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平代表:電解鋁未過剩 鋁代替有成效

時間:2016年3月16日
嘉賓:全國人大代表、魏橋創業集團董事長 張士平
簡介: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如何優化提升産業結構,促進産業轉型升級?中國網《中國訪談》記者就此採訪了全國人大代表、魏橋創業集團董事長張士平。[視頻下載] [訪談實錄] [返回視頻]

視頻點播

訪談實錄

全國人大代表、魏橋創業集團董事長 張士平

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中國網《中國訪談》2016年全國“兩會”特別報道。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和必然要求,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如何優化提升産業結構,促進産業轉型升級呢?中國網的記者就此採訪了全國人大代表、魏橋創業集團董事長張士平。

中國網:張總您好,非常感謝您接受中國網的採訪。2016年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去産能。對於化解過剩産能,您有哪些建議?政府和企業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呢?

張士平:化解過剩産能最主要應該是依靠市場,依靠市場去掉僵屍企業,該淘汰的淘汰,該扶持的扶持。

中國網:市場作用應該怎麼更好地發揮出來,現在是不是還碰到一些困難?

張士平:困難是隨時都有的,可能是長期的,但是主體還是市場,解決困難靠市場,化解産能也是靠市場。

中國網:僵屍企業退出過程中,可能現在碰到很多問題,比如説人員安置、債務處置方面,對於這方面您有怎樣的見解?

張士平:關於人員安置問題,我們國家需要幫助企業開闢新的行業、新的産品,特別是工業企業負擔很重,困難很多,如何開闢新的行業和新的産品呢?企業自身難度還是比較大的,這就需要政府進一步的扶持、支援。

中國網:在我國最具有代表性的過剩産能之一就是電解鋁,不知道您是否同意這樣的觀點?近幾年電解鋁的發展狀況並不樂觀,對於電解鋁行業的去産能您有怎樣的見解,如何去,去多少呢?

張士平:對於電解鋁這個問題,我有不同的看法。如果説過剩的話只能説地區性過剩,總量上是不過剩的,因為現在整個鋁行業處在産銷兩旺的狀態。假設過剩,要想化解這個問題,應該是加大鋁産品的應用,特別是鋁代替,因為它屬於節能綠色産業,應該加大它的利用率來化解。總之我們國內還有很多的方面需要用鋁來代替,並且隨著各個企業的發展,鋁代替已經有了很大的成效。當下看,産品供不應求,過剩我倒沒看到。

中國網:目前電解鋁産能退出渠道不暢,人員安置、債務化解等諸多問題也造成很大的困擾,對於這些困難和問題,您認為應該怎麼解決呢?

張士平:應該是企業還要利用自身能力,想盡一切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最近我們企業隨著技術創新發展,隨著智慧化改造,“網際網路+”,解決了很多勞動力,我們喊的口號是確保“不要一個工人下崗”。企業這次大概還有接近一萬人需要進一步安置,需要開闢新的行業、新的産能、新的産品,來安置這些工人。魏橋沒有這個能力,作為企業還需要政府的幫助。

中國網:您剛才提到技術創新,我們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都取得哪些新的進展?又投入了怎樣的財政比重?

張士平:創新我指的是全方位的創新。一個是技術産品創新,我們去年開始有很多項技術,包括自動化,包括産品的高檔化,這方面取得很大的成效,包括綠色發展節能降耗,600千安的電解槽是世界第一個全行業投産的,達到用工最少,投資最小,排放最低,回收率、排放率達到99.8%,很高的水準。特別是節電,鋁用電一晚上下降500度,這是世界最低水準。

中國網: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結構性改革的任務十分繁重,您是如何理解供給側結構改革,如何通過供給側結構改革,更好實現綠色發展呢?

張士平:作為我們企業來説,首先是如何降低産品的成本,另外産品儘量地高檔化,在高檔産品上下工夫細心改革,也就是説國外同行能幹的,我們能幹,國外同行幹不了的,我們也能幹出來。在供應鏈改革方面,我們考慮向這方面努力。

中國網:下一步在結構的轉型升級上,有沒有新的考慮?

張士平:轉型升級,我們重點在鋁産品應用上,往高端化去轉型。

(記者:佟靜 攝像:劉哲 後期:周姍姍 責編:宋若冰)

網友互動

0
用戶名
密碼

欄目組聯繫方式:

訪談熱線:
010-8882 8219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權聲明: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