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科技部部長萬鋼等就“2016年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進展成效和2017年重點工作”答記者問地點:11日15:00 科技部部長萬鋼等就“2016年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進展成效和2017年重點工作”答記者問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定於3月11日(星期六)15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科技部部長萬鋼、秘書長徐建培就“2016年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進展成效和2017年重點工作”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活動標題
活動描述
文字內容: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本場記者會的主題是“2016年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進展成效和2017年重點工作”。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科技部部長萬鋼先生和秘書長徐建培先生,圍繞這一主題回答大家的提問。下面先請萬鋼先生簡要介紹情況。
2017-03-11 15:00:29
各位記者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再次和媒體的朋友們見面交流,每年我們都有那麼一兩次機會進行溝通,感謝大家對科技工作的關心、支援和幫助。這裡有很多我熟悉的面孔,你們經常要跑新聞,兩會都能看到你們矯健的身影,在這裡我也向你們表示感謝,你們辛苦了!
2017-03-11 15:01:23
2016年,是我們國家科技事業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當中,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協第九次代表大會,頒布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習主席提出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召,提出了“三步走”的戰略。“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勝利召開,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參觀了成就展,並給予了高度讚賞。會前我們給大家準備了一個今年科技創新工作各方面的材料,我看各位記者朋友們都已經拿到了,其中對去年的重大科技成果、重大改革措施以及創新高地建設、國際科技交流方面都作了一些總結,在這裡我就不一一念了。
2017-03-11 15:02:45
2017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當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科技工作要有新的作為,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第十九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對於2017年深入實施《創新發展戰略綱要》和《“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把科技工作的重心從規劃部署轉移到全面落實,我們也提出了具體舉措。
2017-03-11 15:04:06
兩會之前,科技部組織了九次新聞發佈活動,其中部領導參加的有五次,內容涵蓋了科技體制改革、高新技術産業化、大眾創業創新等各方面工作。我就簡單介紹這些,主要留出時間聽聽大家的問題。
2017-03-11 15:05:41
謝謝萬鋼部長。現在開始提問。
2017-03-11 15:07:50
2016年,黨中央召開了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提出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2016年也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您能不能對2016年開局之年科技領域工作進行一個總體評價?請您談談過去一年在實現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目標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謝謝。
2017-03-11 15:08:10
2016年是我們國家科技事業創新發展極不平凡的一年。總的來説,我們國家科技整體能力持續提升,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顯著增強,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疾蹄步穩,取得顯著進展,一系列政策制定還在實施過程中。我想重點和大家談談聆聽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的個人感受。
2017-03-11 15:10:26
總理報告中第二頁指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科技領域取得了一批國際領先的重大成果,新興産業蓬勃興起,帶領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引領支撐經濟發展,“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蓬勃開展,在全社會的參與和支援下,一代青年人正在放飛他們的創新創業夢想,大國工匠、職業農民等高技能人才正在成長,為中國品質和中國品牌貢獻他們的力量!
2017-03-11 15:11:14
報告特別提到,經濟發展新動能正在不斷增強,帶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撐起了發展的一片新天地。我在聽報告和參加各界別、團組的審議過程中,也一直在傾聽和思考代表、委員們的意見。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從19頁到21頁,特別強調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報告獲得了委員、代表們的陣陣掌聲。在這兩頁當中,委員代表們就鼓掌了四次。第一次鼓掌是從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到充分發揮科技人員的積極性。第二次鼓掌是降網費、提網速。第三次鼓掌是怎麼繼續推動“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使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第四次鼓掌是如何提升中國品質、創造中國品牌。我一邊聽,一邊感受到委員、代表們的掌聲表達了他們的關切和期許,我們政府部門要從掌聲中思考我們努力的方向和重點。
2017-03-11 15:18:38
比如在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等方面,這些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科技領域體制機制創新,在加強基礎研究、完善科技計劃管理、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實施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以及改進科研經費管理等方面,都出臺了很多政策,目標就是要充分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017-03-11 15:19:45
今年是規劃落實落地的重要一年,需要我們更加擔當,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從而使各科研院所、創新型企業、高校能夠更加擔當;要提升服務能力,減少科技人員在瑣事、雜事上浪費時間;要總結更多案例,幫助大家在新政策落實方面有更好的把握;要連接各項政策,打通各個環節,推動各項政策進一步落實落地。
2017-03-11 15:23:38
所以,落實的工作根在基層,重在落實,我們要更加深入基層解決問題。降網費、提網速,相關部門和企業都提出了落實計劃,從科技角度來説,就要進一步加快第五代行動通訊研發步伐,支撐網速更快、惠及面更廣。
在“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方面,要進一步支援大企業、龍頭骨幹院所與高校和青年人共同建造專業化眾創空間,使年輕創業者的夢想能夠更快地接地氣,接到市場上去。我們還要在人才上多下力氣,創新驅動就是人才驅動,我們不但要注意集聚天下英才,使各國科學家都能夠到中國來,參與我們的創新事業,還要培養骨幹科技人才,更重要的是,要使青年人才特別是大國工匠、職業農民這些技能型人才都能夠為科技創新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謝謝。
2017-03-11 15:27:36
今年年初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您提到我國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遴選確定,已經凝練形成了15個項目立項建議並經中央審議通過,其中量子通信和量子電腦、腦科學和類腦研究等四個項目的實施方案編制工作全面啟動。請問萬部長,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的遴選和佈局主要出於哪些考慮?很多相關領域的代表和委員都十分關心這些項目什麼時候會正式啟動?謝謝。
2017-03-11 15:34:10
按照《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和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的要求,我國要面向2030年部署一批與國家戰略長遠發展和人民生活緊密相關的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它和2006年開始實施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將形成一個遠近結合、梯次接續的系統佈局。
重大專項和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兩者在領域分佈上有相關性,主要集中在電子資訊、先進製造、能源環境、生物健康、海洋天空等五大領域,遴選體現的是戰略必爭、重大關鍵、前瞻引領、切實可行等基本原則。16個重大專項實施週期到2020年結束,面向未來部署的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從2016年開始,實施週期到2030年,這兩者在時間上也是相互銜接。我想借這個機會,把有關情況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2017-03-11 15:35:19
在電子資訊領域,2006年開始實施的重大專項有核心器件、高端晶片和基礎軟體,極大型積體電路,新一代無線寬頻行動通訊等三個項目。這一次面向2030年,我們又部署了量子通信和量子電腦、網路空間安全、天地一體化資訊網路和大數據四個重大項目。大家可以看出,項目部署是有銜接的,也體現了當前技術發展方向。
2017-03-11 15:37:48
在先進製造領域,有高端數控機床、大飛機兩個重大專項,這次又部署了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智慧製造和機器人、重點新材料三個重大項目。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特別提到了重點新材料。
2017-03-11 15:39:41
同時,對於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我們還實施了動態調整機制。規劃實施需要一段時間,科技創新本身又發展很快,有一些新的技術需要及時跟蹤、超前部署。比如,人工智慧經過60年的積澱,從去年開始在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和群體智慧等方面,都出現重要新進展。人工智慧領域的重大項目,我們正在進行論證。許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此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我們在這裡也表示感謝。
2017-03-11 15:40:19
從實施的效果來看,民口10個重大專項在“十二五”期間,中央財政投入769億元,企業加上地方投入1080億元,直接帶動了新增産值1.42萬億元,實繳稅金1300億元。更重要的是,承擔項目的企業、高校院所,獲得授權專利11000多項,技術標準8478個,同時有將近24萬科技人員以各種方式參與項目實施。我們建立了市場經濟條件下集各方智慧和力量的舉國體制,來實施重大專項,為國家經濟社會提供支撐引領,為改善民生作出了重大貢獻。希望媒體關心和報道這些重大專項進展。
2017-03-11 15:43:53
剛才記者已經提到,我在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跟大家説過,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專項已經啟動,深海空間站、天地一體化資訊網路、量子通信和量子電腦、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等重大項目實施方案編制都已經開始,預計兩年當中,這些重大項目都要啟動實施。希望大家繼續關注。
2017-03-11 15:49:44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落實科研經費和項目管理制度改革,讓科研人員不再為雜事、瑣事分心。請問萬部長,科技部將如何改善科研經費管理,更好地激發科研人員積極性?謝謝。
2017-03-11 15:53:40
科研經費改革是國家科技計劃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科研經費怎麼用好、用的有效,同時又要減輕科技人員在科研經費管理上的繁事瑣事,一直是科技界關心的事情。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科技人員代表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去年5月30日召開了科技創新大會,6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就研究了關於進一步完善科研經費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此後中央對此進行了專題研究。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文件提出進一步完善科研經費管理的具體措施,比如,如何給予科研項目承擔單位更大的自主權,包括自主調劑科研項目預算、自主確立勞務費比例、自主安排科研人員的績效獎勵、自主支配項目的結余資金、自主決定差旅會議標準、自主使用橫向經費以及自主轉化科研項目成果等。
為減輕科研人員在項目經費預算和財務管理方面的負擔,從繁雜的預算編制、費用報銷等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所在研究單位和課題組可以配置科研財務助理,協助做好各項經費支出的工作。財務助理費用,可以從科研單位的間接費當中支出,也可以從科研項目勞務費中支出。這樣的話,有專人幫助科學家做一些像出差報銷、購買、填表等事情,把科研人員的時間留出來,可以更好得集中精力做科研。
2017-03-11 15:54:09
同時,我們還進一步要求對科研項目經費進行規範管理,強調支出公開透明,強調法人責任,減少檢查評審。科研人員認為繁事瑣事多,還有一個檢查多、評審多的原因。這是由於分頭管理造成的。現在,我們在整個管理措施上,把各部門需要檢查的內容集合起來,每年減少檢查次數,減少檢查項目比例,加強統籌協調來改進檢查方法,共用檢查結果,減輕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的負擔。總的來説,今後的做法就是在服務上做加法,在檢查上做減法,在管理方面更多賦予高校、院所自主權。
2017-03-11 15:54:25
萬部長您好,我想問一個問題,還是關於人工智慧。您剛剛在説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的時候提到了一些,但是今年是人工智慧首次進入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請問有哪些具體的規劃和措施推動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謝謝。
2017-03-11 15:58:31
您剛才説得對,人工智慧在重大項目部署上已經涉及到一些,剛才和大家介紹了一下,主要是講總體部署。人工智慧是我們長期關注的領域,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了人工智慧。多年來,科技部通過“863”、“973”、科技支撐計劃等一系列科技計劃,積極推動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在關鍵技術攻關方面,重點支援了智慧電腦系統、智慧機器人、自動資訊處理,在智慧交通、智慧電網、智慧城市等方面也支援了一批項目。我們的企業也很給力,大家看到了比如阿里巴巴、百度、騰訊、華為,他們都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大家已經在市場上看到了一些。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節目,有幾位最強選手和人工智慧PK,引起廣泛關注,AlphaGo也是如此。人工智慧確實取得了很快發展,它將會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我們的生活,特別是在精準醫療、養老服務等方面會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2017-03-11 15:58:49
下一步,我們要面對這些新形勢,特別近幾年以來,在深度學習關鍵技術、跨界融合的資訊技術、人機協同的操作和控制方面,在群體智慧和開放研究方面下力氣。我們正在集聚科技界、企業界的專家和創新型企業,包括一些年輕的創業者共同制定促進中國人工智慧創新發展的規劃。這個規劃旨在推動人工智慧在經濟建設、社會民生、環保事業、國家安全等方面的應用。同時,國家還要打好基礎,中央財政將設立一個專項,主要是在基礎研究、核心關鍵、共性技術上下功夫。這個研究必須是開放的,將來會有知識交流的平臺,有開放的知識共用平臺,要建立開放的軟體平臺、開源的硬體平臺,以及專業化眾創空間。這個規劃目前我們正和相關方面共同起草,估計兩會以後很快就會和大家見面。
2017-03-11 16:14:32
在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有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到大陸來創業。就我採訪的經歷了解,有些台灣高科技或高技術團隊對於大陸在智慧財産權或者專利的保護上不夠嚴謹,因而産生一些疑慮,甚至有一些卻步。請問部長如何看待這個情形?另外,今年在兩岸青年的網際網路創業方面,會不會出臺什麼新的政策措施?謝謝。
2017-03-11 16:19:36
台灣青年越來越多的活躍在大陸創新創業的舞臺上。我去年參觀、考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下10次,特別是在廣東、福建、上海、北京、成都,都看到了來自台灣青年的創新創業團隊。給我留下很深印象的蟻族眾創空間,他們稱自己是辛勤的螞蟻,創造了很多成果。我當時很有感觸,説來到蟻族眾創空間,感受到了大家的勤奮和智慧。他們給我展示了手機自拍、可以自動走的小型機器人,簡單、實用。台灣青年在大陸創新創業有很大的空間,我們很歡迎台灣青年人能夠來到大陸創新創業。因為大家語言相通、習俗相近,都有自己創新的夢想、創業的願望,能夠來一起開創自己的事業。
青年人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實行眾創共贏。他們創新思維之間的溝通,提高了他們創新的效率,這些台灣青年已經融入了大陸青年的創新隊伍。我經常問他們碰到了什麼困難?他們的困難,基本上是融資、市場、創業輔導等方面。目前,各個眾創空間的創辦者也給他們很多支援。我想大家融聚交匯在一起會更好,我們所有的政策都是一視同仁的。
2017-03-11 16:20:12
台灣有些科技企業擔心,大陸智慧財産權方面的問題。去年一年當中,我們進一步加大了智慧財産權保護的執法力度。從智慧財産權的創造方面來説,我們的授予專利、申請專利,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有效專利保有量已經佔世界第三,超過了110萬件。現在,更多的專利正在被創造出來,創造專利的人會更加珍惜專利,更多的企業正在走上創新發展的道路,他們將切身體會到創造知識、創造技術的不易之處,也會更加尊重智慧財産權。
所以,無論從智慧財産權創造的環境,還是智慧財産權運用的管理、智慧財産權使用的保護等方面,形勢都越來越好。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我們技術交易量頭一次超過了萬億,達到11000多億,全國有33萬多個技術交易合同項目正在實施過程中,使智慧財産權交易有一個成熟的市場交易系統。這也有利於智慧財産權的創造、運用和保護。
2017-03-11 16:20:24
國家“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把北京、上海建設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深圳的定位是國際科技産業創新中心,您也曾多次到深圳調研,對深圳的情況非常了解,深圳高科技在源頭創新能力上相對不足,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嚴重欠缺,這也成為制約深圳建設國際科技産業創新中心的突出短板。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國家要部署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對於深圳這樣一個高科技産業相對比較發達的城市來説,國家在這方面會不會有所考慮和傾斜,下一步科技部對深圳建設國際科技産業創新中心有何期待和希望,在區域創新發展方面有何部署和考慮?謝謝。
2017-03-11 16:28:39
深圳是改革開放的前沿、科技創新的前沿,也是高科技産業發展的重鎮,對我國高科技産業化起了重要的引領作用。深圳有一大批改革開放以來成長起來的高新技術企業,比如華為、中興等。深圳在高科技産業上走出了一條自己的道路,無論在整合創新、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和原始性創新方面都作了大量努力。所以,深圳在以高新技術推動經濟轉型發展方面,給全國起了一個帶頭作用。深圳自己定位於國際科技産業創新中心,也是考慮了深圳的實際情況。
2017-03-11 16:29:02
科技創新需要積累,特別是基礎研究。深圳方面一直都期望有一批高校院所到深圳落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清華大學在深圳建立了研究院,中科院也在深圳建立了研究院,特別是來自於香港的一些大學也在深圳建立了研究院。深圳自己也建立了一些大學。
2017-03-11 16:29:02
關於重大科研基礎設施,這幾年也取得積極進展。在深圳周邊,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室連續出了一批科技成果,中科院建設了中國散裂中子源,今後還會有更多的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科學工程在那兒建設起來。深圳正在努力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按照國家要求在産業發展、人才培育、科研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我們一直和廣東省、深圳市密切溝通,互相支援,相信深圳一定會在實現自己的定位目標上做得更好。
2017-03-11 16:33:20
我特別要談談,深圳發展還有一個特殊優勢,就是深港合作。深港合作不僅在經濟合作方面,而且在科技合作上也有很大的空間和優勢。很多香港青年人開始到深圳創業,大疆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汪滔就是香港科技大學畢業的。他可以充分利用香港科技創新的優勢,使香港的科技成果在深圳開花結果。所以,深圳優勢很多。深圳還有很大的發展前途,我們也期望深圳在科技創新前沿上、在建設創新型城市的發展方面取得更多的成績,能夠發揮更大的創新示範效應。
2017-03-11 16:39:30
這些年國家連續出臺了很多支援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為了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中央也發佈了《關於實施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收入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我們注意到,今年有代表委員提出,《專利法》第6條規定的職務發明創造專利權歸單位。這一條規定,委員代表認為限制了高校、院所科研人員科技轉化成果的積極性,他們建議修改。請問萬鋼部長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如何得到更好增強科技人員獲得感,還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支援?謝謝。
2017-03-11 16:40:43
您剛才提到關於職務發明所有權的問題,這是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問題。這次兩會有代表委員提出,人大可能會在這方面進行深入研究,但是實際上,《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已經部分解決了這個問題,明確規定國家財政支援的科技項目所産生的科技成果,在轉化應用中的收益凈收入50%以上可由發明人享受,這是這次成果轉化法很重要的改革。
2017-03-11 16:44:03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前年10月公佈,在很多方面都進行了修訂和完善,去年年初,國務院制定了《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國務院辦公廳頒布了《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形成科技成果轉化三部曲。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一個是橫向科技經費的管理,國務院細則上明確了橫向項目屬於成果轉化法規定之內,管理按照合同進行,收入按照成果轉化法規定進行分配。
還有一個問題是怎麼計算科技成果轉化的凈收入。中科院和科技部共同發佈了文件,確定了計算成果轉化凈收入的方法。科技部和國資委也專門發佈了科技型國有企業人員享受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的細則和法規。這些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成果轉化政策體系。在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方面,有些問題也在逐步解決過程中。
2017-03-11 17:07:37
科技成果轉化具有雙重屬性,既有個人收益屬性,還有社會公益屬性。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當中,我們更加注意了成果轉化的公益性。比如大家熟知的糧食豐産工程,就是把各種農業適用成果集中起來,由7個部門在14個城市進行推廣,把良種、良法、良田結合在一起,提高糧食生産率,提高農民收入。又比如説“數控一代”,就是把自動化、半自動化的中小企業生産機械進行數字化、資訊化升級,通過數字化資訊化擁抱網際網路,提供個性化産品。現在福建泉州、廣東東莞很多行業,如木材加工機、石材雕刻機都進行了數字化升級,提高了産值,帶動了中小企業快速發展。
2017-03-11 17:08:39
我們還有很多科技人員、科技特派員走到農村去,和貧困農民一起養土雞,做電商,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成效很大。比如陜西的蘋果、大棗,寧夏的枸杞子,江西的臍橙,新疆的馬産業,西藏的青稞牦牛,這都是農業科技人員把他們的成果運用轉化到各地,推動了當地特色經濟發展。這種科技成果轉化應該給予獎勵和支援。
科技成果轉化實際上是科技創新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很多行業都具有引領創新、推進創新的作用。我們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一方面就是要打通環節,使政策更加順暢的落實落地,使每一個科技人員都能夠有收穫感;另一方面,還要推動公益性科技成果的轉化,把科技成果更多的應用到農業發展、扶貧攻堅和帶動傳統産業發展等方面。這樣雙管齊下,才能更好的把科技成果轉化成現實生産力。
2017-03-11 17:09:42
近期,國務院又批復了十個省級高新區升級為國家高新區,使我國國家高新區總數達到156個。我國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數目也達到了17個。這些高新區和自主創新示範區的發展情況如何?對於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什麼作用?下一步我國高新區和自主創新示範區在引領區域發展、促進培育經濟新動能方面有哪些考慮?謝謝。
2017-03-11 17:25:05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高新區是我國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先行軍、排頭兵、領頭雁,書寫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新”故事。90年代鄧小平同志提出“發展高技術、推動産業化”,開始部署了國家第一家高新區,就是中關村高新區。
去年我們已經有146所國家高新區,最近又批准了10個省級高新區升級為國家高新區。現在有統計的146家高新區,發展勁頭十分強勁。“十二五”期間營業收入保持了年均17%的增長速度,2016年營業收入達到了2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工業生産總值也增長了10.3%。他們已經成為各個地區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尤其是,17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對他們所在的區域經濟發展發揮了巨大的輻射帶動作用。武漢東湖、湖南長株潭、四川成都,這幾年主要經濟指標一直保持在30%左右的增速,北京中關村為北京貢獻了24.7%的GDP,張江自創區稅收同比增長25.5%,蘇南自創區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9.7%。
2017-03-11 17:27:13
更重要的是,高新區已經成為國家體制機制改革的試驗田和前沿陣地.2016年高新區率先進行了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試點,創造了很多好的經驗,去年又開展了投貸聯動試點,帶動産業的發展。武漢東湖的工研院改革、中關村的央地融合創新、浙江的智慧財産權交易和科技成果競拍等都形成了可複製推廣的經驗。
高新區已經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載體和主要陣地。在自創區和高新區的帶動下,全國眾創空間數量達4298家,與3600余家科技企業孵化器、400多家加速器形成企業孵化服務鏈條,服務創業團隊和初創企業超過40萬家,培育上市掛牌企業近千家,提供180萬個就業崗位,形成創新創業帶動就業的良好局面。全國眾創空間有8.3萬專兼職創業導師服務創業者,他們有的來自科研院所,有的是大企業高管,也有一些投資人,他們對青年創新團隊進行輔導,同時也幫助對接資源。我們還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基金,特別是在科技成果轉化基金中成立了9支創業投資的子基金,基金規模173億元,帶動地方設立科技創業投資公司、基金550多家,資本規模超過2300億。這樣,從眾創空間、孵化器到産業園區,都有適合中小企業成長的政策環境、創業團隊和投融資環境,高新技術産業就能發展起來。
下一步要進一步發揮高新區“領頭羊”作用。一是政策先行先試,二是推廣應用輻射,三是推動高新技術産業“走出去”。也特別歡迎海外創新創業團隊來到高新區進行創新創業。
2017-03-11 17:27:39
科技部在推動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上有哪些措施和進展?此前,科技部表示將圍繞機器人技術等四個領域推動香港建設國家級科技創新中心。能否介紹相關情況,以及如何更好地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謝謝。
2017-03-11 17:28:57
香港是科技的高地,創新的重鎮,與香港兩地科技發展各具特色、互補性強,合作是大勢所趨,科技部長期以來高度重視推動內地與香港的科技創新合作,盡全力開展更務實、更全面、更深入的科技交流與合作,科技合作基礎紮實而且成果豐富。2004年科技部與香港原工商及科技局簽署了《內地與香港成立科技合作委員會協議》,約定每年召開會議商定年度合作計劃。我感到很高興,香港特區的特首梁振英先生三次訪問科技部,每年我們都有機會共商香港和內地的科技創新合作。我們的合作從協議簽訂後,到現在已經召開了11次會議。
主要合作內容包括:在基地建設方面,已協助香港建立了16家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夥伴實驗室、建立了6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在項目研究方面,2006年至今,已核準472位香港科研人員參與了國家科技計劃課題的研究工作。在人才交流方面,香港科研人員入選國家科技計劃專家庫的人數已達192人。在科技獎勵方面,2016年,香港科研人員完成或主要參與完成的項目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6項、國家科技進步獎5項,其中有3項國家自然科學獎為第一完成人。從數字上看起來,香港科技人員已經和內地科技人員融為一體。
2017-03-11 17:32:57
我覺得還可以進一步發揮好合作機制的作用。去年我們在香港舉辦了“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董建華副主席、梁振英特首以及香港的各個大學校長,一些重要企業的負責人都參加了成就展及相關論壇,我們很多內地科學家在論壇上發表了很好的報告。據不完全統計,一星期當中大概有6萬多人參觀了科技創新成就展,也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和讚賞。
今年我們正在深入推動內地和香港創新合作。比如加大支援香港科學家參與國家科技計劃力度,繼續支援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夥伴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建設,深入推進香港創業青年內地行活動。去年有100位香港青年到各地眾創空間進行了合作、參觀、研討,今年大概有200-300名參加活動。還有就是,擴大舉辦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港澳臺大賽,使內地和香港的創業青年都能夠有展示的舞臺,都能夠對接金融資本的支援。同時,我們還在加強和香港團結基金等民間基金會的合作,繼續推動內地科技成果在香港的展示展覽。我們希望香港的大學、院所和企業更多的到內地來,開展科研合作和創新創業。
2017-03-11 17:35:27
今天由於時間關係,本次記者會到此結束。謝謝萬鋼部長,謝謝徐建培秘書長,謝謝各位記者。再見。
2017-03-11 17:38:51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圖片大圖:
中國網 高聰
中國網 高聰
中國網 高聰
中國網 高聰
中國網 高聰
中國網 高聰
中國網 郭天虎
中國網 高聰
中國網 高聰
中國網 高聰
中國網 郭天虎
中國網 高聰
中國網 高聰
中國網 高聰
中國網 郭天虎
中國網 郭天虎
中國網 高聰
中國網 高聰
中國網 郭天虎
中國網 高聰
中國網 高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