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民族獨立和主權以及維護國際和平和合作是此次萬隆會議的基調和主題。周總理在會上會下通過大量的説理工作,以平等待人的態度,機智巧妙地排除了一次又一次的險情,顯示了他高超的外交藝術和新中國政治家的獨特風格,幾度打破僵局,撥正航向,使亞非會議一致通過包含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萬隆十項原則。毛主席讚賞地説,萬隆會議的宣言實際上是周恩來寫的。
在萬隆會議期間,周總理和新中國的外交官們以平等待人、自尊、自信而又謙虛自若的風度贏得了亞、非各國人士的好感和尊敬,結交了許多朋友。我國原來只同六個亞、非國家建立外交關係,在亞、非會議後至1966年7月的11年間,我國先後同尼泊爾、埃及、敘利亞、葉門、錫蘭、柬埔寨、寮國、伊拉克、蘇丹、幾內亞、迦納、馬利、剛果(布)、坦桑、阿爾及利亞、巴勒斯坦等26個亞非國家建交。20世紀70年代到世紀末,同我國建交的亞、非國家更達到140多個。
緩和台灣地區緊張局勢一直是亞洲與會國特別關切的問題。4月23日,周總理利用午餐的機會同印、緬、錫、巴、菲、泰、印尼代表團團長就緩和遠東緊張局勢,特別是緩和台灣緊張局勢問題進行會談。
周總理在會上發表聲明稱:“中國人民同美國人民是友好的。中國人民不要同美國打仗。中國政府願意同美國政府坐下來談判,討論緩和遠東緊張局勢的問題,特別是緩和台灣地區的緊張局勢問題。”我也很快在新聞發佈會上向眾多記者發佈了周總理有關中、美談判問題的上述聲明。
周總理的聲明得到了與會者極為強烈的反應,他們一致認為周總理的聲明對緩和國際緊張局勢非常有利,在國際上也形成了巨大的衝擊。據報道,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和國務卿杜勒斯為此緊急會晤商討對策。
7月11日,英國駐北京代辦杜維廉向中國政府轉達美國政府的建議:中、美兩國舉行大使級會談。自1955年8月1日起,中、美大使在日內瓦開始會晤。我方代表是我駐波蘭大使王炳南,美方為曾參加過朝鮮停戰談判的駐捷克大使約翰遜。王炳南大使率李匯川、林平等外交官出席,會談在1958年9月移至波蘭首都華沙舉行。中方代表仍是王炳南大使,美方代表為美國駐波蘭大使雅各布•比姆,我以中方代表顧問的身份參加了半年的大使級會談工作。
中、美大使級會談從1955年8月到1970年1月共談了136次。在這期間,我方釋放了11名美國間諜,美方放回幾名中國科學家和留美學生,除此以外,會談沒有達成任何協議。
我們曾同意讓美國記者來華訪問,並提出邀請友好記者如埃德加•斯諾等訪華,但美方拒絕給予他們以赴敵性國家的特別許可。後來斯諾不斷提出訪華申請,經過種種週折,美國政府發給他訪問新中國的護照,斯諾作為在京長住的紐西蘭友人路易•艾黎的客人于1960年實現訪華。儘管中美大使級談判沒有達成任何協議,但周總理對它給予了積極的評價,他説,僅僅是爭取到被美國人比喻為值五個師的錢學森博士返回中國這一件事,我們為中美談判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都是很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