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臺滑雪(Ski Jumping)起源於挪威,又稱跳雪,1924年第一屆冬奧會起就被列為比賽項目。。1860年挪威德拉門地區的兩位農民在奧斯陸舉行的首屆全國滑雪比賽上表演了跳臺飛躍動作,後逐漸成為一個獨立項目並得到廣泛開展1879年在奧斯陸舉行了首屆跳臺滑雪比賽。1883年被列入霍爾門科倫滑雪大獎賽。19世紀末,先後傳入瑞典、瑞士、美國、法國、義大利和波蘭等國家。
初期的跳臺滑雪利用山坡等自然地形進行,19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土木結構的跳臺。隨著空中滑翔技術的提高,新的跳臺設計也不斷出現,1926年瑞士在格勞賓登州的蓬特雷西納建成60米級跳臺,1927年又在聖莫裏茨建成70米級跳臺。
1971年國際滑雪聯合會決定每兩年舉行一次世界跳臺滑雪錦標賽。1972年首屆世界跳臺滑雪錦標賽在南斯拉伕舉行。該項目從第一屆冬運會即被列為比賽項目,其中大臺項目從1964年正式列入冬奧會項目。北京2022年冬奧會跳臺滑雪比賽在張家口賽區的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進行,將一共産生5枚金牌。
跳臺滑雪比賽中,運動員從站臺出發,由肋滑坡開始下滑,採用弓身下蹲姿勢,在“起飛”時,運動員從腿伸直,雙臂在兩側與身體並擾,身體前傾成水準姿態,同時使兩隻滑雪板平行並擾。在即將著地一剎那,運動員身體抬起,一隻腳放在另一隻的前面,雙膝彎曲進入回轉急停姿態,並將兩臂張開以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