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直播>

2018年1月24日上午答記者問

發佈時間:2018-01-24 16:50:41  |  來源:中國網  |  責任編輯:王瑞芳

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記者:

非常榮幸見到各位科學家。十九大報告後,我們國家不斷地在強調科技發展取得的一些重大成就,從十八大到現在,我們科技記者也見證了很多成就。今天也見到各位,你們是歷史的見證者、親歷者和創造者,想請問你們有哪些印象最為深刻和最有感觸的體會,有哪些故事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嗎?


蔣立新:

非常榮幸我能夠作為第一個回答,剛才我已經介紹到我既是一個臨床的實踐者,也是臨床的研究者。我最深的體會有兩條:第一條,在十八大以來的五年多的時間,我們從未有過的國家從科技創新的體制和改革方面密集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而且改革的力度之大、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對我們這類做大臨床研究和解決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另外我還要強調,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國家在整個的研究導向上更加注重實效,以解決問題作為一個很重要的出發點。一個典型的例子,大家知道我們國家實際上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的健康水準逐漸在提高,人的壽命是更長了。因此我們心血管為首的慢性病的總體負擔還是比較大的。另外,我們國家不同的醫院或者機構之間醫療服務的品質還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特別是我們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能力也還存在著很大的改善的空間。像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國家專門出臺建設國家的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因為臨床醫學研究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成立,意味著國家會從整個提高臨床研究的能力、體系、平臺、資源和人才專業化的培養方面進行總體的佈局,可以迅速提高我們國家臨床研究的整體能力,為應對這些重大慢病的挑戰奠定非常強有力的支援。這一點大家可以看到更加注重實效,而且改革的力度更大,給我們創造了更多、更寬鬆的科學研究的環境。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能夠趕上這麼好的一個時代。謝謝大家!


駱清銘:

我也談談我的體會。我覺得一個最大的感受是我們國家科技創新的環境有非常大的改變,一方面大家認識提高了很多,在中央的報告裏也説到作為科技創新是我們提升社會生産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另一方面,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對科技創新不僅僅是説號召大家提高認識,還有實際的行動,我以自己成果的過程講一下體會。我們做的叫做全腦網路可視化,顯得很專業,實際上就像大家用的錄影機一樣,我們要想把這個目標看得更清楚,範圍看得更廣,當然我們現在對像是腦。一開始我們只是拿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大家知道自然科學基金支援的都是自由探索的項目,在基金的支援下我們研發了這個儀器,這個階段是在實驗室的階段,是屬於原理性的樣機,我們也發了論文。一般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工作到這時候就結束了。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科技部的一位領導到我們那兒調研,看到我們這個成果,就鼓勵説,你這個應該申請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專項,要想辦法把這個儀器産業化。我們的教授就沒想這麼多。我們説怎麼弄?他們就給我們指導。後來這個項目執行幾年之後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在國內外産生很重要的影響。2016年8月8號新聞聯播的頭條專門對我們這個工作做了報道。報道之後,江蘇省産業技術研究院有位領導看到這個消息之後,主動給我們牽線搭橋,這件事情就得到了江蘇省、蘇州市和蘇州工業園區的重視,他們重視之後,就對我們這個成果進行支援。基金會給我們是原理樣機,科技部是給我們原理樣機做成産品樣機,地方政府讓我們做什麼呢?把這個樣機進行放大,我們就建設了50套設備,叫做應用示範。從原理樣機到應用示範這是科技創新的全鏈條。這個應用示範工作很快在蘇州工業園區建了成像平臺,引起了國際上高度重視。2017年8月17號,學術期刊《自然》專門對我們的工作進行了報道,用的題目是中國建立了腦成像的工廠。其中有評價説用這種規模化、標準化去研究腦,將會改變神經科學研究的方式。同時他也説,像基因組測序的技術一樣,我們這種高通量測繪腦的技術,將會為我們研究神經元之間的連接,理解腦的功能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到整個鏈條我們在發展過程當中得到了政府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援,也使我們這個技術最終至少在目前來説是處在引領的位置。當然我們下一步希望把這個技術産業化,因為真正應用才能談得上是真正的引領。通過我自己的發展歷程,我最大的感受是創新的環境有非常大的改變。謝謝!  


王秀傑:

我想再補充一下,剛剛兩位教授都已經提到了,十八大以來我們國家出臺一系列的政策,對科研的經費投入也大幅提升,我們的科研成果層出不窮,尤其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的場合多次強調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我們科研人員感受到莫大的鼓舞和激勵。作為一名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研究人員,我最大的感受是自豪。因為在十八大以來,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指導下,我們中國科學院啟動了率先行動計劃這樣一個改革措施。率先行動計劃打破研究所之間的界限,根據科研項目、科研目標來組織研究團隊,這樣的改革使得我們中國科學院這樣一支科技戰略國家隊的集體攻關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我們的創新能力和水準都有了顯著提升。在過去這些年中國科學院也取得了一系列在國際上起到重要引領作用的科研成果。比如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的“悟空號”暗物質探測衛星,“天眼”射電望遠鏡,還有“墨子”號量子通信衛星,這都是通過協同攻關取得的讓世界矚目的科研成果。報告中提到另外三項成果中的蛟龍和天宮也是中國科學院和其他部門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的。這種合作研究的力量得以進一步的彰顯。

我本人在十八大以來得到國家支援的戰略科技先導專項項目,能夠開展幹細胞和器官再造方面的研究,我參與的幹細胞與再生醫學戰略先導專項在結題的時候在中央部門的績效評估當中是排名第一的。在1月8號召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我們研究所的李家洋院士領銜的“水稻高産優質性狀形成的分子機理及品種設計”這個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這種集體攻關的優勢在“兩彈一星”時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昨天我們白春禮院長在我們院的年度工作會議上也進一步總結了率先行動計劃以來取得的重大成果,並且號召我們進一步深化改革,做好國家科技力量的排名兵。我們也期望在未來有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彙報給大家。謝謝!


王昭東:

我補充一句,對我來説感觸最深的,我們的研究結果特別是現在更容易從實驗室走向生産線了。我們的科技成果轉化這種速度大大的加快。像我們學校是冶金行業背景特別強的高校,在這種大的背景下,我們東北大學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和經費也走到了國內的前列。我們能夠深深的感受到這一點。謝謝。


人民日報記者:

今天很榮幸與各位老師見面,這裡面有我們平時仰慕已久的各位科學家,像中科院院士朱日祥老師和科技新秀王秀傑老師,還有做轉化醫學的蔣老師,還有各位老師。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十八大報告裏提出強化基礎研究,加強應用基礎研究,要求在重大原創成果和基礎上有新的突破,這好像是在我們國家無論是黨代會歷史上還是其他會議上第一次提出來,這是前所未有的。想聽聽各位老師對這個事情的理解。第二,各位老師講到近些年我們國家的科研環境有非常大的轉變,如果想繼續變得更好的話,請問各位老師對它的期望是什麼?謝謝。


朱日祥:

從我自身的經歷來説,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泉。比如我們回顧地球科學領域,大家知道在40年代的時候,如果上世紀40年代談到石油和天然氣,全世界的人一定認為像在海相的沉積物中才有石油和天然氣,但是當時中國的科學家通過獨立的研究中國的地質條件,提出陸相的沉積物中一樣可以有石油和天然氣。這就是中國科學家提出的著名的陸相生油理論。正是在這個理論的指導下才有了我們建國以後的大慶油田。在我看來,在中國大地上發現石油對中國的經濟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這是基礎理論研究對推動科技創新和國家發展的一個實例。

 第二,在座的可能即使不學地學也知道板塊構造理論。我們的海陸是可以變遷的,正是因為板塊理論的建立,使全球的資源和能源的格局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這個理論之前,大家可能不知道到哪兒去找金礦。今天我們就知道應該是在那些大洋向大陸俯衝的邊緣地帶去找礦。一些基礎理論帶動了很多科學和技術的發現,這是基礎理論研究對科學創新的重要性。

 談到我們國家,我自己切身的體會是,剛才您問到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國家加大了對基礎理論研究的支援。就我自己從事的地學領域來説,過去大家知道板塊構造理論解釋了地球70%的大洋板塊是怎麼形成的和怎麼消亡的,但是沒有人明白我們生存的30%的大陸是如何形成和如何消亡的。我們也是在國家的支援下對這一科學前沿做了研究,通過這項研究,我們會進一步的認識到,大概海陸的相互作用是形成我們今天這個地球,特別是適宜人居住的星球的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地質過程。也是在這個理論的指導下和國家的支援下,我們做一些技術的研發,大家知道我們全世界現在在尋找礦産資源的深度上,大概發達國家可以到4000米的深度,我們中國目前還是在1000米以淺,這不是資源上的限制,而是我們在勘探手段上的限制。近些年來在國家的支援下,也是在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的支援下,我們做的深部探測裝備的研發也取得了一些突破和進展,中央電視臺也對此做過專門報道。我們這些研究成果是為國家走向深部提供了國之利器。我想,這就是基礎理論研究和科技創新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一個,我自己經歷的切身的例子。


蔣立新:

因為我是臨床大夫,我從醫生的角度來談談基礎研究。我一定要強調,在醫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對於疾病就是研究疾病的發病的機制。如果發病機制研究得越透徹、越精準,在第二個階段就是在開發疾病的干預手段的時候,這個靶點才能夠選得越準,藥物的研發效率才能越高,包括診斷的技術等。大家想想,如果沒有前期這麼重要的基礎研究,我們做大夫的實際上是沒有辦法的。因此,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基礎研究是我們醫學發展領域的基礎基石,沒有它們我們後端沒有辦法進行。

同時,我也特別想強調,單純的基礎研究如果不是臨床問題導向,可能又相對是孤立的。所以,我們臨床有什麼問題,反過來我們再去跟基礎研究的研究人員相互進行交流,讓他們幫我們找清這個問題的關節點在什麼地方。這樣一來,兩類研究人員緊密融合,靈感的激勵和思路的相互碰撞,使研究效率更高。正是這樣,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院有非常好的機制,我們在西山園區把這幾件事都一體化,我們既有國家心血管疾病重點實驗室,它樓隔壁就是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我們園區還有一個大型的生物樣本庫,還有一個器械在體評價中心,我們二期還在做産業孵化平臺支撐。所以,無論是基礎、臨床還是應用型研究,最重要的是問題導向,大家無縫對接,我們的研究效率才會更高,我們的病人獲益才會更大。謝謝!


駱清銘:

剛才這位記者朋友問的問題,確實基礎研究非常重要。我想補充一點,我們真正最後要形成顛覆性的或者是變革性的技術,它的前期一定是基礎研究有重大的突破。我還是用大家用的錄影機為例,若干年前大家用的是膠片,不如今天大家用的錄影機這麼方便。錄影機後面有一個CCD,電荷耦合器件,這個探測器發展很快,就可以把這些資訊很快的記錄下來,可以實時的。但是下一步還面臨一個問題,這個數據怎麼存儲。在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在華中科技大學,最近我們做一個項目,在材料上非常小的一個空間能夠大大提高存儲的容量。如果這個技術研究能夠有突破,未來大家拿著錄影機出去,想拍多少就不用擔心存儲滿了。

 提到對未來科研環境的期待,我們國家已經規劃得非常好。還是以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為例,比原來過去單一學科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規模大一些,強調是學科交叉,更強調是問題導向的這種技術研究。大家能夠真正的通過基礎研究為國家的發展發揮更重要的作用。謝謝!


王秀傑:

我非常同意剛才幾位教授的觀點,關於為什麼做基礎研究和基礎研究有什麼用,我給大家補充一個比喻。我們中國有一句俗話叫“萬丈高樓平地起”,我們仔細想這句話實際上是不準確的,對吧?因為在平地上蓋房子是很容易倒的,蓋房子一定要打地基,樓越高,地基就要求越深。我覺得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之間的關係就像是地基和樓房之間的關係,我們平常雖然看不到和感受不到地基,但它是建高樓必須的,這就是基礎研究的作用。1月8號的時候,我們陪同李家洋院士領取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也很榮幸在人民大會堂聆聽了李克強總理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的講話。總理在講話當中強調“基礎科學研究一般週期長、不確定因素多、出成果慢,對甘於寂寞、埋頭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科研人員,要高看一眼、厚愛一分”。所以作為從事基礎研究的人員,我們聽到這句話也覺得非常的高興。我們國家基礎研究的底子還很薄,基礎研究這個地基打得越寬廣、越深厚、越紮實,我們創新型國家的大廈才會建得越堅實,越宏偉。所以我們也希望各位媒體朋友能夠多幫我們宣傳基礎研究的重要性,能夠吸引更多的青年科技人員投身到基礎研究當中。謝謝!


 澳門澳亞衛視記者:

在十九大的時候我們採訪過白春禮院長,也問過一個關於學術不端的問題,去年我們也發現學術不端的問題,國內外都有,我們發現有很多國內的專家有一點冤枉,可能並不是學術造假,可能是有一些流程不太清楚,或者是有一些規範做得不是特別的好,導致學術不端。我們想問問幾位科學家對這方面有什麼看法?我們未來在科技創新方面怎麼能避免這樣的問題?謝謝。


駱清銘:

因為我是來自高校的,首先我們對學術不端肯定是堅決反對,態度非常明確。另一方面,以我自己為例,我們每次學生進來,第一件事情就是講學術誠信、學術規範,必須要按照規則,給學生講得很清楚。我們自己作為老師也是非常重視。因為作為一個學術共同體,很多規範也是在大家不斷地發展過程當中形成的。現在我們也注意到從科技部、教育部、基金委,一旦有這些情況,會採取相應的措施,積極宣傳教育,從總體情況看,我們對未來還是充滿信心的。謝謝。


蔣立新:

問了一個很關鍵也很好的問題,最近大家都很關注這個事。我自己還是從研究者的角度談談對這件事的看法。我想説的是,我們所有的研究者,無論是從事基礎研究還是應用研究,請大家要記住我們研究的初心是什麼。我相信科學研究的本質就是實事求是、追求真理。如果我們能夠回到這個初心,把握這個基本原則,我相信這樣的問題應該會大幅度的減少。我們確實應該在全社會的範圍內,以及在我們自己的研究領域反覆思考我們研究就是要回到初心。我自己也在醫院裏面分管教育,同時自己也是博士生導師帶很多學生。我們談得最多的,也是每次跟同學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都會説這個話,基礎研究是要甘於寂寞,臨床研究又何嘗不是?我們的大規模多中心臨床研究從準備到結果發佈,這個過程中往往有成百家甚至上千家醫院的參與,有大量的醫生護士的奉獻,而且因為工作量很大,過程又很枯燥,會面臨很多沮喪的時候。所謂的臨床研究就是要從臨床實踐的真實環境當中拿到數據,找到規律。我們要發現問題,進行研究和改善,如果急於求成,而不是按照客觀的規律老老實實的做研究,不可能出現實事求是的結果。這是我們追求真理的必然點。從這個角度來説,我還是希望在這裡呼籲,也相信我們廣大的研究者,無論來自哪個領域,只要我們能夠不忘初心,這樣的問題一定會大幅度的減少。謝謝。


王昭東:

像我們重點實驗室,像我的導師王國棟院士,他説的很清楚,我們做科研要做真科研,真做科研,因為我們很多成果是要推廣應用到企業裏面,如果我們失去了這種學術誠信,給企業所帶來的損失可能就成千上億,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給國家這麼大的損失,我們自己要去反思。謝謝。


蔣立新:

像我們從事的臨床研究或者公共衛生研究,研究的結果很多時候會改寫臨床指南,或者變成標準臨床路徑的重要依據。換句話説,我們的研究結果會影響成千上萬的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因為我自己也是大夫出身,如果在臨床實踐當中犯一個小的醫療差錯,影響的可能是一個患者,但是如果我們這種大規模多中心臨床研究中不實事求是,出來的結果更新了指南,改變了路徑,那影響的就是非常多的患者和普通百姓的健康。我們如果不負責任,就是對生命的不負責任——在這個角度上來説,大家更要不忘初心,堅持實事求是。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

我想提給王秀傑老師,現在有很多青年學者,您也是在座幾位科研工作者當中最年輕的一位,我想問一下您認為現在的好多青年學者和科研人員應該如何更好的適應國家對創新的要求?


王秀傑:

謝謝您的問題。大家應該看到十九大報告最後有一大段相當於將近一頁的篇幅對青年提出了很大的期望,指出青年有擔當國家才有希望。最近這段時間我也聽到不止一位已退休或者接近退休的年長一點的科研人員跟我感慨,覺得我們這一代人趕上非常好的時代,國家對科研高度重視並且有充足的投入,可以放開手腳做事情。所以我們這一代青年人是非常幸運的,我們這個幸運也是建立在幾代科研人員和我們國家幾代人努力奮鬥的基礎上的,我們應該更加珍惜。十九大對於科技創新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我們這一代青年人來完成,所以我們作為一線的青年科研人員,可能我們要更加重視兩點,一方面是練好內功,我們要更加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創新水準。另一方面,要把好定位。例如可做的科學問題很多,但是我們要更加注重科學問題的重要性、前沿性、引領性,把我們有限的時間和科研經費投入到對於國家科技發展和國計民生更加重要的問題上,這可能是我們平常需要注意的。

另外,現在的青年學生比我們這一代人更幸運,媒體稱他們是“強國一代”,將來他們是實現中華民族強起來的執行者和見證者,也是我們未來創新的主力。青年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其實是更加重要的。從我們帶學生的經歷來看,現在有一些學生到了研究生階段,會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式,就是比較容易接受指令來做事情,而很難提出自己創新性的想法。這一點可能是需要我們全社會關注的,在基礎教育階段,比如説家長和老師們不要太拘泥于分數和題海戰術來束縛學生們的創造力,能夠更加激勵他們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使得學生能更加適應未來中國發展的需要。謝謝。


中新社記者:

剛才我們多次提到黨的十九大,十九大對於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也提出了新的目標和新的要求,科技創新也可以説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我的問題是提給在座五位科學家,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您各位肩上的擔子無疑也更重,對於各自領域未來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暢想或者展望?謝謝。


駱清銘:

一説到這個我就很激動。剛才我介紹了我們的工作,過去花了十多年克服了技術上一個又一個困難,把我們發展的全腦網路可視化的技術推向了市場,進行了産業化。剛才幾位專家提到,我們真正要取得引領性的工作,一定要有十年磨一劍的精神。我跟我們學生講,在我們團隊講,我們自己要有引領的意識,要有創新的自信。因為十年磨一劍,必須要有信心,不然這十年待不住,在觀念上要轉變。從整個國家來講,對科技來講,我認為從創新引領的角度,現在不是説能不能,而更多的是敢不敢,還有怎麼去做。

對於我自己來説,未來我想做什麼事情呢,過去都很難設想的,我希望花五年、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把人腦的網路和神經元怎麼連接的搞清楚。能不能把這個圖譜做出來,借這個機會,歡迎志同道合的朋友,國內外大家一起來做這個事情。現在我們在蘇州建了成像設施,我認為是具備這個能力,但還要很多困難要克服,也算是我們的夢想。我跟我們的團隊也講,未來十年二十年我們的夢想就是做這件事情。了解清楚腦的網路結構有什麼好處,從應用的角度有兩方面:一是我們對於腦的疾病的機制就能夠搞清楚,至少為理解腦的疾病的機制能夠提供非常重要的證據。二是最近很熱的人工智慧,類腦的人工智慧是怎麼去真正從腦的機制上去得到啟發,我認為將來也會發揮更重要的作用。這就是我的一個夢想。謝謝。


蔣立新:

我先給駱校長得留個作業,等您把腦細胞這個問題搞清楚,趕快把心臟細胞的問題也搞清楚,因為人體最大的兩個器官中樞就是腦和心。談到暢想真的非常高興——我講對十九大的自己的一些體會,我在十九大召開期間,我正好在烏拉圭首都參加由世衛組織組織的全球應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專題的討論會。正好第二天有我的大會發言,我在前一天聽了十九大的報告,真的是激動萬分、心潮澎湃,可能還是因為我在身處異國他鄉也有一定的關係,所以我當天晚上爬起來臨時加了一張幻燈片,把當時十九大的時候習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做報告的照片和人民大會堂穹頂的照片作為我的第一張幻燈片,分享給第二天大會所有與會的一百多個國家的官員和學者,特別是像我們一樣做公共衛生政策和臨床研究的研究者。我的最大的暢想就是我堅信我們國家在前期先進技術方面的儲備,比如説大數據、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顛覆性的技術,如果能夠非常快速的應用到我們的疾病診療和預防,就可以解決很多關鍵的問題。比如我們國家在這些年一直高度重視的把大醫院的優質資源下沉到基層,加強基層整體的疾病防控能力,改變基層醫務人員教育水準相對較差的現狀。如果應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方法,把這樣的技術變成産品和工具,進行臨床輔助決策。即使在基層大夫不知道“為什麼”的情況下,這些策略或工具也可以告訴他們應該“做什麼”和怎樣“做得更好”。這樣一來就意味著我們廣大的基層就可以用這种先進的技術大幅度快速的提高疾病的診療水準。讓無論是生活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還是偏遠的山村,都可以通過這種大協作、技術融合、跨領域的發展給老百姓的健康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地區差異大、疾病譜分佈廣,加之病人數量多。因此,我們能夠創造出不同的疾病預防和診療的模式,而這些模式在發達國家和欠發達國家都可以找到類似應用環境。這樣的話,我們既給國內的普通百姓提供了幫助,也能夠讓全球很多的民眾因為我們的産品、我們的經驗、我們的方案而獲益。我相信我們最大的夢想一定會實現,而且我也覺得自己真的是太幸運了——我五十幾歲,在這裡年齡算中等偏上大,趕上這麼偉大的時代,而且既是一個臨床大夫又是一個臨床研究者,能夠親歷作為科研集團軍的一員,能夠親歷這個時代,親歷見證整個過程,是無比幸運的。我也相信跟大家團結起來,夢想一定會成真。謝謝。


經濟日報記者:

我注意到王昭東教授的成果已經在多家企業成功獲得了推廣應用。請您結合自身的經歷談一下,怎麼把科研成果轉化為實踐生産力?謝謝。


王昭東:

我們實驗室的特色就是注重基礎研究,加強成果轉化。我的導師王國棟院士帶領我們,凝練出這樣的創新理念,這個理念就叫做R&DES,就是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和應用推廣這樣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我們還在做這個事情,我們在成果轉化過程當中,它是一種多學科交叉,我們就提出來叫多學科深度交叉融合,來實現工藝、裝備和産品的一體化,來推動成果的轉化。

 舉個例子,我們和河北鋼鐵成立了河鋼-東大産業技術研究院,我們共同在一起針對河北鋼鐵它各條産線的關鍵技術瓶頸,借用醫學叫做靶向式的這種改造,這種靶向式的改造,我説一下它的原創是來源於河鋼集團董事長于勇,我就借用一下,這樣的改造我們能夠抓住企業的痛點,抓住以後我們就能夠解決實際的問題,使企業的産線用很小的投入來進行升級,升級以後産品品質得到提高,生産成本降低,企業競爭力有大幅度的提升,企業當然對我們就認可,我們成果轉化就會很快的推進。這樣的模式我們在鞍鋼、首鋼、南鋼和國內好多企業都採用了,這種採用最後,我們得到最大的是兩個方面,一是企業有很高的回報,企業回報以後,現在都市場經濟,企業就會給我們更多的經費支援,我説一個數,2012年的時候我們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年的科研費大概是1億,我們現在的科研費能夠達到多少,3個億,其中80%是企業給我們的。

  我想再補充一點,各位記者朋友可以到首鋼,可以到河鋼和很多的鋼鐵企業,軋鋼生産線上,設備的標誌寫著什麼呢?東北大學研製。在這一點上,我們也覺得很驕傲。這種成果轉化我們必須抓住企業的痛點,把企業作為實施的主體,投資的主體,真正給企業提高競爭力,做出東西來,這個成果就轉化了,這是我們的體會。謝謝。


襲艷春:

王昭東老師談起來還是慷慨激昂,我們幾位科學家還有沒有想和大家分享的?


王昭東:

十八大以來,我們覺得科技工作者迎來了又一個科技的春天。


直播預告

直播專題

直播熱線

電話:010-88828031 88828083010-88828318 88828409郵箱:zz@china.org.cnwuaf@china.org.cn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