到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和“冰絲帶”等場館建設中展現出的先進科技,再到首鋼老工業園區改造和延慶賽區打造“山林場館”的環保方案,北京冬奧場館始終堅持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
4個冰上項目場館首次應用全球最先進、最環保的二氧化碳制冰技術;所有新建冰上項目場館和非競賽場館全部達到綠色建築三星標準;所有競賽場館100%使用綠色電力,為奧運歷史上首次;賽事交通服務用車中,節能與清潔能源車輛在小客車中佔比100%,在全部車輛中佔80%以上,為歷屆冬奧會最高;主火炬在奧運歷史上首次使用“微火”方式;嚴格控製成本,努力實現精彩辦賽和節儉辦賽的統一;中國設計、中國技術、中國材料、中國製造、中國建造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綠色環保的“世界一流”。
對於冬奧會打下的美麗中國底色,國際奧會北京冬奧會協調委員會主席小薩馬蘭奇給予高度評價:“北京冬奧會正在兌現碳中和辦賽承諾。”
新發展理念不僅對中國改革發展有重要意義,於世界也有豐富的實踐價值
回顧往屆奧運會,奧運場館由於體量大、運營維護成本高,賽後如何合理規劃利用成為公認的世界性難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冬奧不是一錘子買賣,不能辦過之後就成了‘寂靜的山林’”“賽時需要和賽後利用相結合,不搞鋪張奢華,不搞重復建設”。北京冬奧會是第一屆從申辦、籌辦、舉辦全過程踐行《奧林匹克2020議程》的奧運會。在籌辦伊始,北京冬奧組委便高度重視遺産工作,超前謀劃賽後傳承問題,將可持續理念貫穿全過程。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産報告(2020)》顯示,賽後,國家速滑館將成為國際滑聯卓越中心,常年舉辦各種冰上賽事,廣泛開展群眾冰雪運動;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將繼續作為比賽場地,用於承接和舉辦各類高級別相關賽事,同時兼顧大眾休閒體驗;非競賽場館如北京冬奧村,將轉變為人才公寓……每座冬奧場館都擁有一份著眼于“後奧運時代”的發展規劃,實現“可持續、可利用、可收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這就是我們的理念,不僅是為這一件事,要考慮它的持續性、統籌性。”
日本《朝日新聞》報道稱,舉辦北京夏季奧運會的2008年正處於中國的經濟高速增長期,距今已經14年。北京冬奧會則反映出中國正在探索新的發展模式。
奧運效應不只是賽時的體育盛宴,奧運貢獻也不僅局限于近7年的籌辦時間。中國以北京冬奧會為契機,為生態環境改善書寫新方案,為區域和城市發展打造新模式,為人與社會進步創造新環境,積極為奧林匹克運動創新提供中國理念,被國際奧會主席巴赫盛讚樹立了“奧運新標桿”。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有力證明,新發展理念不僅對中國改革發展有重要意義,於世界也有豐富的實踐價值。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時代大勢,提出並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在實踐中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引領中國在破解發展難題中增強動力、厚植優勢,不斷朝著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方向前進。
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一場關係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全面開啟——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我國科技實力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
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向世界宣示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美麗”一詞寫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
在協調發展中解決發展的不平衡問題,在開放發展中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在共用發展中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
新發展理念持續回答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問題,不僅引導我國經濟發展不斷邁出新步伐、展現新氣象,也為世界經濟的改革發展穩定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
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研究社會主義國家發展道路的土耳其社會主義研究學會國際部主任傑姆·克澤爾切奇説,中國的發展是“經濟、社會、文化以及生態各領域共同向前的全面發展”,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樹立了典範。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刊文指出,中國未來發展的理念可能成為其他國家借鑒的模式,並對整體世界經濟的穩定産生影響。
完整把握、準確理解、全面落實,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這五大發展理念不是憑空得來的,是我們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也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品質發展”“新發展理念和高品質發展是內在統一的,高品質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全黨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傳遞出一個鮮明指向:“十四五”乃至今後更長時期,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高品質發展主題要體現在國家發展的各領域和全過程。
當前,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度演進互動的複雜條件下,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
從國內看,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經濟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從國際看,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同時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響廣泛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諸多矛盾疊加、風險挑戰顯著增多,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
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有力證明,面對新機遇新挑戰,只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就一定能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創造讓世界驚嘆的更大奇跡。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強調,必須實現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用成為根本目的的高品質發展,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這是深刻的歷史自信,也是深刻的發展自覺。新征程上,必須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努力提高統籌貫徹新發展理念能力和水準,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
“歷史會鐫刻下這一筆,世界將對中國道路有全新的認識。”北京冬奧會不僅讓世界看到陽光、富強、開放的中國,更展示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新發展理念引領下的中國,必定是創新中國、活力中國、美麗中國、開放中國,是不斷産生更深刻、更廣泛歷史性變革的中國,是在浩蕩歷史進程中贏得主動、贏得未來的中國。
編輯:劉遠航
校對:張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