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俊談《澳門日報》發展變化

    嘉賓:澳門日報社董事長 李成俊    
    時間:2009年12月17日 14:00    
    簡介:作為發行佔到全澳90%,廣告收入達到80%澳門地區重要報紙之一,《澳門日報》這樣一個擁有50年曆史的報紙,至今仍然煥發著青春的活力。澳門日報社董事長李成俊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講述《澳門日報》的發展變化。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訪談頁

活動標題

  • 李成俊談《澳門日報》發展變化

活動描述

  •     作為發行佔到全澳90%,廣告收入達到80%的澳門地區重要報紙之一,《澳門日報》這樣一個擁有50年曆史的報紙,至今仍然煥發著青春的活力。澳門日報社董事長李成俊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講述《澳門日報》的發展變化。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您好,感謝您接受中國網的採訪。首先請問您關於澳門《基本法》的問題,您是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委員,可以説是見證了《基本法》從起草到出爐的整個過程。有媒體報道説您當時在《基本法》通過的當天非常的激動,立即給報社打電話和發稿,您可以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景嗎?

    2009-12-16 11:18:16

  • 李成俊:

    實際上在《基本法》以前有一個《中葡聯合聲明》,1987年4月13號,《基本法》就按照這個聯合聲明定的。1993年3月31號,我是全國競選委員,那天在大會堂,我們這些競選委員坐在上面,看著大家舉手,熱烈鼓掌,掌聲很熱烈。我馬上打電話給老總,陸波是當時的常務副總編輯,讓他抓緊時間出個號外,用什麼來形容呢?仿佛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都知道這一天要到來的,但是覺得是遲來還是早來,都是有一個盼望的心情。這一天終於來了,在那天弄的很晚才睡著,打電報給報館聯繫,報館之前就有準備,就等著號外的到來。

    2009-12-16 11:19:07

  • 中國網:

    《基本法》經過反覆的論證和調查以後,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您當天為什麼這麼興奮呢?您覺得《基本法》代表怎樣的變化?

    2009-12-16 11:19:30

  • 李成俊:

    不能説完全沒有問題,但是總的來説是順利的。中葡談判,香港中英談判聽説有22次,中葡談判是4次,《基本法》弄了4年多,草擬《基本法》有本地一批,外地一批,現在回過頭來看,很多朋友都已經走了,年輕人的變化也不小。當時《基本法》整個起草過程,我看全世界沒有一部憲法是這麼認真的。澳門是一個超小的城市,幾十萬的人口,收到的意見裝了兩大皮箱。

    我們這批人全體會議開了9次,小組會70多次。對於土地的供應,原來澳門也有私人的土地,而且中央政策很靈活,比方我的房子以前定下來的土地是25年,到了25年滿以後才收回來。

    2009-12-16 11:19:43

  • 中國網:

    就是説當時在《基本法》通過的過程中,還是有一些爭議的。

    2009-12-16 11:19:58

  • 李成俊:

    是的,但是都是順利解決了。

    2009-12-16 11:20:11

  • 中國網:

    您是一個老澳門人了,請您從您的角度談一下對“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這兩個方針政策的理解。

    2009-12-16 11:20:23

  • 李成俊:

    這個方針是鄧小平的一個偉大貢獻。我認為鄧小平晚年提出的改革開放、市場經濟、一國兩制都是很了不起的。“一國兩制”就是維護國家主權統一,保持穩定、繁榮發展兩個結合起來,在“一國兩制”的思想指導下,使《基本法》具體將我們的方針政策用法律的方式來推廣下來。“一國兩制”應該説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的發展和創新。

    我在回歸的時候寫的一個社論時講到,香港和澳門就是要按《基本法》辦,不要照搬西方的東西。聯邦有它的情況,它只是從安全、防務方面聯起來的,實際上是很鬆散的。邦聯更鬆散,蘇聯就這麼解體了,所以我們千萬不能搞。

    2009-12-16 11:20:37

  • 中國網:

    因為它不符合中國的國情。

    2009-12-16 11:21:02

  • 李成俊:

    “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整個《基本法》的核心就是授權法,是中央授權給行政長官,中央授權,行政主導,人大司法,這三大法寶就搞起來了。

    2009-12-16 11:21:12

  • 中國網:

    您覺得澳門回歸這10年來,哪些方面發生了變化,哪些沒有發生變化呢?

    2009-12-16 11:21:28

  • 李成俊:

    以前澳門的治安不好,大家都好象看不到前景的感覺,矛盾也很多。除了少數人賭博,都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幹,文化更談不上。現在改變了,總的來講是一個很大的發展。

    2009-12-16 11:21:41

  • 中國網:

    您也談到了文化的發展,您能具體談一下文化方面發生了哪些變化呢?因為您是一個文化界的精英人物。

    2009-12-16 12:24:36

  • 李成俊:

    我只是一個小新聞兵。在文化方面,你們來這都應該感到了,以前澳門的文化怎麼樣呢?我知道的很清楚。抗戰勝利後,作家茅盾來到澳門,住過一個星期,他的一個家人在延安生孩子難産死了,當時他心情不好,一個醫生邀請他來在這裡休息了一個星期。一同吃飯的時候,他講了一句話對我很震動,他説“澳門好象沒有什麼文化”。他舉例説,好象除了澳門日報。他看了所有的報紙都是沒有標點符號的,都是一個黑點,有一些新聞報道還不是一體文,不是完整的一體文,這是幾十年前看見《勝利一號》的。後來我們搞過一個書店,當時辦不下去了,是半年左右。

    要説澳門開始有點文化,應該還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有一些藝術團來了,我們開了一個書店,1950年1月1號開的。不過當時教育很落後,沒有大學,大學還是1980年才有了大學,那時不叫澳門大學,叫東亞大學,是私人辦的,後來政府將它買過來。

    回歸以後的文化很興旺,比如説藝術演出,特別是這幾個月,如果你要看展覽,一個星期有四、五個大大小小的展覽,有各種各樣的展覽,演出規模都不小。最近我們一個副總編輯編寫了電影《澳國》,我那天在北京也參加了。另外政府撥了很多錢修繕歷史文物,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産都通過了,都承認這些東西。特別是鄭觀應,他是中山人,他的《盛世危言》,這本書大家很推崇,毛主席也很推崇。他的故居已經修好了。另外每年藝術節、音樂節都有演出,規模都很龐大,都邀請國內和世界上有名的藝術團體,芭蕾舞團體來演出。所以現在的文化應該是很好的,在我們新聞界來講,一個小小的城市,大大小小中文、葡文、英文,報刊、雜誌70多份,有些一個星期出,有的一個月出,中文有40多種。我們每天出版的日報應該有9個,有一兩個是星期天不出版的,但是總的來説有9個,50萬的人口,就有這麼多的報刊、雜誌。

    2009-12-16 12:24:59

  • 中國網:

    如此小的地方這麼多華文媒體,如何能立足於不敗之地呢?我們知道《澳門日報》做的很好,發行佔到全澳90%,廣告收入也能達到80%,《澳門日報》是如何做到的?

    2009-12-16 12:25:17

  • 李成俊:

    謝謝。一個是文化産業和文化商品,澳門在這方面,以前葡萄牙有一些補貼,補貼一些錢給報紙,就是我們不收他的,其他都收了,政府現在也給補貼,數量比以前增加了。從9家中文報來講還是應該辦下去的,多種聲音還是可以維持下去。你説我們的廣告多,這是事實,事實上你訪問哪一家報刊的總經理,他都説自己的發行量大。他們的發行數字是保密的,但是你要鑒定他大不大,看廣告有多少,這不是説國內,是香港和澳門。我在美國看《紐約時報》有100多個版,人家買這個報紙,翻開,有一些看小廣告,有些不看的,他要買一個鋼琴或者是二手的東西,他就會看這些東西。所以它的發行量也很大。不要單聽他的數字,要看他的廣告有多少,包括香港和澳門。

    2009-12-16 12:25:34

  • 中國網:

    您之前提到過在澳門辦媒體要遵循澳門辦報,堅持澳門特色的原則,您能闡述一下它的內涵嗎?在具體的辦報過程當中要怎麼樣把握這些原則呢?

    2009-12-16 12:25:51

  • 李成俊:

    我們不是一下子由方針理念決定的,是彎彎曲曲。最早的時候我們實際上有好多報,也走過一些彎路,講的不好聽就是照搬教條,有些在新聞當中演練出來的,第一是你的國際新聞,第二是國內,第三是地方。以前我們看歷史,中央有過王明,他講話也是這樣,不管什麼情況,一坐下就是天下大事,講完國際要講國內。包括香港很多報刊都是這樣,第一版都是這樣國際的。後來我想,澳門人很關心他身邊的問題,衣食住行。你要吸引他,必須要先關心他,要關心群眾,要注意我們的工作方法。就是要把當地新聞放在頭版。

    這個很不容易,這一句話爭論的很久,反反覆復。當年翁美玲自殺我放了頭條,有一個教新聞的教授給學生看,説這不象話啊。明星自殺放頭條,實際上如果沒有其他更大的新聞,女明星自殺放在頭條,我現在都講是對的,他們講什麼基本人道,人的生命。當時所有的報紙都是頭條,群眾就是最好的受眾,當年不能簡單的戴一個帽子給她,這説明人們對她是推崇的。

    當時的短評是我寫的,我説應該怎麼樣更貼近群眾,反映群眾的心聲,如果你是教條主義,只是説自殺是犯罪,那是沒有人看的。我就同情她,她實際上沒有錯,都是這個社會,都是這個不健康對她的影響,最後我的評論都是這樣,人們崇敬她,追念她,最後我説這些關愛和追念,對她的推崇,作為一個藝術家,要好好把握自己,不要辜負老百姓和人民對你的期許。這樣一來大家都覺得很高興。

    2009-12-16 12:26:05

  • 中國網: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傳統的媒體像報紙、電臺、電視臺都面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請您談一下《澳門日報》這樣一個擁有50年曆史的報紙,現在面臨哪些挑戰?

    2009-12-16 12:26:24

  • 李成俊:

    這個問題很好。網際網路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們也考慮過,但是要看到沒有經濟力量,是很難生存的。主席説一要溫飽,二要發展。你不能生存,就要到銀行去辦報紙。現在這個網頁沒有廣告,花一點錢投入,現在的經濟力量可以花得起,但是一年、兩年你能繼續下去嗎?所以我現在還是考慮的。

    比如説電影的發展,有了電視機,電影還是存在的,是多種多樣的。我看一個材料,平面媒體發展的很快,手機發展的也很快,印度的軟體很厲害,但是它報紙的速度增長也快,所以關鍵要看有沒有內容。我很有信心,近來要不要搞網路,我在考慮,但這是以後的事情。我們《澳門日報》當前具體的問題是,新館的大廈已經建好了,正在裝修,希望明年弄好。

    2009-12-16 12:26:43

  • 中國網:

    您剛才提到在把平面媒體繼續做大做強的同時,您有沒有考慮在網路媒體方面開展一些合作,挖掘一下這方面的市場?

    2009-12-16 12:26:56

  • 李成俊:

    我剛才説了,希望將來考慮得更完整,謀定而後動,不打無準備的仗,如果你一年半年就辦完了,我不願意這麼做。先把經濟弄好,每年大概要花多少錢,有一個預算,看自己能不能承擔,我們有一些錢,但是不多,都放在新樓裏面。現在不是建這個大廈這麼簡單,我們還要上新設備。

    2009-12-16 12:27:11

  • 中國網:

    來了這幾天我看了一下《澳門日報》,我覺得作為一個50年曆史的報紙,它仍然迸發著年輕人的激情與信心。您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

    2009-12-16 12:27:22

  • 李成俊:

    我也注意到這一點了,我平時在應酬朋友的時候,和家人喝茶的時候,我喜歡與報商聊天,他就和我説,報館的標題很重要,這些老人都要看,但是他沒有年輕人這麼慷慨,他退休了,花幾塊錢都要慎重,如果看到《澳門日報》,他想清楚才買,有些不買的,都跑到書館裏面,或者是在街坊會裏面翻來看。

    年輕人的口袋裏面有錢,一看日報的標題好,看社會保障基金每年1萬塊,他就拿幾塊錢買走了,一個標題就吸引他了。當然他在電視上也看過,收音機也聽過,但是他也要看報紙。如果版面不能年輕化,我不是説他們不好,同樣的新聞,它有一個版面處理的問題,不要説10年前,和5、6年前都不同了。標題要大,照片要大,文章要好,文段要好,每一句都好,這樣就好了。如果一條標題敲幾個字,就沒有吸引力,標題一定要大,用我們平時的話講,好象山東大漢,有大鬍子。

    2009-12-16 12:27:38

  • 中國網:

    您形容的太形象了。

    2009-12-16 12:27:57

  • 李成俊:

    所以有些要放的很大,你先吸引他,因為報紙的功能不完全是進行教育的,不要老是教訓人家,要潤物細無聲。從我們處理一些社會新聞,也有這樣的情況,所以我説青春非常重要,我希望多聽你們的意見,還有怎麼更青春。

    2009-12-16 12:28:09

  • 中國網:

    您這番話對我們有很多啟發。

    2009-12-16 12:28:22

  • 李成俊:

    希望老年人也要青春,人老心要不老,心還是要青春,要與時俱進。

    2009-12-16 12:28:34

  • 中國網:

    您是《澳門日報》的元老,是成功的辦報人,又是一個作家,前幾年有熱心的同事幫您整理出版了一本書,叫《待旦集》,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這本書的情況嗎?

    2009-12-16 12:28:52

  • 李成俊:

    這本書反響還不錯,我這個人是吊兒郎當的,一個香港朋友跟我説,你為什麼不在文章後面註明是在哪一個月份,哪一個文章發表的呢?我説這個很好,但是我沒有底稿留下來。我要感謝我們的副老總,他翻報紙的定版,剪貼了,弄了好多年。他最後和我説,你不看我也要出版的。我就下決心看。不過這本書拖了這麼多年,但是也有不少錯字,他説主要是幾年前的報紙電腦的碼,和現在的報紙的碼不同,他現在要重新校對好,我勸他不要搞,他説必須要做。所以我很感謝這些朋友對我的鼓勵。

    實際上,我自己感到有一些文章都是很匆忙的,都是反映當時的一些情況寫的,很雜亂。本來是今年出的,我就推他到明年,他説不能再推了,明年就要出版了。

    2009-12-16 12:29:04

  • 中國網:

    您現在的閒暇時間還有沒有寫一些東西。

    2009-12-16 12:29:18

  • 李成俊:

    寫的很少,年紀大了,也寫一些,不多。

    2009-12-16 12:29:29

  • 中國網:

    您有一系列非常耀眼的光環,是社會名流,又是文化方面的精英,您平常是怎麼安排時間的,是怎麼看待工作和生活的關係呢?

    2009-12-16 12:29:39

  • 李成俊:

    實際上一個團體也好,一個報紙也好,不是一個人弄出來的,一雙手能夠幹多少事情,現在流行講一個團隊,是大家弄出來的。我在《澳門日報》和他們説,我有倖生在這個時代,我有幸交了你們這一批好朋友,我也有幸和你們一起辦報紙,大家辦報都覺得很興奮。我親眼看到抗日戰爭的勝利,看到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也親眼見證了粉碎四人幫,見證特區政府的建立,又是改革開放,又親眼看到香港、澳門回歸,所以《澳門日報》今天應該説一批人,就是一個團隊,有一些前輩已經走了,有一些人退休了,他們都做了很多貢獻,是無名英雄。我們以前有一個副總編輯現在退休了,原來在《南方日報》,他寫東西比我還多,差不多一個星期有30篇社論是他寫的。我寫的東西很雜亂,他比較專一研究。所以現在這些人都繼承他的作風,有一些寫的比較好的。社論很重要,是報紙的靈魂。

    現在我們培養一批年輕人,有些對經濟確實有研究,我有時候都請教他,對於雷曼,對於最近的杜邦,政府都爭先研究處理金融經濟的問題,有時候找他聊一下。文藝版也不錯,我不是王婆賣瓜,海外的報紙很多都有一些王室的東西,你們沒有。他説我們的文章很好,説你們的文章我都看完了。所以我們培養了一批人才,現在這批年輕人都進步得很快,我們的經驗不是完全從理論上講,不要學校裏面的書本,要同實際結合,要總結和採訪,大家經常坐下來探討哪些好的經驗,哪些做的不夠的。所以我説《澳門日報》好的地方還是培養了一批人。

    前一段時間我們工廠一個姓吳的員工,他説你們在外面當小生,當演員,他每天晚上吃完飯以後,他就睡覺,第二天上班是充沛的精神,但是他解決了很多問題,不管是電腦問題,編輯的問題,他都處理得很好,對我的幫助很大。有一次很晚了,要排廣告,他本來住的很遠,他又感冒了,但是他還是來了。我説你應該去看醫生,但是他還是在做工作。後來他死於心臟病。

    所以我們是有一些好的工友的,這個團隊用毛主席話講,是前面的同志倒下來了,我們拿起他們的槍桿站起來繼續前進,只不過槍桿換成了電腦。我和人家講,富無三代,我們不是很富,算有一點點錢,能不能保持三代還都不好説。他説我和你保證,三代可以,以後再三代再三代都可以。希望是這樣。所以對年輕人的教育很重要的。

    2009-12-16 12:29:51

  • 中國網:

    多年來您一直會去內地進行訪問,您有什麼感受,印象比較深的有哪些?

    2009-12-16 12:30:19

  • 李成俊:

    我這幾年去內地的次數也不少,參定《基本法》的時候,回歸前我差不多每年都參加新聞代表團,也當過團長。有一次我到中宣部見到劉雲山部長,我和他説我應該退休了。他和我説,不管你退休不退休,你每年回來一次。我覺得太隆重了。所以這幾年差不多每年去過一次。

    總的來講,國內的變化很大,人民生活改善最大,社會治安很好,市容很好,和以前老是講重工業的時代不同了,原來老百姓説,總是説重工業,我們買一個電燈泡都很難。現在不同了,現在我們的各行各業都很好,在澳洲的皮鞋、服裝很好。

    我感覺從休閒渡假來講,江南最好,揚州、杭州、蘇州這些地方很好,富春江也是非常漂亮的,祖國河山很好。這個很重要,你吸引外面的人來,你的面容要很好。國家強盛不強盛很主要,但是一個人要身體健康,不要總是説你的身體健康,要看你的臉色,如果你臉色蒼白,你説我的身體健康,恐怕人家也不一定相信,所以現在市容和百姓的生活都好了,這是最根本的變化。

    2009-12-16 12:30:35

  • 中國網:

    人民的生活水準確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剛才您也提到《澳門日報》有一批很好的年輕人,總體來説,您覺得這一代的年輕人和您當年的年輕人有什麼不同嗎?

    2009-12-16 12:30:50

  • 李成俊:

    歷史背景不同。我們還是要記住魯迅講的“俯首甘為孺子牛”。這一批年輕人對新生的事物很敏感,思想很前衛,現在對年輕人的教育是放在第一位,是很基本的東西。個人人生觀是我們的第一位,要公平,公道,要公正,寫文章、辦報千萬不能搞有償新聞。我不能要求大公無私,私是可以有的,不違法就可以,但是公也要有,這個要有底限,不能收人家錢就吹捧人家,你的電腦鍵盤,你的心不能被人收買,這個要堅決。到現在為止,應該還算好的,我們有這個傳統,我們一向比較重視職工的薪金待遇,薪金算是比較好一些,所以大家到現在為止都沒有犯過什麼嚴重的錯誤。有一次,有一個司機和我説,你們有一個記者哪天跑了哪個新聞,他趕著回來,他本來趕新聞,我説算了,車費不要了,他就鄭重向我聲明,説千萬不能這樣搞,這些錢我要回去和老闆算賬的,這些錢沒有賬,我會被炒魷魚的。這個司機後來和我反映,我説你對他的關心我感謝,但是他應該是付費的。

    所以一個報紙的誠信很重要,誠信是表現在人,每一個工作人員的行為、操守都很重要。我都説,去賭場、夜總會不是不能去,但是要把握一個度,比方説你可以參觀,但不要參與。

    2009-12-16 12:31:08

  • 中國網:

    最近世界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先生去世了,他晚年比較擔心的問題是中國能不能培養出帥才,您是怎麼看待的?

    2009-12-16 12:31:29

  • 李成俊:

    錢學森是一個知識分子,是我們這一代人很難得好榜樣,我們編輯部的人都很感動,拿他的傳記看。他對中國的貢獻很大,人格的魅力也很強。他不但對科學,對文學也有他自己的見地。“中國沒有帥才”這句話是針對某種情況説的,我覺得英雄是由人民群眾培養出來的,我相信應該是有的。“江山代有人才出”,應該對下一代有信心。而且現在胡主席、溫總理做的工作很好,國際反響非常好,他們的作風很好。在國際上國家是很強大的,是因為領導人的作風好。用我們的話來講,有一些人拿皮鞋扔,不應該,但是溫總理非常好,親自寫信,不要處分那個人,他認錯就算了,而且讓他唸書。我覺得對下一代人的教育也是這樣,要和諧,要講道理,不是有一些毛病就打倒他。

    2009-12-16 12:31:42

  • 中國網:

    您作為一位大家,能否給年輕人提一些期許和建議?

    2009-12-16 12:32:02

  • 李成俊:

    我其實要向年輕人學習,不敢説提什麼建議,不過這些年輕一代用老一輩的人講,就是要堅持寫字,不要用電腦和網頁代替一切,你説我的頭腦頑固也好,我覺得還是要看書和報紙。我和辦報的編輯講,我説你們的標題要弄的好,要多念唐宋詩詞,我不要求三百首,有一百首就可以。他們説要求夠高的,我覺得這個要求不算高,你們慢慢來,詩詞是很精煉的語言,所以要繼承很多優秀的文化傳統,特別是古今中外好的東西,都要古為今用。

    2009-12-16 12:32:14

  • 中國網:

    聽您一席話,真是如沐春風。您認為一個媒體人最寶貴的品質或者是素質應該是什麼?

    2009-12-16 12:32:26

  • 李成俊:

    是品德。要用一句話,是很簡單的話概括很難,我就説主要是充滿愛心,我們的基金會都是這樣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實際上你吃的、穿的,都是群眾幫助我們的,我吃了農民這麼多的東西,就要有回報他們,要有愛心,對人民的愛,對社會的愛,對困難的人的愛。再長壽的人生也不過百年,實際上生命不在乎長短,在乎有沒有貢獻。要多做貢獻,要有愛心,對社會的愛,對祖國的愛,對一切生命都充分愛,我想能夠這樣的話,人生就重生了。

    2009-12-16 12:32:41

  • 中國網:

    剛才我看到您用一個感恩的心,特別真誠地讚美您的朋友和同事,工作上的這種和諧是否在您的生活中也如此呢?如果您不介意的話,能不能給我們講一下您的家庭,我們想知道您這樣一個成功人士的背後是怎樣的家庭。

    2009-12-16 12:32:52

  • 李成俊:

    我的家庭很簡單,我愛人以前在婦女聯合會工作,現在退休了,現在主要做老人的工作。我有四個孩子,身邊只有一個,其他都在外地,都是經常回來,都是女孩子,所以我和婦聯開玩笑,我説我對婦聯有一些貢獻,四個都是女兒。老大一家在加拿大,他們兩夫婦經常飛來飛去。第二個女兒在香港,當律師,女婿在一個財團當監理。老三在我身邊,在中國銀行。老四在美國,她想回來,她以前在澳門電信公司工作過一年,她不願意離開爸爸,每次打電話都説希望回來。她還問我有什麼工作,我説你先回來再説工作的事情。所以身邊只有一個陪著我。

    2009-12-16 12:33:06

  • 中國網:

    我們經常説“生兒好聽,養女好命”。我們非常感謝您,非常感謝。

    責編:鄭海濱 / 主持:遠芳 / 文字:鄭海濱 / 攝像:楊丹/ 攝影:齊銳

    2009-12-16 12:33:23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mms://wmv.china.com.cn/dianbo/fangtan/2009/lichengjun.wmv

圖片大圖:

  • 澳門日報社董事長 李成俊

    中國網 楊丹

  • 澳門日報社董事長李成俊接受中國網採訪

    中國網 楊丹

  • 你要吸引他,必須要先關心他,要關心群眾,就是要把當地新聞放在頭版。

    中國網 楊丹

  • 報紙的功能不完全是進行教育,不要老是教訓人家,要潤物細無聲。

    中國網 楊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