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廷:選擇與堅守

發佈時間: 2015-04-15 15:01:5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佟靜  |  責任編輯: 佟靜

——轉眼到了1999年秋天,劉紅廷當代課教師剛好12年的時候,政府的一項決定差點讓劉紅廷離開三尺講臺。是走是留?劉紅廷再次面臨著人生的選擇。

整整十二年了,劉紅廷對教師這門職業,已經培養起了無法割捨的感情。十二年前,是鄉親們的鼓勵讓他走上了三尺講臺並熱愛上了教師這個職業。如今,縣上決定1983年以前的代課教師通過考試全部轉為公辦,其他不夠這個條件的代課教師一律清退。這意味著,縣教育主管部門不再管理代課教師,意味著劉紅廷如果繼續代課將是教師隊伍中的“黑戶口”。

村民們清楚地記得,劉紅廷是在用怎樣的毅力支撐這所學校——

海壩村小原有幾間木屋,劉紅廷接手時,學校已被大風刮倒傾廢。學生沒地方上課,就租了一位老鄉的堂屋當教室。課桌與凳子是由學生自備,長短高矮不一。上課的黑板,也是村裏一位老裁縫捐的一塊木板。後來,租房的老鄉覺得學生在堂屋裏上課太吵了,就不願再租。劉紅廷只好把教室搬到自家的堂屋。劉紅廷明白,靠租房上課終久不是辦法。於是他找到時任村主任的父親劉朝芹商量,由村上寫一個報告到鄉政府,由縣鄉一起解決了2900元現金,再由500多位村民每人各集資1.5元錢,這樣一共籌集了1萬元資金。在學校的修建過程中,為了彌補資金缺口,劉紅廷把修建學校的木工師傅請進自己家中免費吃住。糧食吃光了,圈裏的肥豬也賣完了,可學校還沒有建好。為了不誤工期,劉紅廷跑到舅舅家裏借了1000公斤稻穀給師傅們開夥。經過努力,四間木屋學校又在原址矗立起來。1989年春季搬進新學校時,他和學生們抱成一團,先是笑成一團,然後又哭成一堆……

村民們清楚地記得,劉紅廷是在用怎樣的心血澆灌這所學校——

村民們都説,是劉紅廷把海壩小學救活了。1987年他接手一年級,該班第一個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全鄉倒數第一,而到了第二個學期,期末考試成績提升到了全鄉第三名,到四年級時提升到了全鄉第一名。到1993年,該班畢業成績獲全縣第三名,受到縣上表彰,村民們還給他送了一面錦旗。村裏讀書的孩子多起來,高玄書成了海壩村小幼兒班的教師。但夫妻倆拼死拼活,每人每月也只有120元工錢,寒暑假不上課就沒有一分錢的報酬。為了維持生計,他們必須抽出時間下地幹活,備課和改作業的時間,大都安排在晚上。村民們説,在海壩村,晚上燈光亮得最久的是劉老師家。1996年9月,縣上給海壩調來了一名正式教師,吃住都在劉紅廷家裏。新老師的到來,令劉紅廷感到很欣慰。但這位新老師上課不到一個月,就再也忍受不了這裡的寂寞艱苦,丟下一個班的學生,悄悄地離開了。劉紅廷沒有辦法,只好叫高玄書來頂替一下。兩個人從此就很少有時間下地幹活,生活壓力更大了。高玄書累病了,幾次在上課時暈倒。本來工資就少,又要花錢醫病,從此他們開始欠債。

責任編輯: 佟靜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