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十佳地球照片:冰雪阿爾卑斯山

中國網 | 時間: 2010-06-24  | 文章來源: 新浪科技

冰雪阿爾卑斯山

冰雪阿爾卑斯山

這張照片是2006年9月5日,由國際空間站“遠征13”任務成員拍攝到的,照片上出現的壯觀山川是瑞士伯爾尼段阿爾卑斯山。令人敬畏的阿爾卑斯山脈橫跨中歐部分地區,德國、法國、瑞士、義大利、列支敦斯登、奧地利、斯洛維尼亞等七國均宣稱阿爾卑斯山脈經過本國領土。位於瑞士西南部的伯爾尼段阿爾卑斯山的冰川美景在照片中讓人不禁發出由衷的讚嘆聲。照片拍攝時國際空間站正飛行在法國科西嘉島和義大利之間的地中海上空,空間站上的宇航員正由北向西北俯視,這種斜視的視角賦予了這幅照片一種透視圖的感覺。獨特的視角令阿爾卑斯山脈最低點更加凸現。

阿爾卑斯山脈三座較高的山峰清晰可見——少女峰(海拔4158米)、門希峰(海拔4089米)、艾格爾峰(海拔3970米)。少女峰的東南側是阿萊奇冰川,貫穿阿萊奇冰川、與少女峰軸心平行的黑色中磧(medial moraine)清晰地將這條冰川標了出來。這條冰磧由岩石和土壤碎屑形成,而岩石和土壤岩屑則是由位於少女峰和門希峰峰頂附近的三個高山冰川收集而來——在這些流動的冰塊混合形成阿萊奇冰川時,岩屑堆積在冰川中央,沿著冰川流動方向被卷走。

據地質學家們介紹,位於西北方向的布裏恩茲湖就是由阿勒河和盧茨奇尼河的流動冰和流動水的活動形成的,最深處達261米。布裏恩茲湖的生態系統特別脆弱,湖中白鮭魚1999年幾乎全部滅絕就證明了這一點。據科學家解釋,造成白鮭魚幾乎遭遇滅頂之災的原因可能有許多,比如與上游水力發電廠活動有關的湖水日趨混濁,以及由於擔心水質所造成的磷的減少。磷是湖中藻類的重要營養物,而藻類反過來又是食物鏈的重要一環。

灰白熔岩原

灰白熔岩原

這張照片上的壯觀畫面是沙烏地阿拉伯的哈拉特喀巴爾(Harrat Khaybar)熔岩原,由國際空間站“遠征16”任務成員于2008年3月31日拍攝。阿拉伯半島西部不僅包括大片沙地和砂礫,還有稱之為“haraat”的廣闊熔岩原(lava field),其中一處就是面積達1.4萬平方公里的哈拉特喀巴爾,大概位於伊斯蘭教聖地麥地那城東北137公里處。據科學家介紹,這塊熔岩原是過去500萬年火山沿著100公里長的南北向線狀通風系統噴發所形成的,距今最近的一次火山噴發發生在西元600年至700年之間。

哈拉特喀巴爾涵蓋多種多樣的火山岩石類型和引人入勝的地貌,其中幾種地貌可在這張照片中看到。奎德爾山是由黑色、溢流的玄武岩流經過幾代時間形成的;熔岩流圍繞在322米高的層狀火山周圍(Jabal在阿拉伯語中翻譯成山脈的意思)。阿布亞德山(照片正中間),由粘性更大,富含硅石的流紋岩形成。儘管我們在課本中見到的奎德爾山是一個呈錐狀的成層火山,但阿布亞德山卻是一個熔岩穹丘——一個由密度更大、更凝固的熔岩流組成的圓形大塊頭。在西部(上面中心位置)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巴伊達山。巴伊達山呈對稱狀,是由凝灰岩構成的圓錐體。

這導致濕潤的、具有粘性的火成碎屑沉澱物形成,火成碎屑沉澱物能堆積成一個陡峭的錐形結構,尤其是沉澱物快速凝固的時候。巴伊達大坑的白色沉澱物(照片南側另外兩個地方)形成于沙子和淤泥,它們堆積成淺淺的一層。哈拉特喀巴爾的錐形凝灰岩的存在以及顯示有水存在的其他火山特徵表明,當地氣候在火山活動的幾個時期十分濕潤。不過時至今日,該地區的氣候極為乾旱,每年幾乎都沒有降水,造成大片土地幾乎完全沒有植被。(楊孝文)



   上一頁   1   2   3  


關於中國訪談

  智慧的對話,思想的交鋒。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社會名人、國際友人做客中國訪談,解讀政策法規,闡釋新聞熱點,講述世界風雲,傾訴人生故事。秉承權威、人文、開放、深入的原則,為網友展現不同人生的精彩歷程。
中國網地址:
中國北京海澱區西三環北路89號中國外文大廈B座
郵編:100089

訪談熱線

如果您想做客中國訪談,嘉賓請聯繫:
電話: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傳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見和建議請聯繫我們: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網友可進入論壇直接參與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