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冠深:加強與港合作符合形勢

時間:8月23日14:00
嘉賓: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 蔡冠深
簡介:第二屆中國海外投資年會於今年的8月22日在香港會展中心拉開帷幕。中國海外投資年會是在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和落實國務院李克強副總理訪港時代表中央政府宣佈的“36項惠港政策”以及積極推動香港功能角色和華麗轉身的大背景、大環境下舉辦。我們邀請香港中華總商會的會長、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做深入探討。[視頻下載] [訪談實錄] [返回視頻]

視頻點播

訪談實錄

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中國訪談 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

由香港中國商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海外投資年會於今年的8月22日在香港會展中心拉開帷幕。中國海外投資年會是在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和落實國務院李克強副總理訪港時代表中央政府宣佈的“36項惠港政策”以及積極推動香港功能角色和華麗轉身的大背景、大環境下舉辦的。

我現在是在香港的會展中心,在第二屆中國海外投資年會的現場,我們非常榮幸的採訪到了香港中華總商會的會長、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

蔡會長,您好,首先歡迎您做客中國訪談。我知道今年是第二屆中國海外投資年會,今年的主題是“全球經濟轉型與中國海外投資的新模式”,不知道您對於這個主題的新模式,您覺得應該新在哪?您對這個主題有沒有自己的理解?

蔡冠深:關於這個主題,因為我不是大會的主辦方,我不太了解他們的想法,可是我的感覺,因為李克強副總理去年到香港來,談了36條措施,其中一方面他説就民企走出去的時候,希望和香港聯合投資,聯合承擔項目和工程。我感覺民企走出去這個大方向,因為三十多年改革開放,以前香港的定位就是引進來,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天國家強大了,很多企業走出去,香港應該發揮我們的作用,所以我看這個年會是不是大家加強通過香港這個平臺與國際接軌。那麼很多企業到外面去投資,和香港可以合作,可以合作出去,也可以利用香港的專業服務,所以我感覺這個主題是不是要加強和香港的合作,共同走出去。

中國網:在您看來是應該加強與香港的合作,共同走出去,那麼您為什麼認為香港是一個更好的平臺呢?它的優勢比大陸來説好在哪兒?

蔡冠深:大陸有非常強大的經濟的後盾,凝結了很多的財富、技術和基礎等等,可是香港是國際城市,回歸已經15年了,回歸以前香港一直是國際的金融中心,回歸15年了,和國際的無縫對接更密切了。那麼香港可以説“一國兩制”,只有跟內地的一家人融合的基礎,同一時間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跟倫敦和紐約是同步的。所以,香港一直以來這幾年都是在融資、在IPO裏面我們還是第一位。所以,我的看法香港在國際融資和走出去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

中國網:其實我們現在知道全球經濟形勢都不是特別樂觀,尤其是歐債危機以來,您認為在這樣一個大環境和大背景下,中國企業如果説走出去,會不會是風險大於機遇呢?您覺得應該怎樣做好這種風險的防控措施?

蔡冠深:我感覺在這方面跟香港加強合作是更符合現在的形勢,因為我們知道,在這幾年不少的企業走出去,他們成功的案例很多,可是走彎路的也不少。所以,通過香港,香港比較了解國際的規範,比如説法律、收購合併的手續、管理方面比較強,加強和香港的合作,我感覺應該可以有強強聯合的效果。特別要在歐美並購,那麼那邊的情況可能香港情況更加了解,特別在現在,就在歐美的經濟形勢不太理想的前提下,我們要並購那邊的企業要更加的謹慎。

中國網:是。所以我們知道您在今年就胡主席“四點希望”接受採訪的時候,您曾經説過香港和內地要優勢互補才能提高競爭力,您給我們具體介紹一下兩者分別的優勢不同在哪?它們怎樣才能實現更好的互補呢?

蔡冠深:我感覺內地企業有很好的製造業、資源企業等等,都有非常好的基礎。香港在這方面就是我們不足的地方,可是在現代服務業上剛好是我們的強項,也是內地企業起步的時候不足的地方。所以我感覺強強聯合,比如説內地資源企業在外邊並購,利用香港的金融專業的服務,我感覺這就是強強聯合了。現在服務業也是一樣,他們在外邊並購工廠的時候,也可以利用香港專業的服務。

中國網:我們知道您不僅僅是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您還是香港新華集團的主席,我們知道您領導的新華集團已經是以香港為總部,成為了一個多元化的跨國集團,我們特別想知道您在新華集團的發展過程中,特別是成為這種跨國集團的過程中,有沒有一些來自海外投資的障礙,發展當中遇到的困難是什麼?

蔡冠深: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也經歷了一些障礙的。我們在全球化以前,我們在北美洲九大城市都有我們的企業發展,可是在美國,特別在“9.11”的情況變化以後,我們在當地的投資就減少了,所以也遇到一些障礙。比如説歐美的情況,在恐怖主義發生之後的情況下,外面的投資也遇到一些困難,比如説我們進他們的城市的時候,也需要通過一些安檢,都是比較複雜的事情,所以這些都是我們在海外投資的一些障礙。

中國網:您是怎麼克服這些障礙的?

蔡冠深:我的看法一個是把那些投資從歐美轉到亞太地區,特別是在東亞和東南亞,都是我們的投資主業,因為我們感覺到整個西方的經濟已經從西向東移了,東移就是以我們國家為主體,中國現在已經發展到第二大經濟體了,以中國為龍頭,跟著就是東北亞和東南亞的發展,就是我們發展的方向。所以,我們繼續在歐美的發展同時,我們的策略都是發展亞洲,是我們發展的一個重要策略。

中國網:剛才其實您也提到了,中國企業走出去其實是有非常成功的案例,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失敗的案例,那麼在國外對中國企業走出去是有一種刻板的印象在裏面,他們好像認為中國的決策過程不夠透明化等等,您覺得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時候,應該注重哪些方面才能規避這種刻板的印象?能夠重新樹立咱們中國的品牌呢?

蔡冠深:我感覺有很多的大企業都有上市公司在香港,如果他們通過並購香港的上市公司,或者在香港上市,然後用香港的上市公司在外面去並購的話,我感覺就比較規範了。因為香港的上市公司基本都是國際的遊戲規則,通過那些來做一定是國際水準了。所以,我感覺一個是在香港並購香港的上市公司在外面去發展,另外和香港上市公司合作,我看這些都是很好的辦法。

除此之外,或者是委託香港的投資銀行、香港的諮詢公司、律師行、會計師行也可以幫上忙的。

中國網:再次感謝蔡會長,謝謝您!

蔡冠深:謝謝!

(結束)

網友互動

0
用戶名
密碼

欄目組聯繫方式:

訪談熱線:
010-8882 8219  010-8882 8056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權聲明: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