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訪談 | 外國使節看中國 | 專家學者 | 名人名家 | 商界精英 | 人物故事 | 網上直播 | 視頻中國
 瀏覽中國網欄目

外交檔案揭中印之戰真相四大謎題

中國網 | 時間: 2008-12-23  | 文章來源: 北京晨報

1962年10月至11月間,中國和印度之間因邊界問題展開了一場軍事較量。最終,以中國的絕對勝利而告終。但是,中國政府沒有就此收復失地,而是選擇了主動停火和撤軍。幾十年來,關於中國政府當時的選擇有種種猜測,但是研究學者也只能通過一些回憶錄類的文章而進行揣測。上週四的檔案公佈後,記者進行了查閱,了解到一些這場戰爭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而國際關係有關專家表示,這部分檔案開放後,對於研究中印之間關係將起到重要作用。

外交檔案新近解密 中印之戰真相顯露

11月13日,外交部檔案館開放了 1961年至1965年的外交檔案。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1962年中印之戰的檔案解密。

解密一:戰爭勝利後為何主動撤軍

●檔案:中印邊界問題總是要和平解決的,因此中國採取了包括主動撤軍等許多友好步驟

46年前的今天,中國和印度之間的戰爭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在從10月20日至11月21日的這場持續了1個月左右的戰爭中,中國軍隊取得了絕對的勝利。可是,此後中國軍隊主動停火並後撤。至今,仍有一些人表示不理解,認為中國外交過於軟弱,當時應當將本屬於中國的領土奪回,那樣就不會留有後遺症。但是,本次解密的外交檔案中,卻向我們表明瞭中國外交的寬宏大量。

1963年1月的一份解密檔案,提到中國的主動停火並主動後撤。這份檔案裏寫道:為了爭取和平解決中印邊界問題,中國邊防部隊不僅主動停火、主動後撤,而且還把戰鬥中繳獲的軍用物資主動交換給印度方面。1962年12月14日和16日,中國政府曾兩次照會通知印度政府,中國方面表示,中印邊界問題應當通過和平方式而不應當通過武力解決,希望中印邊境衝突不要再起……向印方移交軍用物資,就是中國政府為了爭取和平解決中印邊界問題所採取的許多友好步驟中的一個步驟。

可是,“中國方面採取的每一個善意行動,至今都沒有從印度方面得到積極的響應。相反,卻往往遭到印政府的歪曲和污衊,稱中國的自衛反擊戰是一場‘侵略戰爭’。”但是,中國政府也對未來寄予希望:“中印邊界問題總是要和平解決的,希望印政府改變蓄意敵視中國的態度。”

解密二:亞非國家對此戰持何態度

●檔案:一些國家從中斡旋,希望和平解決

中印戰爭發生後,與兩國都很友好的一些亞非國家並不是坐視不管,而是採取了積極地斡旋。越南勞動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胡志明就曾分別公開致書劉少奇和印度總統及總理。在致劉少奇的信中,他表示歡迎和讚揚我國政府11月21日的聲明;在致印方的信中稱,為了中印的友好、亞非各國團結和反對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的陰謀,希望印度接受中國和平解決爭端的建議。

馬利總統凱塔也表示出了同樣的願望。1962年10月24日,他稱中印之戰為:“亞洲兩個兄弟國家之間的敵對行動”。凱塔願意從中斡旋,以挽救這一不幸的局勢。

解密三:為何公佈交還印武器清單

●檔案:印度污衊中國交還的軍事設備多係廢品

中印之戰後,中國政府並未立即對外公佈交還印度武器的清單,而是在戰爭結束了幾個月後才予以正式公佈。在此次解密的外交檔案中,記者找到了原因。一份檔案中記載,印度外交部發言人在1963年1月8日發表談話稱,印度方面從中國方面接收了一批中國邊防部隊繳獲的印軍裝備,這些裝備都已“損壞不堪”,中國方面交還這些裝備是為了“宣傳的目的”。

據檔案顯示,關於中國邊防部隊把繳獲的武器、彈藥和其他軍用物資交還印度方面一事,中國政府之前並未予以公佈,而且中國報紙也沒有做過任何透露。中國政府只是兩次照會印度政府通知了有關情況,這無論如何不能叫做“宣傳”。“實際上,第一次公佈這件事並且就此掀起一場惡意污衊中國的宣傳運動的,正是印度自己。”中國政府現在是“不得不公佈有關事實真相”。

在這份檔案的後面,列出了所有交還印度的軍用物資清單,包括了足有四頁紙的內容。“任何沒有成見的人都可以看到,中國政府這一行動是一種史無前例的友好的、慷慨的行動。正如清單所表明的,中國交還的物資,絕大部分是完好的,清單中所列的一部分損壞了的武器和裝備,也都是印軍在撤退時自行破壞了的和在戰鬥中損壞了的。”

解密四:戰爭中印軍遺體的處理

●檔案:遺體由中國紅十字會妥為埋葬

一份名為 《中國和印度紅十字會就收集印軍遺體的來往文件》的解密檔案記錄:1963年4月初,印度紅十字會致電中國紅十字會,要求到中國境內的奇普恰普河等六個地區收集在戰鬥中死亡的印軍遺體。隨後,中國紅十字會復電稱,印軍遺體已妥為埋葬。可對方仍要求來中國境內按習俗處理遺體。

對於印方的再次要求,中國紅十字會表示,為了照顧印度習慣,與有關當局聯繫後,將派出工作人員于1963年8月15日分批前往上述六個地區。1963年8月30日左右,結束清理和焚化遺體,在這項工作完成後,將把骨灰和遺體送給印度紅十字會。中國如此週到的安排,印方紅十字會卻不領情,聲稱將直接派出幾個小組乘直升機飛入中國境內。中國紅十字會最終致電對方稱,中國政府已要求印政府停止印度紅十字會的上述行動。後來,印方再未就此事致電中國紅十字會。

專家點評:中印邊界問題近年仍棘手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博士李巍分析稱,中印關係目前是中國對外關係中最複雜、最有可能爆發潛在衝突的一對雙邊關係之一。

中印邊界問題最遠可以追溯到1914年英國殖民代表與西藏地方政府劃定的“麥克馬洪線”,它把東段原本屬於中國的9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劃歸英屬印度,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一直未予承認。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之後,印度乘機取得了對“麥克馬洪線”以南中國領土事實上的佔領。1962年10月,印方挑起中印邊界戰爭,印度軍隊在“麥克馬洪線”以南的地區潰逃,中國軍隊本來已經接管了原本屬於中國的領土,但為了表示和平的誠意,退回到“麥克馬洪線”以北。印度此後又逐漸將軍事力量推進到“麥克馬洪線”附近。現今,“麥克馬洪線”問題一直是困擾中印邊界談判的關鍵性癥結所在。中印幾次邊界談判都因此無功而返。

在一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作為新興工業化國家的兩個重要代表,中國和印度正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並要求中印兩國在解決全球性問題中承擔更大的國際責任。不僅如此,中國和印度在政治和經濟發展模式上有很多可以相互借鑒的空間,同時在文化交流上有著廣闊的合作前景。總之,中印合則兩利,鬥則兩傷。外交部開放的檔案表明,早在1962年中印戰爭期間,中國為了維護大局就做出了很多建設性的舉動。今天,中印雙方更應捐棄前嫌,面向未來,以更加廣闊的胸懷和前瞻性的勇氣,解決雙方有爭議的領土爭議問題。這不僅有利於兩國人民的福祉,也是對世界和平與穩定所作出的貢獻和榜樣。 (晨報記者 白明輝)



 
|相關報道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396 (200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