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廷:選擇與堅守

發佈時間: 2015-04-15 15:01:5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佟靜  |  責任編輯: 佟靜

這個故事與人生的選擇有關。大家知道,人生沒有草稿,在人的一生中可能有許多機會,但決定航向的機會只有幾次。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們只能選擇走一條路,當我們選擇這一條時,就意味著對其他各條的放棄。人生就是這樣:魚與熊掌很難兼得。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劉紅廷,現在是黔江區城南中心小學的一名普通教師。二十七年來,他經歷了多次艱難的人生選擇。最後,他仍然把自己定格在鄉村教師的畫幅裏,努力釋放著耕耘與收穫的美麗。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學生被稱為“天之驕子”,考入大學是每一位家長和學生的最高夢想。然而,在復讀考大學與到村小當代課教師之間,劉紅廷毅然選擇了後者。

1987年的那個“黑色七月”,對劉紅廷來説可謂銘心刻骨。經過三天的考場廝殺,命運之神卻沒有向他微笑:他以1.5分之差與大學失之交臂。接到考分通知書的這一刻,劉紅廷哭了。對父母,對鄉親,他心存歉疚。痛定思痛,他決定參加復讀,第二年再考,一定要圓夢大學。

首次高考就折戟沉沙,對劉紅廷這個一心想跳出“農門”的19歲農村青年來説,打擊實在是太大了,然而,也使他對生於斯長于斯的家鄉熟悉了許多。經過調查,劉紅廷發現自己居然是海壩村文憑最高的人。這多少令他有一點得意,更叫他有一種揪心的疼。他原來只曉得海壩是一個省級貧困村,卻不清楚海壩其實又是一個“文盲村”:全村500多名村民中,初中畢業生不足10人,高中畢業生僅有5人,有一半的人幾乎沒有上過學。更令人擔憂的是,海壩村小學沒有正規老師,代課老師其實也認不了幾個字,連中文拼音都不會,連小數點後面的數字都不會讀。學校辦了又停,停了又辦,很多學生是讀完二年級再讀一年級,讀了一年級再讀二年級,村裏的孩子讀過3個一年級的人竟然有三成。就連村黨支部汪支書的孩子,都九歲多了還沒地方上學。

一次趕白石鄉場,劉紅廷聽説縣上為解決偏遠貧困村缺教師問題,要招幾名代課教師,而海壩也分配了一個名額。大家都説,劉紅廷你如果要參考,絕對是壇子裏捉烏龜。劉紅廷有點心動了,但父親劉朝芹並不贊成他去報考。劉紅廷也不好堅持,只説自己去報個名,就算嘗試一下吧。

劉紅廷輕裝上陣,從30個報考者中脫穎而出,沒想到考了第一名。左鄰右捨得人都向他祝賀,汪支書等人還登門賀喜,向他投去期盼的目光。面對這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機會,劉紅廷猶豫了。因為他面前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條是復讀後考上大學,那是陽光大道;一條是當代課教師,那是陡峭絕壁。汪支書誠懇地説,紅廷呀,村裏那麼多孩子要讀書,可又沒有老師教,這是我們大人的罪過啊。我知道硬把你留下是苦了你,甚至是害了你,可村裏實在是太窮了,留不住老師,只有靠自己培養啊。回味著村支書的肺腑之言,回放著鄉親們充滿希望的目光,劉紅廷連續兩個晚上都沒有睡好。而一直不支援兒子考代課老師的父親,態度卻有了轉變。他希望劉紅廷自己拿主意。最後,當汪支書再次登門的時候,劉紅廷答應放棄高考。1987年8月,海壩村小有了一位叫劉紅廷的代課教師。當時,他的月工資是27塊5毛錢。

責任編輯: 佟靜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