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首頁 | 圖片報道 | 綠化成就 | 植樹動態 | 綠色時評 | 造林模範 | 政策規章 | 網上直播 |
綠色時報社論:偉大的創舉 歷史的豐碑來源: 中國綠色時報 時間: 2011-12-16
中國綠色時報12月13日報道 在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像中國這樣發動民眾如此廣泛、持續時間如此長久地投身國土綠化事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 在中國,也從來沒有一個運動持續30年,至今動力不竭、魅力無限。 走過30年輝煌歷程的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是中國的創舉、歷史的豐碑,是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加快國土綠化步伐的一場偉大實踐,是中國對世界負責、對子孫後代負責的最好詮釋。 30年前的今天,由鄧小平同志倡議,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凝聚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集體智慧,凝聚了黨的意志、國家的意志、全民的意志,開啟了我國國土綠化的歷史新紀元。 30年間,每到植樹季節,從東海之濱到雪域高原,從黑龍江畔到南沙群島,全國各族人民揮鍬拿鋤,植樹播綠,共有127億人次為神州大地添綠589億株樹。目前,我國森林覆蓋率由上世紀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20.36%,全國城市建城區綠化覆蓋率由1981年的10.1%提高到38.62%,每人平均公共綠地面積從3.45平方米提高到11.18平方米…… 30年間,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率先垂范,身體力行,年年帶頭參加植樹活動;各地、各部門、各系統積極行動,真抓實幹;廣大人民群眾踴躍參與,共盡義務,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土綠化之路,形成了全國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搞綠化的生動局面,精彩詮釋和彰顯了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法定性、全民性、公益性和義務性。 回首30年,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留下的不僅是舉世矚目的綠色奇跡,更帶來了人們生態理念的轉變和生態意識的覺醒;創新的不僅是人民群眾參與生態建設的一種方式,更促進了生態文明的發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設。 從洪災肆虐到山川秀美、江河安瀾,從植樹播綠到道德培育、文明傳承,中國用綠色碩果奉獻世界,世界用驚羨的目光打量著中國——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生命力,如何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寫下綠色的偉大壯舉,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鐫刻不朽的歷史豐碑。近年來,在全球年均減少森林面積約1億畝的情況下,中國卻年均增加森林面積6000多萬畝。如今,中國人工林保存面積達9.26億畝,居全球之首,成為造林綠化的世界奇跡。 如巨龍逶迤的綠色長城告訴世界: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及其帶來的連鎖效應為中國生態狀況逐步好轉發揮了關鍵的支撐作用,為人居環境逐步改善發揮了有力的推動作用,為增加農民收入發揮了明顯的促進作用,為培育和提高生態文明意識發揮了積極的引領作用。 成就彪炳史冊,未來正在開拓。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國仍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産品匱乏的國家,生態差距依然是我國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的一個重要方面,生態問題依然是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一個突出因素。為此,我們必須全面總結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寶貴經驗,探索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在歷史新時期的有效途徑、創新履責形式、豐富實踐內涵,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千方百計提高盡責率和建設品質,為實現林業“雙增”目標,實現綠色增長的偉大戰略目標而努力。 為此,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造林綠化工作,認真落實義務植樹責任制度,切實解決好造林綠化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各級綠化委員會及其辦公室要切實履行宏觀指導、宣傳發動、組織協調、評比表彰、檢查監督的職能,認真做好義務植樹的組織、服務和管理工作。 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制度建設。要抓緊修訂完善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全國性法規,修訂完善有關的地方性法規,使義務植樹更好地適應新形勢的要求。 我們必須進一步做好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宣傳工作。要深入宣傳新形勢下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緊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宣傳義務植樹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寶貴經驗和先進典型,增強人民群眾參加義務植樹的自覺性,切實提高人們履行植樹義務、參與生態建設的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 我們必須進一步探索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有效途徑。各級政府和綠化、林業主管部門要以國家和民族的發展空間為著眼點,將義務植樹和重點生態工程相結合,加快建立以森林植被為主體、林草結合的國土生態安全體系,把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提高民眾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作為義務植樹的著力點,不斷創新方法、拓寬義務植樹的實現形式,提高義務植樹盡責率,使公民履行植樹義務更加方便可行、更加符合實際、更加富有成效,唱響共建綠色家園的主旋律。 這是一個充滿生機、富有活力的時代,這是一個開拓未來、創造歷史的時代。把幅員遼闊的神州大地建設得更加秀美富饒,把團結拼搏的華夏兒女培育得更加文明和諧,是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讓我們攜起手來,統一思想、凝聚共識、腳踏實地、開拓創新,增強憂患意識、弘揚實幹精神、堅定必勝信念、永葆持久恒心,共同為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綠色增長的宏偉藍圖砥礪前行,共同為偉大祖國錦繡壯美的明天努力奮鬥! (中國綠色時報) |
|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