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
    上海世博會主題論壇“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定於2010年7月3日上午9點在中國江蘇南京紫金山莊紫金廳舉行,中國網對開幕式及論壇進行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實錄圖片實錄返回直播頁

世博新聞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

活動標題

  • 上海世博會主題論壇環境保護與城市責任

活動描述

  • 上海世博會主題論壇環境保護與城市責任定於2010年7月3日上午9點在中國江蘇南京紫金山莊紫金廳舉行,中國網對開幕式進行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題論壇“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現在開始。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有請中共江蘇省委常委、中共南京市委書記朱善璐先生主持今天的開幕儀式。

    2010-07-03 08:57:28

  • 朱善璐: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主題論壇開幕式現在開始。

    2010-07-03 08:59:30

  • 朱善璐:

    首先,請允許我介紹出席開幕式的嘉賓。他們是: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先生;

    全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先生;

    國家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先生;

    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江蘇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梁保華先生;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先生;

    江蘇省省長羅志軍先生;

    江蘇省政協主席張連珍女士;

    國家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先生;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丁薛祥先生;

    南京市市長季建業先生;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納先生;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環境規劃署首任執行主任莫裏斯·斯特朗先生;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主席、印度能源和資源研究所所長拉金德拉·帕喬裏先生。

    2010-07-03 09:00:29

  • 朱善璐:

    出席本次論壇的還有,國際環境組織代表,環境專家學者,世博園區參展總代表,城市最佳實踐區環保企業代表,國內各省(區)市環境負責人共約600多人。本次論壇以“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為主題,設置了一個全體大會和六個分論壇,圍繞環境保護、低碳發展、綠色創新等熱點領域和焦點話題進行研討,分享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經驗,加強政府、企業、公民的環境責任意識,增進共識,加強合作,共同應對環境變化的挑戰。

    2010-07-03 09:09:48

  • 朱善璐:

    這次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主題論壇在南京召開,是世博會組委會對江蘇南京的信任,也是這座城市的驕傲。在此我謹代表這次論壇的主辦方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和800萬南京市民對各位領導、各位來賓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現在請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江蘇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梁保華先生致辭,大家歡迎!

    2010-07-03 09:12:34

  • 梁保華:

    尊敬的俞正聲書記、厲無畏副主席、周生賢部長、張國寶副主任、阿希姆·施泰納先生,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相聚在歷史文化名城南京,隆重舉行上海世博會“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主題論壇。這是江蘇承辦的上海世博會第三個主題論壇,我代表中共江蘇省委、省人民政府和江蘇人民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出席論壇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表示誠摯的歡迎。

    2010-07-03 09:13:51

  • 梁保華:

    城市匯集了人類文明進步的精華,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越來越多的居民享受著城市的現代生活。但是城市發展也面臨著環境污染、氣候變化等嚴峻挑戰。本次論壇聚焦城市環境保護、開展相互交流、分享有益經驗、共同探討對策,對於演繹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內涵,具有重要的意義。

    2010-07-03 09:16:01

  • 梁保華:

    環境和氣候變化,既給城市發展形成巨大壓力,也帶來重要的發展機遇。應對環境和氣候變化,根本之策在於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城市的經濟增長,必須由主要依賴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人的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轉變;城市的規劃和建設,必須由規模擴張、人口集聚為主轉向更加注重協調發展、人居環境優化。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升級,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培育新的增長點,拓展新的發展空間。以結構調整、集約發展推進節能減排,加快發展低碳經濟、迴圈經濟,促進綠色增長、和諧發展。

    2010-07-03 09:16:35

  • 梁保華:

    城市是人類生活的美好家園。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既要加快生産方式轉變,又需要推動消費模式轉變。必須在全社會倡導綠色消費理念,大力節約各類資源,鼓勵使用可再生能源,加快發展綠色交通,積極推廣節能省地型建築,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形成節約、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通過可持續的消費促進可持續的發展。

    2010-07-03 09:17:53

  • 梁保華:

    江蘇是一個城市密集的省份,正處在加速推進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的關鍵時期。我們堅定不移走科學發展之路,堅持環保優先、節約優先,致力於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生態城市。目前全國11個城市獲得國家生態市稱號,江蘇有5個,全省還有19個城市獲得環保部授予的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稱號,佔全國的1/4。省會南京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而且是全國綠化率最高的城市之一,本次論壇的會址就座落在35平方公里的城市森林之中。我們深切感到,應對環境和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實現城市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任務艱巨而繁重,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政府必鬚髮揮主導作用,企業必須承擔社會責任,公民必須履行應盡義務,城市之間需要加強合作。

    2010-07-03 09:18:10

  • 梁保華:

    上海世博會是環境友好的盛會,本次論壇充分體現了上海世博會所倡導的綠色理念。我們將以本次論壇為契機,學習借鑒世界上環保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積極開展城市環保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努力把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讓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最後,祝本次論壇圓滿成功!歡迎各位嘉賓到江蘇各地參觀考察。謝謝!

    2010-07-03 09:18:41

  • 朱善璐:

    謝謝梁保華書記。下面請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厲無畏先生致辭,大家歡迎!

    2010-07-03 09:19:07

  • 厲無畏:

    尊敬的俞正聲書記,尊敬的梁保華書記,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上午好!

    非常高興接受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執委會邀請,來到美麗的六朝古都南京,參與上海世博會主題論壇。世博會主題論壇是與世博會主題理念、思想成果聯繫較為緊密的一個板塊,是展覽展示的補充。它直接演繹世博會主題,既是世博會精神遺産的集中體現,也是展望世博會未來的重要平臺。“環境變化和城市責任”作為世博會系列主題論壇中的第四場,旨在從環境角度探索人、城市和地球的關係,揭示城市與自然環境的相互影響,以及城市在全球環境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責任。

    2010-07-03 09:20:02

  • 厲無畏:

    眾所週知,伴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進程,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峻。空氣污染、水污染、酸雨、荒漠化等區域性傳統環境問題仍在蔓延,而以能源危機和氣候變化為代表的全球性環境問題更對地球的資源可持續利用和人類的生存與 發展提出了重大挑戰。雖然一些發達國家已經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區域性環境問題,但國際社會仍未能從根本上遏制全球環境總體惡化的態勢。我們只有集聚全球智慧、精誠合作,才能共創城市的未來。

    2010-07-03 09:21:21

  • 厲無畏:

    為此,我們需要國家層面的戰略合作,也需要諸多其他行為主體的共同推進。具有適當的空間、資源和能力,擁有一半的全球人口,決定了城市可以在環境治理和危機應對過程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2010-07-03 09:21:47

  • 厲無畏:

    近年來,面對資源短缺和全球性的能源與氣候危機,低碳技術和綠色發展理念在國際上越來越受到關注。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出臺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有的還制定了具有強制執行力的法律。但目前人們對氣候變化的長期影響、低碳發展亦或是低碳經濟的概念界定、評估體系和發展手段等方面仍缺乏共識,存在爭論。

    2010-07-03 09:22:01

  • 厲無畏:

    因此,通過世博會本身的建築示範,通過各國的科技創新展示,通過最佳城市實踐區的探索,我們有望對環境治理和氣候變化等概念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和學習。本次論壇就要為大家搭建這樣一個平臺,讓我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為理念探討、技術交流與城市間合作提供更多的機會與空間。

    2010-07-03 09:22:15

  • 厲無畏:

    現在,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已在中國成為熱點話題和大勢所趨,我所在的全國政協也發揮了對國家發展戰略決策諮詢和建言獻策的作用。在今年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前5個提案中,由九三學社提出的關於“把握機遇,走中國特色的低碳發展道路”的提案被列為1號提案,説明瞭中國中央政府對科學發展的重視。

    2010-07-03 09:22:30

  • 厲無畏:

    今天,在風景如畫的紫金山莊,來自全球各地的政府高官、企業領導人和學術精英匯聚一堂,共同探討環境和氣候變化問題,相信對於城市如何更好治理環境、實踐低碳經濟,構建更為有效的國際城市間環境合作機制,更好的發揮城市在全球環境治理中重要載體和平臺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我相信,本次論壇也一定會産生一系列思想成果,為城市管理者提供有指導性的理念和實踐主張,對企業的清潔生産機制提出更明確的戰略方針,更將對公眾低碳生活方式的養成提供清晰的指南。

    2010-07-03 09:22:49

  • 厲無畏:

    女士們,先生們,讓我們攜手同心,共同應對環境和氣候變化危機,實現人與環境和諧相處,我們的城市生活一定會更幸福,我們的城市面貌一定會更美好!

    謝謝大家。

    2010-07-03 09:23:16

  • 朱善璐:

    謝謝厲無畏副主席。下面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致辭,大家歡迎!

    2010-07-03 09:23:40

  • 俞正聲:

    尊敬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施泰納先生,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今天,我們相聚世博,相聚在歷史悠久而又充滿活力的古城南京,探討“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這一城市發展中的共同話題。首先我謹代表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組委會、執委會,向論壇的舉行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出席論壇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對支援、參與上海世博會的社會各界,以及所有為本次論壇做出貢獻的朋友們表示誠摯的謝意!

    2010-07-03 09:24:56

  • 俞正聲:

    世博會近160年的歷史,是一部人類城市文明的發展史。從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産力急速提高,到對生態環境的關注,世博會不僅展示了科技的力量,更是體現了人類對城市文明發展的理性思考和探索。

    2010-07-03 09:25:17

  • 俞正聲: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2010年上海世博會擔負起了實踐和傳播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角色,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薈萃了全球綠色環保城市的先進案例、成功經驗和無限創意,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建設經驗、傳播先進城市發展理念,致力於探究什麼樣的城市才能讓生活更美好,致力於辦成一屆低碳環保的全球盛會,致力於成為低碳環保理念重要的倡導者、實踐者和傳播者,從而為人類可持續發展留下一份豐厚的精神遺産。

    2010-07-03 09:25:53

  • 俞正聲: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2010年上海世博會擔負起了實踐和傳播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角色,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薈萃了全球綠色環保城市的先進案例、成功經驗和無限創意,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建設經驗、傳播先進城市發展理念,致力於探究什麼樣的城市才能讓生活更美好,致力於辦成一屆低碳環保的全球盛會,致力於成為低碳環保理念重要的倡導者、實踐者和傳播者,從而為人類可持續發展留下一份豐厚的精神遺産。

    2010-07-03 09:26:30

  • 俞正聲:

    作為匯聚全球環境領域前沿思想的舞臺,這次南京論壇選擇了“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為主題,通過聚焦全球化、城市化進程中的環境問題,共同探討城市未來的發展模式和相關各方的環境責任,意義深遠。

    2010-07-03 09:26:51

  • 俞正聲:

    女士們、先生們!當前,實現城市的和諧、可持續和綠色發展,是擺在世界各國面前的一個重大而緊迫的課題。中國政府已經明確了到2020年碳排放強度在2005年的基礎上下降40%到45%的目標,在解決環境問題方面,我們一貫堅持“全球思考、城市行動”的觀點,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全球的發展環境,同樣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落實到地區和誠實的行動當中。我們堅持氣候變化等全球環境問題與城市當地環境污染問題協同解決的觀點,在解決城市環境問題中為全球環境問題的解決作出貢獻。我們同樣堅持環境問題必須在發展中解決的觀點,在享受經濟快速發展成果的同時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生活品質。

    2010-07-03 09:27:02

  • 俞正聲:

    與世界上其他許多城市一樣,上海長期以來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積極探索和實踐符合特大型城市特點的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道路,特別是以籌備和舉辦世博會為契機,進一步加大了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力度,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推動城市環境同步改善。但是,目前資源環境問題仍然是制約上海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瓶頸。

    2010-07-03 09:27:19

  • 俞正聲:

    衷心希望大家暢所欲言,互為鏡鑒,為應對全球環境變化的挑戰和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為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共同願景,貢獻自己的智慧。相信各位的遠見卓識,必將給我們帶來有益的啟迪和幫助。最後,預祝本次論壇圓滿成功,並歡迎大家到上海參觀世博會,謝謝大家!

    2010-07-03 09:27:30

  • 朱善璐:

    謝謝俞正聲書記,再次感謝以上三位領導和嘉賓精彩的致辭。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作為本次論壇的東道主城市,南京是中國江蘇省的省會,是聞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是長三角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它也是一個經濟充滿活力,文化富有特色,人居環境優良的正在現代化道路上迅速前進的城市。

    2010-07-03 09:27:41

  • 朱善璐:

    近年來,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有關部委和各方面的關心支援下,南京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道路,連續十八年來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同時在促進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方面取得了新的進步,特別在生態環境建設和環境保護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獲得了聯合國人居特別獎,也獲得了全國文明城市的稱號。

    2010-07-03 09:30:06

  • 朱善璐:

    各位領導、嘉賓和朋友們也許知道,在今年初南京有幸贏得了2014年第二屆夏季奧林匹克青年運動會的舉辦權。我們現在正在努力籌備新一屆的青奧會。本次論壇無疑為我們這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思想理念和新的動力,更為舉辦一次新的青奧提供指導。我們將利用這次會議學習各地城市的先進經驗,進一步加大城市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的力度,特別是要進一步著力解決好南京這座城市還面臨的諸多環境問題和挑戰,加快提升城市的功能品質、人居品質和環境水準,促進協調發展,建設環境友好城市,努力把南京打造成與江蘇省會、中國特大型城市相匹配的一流城市和現代化人文樂土。

    2010-07-03 09:33:21

  • 朱善璐:

    我們將承擔起新的責任,為了保護環境,提高發展品質和水準,提高人居幸福指數,我們要繼續做出努力,把這次會議的論壇遺産留下來。

    再次感謝各位領導和嘉賓出席本次論壇的開幕式,最後預祝本次論壇圓滿成功,開幕式到此結束,謝謝各位!

    2010-07-03 09:33:33

  • 主持人:

    現在進入全體大會。全體大會由中國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敬一丹女士主持。

    2010-07-03 09:33:57

  • 敬一丹:

    各位朋友、各位嘉賓大家好,今天我們相聚在南京,領略南京城市又古老又年輕的魅力,我們的話題聚焦在“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這個主題上。環境變化讓我們有一種沉甸甸的感覺,這幾個字充滿了動感,同時有一些憂思,而城市責任讓我們捫心自問,城市責任既包括政府的責任,也包括企業的責任,也包括我們每一個公民的責任。今天我們在這裡將聽到五位嘉賓對於主題的闡述,今天的五位嘉賓都讓我們期待,他們是周生賢先生、阿希姆·施泰納先生、張國寶先生、拉金德拉·帕喬裏先生和鄭國光先生。首先有請中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先生。周先生曾長期在中國西部工作,從1999年開始就和綠色打交道,曾經主管過我們國家的林業工作,現在主管環境保護工作,有請周先生。

    2010-07-03 09:34:26

  • 周生賢: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上午好。世界博覽會是一項歷經160年、具有重大影響的國際性博覽活動,它薈萃人類文明成果的精華,張揚人類聰明才智的遐想,讓各國人民共用歡樂和諧,成為推動世界範圍經濟、科技、文化、環保、發展的巨大動力。上海世博會是首屆以城市為主題的世博會,也是一屆探討新時期人類城市發展的盛會,其主題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非常切合城市發展的共同願景。

    2010-07-03 09:36:56

  • 周生賢:

    今天我們齊聚江南歷史文化名城南京,暢談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城市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科技、教育的中心,工業革命200多年來,城市化的規模、廣度、深度加速推進,目前全球超過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創造了世界70%以上的産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曾經預言,21世紀對世界影響最大的兩件事,一是美國的高科技産業;二是中國的城鎮化。近五年來,中國的城鎮化率年均增加0.9%,2008年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的地區生産總值18.63萬億元,佔全國GDP的62%。截至2009年全國城鎮人口為6.22億,城鎮化率達到了46.6%,逐步接近中等國家的平均水準。中國城鎮化已呈現加速發展的趨勢,“十二五”期間中國城鎮化的水準將超過50%以上。

    2010-07-03 09:38:28

  • 周生賢:

    創新是發展的基因,創新和發展是城市持續進步的活力源泉,正因為有了創新和發展,城市才煥發勃勃生機。城市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的發展,可持續的發展,一旦背離了正確的軌道,即使城市創造了多麼豐富的物質財富也難以生存,並對生活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這樣的慘痛教訓並不鮮見。城市需要不斷的探索新的發展理念、發展路徑、發展方式,在解決各種矛盾和難題中創新前行。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進程中,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把環境保護確立為國策,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國家戰略。進入新世紀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推進環境保護工作的歷史性轉變,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等新理念,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重要變化。

    2010-07-03 09:41:40

  • 周生賢:

    從我國城市環境保護來看,在城市人口大幅增加、經濟持續增長的情況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城市污水處理率顯著提高,城市環境品質明顯提升。2006年以來累計新增城市污水處理能力4660萬噸,累計新增總裝機容量4億千瓦以上。截止到2009年底,我國脫硫機組裝機容量佔全部火電機組的比重由2005年的12%提高到了71%,城鎮污水處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了72.3%,比90年代初期提高了57.4個百分點。與2005年相比,2009年環保重點城市空氣二氧化硫的平均濃度下降24.6個百分點與,地表水斷面的高錳酸鹽指數平均下降29.2個百分點。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與發達國家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程相比,發達國家以200、300年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近3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集中出現。因此,我國的環境呈現出明顯的壓縮型、結構性、複合型的特點,環境與經濟發展的矛盾更加尖銳,環境問題影響社會和諧更加突出,已經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

    2010-07-03 09:44:49

  • 周生賢:

    我國作為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發展的壓力前所未有,環保的壓力也前所未有,發達國家走過的先污染後治理,犧牲環境換起經濟增長,注重末端治理的老路在我國行不通,也走不起,我們必須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在生態文明的事業下,在新型工業化和快速城鎮化的進程中立足於中國的國情,借鑒世界各國的經驗教訓,不斷地改革創新,積極的探索一條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地環境保護新道路。

    2010-07-03 09:47:26

  • 周生賢:

    代價小,就是要堅持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以盡可能小的環境代價支撐更大規模的經濟活動。

    效益好,就是要堅持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建設的相統籌,形成最佳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排放低,就是要堅持污染預防與環境治理相結合,用適當的環境治理成本把經濟社會活動對環境的損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可持續,就是要堅持環境保護與長遠發展相融合,以環境保護的不斷加強推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010-07-03 09:49:07

  • 周生賢:

    探索環保新道路,需要用新的理念進一步深化對環境保護的認識,用新的視野把握好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機遇,用新的實踐推動環境保護取得更大的實際成效,用新的體制機制保障環境保護的持續推進,用新的思路謀劃環境保護的未來,抓緊制定與我國基本國情相適應的環境保護的宏觀戰略體系,全防全控的防範體系,健全高效的環境治理體系,完善環境法律法規標準體系,完備環境管理體系,全民參與的社會行動體系。 從國家戰略的層面、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進程、再生産的全過程和生態文明的主戰場全力推進。

    2010-07-03 09:49:57

  • 周生賢:

    女生們、先生們、朋友們,進一步做好城市環保工作,是探索中國環境保護新道路的重要內容,城市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各種要素高度聚集區,隨著每人平均GDP水準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升級,城市對環境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日益成為社會和諧的重要標誌,更好的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良好的生態環境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新的競爭優勢,城市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加強城市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切入點,可以促進經濟轉型和民生改善,改變導致對自身生存環境破壞的生産方式和消費方式。

    2010-07-03 09:55:32

  • 周生賢: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進一步改善民生的新階段。環境保護是重要的切入點和關鍵的支撐點,經濟發展決定人們的生活水準,環境狀況決定人們的生存條件。乾淨的水、清潔的空氣、放心的食品和優美的環境,直接關係人們群眾的生活品質、關係社會穩定、關係城市發展的根本問題,城市是加快加強環境保護的重要陣地,是我國環境保護總體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有利地推進城市環境保護,讓生活更美好,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採取措施。

    2010-07-03 09:56:57

  • 周生賢:

    第一,加強飲水水源地的環境保護,讓城市居民喝上乾淨的水。水是生命之源、發展之基,飲水用水安全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十一五”以來,我們把保障飲水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指導各地科學劃定和調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建立水源排污水口。前不久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編制發佈的《全國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明確提出到2015年水質達標的飲水水源地的比例不低於90%,到2020年達到並穩定在95%以上,規劃要求地方各級政府以改善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品質為目標,重點做好城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和保護工作。優先開發水源地環境保護監測管理和應急能力相關的工程建設,加強引用水源地的環境監測和監管,排查清除污染隱患,防範威脅城市飲用水安全的突發環境事件,同時加大“三河三湖”、三峽庫區及上游、南水北調的水源地這些沿線、松花江、黃河小浪以及上游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止的力度,努力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恢復生機。

    2010-07-03 09:57:44

  • 周生賢:

    第二,推進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讓城市居民呼吸上新鮮的空氣。近年來,我國一些地區的酸雨、灰霾、光化學煙霧等區域性大型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嚴重危害群眾健康,影響環境安全。今年5月國務院轉發了環境保護部等九個部門制定的《關於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品質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確保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空氣品質良好,到2015年建立大氣聯防聯控機制,重點區域內所有城市空氣品質達到國家二級的標準。區域空氣品質大幅度改善,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制定實施火電、鋼鐵、石化、水泥、化工等重點行業的大氣污染特別排放限制。提高建設項目的環境準入門檻,優化區域産業的結構和佈局,加強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等重點污染物的防止,強化二氧化硫排放的總量制度,改善城市能源消費結構,強化機動車污染防治,完善空氣品質的監管體系,加強空氣品質的保障能力建設。

    2010-07-03 10:02:38

  • 周生賢:

    第三,強化農村環境保護,讓城市居民吃上放心食品。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農村環境保護取得了較大進步。但是農村環境形勢依然嚴峻,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與工業污染疊加,各種新老污染相互交織,這不僅影響農村居民的生存環境,也威脅城市居民米袋子、菜籃子和水缸子的安全。

    解決農村環境問題必須堅持城鄉環境保護統籌考慮、協調推進,突出抓好農村水環境治理,把污染防控和生態工程建設結合起來,建設清潔水源,嚴格控制主要糧食産區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加強畜禽和水産養殖的污染防治,鼓勵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建設清潔田園,集中力量開展農村環保的綜合整治工作以及生態區的示範建設工作,搞好村鎮生活垃圾的處理,因地制宜地建設清潔家園。

    2010-07-03 10:10:39

  • 周生賢:

    第四,狠抓污染減排和生態環境建設,讓城市居民在優美的環境中生産生活。污染減排是我國加快轉變經濟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我們咬定目標,自加壓力,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深入研究、健全減排指標監測和考核體系,大力推進結構減排、工程減排和管理減排,確保完成“十一五”污染減排的任務,加快實施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強化對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生物等自然資源的生態保護,努力推進污染防治、生態保護與城市環境品質的協同改善,讓城市居民在山清水秀的優美環境中生産和生活。

    2010-07-03 10:16:22

  • 周生賢:

    第五,推進綠色發展,讓城市居民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的理念。在這次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許多國家更加突出“綠色復蘇”理念,紛紛實施所謂“綠色新政”,把綠色經濟作為刺激計劃的重要內容,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搶佔後危機時代的制高點。綠色經濟、低碳經濟、迴圈經濟都強調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平衡、和諧共生,可以納入到生態文明的框架中。弘揚城市綠色發展理念,就是弘揚城市生態文明的理念。

    2010-07-03 10:16:37

  • 周生賢:

    推進城市綠色發展,就是推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環境意識的廣泛宣傳和環保知識的教育普及,是實現國家環境保護意志的重要方式。要弘揚綠色發展,倡導生態文明的理念,以環境友好促進社會和諧,以環境文化豐富精神文明。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城市環境保護任務艱巨,前景光明。讓我們攜手合作,開拓創新,在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上奮力前行,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共同願景一定能夠早日變成現實。預祝本次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2010-07-03 10:16:48

  • 敬一丹:

    謝謝周部長。現在世博會已經有2000多萬參觀者了,而我們世博會的論壇也引進了一個個話題。今天的論壇是我們的第四次世博論壇,在這之前,在寧波我們論壇的關健詞是資訊化,在蘇州我們論壇的關健詞是文化傳承,在無錫我們論壇的關健詞是科技創新,而今天,我們的關健詞是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

    假如説可以用顏色來形容一個個論壇,那今天我們論壇的顏色就是綠色的。接下來的演講者,他的關健詞就是綠色和可持續。他就是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納先生,有請。

    阿希姆·施泰納先生曾就讀于牛津大學和倫敦大學,曾經擔任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秘書長。

    2010-07-03 10:17:41

  • 阿希姆·施泰納:

    尊敬的俞正聲書記,各位尊敬的代表,女士們、先生們,首先我要感謝大家邀請我們來參加這次的主題論壇。上海世博會從今年一開始就吸引了全球的注意。作為聯合國這樣一個大家庭,聯合國的整個團隊包括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都把世博會看成是一個值得驕傲的場合,看成一個合作的舞臺。中國邁出了非常勇敢、非常有志向的一步,與世界分享中國自身的發展願景,交流上海的發展、中國的未來。

    中國不僅在看它目前的自身狀況,也在看未來的發展。周部長的發言已經講得非常清楚,中國應對了發展中的很多挑戰,所以發展的歷程不僅僅是解決過去所帶來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著眼于未來的發展。不僅僅是中國的發展,也包括整個星球上的全人類的發展。

    2010-07-03 10:28:07

  • 阿希姆·施泰納: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一直都關注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確實,我們需要進一步治理整個世界,治理環境。因為污染和破壞對於環境資産所帶來的危害,對社會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但這一問題也讓我們全人類團結到了一起,因為我們已經到了全人類都必須應對這種狀況的地步——半數以上的人類所賴以生存的環境都受到了威脅。這些威脅包括溫室氣體,包括氣候方面的變化,等一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主席將就全球變暖展開講述。

    由於過度使用和污染,我們看到在世界上許多地方,漁業、水産業等為人類提供必須蛋白質的産業,現在都遭到了破壞,海洋生物多樣性也遭到了威脅,不僅是魚類,生態環境也遭到了極大破壞。

    2010-07-03 10:28:27

  • 阿希姆·施泰納:

    我今天早晨有幸跟俞書記進行了交談,在二十世紀,農村發展和工業化發展使得土地條件逐步惡化,帶來了很多問題,目前每年要減少1200多萬公頃的可耕種土地。現在我們比以前更加擔心,在40年不到的時間內,地球人口將增加30億,需要更多的食物和飲用水。在未來生活中,這些需求會大量存在,但我們現在又在做什麼?在世界很多地區,農業模式需要更多地利用土地,同時,土壤流失現象又非常嚴重,糧食生産所面臨的壓力就更大了。

    我相信,上海世博會以及這些世博主題論壇都會對人類做出貢獻。作為主要生産基地的農村正在經歷城市化進程,過去的幾年中,人類有史以來首次看到超過一半的人居住在了城市中。在中國,這方面的變化是最大的。大家此前聽到過演講中提及的內容,包括城市基礎設施的發展,就業機會的提高,以及現代經濟的發展,這些不僅是我們今天的挑戰,也是未來必須應對的挑戰。

    2010-07-03 10:28:43

  • 阿希姆·施泰納:

    所以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非常好,非常契合目前的情況。中國已經有了長足發展,而且還在持續發展。中國的發展不僅對中國自身很重要,對全人類也很重要。

    今天的城市是創新的前沿,同時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對象。從這個角度來説,城市的環境必須良好。我們必須提供就業、清潔的飲用水、食物以及最基本的生活必須品,而不是讓更多的人持續在貧困中掙扎。

    在這樣充滿挑戰的背景下,綠色經濟、綠色發展、綠色增長等説法十分重要。當今城市消耗了75%以上的世界資源,城市居民大概産出了60%到80%的溫室氣體,而且城市也應該意識到:城市不再是孤獨的存在,而是處在一個經濟和生態的大環境當中。

    2010-07-03 10:32:45

  • 阿希姆·施泰納:

    城市同時也是主要的污染源,清潔水的處理系統就顯得特別重要。城市的生態足跡對可持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此外,城市是這次論壇最重要的一個資訊,本次論壇是一個特別好的機會,能夠加速建設綠色經濟。我們不應該中止發展,環保應該跟人類的發展同步進行,而不應只管發展,結果又給社會帶來了更大的威脅。

    聯合國在過去十年中做了許多能源方面的調查,在中國也進行過,包括調查氣候變化情況、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現狀等。我們可以減少能耗,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可以減少80%以上,而不至於帶來其他的經濟問題,或者使經濟發展受到阻礙。

    2010-07-03 10:41:51

  • 阿希姆·施泰納:

    我曾經跟王石他們交談過,他們有一個健全的施工方法,能是房屋的能效達到理想狀態。二十年前,王石提過白蟻給人類所帶來的影響,這種啟示很有意思,這樣我們才可以從大自然中學到智慧。大自然是技術最好的設計師,也是管理體系的設計師。中國的綠色經濟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的注目。

    我們再看一下能源問題、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們談可再生能源的時候是十到十五年之前,當時是考慮到未來可再生能源會給現代經濟發展帶來基礎性的作用。每年我們都會發佈相應的報告,我們去年提交2008年報告的時候,發現在全球經濟投資當中,1億7200萬美元被投在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並非遙不可及,但不少國家沒有抓住這個快速發展的機會,中國非常好的吸取了這些教訓。我們可以看一下環境保護在二十一世紀的一些特點,這已經不再是一個神秘的東西,不會再認為保護環境可能減緩經濟發展,或者認為快速的經濟發展總是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2010-07-03 10:46:35

  • 阿希姆·施泰納:

    在這樣一個世界,我們要意識到,環境對經濟的貢獻不是僅僅按照傳統GDP的方式來衡量的。試以印度為例,森林資源對於GDP的貢獻,一般而言僅有3%到4%。但是,如果再看一下平均GDP,印度有4億多人住在農村,他們都要依賴森林,依賴自然資源,這樣計算森林對他們的貢獻,非常讓人驚訝,森林佔到了GDP的50%到70%。這些地區的窮人對於生態環境的變化是感受最深刻的。

    我剛才説了,城市並不是孤島,而是和農村經濟緊密相連,和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緊密相連。正是在這一點上,綠色經濟讓我們看到新的體系和系統。如果這個世界要求乾淨的飲用水、新鮮的食物,同時也要為保護生態系統負責任,那麼,我們要從不同的宏觀經濟發展角度來看經濟發展。基礎設施的發展,不僅僅是看多少公里的路建成了,用了多少的水泥,建了多少房子——這些都是從傳統角度來看的——我們還要看一看生態基礎設施和經濟是如何互動的。

    如果從這些角度去考慮,同時也關注生態基礎設施的損耗,那麼在二十一世紀最初階段,我們已近開始深刻懷疑過往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是否能持續。中國的經濟發展,在過去三十多年間取得了非同尋常的發展,但是生態財富也有很大的損失。剛才周部長也説到,二十一世紀的發展不應再以環境的犧牲為代價,這方面的創新能夠改變我們未來經濟發展的模式,尤其是城市發展的模式。

    2010-07-03 10:52:12

  • 阿希姆·施泰納:

    這也不是什麼很高深的科學,很多城市可能會説:城市存在如此之多的問題,環境問題好像還不是最重要的。可是,在過去的幾年中,大家也看到一些綠色經濟的基本原則得到很好的實踐,不僅是在實驗室裏面,而是在上海這樣一個偉大的城市中得到了實現。倫敦花了一百多年才建設了如此多的地鐵,而上海才花了多少年?大家也看到了,地鐵讓上海城市居民的出行變得方便。

    交通堵塞現在越來越嚴重,地鐵的發展給其他城市提供了很好的模式。上海現在已經擁有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軌道交通系統,總計已超過了400多公里。相信到2020年,這一數字會達到六七百公里,可能會使上海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多、最長軌道交通的城市。這是一種範式的轉變,綠色經濟得到了長足進步。在金融危機過程中,很多國家忽視了這一點,在歐洲、北美要鼓勵居民去買車,投入了很多的經濟刺激成本。在上海,我們看到政府幫助居民做出正確的選擇——選擇清潔能源。首先是在白色家電這個領域,包括電視、電飯煲等等,舊的白色電器被能效更高的産品所替換,政府為此提供補貼。在工業化的西方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在汽車保有方面收過稅。而要在上海開一輛車,必須考慮這個稅的承擔,也就是説,讓人們有了這樣的驅動因素,來購買更省能源的汽車。

    2010-07-03 11:00:49

  • 阿希姆·施泰納:

    大家知道,現代人建設了城市,這是創新和現代工業文明最重要的地方。但是大家看看世界上的城市正在發生什麼?包括汽車尾氣排放問題,包括堵車問題,從家裏到工作地點要開六、七個小時的汽車,這樣的情況一定不是理想的出行方式。像布宜諾斯艾利斯這樣一些城市,他們的GDP增長因這些因素而受到相當大的阻礙。現在我們在談論綠色經濟,談論城市發展,中國也在討論接下來的一個五年規劃。中國已經比其他國家做了很多,包括生態文明方面。我也希望看到中國的這樣一個願景和志向得到實現,使中國將自己的發展模式進行轉型,最終也鼓勵世界更多國家和地區向中國學習。

    我們的發展,其實是再一次發現生態文明以及自然財富。這是最重要的基本因素,生態文明的確是我們關注未來的關鍵因素。

    謝謝大家!

    2010-07-03 11:03:47

  • 敬一丹:

    謝謝您的“綠色”演講。

    我們今天進行論壇的地點就在紫金山腳下,我相信在現場進行同聲傳譯的翻譯,一定會把“紫金山”這幾個字的詩意傳達給我們遠方的客人。

    其實我們的論壇並不僅僅是在紫金山這個地方,它是開放的,因為就在此刻,我的媒體同行們正在進行直播。他們來自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江蘇人民廣播電臺、江蘇衛視、東方衛視、國際線上、世博網。他們已經通過媒體,把這裡的聲音傳到了世博中心、新聞中心,傳到了千家萬戶。我想,從這裡發出的聲音會得到廣泛的共鳴。

    接下來演講的嘉賓是張國寶先生,張國寶先生是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有請。張國寶先生曾經參與過很多重大項目的工作,比如首都機場建設、西氣東輸、青藏鐵路等等,有請。

    2010-07-03 11:05:59

  • 張國寶:

    尊敬的俞正聲書記,厲無畏副主席,梁保華書記,女士們,先生們:今天,我們在南京召開上海世博會“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主題論壇,作為主辦方之一,我謹代表國家能源局對論壇的召開表示誠摯的祝賀!

    2010-07-03 11:07:56

  • 張國寶:

    城市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現在,城市已經集中了全球50%以上的人口,城市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發達的交通,集中居住的條件,以及優質的電力、燃氣等能源供應,城市為人類提供了更高的生活品質。但我們也應看到,城市人口集中,交通、建築、採暖、照明以及居民日常生活消費大量的能源,同時工業生産也大多集中在城市地區,城市能源消費已經超過全球能源消費的70%。城市是溫室氣體排放最集中的地方,城市的空氣品質普遍較差,由此引起的健康疾病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因此,城市在給人們提供美好生活的同時,也應對環境變化負有重要責任。發展低碳能源、建設低碳城市,已成為城市領導者面臨的共同課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目前,我國城鎮人口已達到6.2億,佔全國人口的47%,比1978年上升了29個百分點。城市發展給中國人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現正處在城市化加速發展的時期,能源消費迅速增長,我國在短短十幾年內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北京、上海等城市空氣品質下降,晴朗天氣少,看不到明亮的星星,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門話題。重視城市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已引起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在建設低碳城市、減少環境污染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0-07-03 11:08:17

  • 張國寶:

    一是重視能源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低碳能源。近年來,中國水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利用取得長足發展。2009年水電裝機達到1.97億千瓦,居世界第一。風電裝機連續4年翻倍增長,超過2200萬千瓦,躍居世界第三;預計今年將突破3000萬千瓦,將位居世界第二。我們在上海東海大橋建成了亞洲第一座100兆瓦海上風電場,安裝運作了34台3兆瓦風電機組。核電投運機組11台、裝機容量910萬千瓦,佔整個電力裝機比重1%,比例並不高,但在建23台、2540萬千瓦,佔世界在建57台機組的40%,在建規模居世界第一。太陽能熱水器總集熱面積達到1.45億平方米,沼氣年産量約130億立方米,均居於世界前列。非化石能源累計利用規模達到2.4億噸標準煤,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7.8%。我們已經向國際社會承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達到15%左右。全國人大已批准頒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國家能源局已草擬了新能源發展規劃。我們還將加大工作力度,發展低碳能源,採取更多的行動,堅定地履行這一承諾。

    2010-07-03 11:09:06

  • 張國寶:

    二是積極建設低碳示範城市。這屆世博會,上海市為建設低碳城市作了最好的展示。上海南市電廠改建為城市未來館,世博中心、世博軸採用江水源和地源熱泵技術降溫,數千輛新能源汽車為世博園區提供交通服務,這些都是低碳理念的直接詮釋。我們在新疆吐魯番批准建設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充分利用那裏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實現新能源開發利用與城市建設的和諧共進。不久前,在日本福井召開的APEC第九屆能源部長會議上,通過了中國和日本共同倡議的低碳示範城鎮項目,確定中國天津于家堡金融區作為首例低碳示範城鎮,我們有信心以此為契機,在亞太地區建設一個高水準的低碳城市典範。當前,中國從南到北,從沿海到內陸,許多城市都提出了新能源城市、低碳城市的規劃和方案,國家能源局將予以積極支援。

    2010-07-03 11:09:22

  • 張國寶:

    三是在大城市原則上不再佈局新的純燃煤電站。去年11月,上海洋山港LNG接收站建成投運,開始為上海市民提供清潔的天然氣能源,並配套建設上海臨港燃氣電廠,總裝機容量160萬千瓦。北京市大力推進燃煤電站改造和搬遷,我已建議拆除或搬遷位於北京市區的四座燃煤電廠,即拆除位於CBD中心區的國華東郊熱電廠,異地建設燃氣熱電廠;拆除天寧寺熱電廠;大唐高井和京能石景山電廠實行煤改氣或異地建設燃氣熱電廠,這些項目的完成將使北京市的空氣品質進一步改善,已得到了北京市政府和相關企業的響應,即將實施。在大中城市發展分佈式燃氣能源項目,如北京火車南站和廣州大學城熱電冷聯供項目就是很好的示範。另外,重慶等城市也已經開始推廣火電廠“煤改氣”工程。

    2010-07-03 11:10:13

  • 張國寶:

    四是在北方寒冷地區建設集中供熱機組,大量取代燃煤鍋爐。中國在用燃煤工業鍋爐近50萬台,每年排放大量煙塵。國家能源局積極支援北方大中城市建設集中供熱的熱電機組,鼓勵工業園區建設背壓式供熱機組,優先安排以“上大壓小”方式建設的熱電項目。2009年全國熱電機組裝機已達到1億千瓦,2010年上半年又核準熱電聯産機組360萬千瓦。熱電機組的建設替代關閉了大量燃煤中小鍋爐,僅瀋陽市就拆除了5000根煙囪。

    2010-07-03 11:10:34

  • 張國寶:

    五是燃煤電廠安裝脫硫設施,控制二氧化硫排放。近年來,中國新建的燃煤電廠全部配套加裝脫硫裝置,同時加大既有電廠的脫硫改造力度。2009年全國火電廠煙氣脫硫機組投運容量達到4.6億千瓦,佔全部火電機組的比例從2000年的不到2%提高到現在的71%。2005-2009年全國電力裝機容量增長70%,而同期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13.14%,火電廠煙氣脫硫為此做出了很大貢獻。

    2010-07-03 11:10:45

  • 張國寶:

    六是大力實施節能和提高能效。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單位GDP能耗年均下降4%。在能源工業領域,我們堅決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電機組,從2006年到2009底,已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6006萬千瓦,相當於英國全國的電力裝機容量。今年還將繼續關停1000萬千瓦。這些關停的小機組用大機組替代發電,每年可節約原煤81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4億噸。

    2010-07-03 11:10:54

  • 張國寶:

    當前,建設低碳城市,應對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已是世界各國的共識,很多城市已開始行動。上海世博園“城市最佳實踐區”充分展示了低碳城市的未來。葡萄牙館極具特色的軟木外墻,英國倫敦的零碳館,瑞典馬爾默的綠色屋頂,加拿大溫哥華的環保木屋,日本大阪的櫻花隧道,德國佛萊堡的向陽屋等,都展現了綠色和低碳的理念。

    2010-07-03 11:11:04

  • 張國寶:

    女士們,先生們,建設低碳城市,應對環境變化,需要城市領導者和居民的共同努力,堅持科學發展,促進城市和環境和諧。借此機會,我提幾點建議。

    第一,大力發展低碳能源。城市應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經濟發展需要,不斷提高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總量中的比重。大力發展天然氣、水電和核電等綠色支柱能源,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非水可再生能源,推進傳統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潔利用,不斷優化能源結構,實現能源低碳化發展。在大城市不應再建設燃煤發電廠,上海、南京等缺煤城市更應作出表率。但現在我們有些城市還在熱衷於在本地建設燃煤發電機組,去年我國煤炭生産量已達28億噸,進口超過1億噸,煤炭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仍面臨上升的壓力。

    2010-07-03 11:11:13

  • 張國寶:

    第二,促進城市低碳發展。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貫徹低碳理念,著力推進交通、建築和照明節能。推廣太陽能光熱一體化建築。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和軌道交通。加強城市智慧電網和分佈式能源建設。推動能源技術進步,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

    2010-07-03 11:11:34

  • 張國寶:

    第三,倡導低碳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作為能源消費的主體,每一個城市居民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倡導綠色的出行方式,採用低碳的居住方式,使用高能效的家用電器,積極樹立節能是最清潔能源的意識。

    2010-07-03 11:11:46

  • 張國寶:

    第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當前,很多國家都在積極發展低碳能源,開展低碳城市建設,有很多值得相互借鑒和學習的地方,也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我們應該加強交流,推動務實合作。中國與美國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夥伴關係,共同投資成立了清潔能源研究中心,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美國的駱家輝商務部長帶領30家新能源企業到中國洽談合作。中國和日本剛剛簽署低碳示範城鎮建設項目。丹麥的維斯塔司、西班牙的嘎米薩公司在中國投資風電設備製造企業。我們將與有關國家分享經驗,為推動能源和城市的低碳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010-07-03 11:11:56

  • 張國寶:

    女士們、先生們,上海世博會正在向世人演繹著“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燦爛主題,“綠色”、“低碳”無疑是這一主題的體現。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建設低碳城市,共同為創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而不懈努力!

    謝謝大家!

    2010-07-03 11:12:07

  • 敬一丹: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在張國寶先生的演講中他提到了一些建議,建議大家用低碳的方式去消費、去生活。其中一個具體的建議就是要採取綠色出行方式。剛剛在會場,我的記者同行告訴我們説,俞正聲書記這次從上海到南京,就是坐火車來的。我們都知道,7月1號滬寧線高鐵剛剛開通。現在從南京到上海真是太近了,70多分鐘的距離使得我們覺得我們在一起。

    接下來兩位演講嘉賓的主題都關注氣候,首先我們有請拉金德拉·帕喬裏先生。拉金德拉·帕喬裏先生是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主席,他是環境問題的傑出研究者。內行人都知道,在關於氣候的國際論壇上,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有請。我們注意到他今天的領帶都是綠色的。

    2010-07-03 11:12:28

  • 拉金德拉·帕喬裏:

    首先我要感謝組織這個極其及時的主題論壇的組委會,感謝你們邀請我到這裡來,感謝大家給我這樣的機會。

    剛才大家也聽到前幾位演講嘉賓的發言,都説得非常好。我想再探索幾個我覺得同樣非常重要的概念,來幫助我們更好的去身體力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題,讓其得到更加有效、充分的貫徹實施。

    我昨天非常有幸在上海世博會看了看,很不錯,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出色。尤其是中國館,讓我非常開心。當然,我也去了其他一些展館,一會兒我會跟大家提到。

    就上海而言,通過城市規劃,通過世博會的實施和建設,上海向全世界傳達了低碳環保的資訊,這個資訊非常重要,而且做得很有成效。同時,因為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上海也在成為世界上最為脆弱的地點之一,在第四次氣候評估報告中我們也提到了這一點。因為上海靠近海邊,海平面的上升會給上海帶來巨大影響,上海的人口又這麼多,許多地産建設都在不斷蓬勃發展,這些都使得上海在氣候變化面前顯得有些脆弱。

    2010-07-03 11:12:58

  • 拉金德拉·帕喬裏:

    大家都知道,今天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城市中。態度也好、價值觀也好,城市社會必須建立起正確的觀念。如果回溯歷史,一些最重要的創新理念其實都是産生於城市的思維和智力活動之中,現如今,城市地區也要應對其他地區所面臨的挑戰。

    其中之一就是要找出一個可持續的城市化方式,避免讓其成為對自然資源的濫用。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必須實行“低碳”的方式,只有這個模式才能夠維繫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是目前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我們現在必須朝著綠色增長的方向去發展。

    IPCC在第四份評估報告中做出一些評價,G8峰會也好,G20峰會也好,其實也有同樣的目標,就是限制氣溫升高,不能讓氣溫超過某一個限度,這在我們IPCC第四個評估報告中有具體的表述。我們要確保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我們對這樣做的成本也進行了評估,有一點一定要記住,這麼一種途徑,這麼一種方式,其所帶來的成本,可能佔全球GDP的3%不到。也就是説,到2030年,人們繁榮的程度,按照傳統的方式來定義,只會往後推幾個月或者一年。如果全世界都採用這樣的方式,可能成本還不到GDP的3%。減排溫室氣體同時也會減少其他的污染物,這樣環境污染給人類帶來的負面影響就大大降低了。

    2010-07-03 11:24:17

  • 拉金德拉·帕喬裏:

    能源安全也有諸多好處。我們現在所生活的時代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高,而能源的供應是有限的。三年前,石油的價格達到了147美元每桶,我們能保證這樣的情況不會再出現嗎?如果再出現,這就可能帶來比較嚴重的影響,對全球社會的許多方面都會帶來影響。

    我們要強調一點,像塞席爾這樣小島,基本上能源全部依賴自然提供。一旦海平面上升,就會給這個國家帶來很大的問題。關注能源效率非常關鍵,城市地區必須在這方面起到帶頭作用。

    看一下國際能源署的預測,他們已經説清楚了一個事實:從現在到2030年之間,對於石油的需求、對於能源的需求,可能都會來自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以外的國家。像中國、印度、巴西這些國家就承擔了更大的責任,他們正在進行工業化。剛才部長先生説得非常正確,你可以有不同的發展順序。國家先是發展,然後才看到環境,才開始保護環境,建設環境,但我們現在已經不能這樣做了,剛才周部長説得很清楚,我們必須採用一整套方法來發展經濟、保護環境,這樣就必須制定合適的政策。

    2010-07-03 11:29:39

  • 拉金德拉·帕喬裏:

    所以真正要做的就是確保能源使用盡可能高效,因為只有用這種方式,我們才能夠保證全世界的能源安全,才能夠真正造福全人類。

    另外一個核心好處就是食品安全,如果氣候變化,按照預測的方向去發展,那對於農業的發展非常負面,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情況。剛才阿希姆·施泰納先生也説得很清楚,我們必須擔心這個星球上的人要吃飽飯的問題。食品安全其實是今天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氣候變化會加劇這方面的影響。

    另外還有就業,目前我們還沒有足夠的數據,有效使用可再生能源其實是可以帶來就業的,在全世界已經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希望在我們的第五個評估報告中能夠把這些問題詳細展開,給大家提供詳細資訊。

    還有一點要強調,看看在墨西哥灣所發生的事件,石油泄漏的問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這一類的災難只會變得更多。

    還有一點和這一次的災難是相連的,大家已經知道BP承諾花200億來補償漏油事件造成的影響。200億會不會再增加,我們還不知道。很多是在研發方面,更多的使用可再生能源。200億對於研發而言真的是很多錢,但我要説的是,我們不一定非要等到災難發生了再作出反應,我們必須先行採取預防措施。因為社會越來越多樣化,人們也越來越懶,只是應對這樣的災難,而不是做出預案。那麼是不是可以這樣講,我們必須整體看待低碳經濟生活?

    2010-07-03 11:29:50

  • 拉金德拉·帕喬裏:

    我們和中國環境發展理事會進行合作,一起推出了一個報告,我是成員之一,包括印度發展理事會,這也是一個非營利機構。在印度,我們在研究中計算了環境污染對GDP的影響基本在3.5%到7.5%,中國則是1.8%到3.8%。

    我們要看看環境破壞對我們經濟帶來的影響,以及我們應該抓住而沒有抓住的機會。此外還有食品安全的問題,我剛才也提到了,這方面中國做得非常不錯,但是在印度,還有2億以上的人嚴重營養不良。所以要保護生態環境,確保水資源受到恰當保護,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資源,尤其是為窮人做一些實在的事情,同時確保更大範圍的食品安全。

    具體到中國,我剛才説中國做得非常好,為人民提供了足夠的食物。但是這也是有成本的,以工業所拉動的這種增長,大家剛才也提到不少。對於食品的依賴問題基本都出現在比較乾旱的北方。這樣是不是對食品安全帶來了挑戰?

    印度也是過度使用水資源,已經嚴重到了讓人擔心的情況。我要強調一點,這种經濟發展的模式基本上還是發達國家所建立的發展模式,這是不可持續的。在我們的報告中也提及全球的規劃,基本上是每人平均2.2公頃,這其實是很寬泛的評估,但大體是這樣的概念。在印度是0.8公頃,在中國是1.6公頃,到現在這些情況也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

    在印度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給小城市提供現代衛生設施,中國這方面已經做得好多了,但與發達國家還是有差距。

    2010-07-03 11:35:53

  • 拉金德拉·帕喬裏:

    我們還必須一個行業一個行業來看兩個國家的經濟,我想特別強調能效以及資源效率。此外,建築應該是可持續的,應該是有能效的,在我們自己的國家確實有一些很大的變化也在發生,我也希望借此能保證未來有更多的節能式建築樹立起來。這個行業增長非常快,尤其在新興經濟體國家。所以我們不希望採取高能耗、資源消耗很高的增長方式,因為大量依賴能源供應是不可持續的。所以我想強調,建築業是非常重要的,節能的建築很重要。

    交通方面剛才也聽到了一些中國正在採取的舉措,但是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做得非常好。昨天我從上海乘高鐵過來,我們到這邊需要的時間不到2個小時,按照以前的情況,一般要4-5小時。所以我們的發展方向應該是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讓他們可以更多的選用公共交通方式。

    還有一個領域我也想強調一下,就是固體垃圾的處理。我們也是在進行聯合調查,中國每天有20億的固體垃圾,印度工業和礦業的有機垃圾有2億9千噸,是非常大的數字。另外還有3億5千多是農業垃圾。在中國和印度,很多的農業垃圾都可以轉換成生物燃料。所以我覺得,在經濟的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包括城市地區,都有很大的機會。

    當然其中也有挑戰和問題,但其中也有很多的機會。前面幾位都強調過,我們可以互換經歷、互換經驗,相互取長補短,我們會做得更好。

    我想再一次向組織上海世博會的主辦方致敬,因為我真的覺得非常好。我也感謝這次論壇的主辦方,這次論壇非常及時、非常重要,也是我們向全世界展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家要群策群力,能夠從智慧的角度讓全世界的城市都能夠以可持續方式進一步發展。

    我相信像中國、印度、巴西以及其他的國家都可以做出巨大貢獻,可以提供一個不同於發達工業化世界的發展方式。這不僅對這些國家的人民很重要,對世界人民也很重要。

    2010-07-03 11:42:05

  • 敬一丹:

    新朋友、老朋友見面的時候,總是要談天氣,比如這兩天大家見面的時候就説,北京的氣溫是35度,上海、南京已經到了37度。總是要談天氣。人們越來越多的談天氣,而在這個論壇上,我們聽到嘉賓們談天氣,可以説是重量級的談天氣。

    如果説拉金德拉·帕喬裏先生是遠道而來的話,下一位演講嘉賓可以説是回娘家。下一位演講嘉賓是鄭國光先生,他畢業于南京氣象學院。現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和局長,有請。

    2010-07-03 11:42:51

  • 鄭國光:

    女士們、先生們,親愛的朋友,早上好!今天我非常高興有機會參加上海世博會“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主題論壇。同時我也非常榮幸中國氣象局能夠聯合主辦這次重要的論壇。我謹代表中國氣象局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科學應對氣候變化,促進城市和諧發展”。

    回顧世博會159年的歷程,世博會從初期的技術發明創造引領生活,通過向自然界不斷索取來推動人類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進步,到今天的以科學先進的理念、創意和知識為主題,提倡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世博新階段。

    2010-07-03 11:44:03

  • 鄭國光:

    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以“人類、自然、技術,展示一個全新的世界”為主題,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以“自然的睿智”為主題,蘊含著人類如何實現與地球這個生養人類的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的思考。本屆上海世博會首次引入了“城市責任”的理念,不但處處關心全球氣候與環境變化,處處體現綠色低碳的理念,“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更是把生活環境的變化與城市這一在人類發展中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緊密聯繫在一起,與新世紀世博會展示先進發展理念的潮流相得益彰。

    當今世界,保護全球氣候,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道路,已經成為廣泛的共識。應對氣候變化,防範極端氣象災害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的重大的共同挑戰。氣候變化既是環境問題,更是發展問題。眾所週知,氣候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也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資源。受自然和人類活動的共同影響,地球氣候系統正在經歷以變暖為主要特徵的全球氣候變化。由此引發的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縮、極端氣候現象頻繁發生等,已經影響到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不僅如此,氣候變化已經演變成為綜合性的發展問題。

    2010-07-03 11:44:25

  • 鄭國光:

    氣候變化的影響,採取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以及廣泛深入到經濟、社會、政治等各個領域。

    作為人類社會和社會物質財富的重要聚集地,城市及其所承載的一切經濟活動,不可避免地成為溫室氣體排放的主體,也成為氣候變化影響的典型的脆弱區。目前全球65億人口中有32億居住在城市,全球城市能源消費佔全球能源消費的75%,城市溫室氣體的排放佔到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80%,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源地。

    2010-07-03 11:45:09

  • 鄭國光:

    城市化的快速發展造成了城市溫室氣體排放的顯著上升,城市也是受氣候變化影響的脆弱地區,在全球氣候變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颱風、局地暴雨、高溫熱浪、低溫冷害等極端氣候現象頻繁發生,並與城市環境狀況和城市居民活動交織在一起,誘發一系列次生災害,形成災害鏈事件,對城市安全運作産生了重大影響。

    例如2005年肆虐美國新奧爾良城的“卡特裏娜”颶風,對當地的供水、供電、交通等基礎設施,和居民生命財産的安全,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過去認為是較小程度的波動也會對當今城市的某些方面造成很大的影響。一場暴雨可以使一座現代化的城市全面癱瘓,複雜的氣候異常容易導致流行疾病的傳播和現代城市人心血管、呼吸道等疾病的發生率增加。

    2010-07-03 11:45:27

  • 鄭國光:

    城市經濟相對發達,公眾科學素質相對較高,生産能力和消費能力都比較大,對於生命財産安全和良好的生存生活環境有著深刻的訴求,對於科學應對氣候變化和促進城市和諧發展有著緊迫的壓力。對於減輕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和保護全球氣候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是城市應盡的職責,是實現讓城市更安全、讓生活更美好的重要的基礎。城市在應對氣候變化過程中,在全球區域和國家等層面的示範帶頭作用不可忽視。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歷史機遇。當今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改變傳統的城市發展模式,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正是加快城市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優化社會生活方式的重要推動力。

    2010-07-03 11:47:16

  • 鄭國光:

    中國正處於城鎮化高速發展的時期,中國城市的發展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巨大的潛力。加快城市結構和能源結構的調整,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節能、降耗、減排等問題已經成為國家層面和城市層面上應對氣候變化的綜合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問題。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也是減輕不斷加重的城市災害的損失,構築起城市交通、電力、公共衛生等城市生命線,適應氣候變化防線,克服不斷增多的城市發展瓶頸的重要的機遇。

    2010-07-03 11:47:29

  • 鄭國光:

    本屆上海世博會這一理念也得到了充分的詮釋。以城市安全為基礎,上海承擔了世界氣象組織多災種早期預警示範項目,為國際上提供了成功的範例。在極端天氣應對和衍生次生災害應對方面,建立起城市交通、電力、公共安全和食品安全,防汛和應急管理等多部門一體化的防禦災害的體系。有效地減輕了對城市發展和安全運作的不利影響。同時也為上海世博會的安全運作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上海世博園區的氣象信號塔等氣象災害防禦提示系統的嘗試,也為城市提升適應氣候變化能力進行了大膽的、有效的探索。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包括城市層面在內的國際社會的廣泛的合作,自1972年召開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以來,從斯德哥爾摩到裏約熱內盧,從京都到巴厘島到哥本哈根,國際社會為應對氣候變化共同努力,不斷加深認識、凝聚共識、應對挑戰。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和“巴厘路線圖”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廣泛認同的應對氣候變化的主渠道,“共同但有區別責任”的原則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的基礎,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主流共識。

    2010-07-03 11:47:42

  • 鄭國光:

    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世界許多城市都在積極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2006年、倫敦、紐約等全球四十多個大城市組成應對氣候變化的聯盟。2009年400個歐洲城市市長和代表在布魯塞爾歐盟總部共同簽署了“市長盟約”,2009年世界大都市氣候先導集團召開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成就與挑戰的第三次會議。2009年第三次世界氣候大會形成了《第三次世界氣候大會宣言》,決定建立全球氣候服務的體系,把為大城市強化適應氣候變化能力的服務,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舉措。

    上海市多災種早期預警系統已經成為城市適應氣候變化重要常態化的能力建設被納入其中。

    此外聯合國和世界銀行也都推出了城市應對氣候變化的實用指南,旨在幫助政策制定者識別、使城市成為遭受氣候變化威脅的熱點地區的特徵,制定增強城市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在氣候變化、減少災害風險預計城市規劃和管理中建立聯繫。

    2010-07-03 11:58:11

  • 鄭國光:

    中國正處於城市化發展階段,需要妥善解決工業化、城市化與應對氣候變化的矛盾。2009年9月3號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率團出席在日內瓦召開的第三次氣候大會時就指出,中國政府十分重視氣象工作和氣候服務,將一如既往全面推動氣候服務的發展,開發利用好氣候資源,努力將與氣候相關的風險控制到組地限度。

    中國政府還成立了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從科學層面上為黨和政府的決策提供科學諮詢與服務,增強政府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和法制化。進一步提高中國科學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2010-07-03 11:58:24

  • 鄭國光:

    城市低碳化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新坐標。中國一些城市正在打造低碳的城市,例如上海在臨港新城、崇明島建立了低碳經濟試驗區,通過建設低碳的社會、低碳商業區和低碳産業園區,促進低碳經濟的整合利用。江蘇省常州市建立了江蘇省低碳示範區,大力發展節能減排、低污染、低消耗的低碳型的産業,初步形成了LED節能照明、風能和太陽能、電動汽車産業、智慧裝備等新興低碳産業。

    此外,中國的南昌、無錫、杭州、瀋陽、三亞、青島、重慶、成都等城市都發佈了低碳城市發展意見和目標任務,並結合各自城市的自身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邁出了定位明確、特色鮮明的低碳發展的步伐,以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對城市運作和發展的影響。

    2010-07-03 11:58:41

  • 鄭國光: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本屆上海世博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完美地闡述了城市發展與人類生活和諧統一的理念,為了使這一理念得以實現,我們需要妥善地處理好城市發展過程中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需要把應對氣候變化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把減緩氣候變化和適應氣候變化緊密結合起來,把法律制度和社會行動緊密結合起來,以發展經濟為核心,以節約能源、優化能源結構、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為重點,以科學進步為支撐以市民整體素質提高為基礎,努力控制和減緩城市溫室氣體的排放,不斷提高城市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為此我提出四點建議,第一,轉變城市建設理念和發展方式,構建以低碳發展為中心的城市發展體系。應當面對資源環境約束條件下城市化面臨的現實矛盾和未來的挑戰,通過明確城市發展的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的目標要求,來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要對城市經濟發展階段發展模式開展充分的戰略評估,結合城市的特徵,確立低碳、綠色的發展戰略。要科學系統地分析城市溫室氣體排放的結構和特點,制定合理的低碳綠色發展的規劃。

    要挖掘新能源利用,建築節能、新能源交通、綠色消費等領域溫室氣體減排的潛力,實現城市節能減排降耗的目標,達到城市可持續發展。

    2010-07-03 11:58:58

  • 鄭國光:

    第二,健全法律法規,構建防範氣候災害為主體的適應氣候變化的體系。城市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更為艱巨,應當著眼于城市安全和發展的長期戰略立足於化解城市規劃、建設、運作和服務的氣候風險和氣象災害,著力於應對防範城市所面臨的各種極端氣象災害,維護成為的能源安全、水資源安全、生態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經濟安全、基礎設施安全以及市民生命財産安全等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

    要深刻認識氣候變暖背景下城市氣候變化的規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發展規律和對城市氣象災害風險,建立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城市災害的防禦體系。要通過加快科技創新和對城市氣候變化規律研究,進一步提高氣候預報預測的準確性、及時性和精細度,不斷增強城市災害的監測預警能力。要加快完善“早發現、早預警、早發佈、早處置”的城市多災種早期預警的體系,努力減少對城市的影響,保障城市正常運作。

    要為城市發展規劃和城市重大工程建設提供氣候可行性論證的依據,加強氣候變化對城市安全影響的評估,不斷提升城市防禦和抵禦氣象災害和衍生災害的綜合能力。

    2010-07-03 11:59:13

  • 鄭國光:

    第三,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並培養應對氣候變化的國民意識,構建以公眾參與為目的的城市人文體系。要充分發動城市各階層的力量,利用各種資源開展應用應對氣候變化和防災減災的科普教育和宣傳,把氣候變化的事實、影響的科學的階段、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科學措施以及氣候變化的不確定性,告訴給公眾,提高對應對氣候變化和防災減災的科學認識。

    要鼓勵城市居民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倡導綠色消費、節能環保的理念,不斷增強全社會節約資源和能源、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意識,使低碳生活成為城市百姓的自覺的行動。

    2010-07-03 11:59:30

  • 鄭國光:

    第四,樹立共建共用共贏的開放合作的理念,構建面向國際和區域的城市應對氣候變化的合作體系,要充分利用和借鑒全球有關城市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先進技術、寶貴經驗,建立城市建的雙邊和多邊的合作夥伴關係,在人員交流、項目合作以及技術引進等方面,加強國際和區域的合作。發達國家的城市應該在資金、技術等方面加強對發展中國家城市的支援和幫助,達到全球城市應對氣候變化的共贏的局面,共同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2010-07-03 11:59:41

  • 鄭國光:

    今天,我們在這裡共同舉辦“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的主題論壇,共同就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強化城市責任,搶抓城市發展新機遇進行探討,這本身就是加強城市間合作、部門間合作、國際合作,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具體的實踐。

    女士們、先生們,在本屆上海世博會上,以上海等長三角地區超大型和大中型城市為代表,展現了中國政府在發揮城市職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倡導低碳綠色生活方面,所做出的積極的努力。上海世博會是第一個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會,規劃設計體現了低碳的理念,建設運營推廣低碳的技術,展覽聚焦低碳實踐,全面倡導綠色行動。世博園區在節能減排方面創下了多項世博的歷史記錄和國內的記錄,由此也兌現了低碳世博的莊嚴承諾。

    中國氣象局和世界氣象組織聯合建設的世界氣象館,是世博歷史上第一個獨立的氣象展館。展館在建築時選用的鋼結構、木結構的材料可以全部回收利用。外墻的幕布上均勻分佈著4200個噴霧點,開啟的時候不僅可以使館內溫度降低5攝氏度,大大降低空調使用率,還可以釋放出大量被稱為“空中維生素”的負氧離子。館內氣候變化長廊用20個最為經典的瞬間,向參觀者展現了距今1萬5千年以來,自然氣候變化不斷改變人類生存環境、影響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事實;説明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對我們賴以生存地球環境的深刻影響。在此,我誠摯地邀請朋友們到上海世博園世界氣象館參觀,共同展現未來天氣預報技術的發展,暢想氣象技術的理念,感受倡導綠色生活方面不懈的努力,謝謝大家!

    2010-07-03 12:01:38

  • 敬一丹:

    我想聽了剛才的講演,很多人都有一個願望,論壇結束後我們就坐上73分鐘的高鐵去世博園參觀氣象館。

    今天上午有五位演講嘉賓在這裡和我們分享了他們的理念、主張,讓我們感覺到咱們世博會的論壇真的是一個思想激蕩的空間。接下來六個平行論壇,我們將可以聽到更多的聲音。我們可以想像,在紫金山腳下,在秦淮河邊,我們會獲得更多的溝通、交流和共鳴。

    在上午的論壇即將結束的時候,請允許我對世博會論壇做一個預告。世博會的論壇在9月份,將在紹興舉行,主題是“經濟轉型與城鄉互動”。10月份還有一個世博會論壇將在杭州運作,主題是“和諧城市與宜居生活”。這樣一些主題都和今天的主題一樣,讓我們期待。

    好,今天上午的論壇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10-07-03 12:01:55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mms://wmv.china.com.cn/dianbo/zhibo/2010/20100703a.wmv

相關新聞:

圖片大圖:

  • 上海世博會環境保護與城市責任主題論壇現場

    中國網 楊佳

  • 論壇現場嘉賓記者陸續到達

    中國網 楊佳

  • 中共江蘇省委常委、中共南京市委書記朱善璐主持論壇大會

    中國網 楊佳

  • 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致辭

    中國網 楊佳

  • 全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致辭

    中國網 楊佳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致辭

    中國網 楊佳

  • 敬一丹主持第二階段大會

    中國網 楊佳

  • 現場嘉賓

    中國網 楊佳

  • 中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發表演講

    中國網 楊佳

  • 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納發表演講

    中國網 楊佳

  • 鏡頭聚焦本屆論壇

    中國網 楊佳

  •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發表演講

    中國網 楊佳

  •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主席拉金德拉·帕喬裏發表演講

    中國網 楊佳

  • 現場嘉賓認真聽取演講

    中國網 楊佳

  • 環境保護與城市責任主題論壇現場

    中國網 楊佳

  • 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國光發表演講

    中國網 楊佳

  • 會後與會嘉賓交流

    中國網 楊佳

  • 到場的國際嘉賓

    中國網 楊佳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

    中國網 楊佳

  • 會後嘉賓接受媒體採訪

    中國網 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