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網上直播

2017年4月28日下午答記者問

發佈時間: 2017-04-28 17:18:16  |  來源: 中國網  |  責任編輯: 張鈺

中央電視臺記者:

馬局長您好,我們都知道“三證合一”、“五證合一”有效減少了重復登記行為,給企業帶來很大的便利,在此基礎上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有哪些重要的意義?目前推進到了什麼程度?

馬正其:

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五證合一"、個體工商戶"兩證整合"登記制度改革的相繼實施有效提升了政府行政服務效率,降低了創設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新力,但目前仍然存在各類證照數量過多、"準入不準營"、簡政放權措施協同配套不夠等問題。"多證合一"改革從全面梳理整合各類涉企證照事項入手,通過減少證照數量,簡化辦事程式,降低辦事成本,以"減證"推動"簡政",從根本上推動涉企證照事項的削減,以進一步壓縮企業進入市場前後的各類涉企證照事項,進一步減少制約創業創新的不合理束縛,進一步營造便利寬鬆的創業創新環境和公開透明平等競爭的營商環境,促進提高勞動生産率。所以説,"多證合一"改革是貫徹中央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關於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重要舉措,是進一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徑,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充分釋放改革紅利的重要抓手。對於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對於構建"網際網路+"環境下政府新型管理方式,建立程式更為便利、內容更為完善、流程更為優化、資源更為集約的市場準入新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剛才聽您提到“多證合一”在一些省市地區已經進行了試點,請您介紹一下“多證合一”目前都在哪些省市和地區進行試點?成效如何?全國的推廣有沒有一個具體的時間表?謝謝。

馬正其:

全國的推廣我們系統內已經開了電視電話會議部署,要求10月1日之前,在全國全面推行改革。早在"三證合一"和"五證合一"改革實施的同時,有的地方就對"多證合一"改革進行了積極探索。2016年10月14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後,"多證合一"改革的探索步伐加快。據初步統計,目前有遼寧省、江蘇省等地的"六證合一"模式。湖北宜昌等地的"七證合一"模式。還有浙江台州市"十一證合一"、 廣東省江門市"十五證合一"、 河南開封"二十二證合一"、廣西防城港市實施的"三十四證合一"模式以及吉林省擬實施的"三十二證合一"。各地根據自身經濟發展特點、行業分佈情況、資訊化建設水準等選擇了不同的證照進行整合試點,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為在全國推行"多證合一"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人民日報社記者:

請問馬先生和吳先生,對馬局長的問題是,“多證合一”推廣在全國各地來看存在什麼差異?或者有沒有遇到哪些問題?關於吳先生的問題,我們企業市場準入方面削減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社會收效如何?下一步繼續在哪些方面進行開展?

吳知論:

宣佈它從前置改為後置了,不再有前置了,我目前沒有收到一個舉報的。網路上我們也注意觀察了,該到位的都到位了。

有什麼好處?主要是解決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一般是獲得某項專項業務的許可就必須具備某些條件,具備某些條件就必須先有一個企業。比如,開一個餐飲店,必須有空調、排煙,還要有一定水準的衛生人員,以及所有相關工作人員要有健康證明,但實際這些事情要取得的話,就必須先把公司成立起來才能有。我們如果把它改成後置,就可以先做籌備,滿足條件再去申請特殊業務許可。在餐飲這塊是比較明顯的,凡是改成後置的相關企業登記量就明顯增長了。謝謝。

馬正其:

從"三證合一"到"五證合一"再到下一步的"多證合一",整合的是證照數量,精簡的是辦事環節、流程、手續和費用,但是證、照整合的背後,政府各個部門要履行的監管職責並沒有減少。那麼如何在精簡和整合的同時,保證各部門做好工作銜接,既減少辦事環節、減輕企業負擔、提高工作效率,又做到服務要週到,管理要到位,有幾個關鍵環節要做好。一是做好部門間的資訊共用工作。現階段要加快推進公共服務資訊平臺的建設,推進登記部門、被整合證照核發部門及其他部門之間的資訊實時傳遞和無障礙充分交換。二是做好相關部門的業務協同工作。各相關部門要需要充分利用共用平臺上的企業登記資訊,通過主動核對企業資訊,完成企業資訊更新,滿足管理需要,變"群眾奔波"為"資訊跑腿",變"群眾來回跑"為"部門協同辦",為公眾提供更加節儉、更加便捷的服務。三是要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努力形成各部門的監管合力。真正做到將各部門的資訊、服務和監督等編織成網,改變以前企業拿著一疊證照單線程奔走于各個部門的狀態。

經濟日報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請問馬局長。一個是“多證合一”,剛才我看《意見》裏國家不會出臺統一標準,各個地方自定,剛才您也提到“九證合一”、“十五證合一”、“三十四證合一”,這樣的試點會不會有點亂?什麼時候能有統一標準?等以後國家統一標準的時候,之前的領證企業如何過渡?

馬正其:

"多證合一"同"三證合一""五證合一"改革很大的不同點在於沒有具體明確整合哪些證照,主要原因是目前普適性的、所有企業都必須辦理的證照基本都已整合到營業執照上;同時,各地産業分佈存在較大差異、涉企證照數量不一,需要整合的證照事項也存在很大差別,所以具體整合多少證照,國家層面無法做統一要求,由各地依據自身經濟發展的特點和區域內産業發展的情況來決定。不管是"九證合一"還是"三十四證合一",改革的目的都是通過減少證照數量,簡化辦事程式,壓縮企業進入市場前後成本和費用。改革實施後,我們會組織進行科學評估,針對整合後的情況,全面論證統一標準問題。

不管是"三證合一"改革、"五證合一"改革,還是"多證合一"改革,其核心都是工商部門辦理註冊登記後,相關部門通過與工商部門共用相關登記資訊獲取企業情況、滿足管理需要。減少企業往返政府部門次數的同時,政府部門間的資訊共用和業務協同得到強化。對於已經領取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營業執照的企業,"多證合一"改革後不需要再換發營業執照,也不需要再辦理被整合證照事項。

吳知論:

我補充一兩句。一般來説不會發生合了辦理時間更長,合在一起,機關內部之間直接行文速度要比當事人一家家跑快。但是,個別地方會不會發生,比如管理水準問題,人員問題,這不能排除,實際上過去不合一的時候,單證辦的時候工商也有過,但是從道理上來講一般不會發生這種情形。

襲艷春:

我理解“多證合一”就是為了提高效率和簡化手續,這是我們的目的,也是記者關心的。

馬正其:

我補充一句,“多證合一”不是並聯審批,工商部門審核後別的部門就不需再審核了。

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記者:

請問馬局長,雖然由各地政府自己確定“多證合一”範圍,但是之前“三證合一”、“五證合一”整合範圍和標準都非常明確,能不能稍微具體談一下“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的政策標準和範圍。

馬正其:

"多證合一"改革是在"三證合一"、"五證合一"、"兩證整合"登記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將有關涉及市場主體登記、備案等各類證、照,具體來説就是資訊採集、記載公示、管理備查類的一般經營項目涉企證照事項,以及企業登記資訊能夠滿足政府部門管理需要的涉企證照事項,進一步整合到營業執照上,使企業在辦理營業執照後即能達到預定可生産經營狀態,大幅度縮短企業從籌備開辦到進入市場的時間。

這裡有兩點我要專門強調下。一是改革沒有像"三證合一"、"五證合一"、"兩證整合"登記制度改革那樣明確整合哪些證照,而只是做了原則性規定。主要考慮是目前普適性的、所有企業都必須辦理的證照基本都已整合到營業執照上;同時,各地産業分佈存在較大差異、涉企證照數量不一,需要整合的證照事項也存在很大差別,所以具體整合多少證照,國家層面不做統一要求,由各地依據自身經濟發展的特點和區域內産業發展的情況來決定。二是關於特定行業和特定所有制形式的許可審批事項不宜整合問題。因這部份證照事項是對企業行為能力的審查和限制,設立的目的在於由主管部門查驗企業是否具備相應的行為能力和資格,與營業執照是企業的主體資格證明性質不同,而且部份許可和審批更是實現從嚴管理的條件,辦理此類許可和審批的某些特定資訊,在企業辦理營業執照的設立初期並不具備,也無法提供。

中國日報社記者:

請問隨著商事制度持續深入推進,對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有什麼深遠影響?第二個問題,請問“多證合一”其實並不僅僅是簡單的辦事程式的簡化,還請問在政策部門之間的資訊共用和利用發揮了什麼作用?

馬正其:

積極發展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有利於繁榮城鄉經濟、擴大社會就業,有利於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商事制度改革對私營企業影響最大,改革三年來,私營企業共新設1300.40萬戶,年均新設433.47萬戶,較2013年增長86.3%,佔到新設企業總量的94.6%。共新增註冊資本73.78萬億元,年均新增24.59萬億元,是2013年的4.2倍,佔到新增企業註冊資本的78.8%。從吸納就業來看,私營企業的快速增長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有效緩解了就業壓力。商改三年以來,私營企業共吸納就業人員7843.82萬人,平均每年吸納就業人員2614.61萬人,較2013年增長61.2%。其中,平均每年新增投資者人數705.75萬人,增長75.9%。

商事制度改革對外商投資企業的發展也具有相當的促進作用。改革前外資企業已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隨著改革的深入,加上外商投資企業實行備案制等政策的實施,2014、2015和2016年外商投資企業新設數量年均增長率分別為5.8%、10.0%和13.9%,同2012和2013年的-11.1%和-2.8%的年均增長率相比,2014年外資企業數量增速開始由負轉正,並且呈現逐步增高的態勢。2016年外資企業新增註冊資本和外方認繳出資金額分別達到3822.67億美元和2862.8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7.5%和44.2%,説明我國的投資環境對外資仍具備相當的吸引力。

不管是"三證合一"改革、"五證合一"改革,還是"多證合一"改革,其核心都是工商部門辦理註冊登記後,相關部門通過與工商部門共用相關登記資訊獲取企業情況、滿足管理需要。所以政府部門間的資訊共用和業務協同是做好"多證合一"改革的基礎。目前,作為政府部門間重要的資訊共用平臺之一的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已基本建成。謝謝。

吳知論:

開通那天我也在,這個系統正在發揮作用,當事人辦事的時候就不需要再提供材料,可以到網上查。問題也有,主要有兩個:一是不同部門的處罰資訊能不能共用,我們正在協調,目前看起來問題不大。二是,個別企業的違規資訊收錄不是很及時,恐怕也是需要關注的問題。謝謝。

直播預告

直播專題

直播熱線

電話:010-88828031 88828083010-88828318 88828409郵箱:zz@china.org.cnwuaf@china.org.cn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