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訪談 | 外國使節看中國 | 專家學者 | 名人名家 | 商界精英 | 人物故事 | 網上直播 | 視頻中國
 瀏覽中國網欄目

趙啟正新書關注中外交流 舉百個故事談文化障礙

中國網 | 時間: 2009-02-25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再過幾天,全國“兩會”就要在北京召開了,“兩會”的新聞發佈會是我們了解資訊的重要渠道之一。2月24日,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全會新聞發言人趙啟正先生做客中國訪談,就熱點問題與網友交流。

在談到對外表達的時候,趙啟正指出:我們對國內説的清楚的話,到了國外即使變成很好的外語,不一定説得過去,這叫做文化障礙。

趙啟正説:兩個國家兩種語言,跨語言的交流,比如你是英國人,我的英文很好,我們可以交流,但不等於跨國文化。特別是中國的創新性政策和創新性詞彙,有的時候變成外文就有困難,因為對方沒有對應的東西。比如如果中國有饅頭,外國沒有,你翻譯成“中國麵包”,這是近似的,因為它不是麵包,那麼外國人理解中國人的麵包和外國人的麵包有什麼不同?其實這種對應有的時候是不得已的,但是效果不好。

趙啟正指出,在生活中,由於文化障礙沒有跨越而出現的誤解也是很多的,就是同一種語言,同是中國人也有文化差異。

他説:最近我看到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一位城裏的幹部到了農村,對農村的老大爺説“老大爺,洗手間在哪兒?”老大爺説,“我沒有洗手間,我有洗臉盆給你用吧”。這就是生活環境不同的問題,因為他們不需要洗手間,而你卻拿這個來説。再比如,這次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行,實際是整個民族,特別是北京市民和奧運城市的市民與外國人有一個很直接的交往,這種跨文化的問題被注意了,可以説有很好的結果。這其實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國內外大學都有比較文化,就比較這個問題。

趙啟正的新書《one world- Bridging Communication Gap》關注了文化障礙的問題。他説:“中文版是《同一個世界——面對外國人的101題》,英文版就是《跨越溝通的障礙》。這裡舉了100多個故事,你不注意的話,這些都是障礙。由此及彼,我們對外國人表達的時候,也就是你問的最大的困難是文化障礙。無論是經濟談判,還是政治談判,還是軍事交流,或者是日常作為一種友誼、旅遊,都有這種障礙存在。但是你如果不注意,就會引起很大的誤會。”

“英文版是一位加拿大人讀到中文版之後,他懂中文,他覺得對外國人有意義,克服文化障礙不僅是中國人,外國人也有問題,外國人也要注意,要雙方注意,我覺得他這一點是對的。”趙啟正説。



 
|相關報道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396 (200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