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民委:少數民族文化匯演超出想像
時間:2012年7月4日10:00
嘉賓: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司長 武翠英
簡介:中國文化走出去近些年來已經呈現出了突出的特點,在少數民族文化走出去這方面,我們有哪些具體舉措呢?為了搞好少數民族第四屆文藝匯演的宣傳推介,國家民委網站和中國網的民族頻道,共同主辦了網路投票活動。近些年來,民族工作在社會參與度上,應該説最高的,今天我們邀請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司長武翠英女士介紹相關情況。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訪談頁

更多>>精彩觀點

文化也逐漸變為少數民族當地經濟的支柱産業
  我們的民族地區的院團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就像你剛才説到的那些,包括楊麗萍的雲南印象,一方面把我們民族文化的東西展現出來,發展下去;一方面也帶動了當地的文化、經濟社會發展。
在民族文化工作上我們有兩大品牌
  這兩大品牌工作也是寫入國務院貫徹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的:第一,每四年定期舉辦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第二,每五年舉辦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在第四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推出了《愛我中華》這首主題歌,20年經久不衰,大家一直都非常喜歡這首歌。

更多>>圖片實錄

文字實錄

網友熱評

尚無評論
  • 用戶名

活動標題

  • 國家民委:少數民族文化匯演超出想像

活動描述

  • 時間:2012年7月4日嘉賓: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司長武翠英簡介:中國文化走出去近些年來已經呈現出了突出的特點,在少數民族文化走出去這方面,我們有哪些具體舉措呢?今天我們邀請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司長武翠英女士介紹相關情況。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武司長,感謝您今天接受中國網的採訪,先請您向我們的網友打聲招呼吧!

    2012-07-03 14:15:54

  • 武翠英:

    中國網的網友們,大家好,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民族工作、民族文化工作的關心和支援。

    2012-07-03 14:16:42

  • 中國網:

    少數民族文藝匯演的各個劇目正在北京上演,請問北京匯演是否已經達到預期效果呢?

    2012-07-03 14:17:28

  • 武翠英:

    再有八天,少數民族文藝匯演就要落下帷幕了。要問預期的話,我是從籌備工作開始到現在一路走過來,我覺得是超出我的預想,比我想像的要好的多得多。為什麼這麼説呢?其實,為了做好第四屆少數民族文藝匯演,兩年前就開始籌備了。經過兩年多的準備,特別是在今年的春節後,我們進行了進京參演劇目的遴選,按照少數民族文藝匯演總體意見的安排,全國一共報送了55台劇目參選。在這55台劇目中,我們選出了41台進京參演。當時選這41台的時候確實是優中選優,55台辭掉哪一台都有些割捨不下,但是因為有時間的問題,劇場的檔期問題等等,我們當時選了41台。在這41台中,雖然是優中選優選出來的,也還是有差距,有一些應該説一開始就比較完美,已經很不錯了,有一些還需要再繼續打磨,需要提煉、提高。

    2012-07-03 14:17:39

  • 武翠英:

    在遴選之後,專家給每一個劇目都寫出了評語,也提出了修改的意見和建議,這個意見和建議,組委會以文件的形式反饋到各個代表團,各個代表團高度重視,逐一按照專家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修改,修改之後劇目品質真是大大提高。要説超過我的想像,可以把它概括出來:

    第一,節目品質精。這次進京,再看這41台劇目,與我第一次看到的相比,節目水準、品質、形式、內容,甚至演員都有大大的改變,有明顯的提高。我們的文藝匯演是五年辦一次,從第三屆以來,其實各個省就已經在為第四屆準備了,有些劇目在這五年期間已經演了幾十場,甚至有的上百場了。在這個打造的過程中,為了把節目的品質做得更好一點,也創造一點影響,部分劇目實際是請了一些國內知名的演員主演。我們第四屆少數民族文藝匯演有一個主導思想,就是推出新人新作,儘量不請明星大腕。所以在這41台進京的時候,原來明星擔當主演的劇目,基本上都換成了當地少數民族自己的演員,基本上都是本土的,本省區的,所以節目的品質大大提高了。第一個超出想像的就是節目品質精。

    2012-07-03 14:18:00

  • 武翠英:

    第二,社會各界關注度高。這也是超出我想像的,演了20多天,特別是在6月12號開幕式晚會上,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賈慶林主席等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我們開幕式的節目很好,又有中央領導出席,這是對各界演員,包括對我們民族工作也是一種肯定,一種激勵,大家也倍受鼓舞。開幕式的成功舉辦,對整個文藝匯演帶來了一個大的宣傳,一個推介,也帶動了整個文藝匯演工作,所以引發了社會方方面面對我們第四屆少數民族文藝匯演的關注。

    為了搞好少數民族第四屆文藝匯演的宣傳推介,我們在國家民委網站,其實也是委託咱們中國網的民族頻道,共同主辦了網路投票活動。近些年來,民族工作在社會參與度上,應該説最高的,到昨天為止,已經有3000多萬人通過點評網上的視頻,進行網路投票。前天,用咱們通俗的話講,這個網被點爆了,已經進不去了。有3000多萬人來關注這個,也是我們沒有想到的。因為這41台劇目主要是在北京進行演出,全國其他省區的很多同志看不到,我們把精選的一些片段挂到網上,引發大家高度關注,也是我沒有預想到的。

    各界媒體也給予大力支援。電臺、廣播、報紙,包括各種網站,僅網站,就有多家推出了少數民族文藝匯演專題,還不包括我們自己。

    每天晚上到劇場去採訪的記者也非常多。在整個匯演期間,我們設置了專為媒體服務的值班系統去對應媒體的熱切關注。我到劇場去看過,好像在那個地方是最熱鬧的。記者要進去協商票務工作,還有領取節目介紹,包括我們《中國民族報》辦了一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的會刊等等,大家都在領取材料,有一些還要跟各省的相關同志了解詳細情況。所以現在媒體的關注程度也非常高,無論是立體的、平面的,都能見到對第四屆少數民族文藝匯演的報道。

    2012-07-03 14:18:15

  • 武翠英:

    第三,社會反響好。看過這些節目的,無論是我們民族工作者,還有其他不是做這些民族工作的觀眾。對第四屆文藝匯演的節目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另外對第四屆文藝匯演的組織工作、對第四屆文藝匯演算是有一些改革或者創新的地方,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以往在文藝匯演期間,觀眾來自組織的多一點,因為這也是一個組織學習觀光的好機會,每一個劇目在北京也就演兩場,劇場有大有小,小的劇場演兩場,也就那麼一兩千人能看到。所以,一方面在京的本省區的同志,還有曾經在當地工作過的,還有希望有一些方面來關注自己的,就送一些票,基本就把兩場的票用光了,其他真正有想去看這些節目的觀眾反倒拿不到票。這是我們在第三屆的時候做的一個總結,提出下一屆要注重改變的地方。所以,在這一屆這方面格外下了力量。一方面要保證各個方面學習、觀摩,包括一些專家去觀看、指導的需求。另外一方面我們採取了低票價的辦法,就是讓北京的老百姓能夠看得上,能夠看得起。票價最低的是30塊錢,最高的才300塊錢。300塊錢相當於北京市現在其他類演出的最低票,有的還達不到它的最低票價,所以這樣老百姓都是看得起,看得到的。

    2012-07-03 14:19:07

  • 武翠英:

    有一天我在長安大劇院看到一位觀眾,他看到我的工作證,他説同志你是組委會的,給予我們工作高度的評價,內容就像我剛才概括的那些。然後他就問我文藝匯演多長時間舉行一次,我説五年一次。他很遺憾,説時間太長了,應該兩年搞一次就好了,真的是一種視覺的享受。另外通過這個演出也會受到很大的教育,社會的反響比較好。

    第四,通過這次的匯演,我覺得會留下很多寶貴的財富。這36個代表團推介的41台劇目,數量也比較多,確實很多跟以往有很大的變化。過去可能就是臨時搭建一台晚會,歌舞這樣的,但是現在整劇目的節目比較多了。在文藝匯演之後,它可以作為一種財富留下來,可以經常出去演出。

    在少數民族文化、少數民族藝術形式的挖掘、整理、保護、傳承等這些方面,這一屆很多省區都做了很好的嘗試,也摸索出了很好的經驗,確實打造出了很好的作品。我覺得這一點也是超乎我的想像。

    雖然還有8天才閉幕,但是看到現在,真的是好戲連臺,流連忘返。有時一天要演五場,因為時間檔期排不開,每天只能看一場,很多同志會感到遺憾,感到惋惜。

    2012-07-03 14:19:19

  • 中國網:

    武司長在剛才提到了開幕式,開幕式推出了一首主題歌,名叫《我們共同的家》這首歌曲也受到了各界,以及觀眾的喜愛和好評,能不能請您就這首主題歌的誕生給我們講一講?

    2012-07-03 14:19:33

  • 武翠英:

    非常高興你能問這個問題。再打造一首像《愛我中華》這樣的歌曲,應該説是我們的心願。《愛我中華》唱響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家喻戶曉,在我國一些重大會議活動,不僅是我們少數民族的重大節慶活動中,在國家的這些重大的活動中,經常會用這首歌曲。我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這首歌是在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打造出來的。

    在民族文化工作上,我們有兩大品牌。這兩大品牌工作也是寫入國務院貫徹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的:第一,每四年定期舉辦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第二,每五年舉辦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在第四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推出了《愛我中華》這首主題歌,當時是徐沛東老師的曲,喬羽老師的詞,它是專門為第四屆運動會打造的,一路唱下來,20年經久不衰,大家一直都非常喜歡這首歌。

    去年在第九屆運動會上,我們也確定了它作為運動會的會歌,因為從第四屆開始,每一屆運動會,不同的舉辦城市也力求再推出會歌、主題歌,但是經過20多年,好像還沒有超過《愛國中華》這首歌曲,所以我們在第九屆運動會上,就把《愛我中華》確定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永遠的會歌。這個會歌在很多場合都會用,包括我們少數民族文藝匯演也在用。我們覺得運動會都能夠推出這麼一首膾炙人口,大家都非常喜歡的歌曲,文藝匯演就更應該推出新的歌曲來,應該説,在文藝匯演上推出更多的歌曲,其他的場合去用可能更合適一點。所以我們今年國家民委的楊晶主任就要求我們,一定要再打造出一首新的歌曲來。我們按照楊晶主任這個要求,請了一些作詞作曲的,對民族文化工作比較有感情、也比較了解的,有過合作的一些老師、專家來替我們寫這首歌。

    2012-07-03 14:19:47

  • 武翠英:

    這首歌有幾個版本,光詞也不是一個,最後我們確定了現在的版本,現在這個版本的名字就叫《我們共同的家》,我不知道你們聽了沒有。這首歌推出來之後,我們也不是説很有把握它能像《愛我中華》一樣被大家喜愛。我們在開幕式之前,也請了一些專家、學者,包括普通聽眾來聽,大家都覺得很不錯,所以我們就把它在開幕式上首推出來,是由來自五個自治區的年輕女歌手來演唱的,在開幕式上推出以後,大家一致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這首歌可能越唱越喜愛,我跟別人的感情不一樣,我覺得很好,我相信它也能夠推廣普及下來。因為什麼?這首歌我不知道你們細看了沒有,歌詞是簡潔深刻,內涵是很豐富的,曲調很歡快、優美,又瑯瑯上口,很容易唱,難度不高,用專家的話説它是在一個八度內,用一種進行曲的形式來唱的,這樣就很好的能普及開來。有一些歌曲曲調太難了,可能一般的人還唱不了,所以在開幕式上一推出來,大家就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我們機關也在放,現在很多人會唱這首歌,覺得瑯瑯上口,很容易把它推廣下去。

    另外,這首歌真的唱出了一種心聲,唱出了一種時代的風采、風貌,也唱出了我們對未來美好的一種寄望。90個字的詞,它實際是表達了我們各族兒女共同開拓,共同締造自己的家園,這是對歷史的一個描寫;現在我們共同當家、共同做主,來建設我們美好的國家,那是我們現在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共同團結、共同奮鬥,要振興我們的國家,那是我們崇高的理想。詞雖然不長,但是內涵確實很豐富。也很好記,不用刻意去記它。想到中華五千年,以及我們的理想,把它連起來就能把這個歌詞記住,所以很好普及。我想大家能喜歡這首歌,除了曲調的優美之外,歌詞深刻、歌詞共鳴,還有歌詞好記,也是很大的原因。

    2012-07-03 14:20:03

  • 中國網:

    在本屆文藝匯演中,我們看到了不少原生態的演出,就原生態演出方面,能否請武司長談一下它們的生存前景?

    2012-07-03 14:20:15

  • 武翠英:

    大家都説這句話,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因為原生態的東西,多數都是我們少數民族自己特有的一些東西,是少數民族文化中特別寶貴的,中華文化中非常寶貴的。

    這次原生態的好多節目,好多元素都是列入世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中的。這一屆再看這些原生態的東西,我感到很高興。就是它源於原生態,保留了自己原生中的元素,但是又結合著我們現在這些手法、方法等等,我覺得結合得很好,你聽起來會更加美,你會更加喜歡,甚至你覺得,雖然不是你這個民族的,不是你所熟悉和了解的,但是好多同志第一次接觸到,但是你會覺得跟它沒有距離感,你也會馬上去喜歡它。所以我覺得這也是我們少數民族文化傳承、挖掘、發展必須走的一條路。

    2012-07-03 14:20:26

  • 中國網:

    近幾年文化市場上涌現出了一些像雲南印象、吉祥三寶這樣的民族品牌,在民族文化市場探索方面,我們有什麼樣的經驗嗎?

    2012-07-03 14:20:36

  • 武翠英:

    這些方面,我們的民族地區的院團,民族地區的一些文化工作者,應該説進行了大膽的嘗試,也獲得了一些經驗,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就像你剛才説到的那些,包括楊麗萍的雲南印象,楊麗萍還是我們中央民族歌舞團的演員呢,一方面確實把我們民族文化的東西展現出來,發展下去;一方面也確實帶動了當地的一些文化、經濟社會的發展。現在文化也逐漸變為當地經濟的支柱産業,應該説在這些方面,民族文化因為有自己的資源優勢。過去可能注重的、發現的,或者開發的不是很夠,但是現在,尤其是六中全會以後,帶來我們整個國家的大發展、大繁榮,包括我們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發展也一樣。特別是在2009年,全國召開了少數民族文化工作會議以後,國務院出臺了29號文件《關於加快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發展的意見》,應該説對民族文化的發展是一個很好的機遇,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這是我們民族文化大好的發展時機,剛才你講的這些民族文化的産業發展也大大提高了。

    在這次41台進京劇目演出的文藝院團中,很多已經都不是我們常規意義上講的院團,比如國家院團,省級院團,都改革了,已經轉企,是走向市場的院團。通過這樣的平臺,借助於這麼一個機會,把我們自己民族文化展現出來,對當地的經濟是一個帶動,一個發展。本身對於民族文化事業、民族文化藝術也是一種發展,一種帶動。同時,它自己的院團也找到了新的路徑。雖然現在不是咱們傳統意義上的文化事業單位,現在變成企業了,但是它一樣可以在這個平臺上,一樣可以借助這種途徑去發展,不僅是文化事業,包括自己的院團的事業。所以這種改革也好,這種原生態的東西也好,還是很寶貴的,要把它利用好,無論是對經濟、文化、社會,還是對單位、個人的發展都還是大有可為的。

    2012-07-03 14:20:51

  • 中國網:

    少數民族文化特點非常鮮明,資源也相當豐富,但是在開發利用上似乎還存在一些不足,對於這種有特色的地方文化,我們在開發和支援上有沒有一些具體的措施呢?

    2012-07-03 14:21:01

  • 武翠英:

    剛才講了,有六中全會,有民族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還有29號文件,應該説少數民族文化發展的春天已經來臨了。這麼多年確實是有自己保護、挖掘不夠的問題,另外一個也確實受市場經濟的衝擊,還有我們國家的投入問題。所以從這些角度上説,這種挖掘、發展滿足不了形式的需要,滿足不了我們少數民族自身的文化需要,也滿足不了我們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發展的需要。

    六中全會、29號文件以來,應該説現在各地也特別加大了對少數民族文化發展的投入,無論是人力、財力、物力,這個力度都在大大加大。包括這次文藝匯演,節目品質之所以上升,與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投入加大是絕對分不開的。

    我記得上一屆匯演的時候,院團都進京來參演了,當時的經費還沒有下達。這一屆在院團在節目的打造過程中,好多省就拿出了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所以大家看到的節目品質非常高,水準也非常高,這和領導、各地黨委政府的重視,是絕對分不開的。

    大家也看到,文化越來越成為一種重要的資源,是重要的産業支柱,方方面面都在加大這方面的投入,方方面面也都在關注這一塊,我相信隨著我們國家國力的增強,隨著我們民族文化事業不斷的發展,隨著政府的投入,還有我們自身的造血功能的增加,少數民族文化事業一定會迎來一個大發展、大繁榮。

    2012-07-03 14:21:12

  • 中國網:

    中國文化走出去近些年來已經呈現出了突出的特點,在少數民族文化走出去這方面,我們有哪些具體舉措呢?

    2012-07-03 14:21:24

  • 武翠英:

    第一,這些年,國家民委在少數民族文化走出去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們自己這麼多年打造了很多品牌活動,比如“多彩中華”應該説在很多國家還是很有知名度的。在外交部的很多重大外事活動中,也是請我們這個品牌去參加,給予高度的評價,能很好地配合了外交、外事工作。比如説中法文化年,當時“多彩中華”是一個少數民族服飾展,走進盧浮宮,這是很不容易的。包括中俄國文化年,總書記帶著我們少數民族歌舞團去出訪,去營造一種環境。包括接下來的中土文化年等等,我們都會承擔一些相應的任務。

    第二,我們自己也致力於把少數民族文化、少數民族藝術推向世界。這麼多年我們也帶了很多院團到世界上參加民族藝術節,還有就是應一些國家的邀請去演出,反響都還是很不錯的。現在各地也很重視這一塊了,也有這種積極性,也希望走出去,廣泛傳播我們少數民族文化的精華之處,應該説在這些方面還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使館,包括文化部對我們的工作也給予肯定,一些重大的工作也讓我們來承擔。

    2012-07-03 14:21:35

  • 中國網:

    好的,謝謝武司長今天接受我們的採訪,作為媒體工作者,我們將繼續關注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

    2012-07-03 14:21:43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ft/olderDatazfgy/minwei_1341295532.mp4

圖片大圖:

  • 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司長武翠英接受中國網專訪

    中國網 姜一平

  • 在民族文化工作上,我們有兩大品牌。

    中國網 姜一平

  • 第四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有一個主導思想就是推出新人新做。

    中國網 姜一平

  • 採訪現場

    中國網 姜一平

  • 訪談進行中

    中國網 姜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