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56秒93!2月7日,中國高山滑雪選手徐銘甫衝過北京冬奧會男子滑降比賽終點,成為歷史上首位參加冬奧會滑降比賽並完賽的中國選手。
位於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這裡是國內第一條符合奧運標準的高山滑雪賽道,也是目前世界上難度最大的比賽場地之一。從山頂俯瞰,錯綜的賽道擬合於海坨山脈,如雛燕之形,恰如她詩意的名字——“雪飛燕”。
建設難度最大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共建設7條賽道,分別承擔高山滑雪滑降、超級大回轉、大回轉、回轉等11個項目的比賽。從項目內容看,高山滑雪“誰快誰贏”的遊戲規則簡單明瞭,加之驚險刺激的高速滑行場面,即便是“小白”觀眾也能饒有興致地觀看。但對於建設者來説,賽場的建設工作卻十分不易。山體海拔高、地形起伏大、滑雪賽道落差大,都是工程施工中需要克服的“攔路虎”。
“延慶賽區是北京冬奧會建設難度最大的賽區,不僅建設條件艱苦,生態修復工作的難度也不亞於新建場館工程。在無水、無路、無電、無信號條件下,廣大冬奧建設者經過4年多艱苦努力,終於建成了我國第一座符合冬奧會標準的高山滑雪競賽場館。”北京北控京奧建設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劉文浩表示。
從海拔2198米的小海坨山制高點望去,11條索道仿佛躍動的樂譜,將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及延慶冬奧村等各區域聯接起來。北京北控京奧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坤介紹説,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各場館最大垂直落差近900米,設計採取依山就勢、順應地形等高線“板片形式”佈局,將自然起伏的山地地形轉化成4組水準佈置的平臺,平臺之間通過均勻分佈的無障礙電梯、道路系統連接,可讓運動員在30分鐘內抵達各自賽道。冬殘奧會期間,賽場將有無障礙班車穿梭其間,以化解山地建築對殘障人群的不便。
“雪道的坡度非常大,而且部分區域作業面極窄,地質結構複雜,導致很多區域機械作業無法實現,只能靠人力、騾馬等原始方式施工作業。可以説,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是中國建設奇跡的又一個證明。”劉坤表示。
造雪頗費心思
有人説,冬奧會是“得雪上項目者得天下”。被譽為“冬奧會皇冠上的明珠”的高山滑雪,也是冬奧會的獎牌數大項。
與田徑運動類似,高山滑雪對比賽場地也有嚴苛要求。設想一下,選手要在落差近千米的山坡急轉直下,沿著旗門設定的賽道路線,以超過100公里的時速輾轉騰挪。因此雪道既要有一定硬度,保證彈性和抓地力;也要保障選手在雪道滑行中有一定摩擦力,避免“剎不住車”。要滿足上述苛刻條件,就要為高山滑雪項目打造一套合格標準的“跑道”——冰狀雪賽道。其中,造雪成為最關鍵的環節。
“為保證比賽選手最高能達到每小時130公里至140公里的滑行速度,雪道表面必須保持結晶狀態,近似于冰面,這種雪被稱為冰狀雪。”北京北控京奧場館運作分公司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山地運作經理吳高勝介紹,冰狀雪可減小雪板和雪道之間的摩擦力,使雪道不易被破壞。在運動員高速轉彎的情況下還能保證雪道表面平整光滑,確保選手不論第幾個出場,雪道的狀態都相對完美,以確保比賽公平性。
具體來説,冰狀雪賽道分為兩種:一種是競速冰狀雪賽道。競速賽道冰狀雪的製作需要工作人員先將雪道翻開,將雪塊破碎形成約40釐米的疏鬆層後用水炮進行注水,在注水的同時反覆翻壓將濕雪攪拌均勻,確保雪層賽道範圍內冰狀雪層厚度一致,並且沒有大的氣泡,之後迅速將賽道壓平、低溫板結,雪層會自下而上形成一層“冰殼”,而上面的浮雪,再由賽事運營隊員用滑雪板側滑的方式鏟去,讓修整後的賽道看上去光滑如鏡。
另一種是競技冰狀雪賽道。與競速賽道冰狀雪採用的澆水方式不同,競技賽道採用注水器注水方式。在雪道經過初步壓雪平整並通過自然低溫板結後,對雪層含水量進行初步測定,按照國際雪聯要求的賽道含水量標準調整好注水器水壓後,使用一種Z字形注水器注水,整個過程不僅要保證雪道中每立方米雪的含水量相同,而且還需要每次移動的距離必須保持相同,從而保證整條雪道均勻注水且硬度相同、雪況一致。
保障無微不至
與其他冬季項目相比,高山滑雪比賽是一個“看天吃飯”的項目。動輒近千米落差的賽道,經常出現強風天氣,疊加山區複雜多變的地形環境,讓高山滑雪不可避免地受各種客觀因素影響。這對相關保障工作也提出更大挑戰。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位居所有冬奧會競賽場館面積之首,電力設備分佈最分散,保障範圍最廣,在冬奧供電保障環境中具有低寒、積雪、溫差大、地形複雜等特點,對電力設備正常運作、運維人員實時保障均提出‘低溫’挑戰。”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電力保障團隊經理王詵説,針對山地極寒天氣,國網北京電力創新研發室外綜合保障平臺積極應用預裝式、充氣式保障方艙;採用電加熱、保溫外殼等技術,提前開展耐低溫實驗,確保發電車等設備耐低溫運作。
不僅如此,為解決賽區內氣候寒冷、山地陡峭、設備點位分散于雪道周邊等不利於巡視的問題,國網北京延慶供電公司分批次從體育院校層層考核,引入22名高山速降滑雪人才,組建延慶賽區供電保障首支高山滑雪機動運維班。
在完成設備巡視工作後,熟練地從白雪皚皚的雪道上滑行而下,鉗形電流錶、測溫槍、手電筒、扳手、鉗子……運維班成員李浩向記者展示了自己背包裏的各種“傢夥什兒”。他告訴記者,高山滑雪機動運維班主要承擔賽道周邊永久電力設施和臨電設備的巡視保障工作,為冬奧會賽區造雪、轉播、計時記分等重要負荷提供可靠的電力保障。
高山滑雪是冬奧會上危險性較高的項目之一,選手摔倒甚至受傷是常見現象。為提供專業救援服務,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高山救援隊在掌握多種救援技能的同時,也要具備很強的滑雪能力。隊員楊晶告訴記者,比賽時會針對運動員情況,在每個點位佈置相應救援隊隊員和醫生,並固定救援船、真空擔架等設備。一旦運動員摔倒,救援隊要在第一時間到達運動員身邊進行處置。
按照北京冬奧組委規劃,未來“雪飛燕”將用於中國國家隊和國內外專業隊的訓練和舉辦國際賽事,同時賽區內還將建設多處大眾滑雪道。在非滑雪季,將開展山地徒步活動等戶外活動。隨著專業體育設施不斷完備更新,相信“雪飛燕”將飛入更多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