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訪談 | 外國使節看中國 | 專家學者 | 名人名家 | 商界精英 | 人物故事 | 網上直播 | 視頻中國
 瀏覽中國網欄目

社科文獻出版社與荷蘭Brill出版公司:中國皮書走向世界

中國網 | 時間: 2007-09-06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中國網]: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中國網,這裡是“中國訪談,世界對話”。從1997年開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就開始精心打造“皮書”系列。在十年的時間裏,在他們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工作之下,“皮書”系列獲得了極高的知名度、認可度和美譽度。在本屆國際圖書博覽會上它將與荷蘭的Brill公司共同簽署合作出版協議。這不僅僅標誌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走出去的道路上邁出了相當漂亮的第一步,同時也説明“皮書”系列圖書也被推到世界讀者的面前。

(2007-08-29 15:05:21)

[中國網]:

我們首先為您介紹今天做客中國訪談的嘉賓,他們是:

荷蘭Brill公司總裁Pabbruwe先生,歡迎您。

中國文獻出版社社長謝壽光先生,歡迎您。

我想問一下Pabbruwe先生,在西方國家,你們是如何反映西方社會的呢?

(2007-08-29 15:12:21)

[Pabbruwe]:

這個是非常大的問題。在西方,很多人都非常羨慕中國的發展和中國學者的成果。在我看來,很多人太強調經濟方面,但是我覺得社會、法律等很多不同的方面也都非常重要,所以我們想出版一些圖書給西方人看看中國人在這方面有什麼意見。

從Brill出版社的角度來看,我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跟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合作。Brill是非常老的一個出版公司,1683年成立,從17世紀開始就出版了很多關於古代中國的書。現在我們正在向現當代中國方向走,非常高興跟這麼一個了不起的社科文獻出版社合作。

(2007-08-29 15:18:23)

[謝壽光 ]:

包括一些對中國一些比較有影響的漢學家,他們長期關注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和中國文明,那麼對當今中國正在發生的這些巨大的變化,他們所了解的不多,或者説往往只了解了一個側面。

也正是因為這樣,前幾年才有了“中國崩潰論”、“中國威脅論”,中國在輸出通貨膨脹等等,這些謬論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在西方流行。這就給中國的社會科學工作者提出了挑戰,希望中國的學者,把他們對當今中國社會、當今中國經濟的方方面面的觀察、研究所得到的真實情況和真實數據,告訴世界人民。

不能僅僅像我們過去的傳統做法那樣,通過我們的駐外機構去做一些宣傳,甚至是贈送一些宣傳品。這不能説是沒有成效的,但是效果甚微。所以我們現在看起來有這樣幾種途徑是最為有效的,一個是各種國際的學術會議和學術交流的場合,中國學者要參與,與世界各國的學者在一起溝通、交流和探討。第二個是要通過西方的主流媒體,通過媒體語言的轉換,讓世界各國人民知道中國真的發生了變化。

(2007-08-29 15:32:57)

[謝壽光 ]:

當然,西方主流媒體只是一個載體,核心的東西是什麼?就是社會各界各種研究成果,包括論文和書籍。就像主持人開場白仲介紹的,我們社科文獻出版社經過十幾年精心打造的系列皮書,應當説它連續地、全面地反映了當代中國各方面的學術成果,應當説是學術主流。

我們非常有幸和有300多年曆史的西方著名的出版社Brill合作,共同推出英文的皮書系列,從我們出版社的角度説,我們非常榮幸。同時我認為,讓世界了解中國,是一件非常有價值和意義的事情。作為雙方的領導,我們這是第一次見面。我相信通過合作的進一步推進和延伸,我們的合作不僅僅是作為兩家出版單位,還是兩個國家的合作,甚至是中國與世界搭建起一個非常有價值和有成效的溝通橋梁。

(2007-08-29 15:38:50)

[中國網]:

Pabbruwe先生,您這一次來到中國,跟中國的出版社簽署協議,這樣做對您有什麼樣的意義呢?

(2007-08-29 15:42:48)

[Pabbruwe]:

我知道現在中國讀者很需要英文版的國外圖書,所以我們很願意把英文版的國外著作介紹給中國的讀者。中國很大,同樣世界也很大。我們不可能把我們的書送給每一位讀者,但是可以通過我們的數據庫、通過網路送給中國的學府、研究所和大學。

(2007-08-29 15:43:09)

[中國網]:

謝社長剛才您談到,你們的合作不僅僅是兩個出版社之間的事,而且可以説是兩國之間架起了合作的橋梁,那麼你們為什麼選擇了Bill公司呢?

(2007-08-29 15:44:51)

[謝壽光 ]:

首先是雙方的合作人員,因為有了客觀的合作需求。西方的媒體、包括出版業,需要大量了解中國研究社會科學的成果。而我們,包括社會科學院在內,應該把自己的成果向全世界推廣出去。雙方很多有名的出版社和出版公司都在尋找全球合作的機遇,在尋求的過程中,我覺得就有了一些偶然的因素,也有一些必然的因素。這個問題我具體沒有問過他們,但可以這麼説,像在場的Mark,他本身就是一個中國通,他知道中國科學最大的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在社會科學院,所以他先找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因為我們這套書在國際上有了一定的影響,所以中國社會科學院就把他們引到我們出版單位來。Brill市場部的負責人在兩年前就開始和我們接觸。我們的行動很快,去年上半年就把第一次合作的協議簽定了。

(2007-08-29 15:45:53)

[謝壽光 ]:

Brill從17世紀開始就出版了大量的中文圖書,在最近二、三十年來,他們很早就意識到要把當代中國發展變化的情況通過英文讀物的形式介紹給讀者。所以我在這一點上是非常欽佩Brill公司和它的工作人員的。也正因為這樣,我們才有了今天這樣的合作。這個我相信有必然性,也是具體工作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包括Pabbruwe先生。

(2007-08-29 15:52:14)

[Pabbruwe]:

我非常高興能夠跟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合作,我感到很驕傲,我們下一步就要通過雙方的合作和雙方的網路,推薦一些學校參與這種合作。

(2007-08-29 15:54:54)

[中國網]:

中國有句古話叫英雄惜英雄。剛才我們談到了皮書系列,我們想請謝社長給我們介紹一下皮書系列,因為現在社會對它的關注度已經非常高了。

(2007-08-29 15:56:29)

[謝壽光 ]:

我們前天剛剛在深圳召開了一次皮書研討會,這已經是第八次開這樣的會了。我可以用非常簡短的語言來把這個皮書做一個介紹。《藍皮書》是在西方很早就流行的,實際上是一種年度性的圖書。它在中國的出現是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事情,最早出的就是《經濟藍皮書》。為什麼我們叫《藍皮書》呢?因為它在1990年治理整頓期間,中國社會科學院一位著名的學者剔除了這個想法,實際上第一年的成果只是被當作內部交流讀物,隨便用藍色封麵包裹起來,所以也就被稱為“藍皮書”了。後來,緊接著就有了《社會藍皮書》。

(2007-08-29 15:57:28)

[謝壽光 ]:

實際上在1997年以前,經濟的、社會學的藍皮書,包括農村的藍皮書,基本上是在研究界等小範圍裏有一定印象,社會大眾了解不多。從1997年秋天開始,我們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接手了這套書的出版任務後,做了一個市場化、系列化的運作加以推廣,它們就成為了我們的政府、商業機構、研究機構,甚至社會大眾的一個年度的權威讀物。

現在的規模已經到了什麼程度呢?我們出版的三大系列已經接近100種了。

皮書已成為我們出版社,甚至整個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個品牌,也成為中國社會科學界參與現實生活的一個最好的載體。

(2007-08-29 16:02:02)

[中國網]:

現在這個皮書系列最先跟外國讀者見面的是哪一部分呢?

(2007-08-29 16:05:58)

[謝壽光 ]:

第一本就是這本《環境綠皮書》,第二本《社會》,第三本是《經濟》,都已經翻譯好了,第四本是《法制》,第五個是《勞動力人口綠皮書》。

(2007-08-29 16:06:15)

[中國網]:

接下來會有哪些?

(2007-08-29 16:06:46)

[謝壽光 ]:

我們雙方正在進行討論,包括像《城市》、《能源》、《教育》,以及《食品安全》和《文化》,這些都有可能。

(2007-08-29 16:07:02)

[中國網]:

為什麼首先選擇了這一部分呢?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2007-08-29 16:07:47)

[謝壽光 ]:

這些實際上是我們整個體系中關注點最高、最成熟、影響力最大的部分,而且不僅僅是中國,也是西方最需要了解的東西。這一點充分體現了Brill的接收者和這些專業編輯的眼光,所以我們雙方在這個問題上是很默契的。

(2007-08-29 16:08:02)

[中國網]:

Pabbruwe先生,2006年的《環境綠皮書》已經出版了,我們想知道,現在的情況怎麼樣,有什麼樣的預期呢?

(2007-08-29 16:11:24)

[Pabbruwe]:

這是我們第一次合作出的一本書,目前剛剛出版近兩個月,銷售情況很快會從市場反饋回來。我想這本書會讓很多人都感興趣的。

今天上午我們討論了如何加速出版的進程、加速翻譯進度,所以我們決定只要中文的稿子一完成,不等中文出版,我們就儘快翻譯成英文,抓緊翻譯出版,加快我們的出版速度。

(2007-08-29 16:11:49)

[中國網]:

在選擇讀者方面我們有怎樣的定位呢?

(2007-08-29 16:12:58)

[Pabbruwe]:

我想最主要的讀者首先是西方的學者和研究者,特別是那些關注當代中國的研究機構和教師。他們會從這些書當中得到很多資訊,特別是從其他卷中,像當代中國經濟、當代中國法制等等,他們會得到很多資訊。同時我們會在網上宣佈這些新書的情況,他們會從網上搜尋,找到相關的書目閱讀。

(2007-08-29 16:13:27)

[中國網]:

請兩位談一下,這次皮書走出了國門,對世界會有怎樣的的影響?

(2007-08-29 16:14:16)

[Pabbruwe]:

目前我們的工作是想讓世界知道,我們已經有這樣的書了,有這個出版物了。我想是這樣的,它的市場的潛在能量是很大的,將來大學、圖書館、研究機構等會買這些書,我相信潛在的市場很大,人們能夠從這些英文書當中了解中國。

(2007-08-29 16:15:02)

[謝壽光 ]:

我認為是這樣,我完全贊成Pabbruwe先生的分析,還有西方政府的研究機構、西方的主流媒體、西方的跨國公司,包括國際組織。像這樣一本《環境綠皮書》,對國際上的NGO組織,特別是環保性質的NCO組織,應該是很實用的,這裡面很多內容和觀點都是有價值的。它們對西方的影響我相信是非常深遠的,特別是隨著推出我們的産品越來越多,出版時間和中文版差不多同步的時候,那麼它們的價值和影響將更是不可估量的。

(2007-08-29 16:16:04)

[Pabbruwe]:

我非常同意謝社長剛才的講話,特別是對政府機構和非政府機構的影響是深遠的。將來人們在數據庫中也能找到很好的資料。

(2007-08-29 16:22:03)

[謝壽光 ]:

從我現在掌握的資料看,西方大學裏那些要講授有關中國的課程的教授們,基本上都要從這套書中找參考資料。中國人民大學研究中心的負責人就邀請我到他們那裏做講座,講座主題就是這套書。後來我問他為什麼要請我做講座?他説現在人大開設的所有當代課程的一級材料,全都用到了我們這套書。

(2007-08-29 16:22:59)

[Pabbruwe]:

我非常同意謝社長的話。

(2007-08-29 16:25:53)

[中國網]:

這次雙方的合作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在兩位看來,中國的出版業要想走向全球化、走向世界,該如何實施呢?

(2007-08-29 16:26:06)

[Pabbruwe]:

圖書市場主要取決於出版的類別,商業書刊和專業書刊是很不同的,在學術領域,出詩歌和出小説也不一樣。我們現在就鎖定了我們的讀者對象,主要是研究機構和學者,所以我們在選擇合作方的時候,一定要有堅強的信念,從翻譯上和內容上都做到適合學術界的需求,我們對此充滿了信心。

在學術方面,客觀的研究非常重要。如果中國的出版社想要對外推廣,那就應該找一個在國外非常有名的出版社,跟他們合作,必須勇敢投資,走冒險的路,才能夠在國外的市場賣很多書。

最後,我非常希望國外的出版社和中國的出版社多多合作。

(2007-08-29 16:26:25)

[謝壽光 ]:

我想是這樣,Pabbruwe總裁對中國是非常忠肯的,剛才的説法我也完全贊成。我要補充兩點:第一、首先要了解西方的出版業和中國的出版業在體制上是不一樣的,如果你要想進入到西方的出版市場,那麼你必須深入了解,了解它們是怎麼運作的。

第二、你必須了解西方讀者對産品的需求,如果你一廂情願,説我這是一本好書,或者講這是在中國發行得非常好的一本書。這樣的話很可能在西方是沒有需求的,北京賣得好不一定在上海就賣得好。所以一定要研究西方各個層次讀者的不同需求。

第三、你自己提供的産品一定是要有原創性,一定要有相當的權威性,這樣才能讓你的産品真正進入到西方的圖書市場中。中國的市場不成熟,有些偽劣産品還在流通。而西方有非常成熟的市場,它有著一套淘汰的機制,西方的讀者是非常理性的。你那些垃圾讀物是不可能在西方市場流通的,所以你必須拿出最有價值的、帶有原創性的東西來,這樣才能夠進入到西方的圖書市場,和西方的出版機構合作。

最後一條是,像剛剛Pabbruwe先生講的,要舍得花錢。不僅僅要舍得花錢,而且還一定要找到和你的理念、追求相近的單位進行合作,我們和Brill公司的合作之所以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邁出了那麼大的步伐,就是因為我們兩家出版單位的理唸有著非常吻合的地方。當然它有著兩百多年的歷史,而我們只有20多年的歷史,我們還不成熟,所以非常感謝Brill跟我們合作。

(2007-08-29 16:29:43)

[中國網]:

他們可能是看中了你們的潛力?

(2007-08-29 16:36:44)

[謝壽光 ]:

對。

(2007-08-29 16:37:06)

[Pabbruwe]:

謝謝謝社長,我們有著同樣的信念、同樣的想法,我們也願意跟社科文獻出版社合作。我們現在選擇你們的出版社,我們感到非常驕傲,我相信我們的合作會更好,我們能夠達到更高的目標。

我們都有著同樣的理念,都非常重視客觀的研究。另外,我們只出版最優秀的學術作品,在這兩個方面,我們有著共同的目標。

(2007-08-29 16:37:14)

[中國網]:

謝謝兩位嘉賓,我們來看網友有什麼樣的提問。這位網友説:皮書的翻譯工作是由誰來完成的?在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2007-08-29 16:38:36)

[謝壽光 ]:

皮書的翻譯是這樣的,由我們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組織專家翻譯。第一道工序是由國內組織有專業背景又懂英文的專業人士來翻譯,翻譯以後,我們請了母語是英語並且在美國工作過的人做審稿,進行審校,審校完以後再做技術處理,交給Brill公司,交由他們處理,這完全符合西方的程式。基本是這樣的程式,但也有些不一樣。比如説像《環境綠皮書》,有著我們的主編,作者就會英語,所以在他們寫作的時候基本上就用英語寫了出來。

我們整個成果要走到西方世界裏,語言翻譯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我們在翻譯過程中也得到了中國政府,特別是對外推廣計劃的支援,如果沒有這些支援,我們的成本就太高了。

(2007-08-29 16:39:06)

[Pabbruwe]:

我非常同意謝社長的發言,翻譯確實有著很大的學問。首先不但要懂外語,還要懂得各個學科的專業背景,要介入它的領域,同時又要了解讀者的心態,知道讀者想要什麼。翻譯要取決於這本書是不是好書,只有好書才能佔領市場。另外,我們目前是在探索市場,今天上午也討論了如何加快出版的進程,Brill公司有五個既懂中文又懂英文的外國人。我相信,隨著今後進程加快,圖書會一個接一個地很快進入市場。

(2007-08-29 16:42:58)

[中國網]:

好,我們來看下一位網友的提問,Brill是老一代的出版公司,你們和中國出版社還有哪些合作?什麼時候能在中國看到你們的書呢?

(2007-08-29 16:45:05)

[Pabbruwe]:

我們現在非常重視對當代中國的介紹,同時也非常重視對中國古代文明的介紹。現在世界進入了全球化時代,我們要找到非常優秀的作者來實現這樣的出版目標。另外,我們有著一個長期的目標,就是把中國的圖書通過合作出版介紹給世界。

Brill學術出版社出版了很多關於古代中國文學、哲學的書,所以在這方面會跟其他出版社合作。但是,在現代中國社會科學方面,我只知道一個非常優秀的出版社,就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所以我們才會有著密切的合作。

(2007-08-29 16:45:27)

[中國網]:

下面這個問題很有意思:Brill公司的國際學術精神是非常令人稱道的,雙方會不會一起組織學者一起合作出版圖書呢?

(2007-08-29 16:47:45)

[謝壽光 ]:

這個是肯定的,我們正在做這件事情。雙方不僅要一起組織學者出版學術著作,而且我們這幾年一直在建立一個關於當代中國的研究網路。我們要搭建這樣一個平臺,不僅僅是出版學術著作、出版論文集,我們每年還要舉辦有關當代中國學術研究的國際會議。關於這方面,我相信Brill也會加入到我們的合作中來,共同對這個事情進行改進。

(2007-08-29 16:48:25)

[Pabbruwe]:

謝社長所講的是一個非常好的想法,我們要根據研究成果來出版書,因為我們自己的出版社不寫書。所以能夠找到最好的出版材料和出版資源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今後有很多方面可以進行合作。

(2007-08-29 16:50:16)

[謝壽光 ]:

還可以透露一個資訊,這兩年我們正在推出《中國研究》這本雜誌,有可能《中國研究》這本雜誌今後就會成為我們兩家共同的出版物。

(2007-08-29 16:50:39)

[Pabbruwe]:

我們期待著《中國研究》能夠儘快面世。

(2007-08-29 16:50:55)

[中國網]:

我們也送上衷心的祝願,祝雙方合作的道路越來越寬廣。謝謝兩位接受我們的訪談。

(2007-08-29 16:51:36)



 
|相關報道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396 (200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