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為實現世界和平的祈禱和行動” 致 辭 日中友好宗教者懇話會會長 日韓佛教交流協議會副會長 日中南韓際佛教交流協議會常任理事 日蓮宗 本山 藻原寺住持 持田日勇 正值紀念香港回歸祖國15週年之際,在此舉行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我謹表示由衷的祝賀。 就此題目進行演講之前,我首先想對在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大地震和海嘯遭受巨大災害的日本人民伸出熱情援助之手的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表示最真誠的謝意。 真誠感謝,南韓佛教宗團協議會代表蒞臨日本,于5月23日在鐮倉的光明寺舉行的隆重慰靈法事,並捐獻大筆善款。同時,真誠感謝中國佛教協會于8月29日在位於東京淺草的淺草寺舉行的隆重慰靈法事,同時捐獻的大筆善款。 現在,我想就論題發表講話。 在當今社會,全世界正朝向緊密化發展,然而全球範圍的“世界和平”依然未能夠實現。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未來一定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和平,不過,這一天的到來尚需要經過漫長歲月的持久努力和人類巨大的智慧。 生命體原本處於食物鏈中,只有人類的睿智才能夠改變弱肉強食這一邏輯,這正是佛教的教義。之所以這樣説,是因為其他宗教為伸張其宗教勢力範圍而展開了一輪接一輪的爭鬥。而佛教則從沒有過如此激烈的角逐。作為佛教根基的“東方思想”,是以綿延不息的共生為目的,以求共存共容。同時,始終踐行寡欲知足之道。 與此相對應的西方思想是以滿足無盡的慾望和對財富的積累為目的。現代文明發展就驗證了這一道理,現代交通工具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通信手段的發展,其結果,全球化成為國際社會的準則,所有的因素相互關聯、相互影響。並且,科學技術的發展,帶動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製作,到目前為止,想要再次發動曾經的世界大戰,似乎已經幾近不能。 可是,在悠久的人類發展進程中,財富分配的不均等依然無法簡單得到解決,富裕國家與貧困國家之間的差距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仍然會持續存在。由此産生的經濟層面的混亂,會帶來國際社會政治的不穩定。 目前,雖沒有引發大規模的國際糾紛,但火種隨處可見。為了不使火種星火燎原,就有必要將大聖釋尊的大慈大悲、平等大慧的教義廣泛浸透到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 為了實現和平,國際社會有必要將祈求和平以及為實現和平的行動共通化。為此有必要實現財富的均衡分配以及有效地抑制慾望。 國與國之間,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援助亦是當然之事,我們每一個人應該好好思考能夠支援他人什麼,然後努力踐行之。 另外,對慾望無休止的放縱已經招致全球環境的變化,令地球資源枯竭。對地球溫暖化的呼籲已經曠日持久,但至今尚沒有可作為共識的解決方式。 很遺憾,一直傳播“可惜”一詞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來自非洲肯亞的Wangari Muta Maathai女士已經去世,但她的精神確實應當繼承。 在當今社會,包含了自戒之志的“寡欲知足”,應當成為人類的共識。所謂“寡欲知足”,不僅應當是生活在人類社會中的個人的自戒之語,同時還應當是對於能夠讓我們生存下去的對人的一份關心。 現代聖人 趙樸初先生曾經告誡我們: 對於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懷有彼此尊敬之心。妙法蓮華經常不軽菩薩品中“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的話,就是常不軽菩薩對所有人常講的一句話。 “行菩薩道”就是懷揣感悟的真理,為了世界,為了人類,以慈悲實踐利他之行,以覺悟的真理努力實現整個社會的凈土化,這也就是顯現凈佛的國土。 可稱之為當代之常不軽菩薩的趙樸初先生,不斷發揚常不軽的精神,努力踐行著“但行禮拜(誠心向佛)”。先生的不蔑視任何人,以慈愛之心對待所有的人們,尊重和愛護一切的趙先生的精神,就正是佛教邁向國際社會呼籲和平實現的道義。 真誠祈求:全世界的佛教徒能夠超越國籍齊心合力,確立共同理念,在任何時空裏,提倡財富平等和人類種族平等。具體來説,就是以常不輕的精神實踐寡欲少足。 衷心祝福此次論壇圓滿成功。 合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