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訪談 | 外國使節看中國 | 專家學者 | 名人名家 | 商界精英 | 人物故事 | 網上直播 | 視頻中國
 瀏覽中國網欄目

中印戰爭毛澤東:不能讓我背著賣國賊的罪名去見祖先

中國網 | 時間: 2008-12-23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62年發生的中印戰爭,是中國軍隊軍力的一個頂峰,中國僅以邊防部隊3萬餘人就重創了印軍主力,佔領全部爭議土地,逼得印度全國動員並乞求美國干預,在全世界丟盡了臉面,而中國威名大振,還落下一個好名聲,極大的改善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形象。

一、特別是當時戰略環境十分險惡,居然也敢打。當時國內自然災害剛結束,台灣在東南沿海叫囂要反攻大陸。國際上,中蘇開始交惡,蘇聯、美國兩個超級大國都站在印度一邊,英國自不別説是在印度一邊;印度作為不結盟運動領導人,第三世界國家都站在印度那邊。中國是經濟、政治上都成問題。軍事上,本來原不準備列印,只是印度太氣人。所以,毛澤東説,印度搞我們那麼多年了,我們也該搞他一下。我理解只不過是要教訓一下而已。那時,毛澤東等人從來就未在乎過什麼“中國威脅論”。

二、時機選擇得當。隆冬將至,搶在大雪封山,後勤和軍隊便於交通之時。最重要的是在美蘇兩國熱衷於古巴導彈危機之間。古巴導彈危機一結束,我便見好就收,充分適應現代局部戰爭有限性的特點。

三、打得好。法國人、以色列人等西方國家高聲讚嘆:“內行人的戰爭!”、“瀟灑至極的戰爭!”。俘虜印軍准將以下7000多人,而我無一人被俘;幾乎吃掉了印軍的主力,卻主動撤軍。毛澤東、劉伯承等人用兵如神。

四、收得好。迅速回撤,還將繳獲兵器維修一新送回,戰俘及時送回,令達維爾等人既汗顏又口服心服。收兵之時,美國的航母已開至孟加灣企圖干預;蘇聯準備給印度新印武器;英國的新裝備已經運抵印度。後人常嘆曰:“不該打後又撤回麥線以北!”其實是不了解當時的險惡環境。

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分東線和西線兩條戰線,東線又有兩個戰場,亞東戰場一線和達旺戰場一線,東線是成都軍區打的,西線是新疆軍區打的。

先説東線達旺戰場,麥克馬洪線就在這裡,這裡也是中印戰爭的主戰場,印軍考爾中將的部隊就是沿達旺--邦迪拉--德讓宗一線展開的,我軍的反擊最早就是在這一戰場打響的,戰爭一開始,我軍就打垮了達維爾准將的一個旅,俘虜達維爾准將,打過麥克馬洪線,中國軍隊宣佈就地停戰,等待印度回應。在這期間中國軍隊緊急修了一條簡易公路,保證戰爭物資的供應。中國軍隊第二階段的目標是拿下達旺,但拿下達旺後,印軍的增援部隊分三部分正沿德讓宗--達旺公路展開,準備攻擊達旺,戰機顯現,中國軍隊立即兵分兩路,一路沿公路迎擊印軍,另一路沿貝利小道堵印軍的後路,結果把印軍一個半旅加一個師部夾在了達旺與邦迪拉之間,這就是中印戰爭最精彩的部分:其中就有一個戰士擊潰印軍一個炮連,繳獲四門大炮。八個戰士俘虜180印度兵。半個緊急湊起來的連,30來名戰鬥人員,硬是在邦迪拉外阻擊了裝備齊全的3000印軍,印軍打了幾次衝鋒死了幾百人還是無可奈何,印軍丟棄了所有重武器,沿小路狂奔,後面那半個連還窮追不捨,途中遇到那個連的副連長帶的一個重機槍班在橋頭阻擊,打光所有子彈後,眼睜睜地看著800多印軍蜂擁而過。這個連的任務本來就是切斷這條小路,副連長帶的掩護部隊不折不扣地執行了任務,連長帶的主力卻光顧抓俘虜了,但念在阻擊印軍主力有功(別的穿插部隊沒有及時趕到),降職使用,連長和副連長就地掉了個。

我軍沿公里一路狂追,打到了德讓宗,其中一個連的先頭部隊,比逃跑的印軍還跑得快,在印度人目瞪口呆的眼皮下,一槍不發,穿城而過,一掉頭又把印軍堵在了德讓宗,就在這個連吃飯休息挖工事時,後面來了一個車隊,戰士們槍都來不及拿,這個龐大的車隊就進了德讓宗。等打下德讓宗才知道,車裏全是英美兩國緊急援助印度的第一批先進武器,連封條都沒拆,就急急忙忙送到了我軍的手裏,其中就有美國當時最先進的M16步槍。德讓宗戰鬥中,犧牲了一個副教導員(副營級),這是我軍在整個中印邊界反擊戰中陣亡的最高級別的軍官。

戰後,中國軍隊撤軍過了達旺(就是第一階段停戰的地方),然後又宣佈從實際控制線後撤20公里,就到了俘虜達維爾准將的地方。

東線亞東戰場。亞東當時距中印邊界實際控制線約110公里,是中國、印度、錫金三國交界的地方,歷史上一直歸西藏管轄。1890年時錫金還是西藏的屬地,由噠癩喇嘛委託錫金部落王管理,後錫金部落王被英國人囚禁在印度,至死不願發表脫離西藏的宣言。由於滿清政府的無能,在李鴻章的授意下,清政府西藏事務大臣與英駐印度總督簽訂加爾哥達條約,錫金脫離西藏(也就是脫離中國),後英屬印度找藉口發動戰爭趁機佔了亞東。期間英國為了避開晚清政府挑起西藏事端,突然不承認中國對西藏的宗主國地位,美國政府警告英國,中國對西藏的宗主國地位,英國政府已在加爾哥達條約及其他有關條約中予以認可,把英國弄個個大臉紅。現在中國政府還在引用這一事例堵美國的嘴。

中印邊界反擊戰時,印度在這一地段駐有一定力量的兵力設防,我軍用一個師的兵力發動突然進攻,進展神速,當時考爾中將乘蘇聯援助還是由蘇聯人駕駛的米-8正在此地視察,還沒反應過來,直升機就被我軍繳獲,害得考爾中將坐牛拉的敞篷吉普冒雨而逃,要不是一個穿插的連隊迷路,勞爾中將就被中國人優待了。這架米--8直升機就是中國繳獲的唯一一架印軍的直升機。

再説西線,西線地區廣闊,也有個類似于麥克馬洪線的XXX線,也是英國人搞得鬼,印度在現在的邊界談判中還在堅持這一條早已不存在的線,事關重大呀,近30萬平方公里。

西線中國軍隊反擊時,印軍在獅泉河(現西藏阿裏地區的首府),駐有一個連的兵力,整個地區是一個營的兵力,滾雷英雄羅光喜(四川人,不知大家還記得不)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在斑公湖地區駐有一個半連的兵力。當時新疆軍區的部隊,一直打過了喜馬拉雅山脈,離新德里就300多公里,嚇得印度在新德里大街上公園裏挖起了工事,大量市民逃離市區,各國駐外機構紛紛撤離。

中印邊界反擊戰時,毛主席他老人家説過一段話,“中國人都知道,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小學課本裏寫著哪,連小娃娃都知道,不能到了我毛某人的手裏就成了930萬平方公里,憑空少了30萬平方公里,你們不能讓我背著賣國賊的罪名去見祖先”。

大家看清了吧,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中國共拿回了自晚清政府以來在中印邊界丟失的3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30萬平方公里,你能想像它有多大嗎?現在你明白了中國政府多次提出以現有控制線為基礎進行邊界談判,印度為什麼死活不答應的道理了吧。

但這場戰爭對很多中國人來説留下了很大的遺憾,並因此産生數十年的爭議。遺憾和爭議的焦點是中國是否應放棄東段九萬多平方公里的爭議土地。很多人對此憤憤不平,對放棄豐饒的東段卻保留了貧瘠的西段而氣憤不已,愚蠢説,送禮説,甚至於賣國説紛紛出籠,認為毛下令退兵錯了。

中國到底該不該退兵?該,十分該!理由是:

(1)經過一個多月的戰鬥,中國軍隊戰力已達極限。一些人(包括一些前線指戰員)雖然樂觀的回憶説戰鬥後來很輕鬆,但實際上大多數人已感到疲乏了,畢竟在所有作戰物資均靠人員運送、翻越4、5千米高的大山,一路作戰南下一個月了。而敵人雖然被擊敗了,可這些只是其軍隊中很少的一部分,在平坦的印度大平原,裝備有坦克、重炮、飛機,人數在中國參戰部隊十倍以上的印軍(不計印度動員部分),輕易就可將輕裝的中國軍隊全殲。雖然中國有百萬大軍,可能集結到爭議土地上的能有多少!依當時的條件,集結保障3、5萬人作戰已是中國的極限了,而且還不能長期化。

(2)後勤保障是中國退兵的決定因素。其實看過與那場戰爭有關的書的人,多少可以看到後勤保障的艱辛:往前線送彈藥補給全靠人力和畜力;為保障前線,連四歲的小孩都要背四筒八斤重的罐頭支前!這種靠牦牛和老百姓的雙肩維繫的後勤支援,不可能長久,也只短時間的適用於最前線。戰爭主要的物資供應,是靠汽車從數千公里外的中國內地運上來的,運一車油到拉薩要燒掉半車,而當時中國還是“貧油”國,也沒有足夠的汽車來運輸……相比之下,依託印度大平原的印度卻能方便使用汽車、火車搞運輸。

(3)西藏的冬季是可怕的:道路隨時可能被大雪封住,人畜皆不能通行,更別説車輛;中國軍隊在西藏邊境進行戰爭,裝備給養來自中國內地,從中國內地進藏的幾條幹線公路拋開艱險不説(唱唱“高高的二郎山”吧),隨時都有被大雪封山可能。在《喜馬拉雅山的雪》一書中,第五章就描述了我軍後續部隊遭遇雪崩的情景,有十五名優秀的開路戰士因此屍骨無存……難啊,苦啊!這些絕不是坐在桌前打電腦的磚家和憤青所能想像到的。時至今日,通向西藏和通向軍事分界線的道路仍比大多數人想像的要差,墨脫仍是中國唯一不通公路的縣。

在這種情況下,儘管中國準備了打三個月的物資,僅打了一個月就退兵了,因為大雪馬上就要封閉西藏通向印度的崎嶇山路,因為內地通向西藏的公路也將被雪封閉,因為前線補給能力已極度透支……在現代戰爭就是打後勤的現實下,中國唯一的正確選擇就是退兵。

綜上所述,中國軍隊退兵是必須的,不如此,這次中印衝突,則將以中國人地兩失而告終,喜馬拉雅山將成為中國人的一道“哭墻”,憤青們今日議論的就將是“中國為什麼不撤兵”了,那些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自豪和對印度“阿三”蔑視將不復存在!

我們應好好想想,打了幾十年仗的毛澤東還不如你等連戰場都未上過的人?毛澤東的威信是如何樹立起來的?打仗!批評毛在搞經濟上有缺陷或還有依據,但在軍事戰略上,不論世界還是中國迄今都是無人能及的。

62年中印邊境一戰後,打出了近半個世紀的和平!



 
|相關報道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396 (200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