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可君:中國企業走出去須提高透明度

   時間:2012年7月20日 18:30
   嘉賓:福萊國際傳播諮詢負責全球資本市場服務董事長兼合夥人 嚴可君
   簡介:7月17日舉辦的“中美企業投資與合作論壇”有中美兩國共約300位政府官員、著名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出席。中國網特別邀請到了福萊國際傳播諮詢負責全球資本市場服務董事長兼合夥人嚴可君女士,她將為中國企業如何融入當地給出建議。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訪談頁

活動標題

  • 嚴可君:中國企業走出去須提高透明度

活動描述

  • 時間:2012年7月20日 18:30 嘉賓:福萊國際傳播諮詢負責全球資本市場服務董事長兼合夥人 嚴可君簡介:7月17日舉辦的“中美企業投資與合作論壇”有中美兩國共約300位政府官員、著名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出席。中國網特別邀請到了福萊國際傳播諮詢負責全球資本市場服務董事長兼合夥人嚴可君女士,她將為中國企業如何融入當地給出建議。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大家好!歡迎收看中國訪談,我是主持人朱燁。最近,美國全國商會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共同合作舉辦了中美企業投資與合作論壇。該論壇詳細探討了中國和美國各自的投資環境,強調了中美雙方互利的機會,提供了關於中美投資者在美國投資的經驗。今天我們很榮幸有機會採訪到論壇的一些參與者。

    值此中美企業投資與合作論壇,中國網特別邀請到了福萊國際傳播諮詢負責全球資本市場服務董事長兼合夥人嚴可君女士,她將為中國企業如何融入當地給出建議。

    2012-07-20 18:21:08

  • 中國網:

    我們知道福萊有個項目是叫做“全球資本市場”,主要就是幫助亞洲企業走向國外,您能否先給我們介紹一下該項目?

    2012-07-20 18:21:56

  • 嚴可君:

    好的,我們這個項目做什麼呢,主要就是幫助未上市或已上市的企業到海外融資,比如可以到香港、亞洲其他國家、美國、歐洲等。對於沒有上市的企業,我們通過和一些私募股權公司合作對這些企業進行投資組合管理,這些私募股權公司最後可以通過首次公開募股發行(IPO)或者交叉出售等機制最後實現退出;而對於那些已經通過IPO上市的公司,我們就會從投行那裏接手,然後幫這些公司尋找一些穩定的機構投資者。比如説,當一家公司成功IPO之後,一些大的機構投資者一般會持有一段時間股票,但時間比較短,之後會出售股權,這會導致股價出現大幅波動,而我們的工作就是去尋找一些新的機構投資者,彌補這個空檔,從而避免股價過度下跌,進而支援公司中長期的估值。

    所以,我們開發了一個有效的溝通戰略,我們這個團隊包括三組人,一部分是有投行背景的投資人,一部分是金融分析師,還有一部分就是你的同行做媒體的人,另外,我們還有專門的機構投資基金分析師,我們的工作就是要找到符合公司長期利益的機構投資者。這基本上就是我們做的工作。

    2012-07-20 18:22:35

  • 中國網:

    我們知道福萊是一家公關公司,所以想了解一下公關公司在促進海外投資所起的作用?

    2012-07-20 18:23:35

  • 嚴可君:

    好,從公關角度而言的話,我們的客戶一旦有計劃到海外投資,不管是做並購還是綠地投資,我們都會幫助客戶和關鍵的利益相關方進行溝通,不僅僅是對被收購對象,我們還會做一些輿論宣傳的工作,幫助當地的公眾理解中國公司的收購目的。一般而言對一項收購,會有積極反應,也會有消極反應,我們的工作就是講消極負面的反應轉化為中立的態度。從另一個方面而言,比如在並購當中,一旦中國公司找準了並購目標,就會進入相關的審批程式,我們有個專門的公共事務部,他們會和一些相關的學者和有影響的圈內人進行溝通,在他們那裏幫助中國企業樹立一個正面積極的形象,然後通過他們幫助中國企業順利通過審批。

    在並購結束之後呢,我們會幫助公司召開記者溝通會,與當地的媒體進行溝通,告訴他們公司在美國或者歐洲進行收購的戰略目標是什麼,向他們傳達公司收購的原因、戰略、背後的邏輯以及可以給當地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之後,我們會幫助公司進行企業內部和員工的溝通,主要針對的是被收購公司的員工,向他們傳遞公司收購的戰略、今後公司的發展戰略和他們在並購之後將會獲得的好處。

    2012-07-20 18:23:52

  • 中國網:

    您剛剛提到了並購,這也是中國企業最常使用的走出去的方式,但有的時候並購結果並不樂觀,在您看來,問題出在哪?

    2012-07-20 18:24:06

  • 嚴可君:

    至於一些並購案失敗的原因,我並不想自己猜出這些原因,但是作為一個客觀觀察者,我認為,有一些因素是我們控制不了的,但有些原因是因為我們自己不知道怎麼去處理或者説管理流程,我們了解多少又願意去做多少?

    今天的會議在這個問題上講的也很多也很深入,但我們發現,很多公司不知道怎樣和西方打交道,有時候我們是有價值觀的問題,有文化上的分歧,但我們應該設身處地的站在他們的角度上去考慮一些問題,然後很好的去溝通,告訴他們我們的想法和意圖。這樣會非常有益,在大多數時候都是起作用的。這是我從我眾多客戶案例中得出的結論,大多是時候是因為誤解、溝通不暢造成的,這個原因比其他原因都重要很多。

    2012-07-20 18:24:14

  • 中國網:

    有些專家認為,中國企業在國外是有刻板印象的,有很多外國人認為中國企業是受控于政府,而且決策過程不夠透明,但您剛剛也説了溝通中存在著誤解,所以您認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應該如何打破原來的這種刻板印象?

    2012-07-20 18:24:23

  • 嚴可君:

    首先,我覺得應該提高透明度,我們企業或者説我們的傳統文化更注重努力工作,希望通過工作來開展生意,往往認為,只要工作了,別人就會看到,但其實不是,你還需要溝通,告訴他們你的決心,否則很容易造成誤解,所以提高透明度是中國企業的第一要務;第二,如何提高透明度,就是要與他們溝通,這不僅僅是充分利用內部資源,也不是僅僅讓顧問或者律師走通很多程式。不是説你要做交易就要找投行,你需要其他的資源,比如公關公司,一些顧問還有向我們這樣的資本市場機構,讓我們來幫助他們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幫他們了解如何和利益相關方進行最有效的溝通,如何最好的向他們傳遞資訊。

    2012-07-20 18:24:33

  • 中國網:

    幾年前,中海油收購優尼科的案例家喻戶曉,當時雖然雙方都已經簽署了收購合同,但最後因為美國政府施壓,還是導致並購流産了,您有沒有相關的建議可以幫助中國企業避免這種情況?

    2012-07-20 18:24:59

  • 嚴可君:

    我不想就這個案子進行具體的評論,但從總體來講,我覺得中國企業在去做並購並且面臨嚴峻的審批時,最好能夠與當地專業的公關公司合作,他們會幫這些公司具體進行策劃,如何應對嚴峻的審批程式,告訴這些公司什麼該説什麼不該説,什麼該溝通什麼不該溝通。這些公司還需要一些專家幫助他們在這些地方樹立起良好的形象,讓當地人了解這個機構。但通常來講,中國的企業出去並購純粹就是做生意,根本沒有考慮後面的政治因素。但其實公司應該想當地民眾傳遞一些資訊:公司的收購意圖,發展戰略,甚至是創業者的激情和對這個行業的熱愛等等,這樣子,當地其實是比較容易接受的。

    2012-07-20 18:25:08

  • 中國網:

    其實中國企業走出去不僅是要存活,還希望能夠做大做強,在這方面,您有何建議?

    2012-07-20 18:25:15

  • 嚴可君:

    其實我們成功的案例有很多,今天的會議中也談到好多。我認為要成功,下面幾個因素不可獲取。

    首先,思想開放;二就是尊重對方公司和對方文化,要將被收購公司與你在國內公司同等相待,要顧及文化和價值差異,比如在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如果能夠在這些方面彌合分歧,我相信就是向著正確的方向邁出的正確的步伐。

    2012-07-20 18:25:25

  • 中國網:

    謝謝您!(結束)

    2012-07-20 18:25:45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ft/olderDatasjmj/20120723ykj_1343033297.mp4

圖片大圖:

  • 福萊國際環球資本市場團隊亞洲區負責人嚴可君

    中國網 楊佳

  • 我們的工作就是講消極負面的反應轉化為中立的態度

    中國網 楊佳

  • 嚴可君接受中國網專訪

    中國網 楊佳

  • 提高透明度是中國企業的第一要務

    中國網 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