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送別彭真同志 |
中國網 | 時間: 2010-07-27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
新中國成立後,彭真同志長期擔任黨和國家的領導職務。建國初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政治法律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書記,後任中央政法小組組長。從1954年起,任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和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56年在黨的八大和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在中央書記處協助鄧小平同志負總責。建國後一直兼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從1951年起兼任北京市市長,直至1966年5月。建國後十七年中,他作為以毛澤東為首的黨和國家領導集體的成員,為黨的建設、政權建設、經濟建設,政法工作、統戰工作、民族工作、思想理論工作、科學教育文化工作、外事工作,為首都的建設和發展,嘔心瀝血,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和平接管北京的過程中,彭真同志善於把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結合起來,依靠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團結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知識分子和其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使北京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蕩滌了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污泥濁水,建立了新的社會秩序,實現了翻天覆地的偉大社會歷史變革。解放前,北京是一個民生凋敝、滿目瘡痍的消費城市。北京剛一解放,他就強調把恢復、改造與發展生産作為北京市黨政軍民的中心任務,其他一切工作都應該圍繞並服從於這一中心任務;並明確提出,首都建設要為人民大眾服務,為發展生産服務,同時又要為黨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機關服務。到1951年,北京市的國民經濟就得到全面恢復,並超過歷史最高水準。隨著生産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北京市的經濟建設持續突飛猛進,由消費城市變成了生産城市。他從進城不久就開始抓首都城市規劃,1956年提出“城市規劃要有長遠考慮,要看到社會主義的遠景,要給後人留下發展的餘地”的指導方針。1958年,他領導了十大建築的建設和天安門廣場的規劃。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他既愛護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又強調必須也只能實事求是地、老老實實地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他提出社會主義建設不犯路線上的錯誤,根本的問題在於調查研究。他身體力行,深入農村、工廠,直接聽取群眾意見,進行調查研究。十七年中,他為把首都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城市,精心擘劃,嘔心瀝血,作出了卓越貢獻。 彭真同志一向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對於發展科學教育文化事業給予高度重視。他強調北京是全國的文化中心,又是高等學校集中的地方,努力辦好這些高等學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他主持制定了提高北京市中小學教育品質的決定。他熱忱關懷青年的健康成長,連續多年向首都高等院校畢業生講話,勉勵他們自覺地走歷史必由之路,同工農相結合,堅決跟共産黨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他提出“發展城市人民大眾的文藝”,號召文藝工作者像過去深入農村一樣深入到工廠中去,反映我們取得全國勝利的新時代;並提出要“推陳出新”,對舊戲加以改造,從改造中提高。他經常深入教育界、科技界、文藝界,廣交朋友,聽取意見。他尊重、團結老的知識分子,關心、培養青年知識分子,重視發揮他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作用。1965年,在文化領域中“左”的傾向已經相當嚴重的情況下,他明確提出:要區別政治問題和學術、藝術問題。真理要受社會實踐檢驗。一切人,不管誰,都應該堅持真理,隨時修正錯誤,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彭真同志把執政黨的建設擺到突出的位置,認為這是關係社會主義各項事業成敗的關鍵。1950年,他把新形勢下防止黨的腐化問題提到了全黨面前,指出:保證黨永不腐化,一靠政治上、組織上和思想上的純潔;二靠跟群眾密切聯繫和廣大群眾的監督;三靠批評與自我批評;四靠制度、法律和紀律。他強調,保證黨在任何情況下都不發生嚴重問題,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靠集體領導,堅持民主集中制。他要求北京市的黨組織和廣大共産黨員“站在革命和建設的最前線”,“以可能達到的最高標準要求我們的工作”。他説:要正視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老老實實,對就對,錯就錯,有多少就説多少,這是共産黨的本色。不要説瞎話,不要掩蓋缺點和錯誤,更不要文過飾非、諱疾忌醫、報喜不報憂。他尖銳地指出,官僚主義害死人,是要亡國的;嚴肅地告誡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堅決克服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作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