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晴與父親黃克誠

中國網 | 時間: 2010-05-06  | 文章來源: 中國教育報

黃克誠大將軍生前照

黃克誠大將軍生前照

  瘦削身材,衣著簡樸,微笑恬淡,話語平和,透出專家學者的氣質,給人以親切隨和之感。如不言明,恐怕少有人能據此猜出他是鼎鼎大名、德高望重的開國大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書記黃克誠之子——人民日報社資深記者、著名國際問題專家黃晴。

  文韜才略

  作為叱吒風雲的著名軍事家,黃克誠大將為人們所熟悉。然而,這位文武兼備的長者文思縱橫的一面卻鮮為人知。將軍一生中寫過不少詩詞,戰爭年代因顛沛奔波至今僅保存下《思親》一首。1959年後黃克誠在《自況》中寫道:“少無雄心老何求,摘掉烏紗更自由。蟄居矮舍看世界,漫步小園度白頭。書報詩棋能消遣,吃喝穿住不發愁。但願天公勿作惡,五湖四海慶豐收。”幾年後即將赴山西工作之際作《抒懷》一首:“京華荏苒十三年,半是辛勞半是閒。愧無建樹對祖國,卻有遺恨留史篇。回思往事皆成夢,縱觀萬物盡爭妍。銜命西去無別念,願盡余生效薄綿。”“文革”浩劫伊始,被造反派“揪”回北京批鬥的他寫下七絕:“抓走不外殺管關,人生一世也平常。反躬自省無憾事,臉不變色心不慌。”一天夜裏將軍夢見老母親,醒後即賦詩《夢母》道:“夢歸故里看親娘,親娘見我驚倒床。欲哭無淚望穿眼,欲言無語思斷腸。面沉怒色示指責,為何更早不還鄉。自古忠孝難兩備,孩兒捫心愧對娘。”

  父親文韜才略,黃晴亦文采飛揚。因為年輕時看了不少斯諾的英文原著,黃晴受其影響後來選擇了記者這一職業。1982年,他跨出北京大學又經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國際新聞專業學習,畢業後進入人民日報社開始筆墨生涯。1985年後他任駐日記者一年,上世紀90年代後又曾在德國和美國當記者。

  駐外記者常是單兵作戰,最多時一般也就兩人,活動量和壓力比較大。工作涉及到多方面,既當記者又兼任編輯、司機、廚師和會計,很多事情要獨自完成,很辛苦。黃晴説道:“儘管對國外社會了解‘不深入’,但還是有一些直觀的感觸。所以無論是看問題的視角,還是筆下文章,都不會盲目崇拜,沒有絕對化傾向,而是冷靜、客觀地去看待與報道。在誠信環境、文明程度上我們還有差距。對我們來説,要善於吸取別人好的東西,否則會閉塞自己。要有大國心態和氣度,要有民族自信心。”

  黃晴于幾年前辭去《人民日報》國際部主任的職務,這樣可以有時間寫點東西。他以寫國際評論見長,文章見解深刻獨特,經常對國際熱點的政治、軍事等重大問題進行深度分析。他的評論觀點鮮明,一針見血,深入淺出,評論到位。有人評價“黃晴的國際時事評論散發著歷史學家睿智的光芒,生活中人們很容易淡漠的現象也總會引起他的深思”;“他的評論有一種追根溯源的感覺,讓人穿透遙遠的時空和硝煙瀰漫的戰火而産生撼人心魄的思考”;“他的文章精煉、犀利、詼諧,入木三分,不是匕首,卻射出銳利的鋒芒;不是鋼槍,卻直戳著時代的病垢。”黃晴認為寫好國際時評,不僅需要有淵博的知識儲備及深厚的理論功底,而且還要對國際形勢的變化做出迅速反應、正確判斷和透徹分析。

黃晴近照

黃晴近照



1   2   下一頁  


關於中國訪談

  智慧的對話,思想的交鋒。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社會名人、國際友人做客中國訪談,解讀政策法規,闡釋新聞熱點,講述世界風雲,傾訴人生故事。秉承權威、人文、開放、深入的原則,為網友展現不同人生的精彩歷程。
中國網地址:
中國北京海澱區西三環北路89號中國外文大廈B座
郵編:100089

訪談熱線

如果您想做客中國訪談,嘉賓請聯繫:
電話: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傳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見和建議請聯繫我們: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網友可進入論壇直接參與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