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記者 王瑞芳) 5月27日下午,2023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開幕式暨全球技術交易生態夥伴大會在中關村展示交易中心順利開幕。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暉,中科院副院長張濤,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張桂華,北京市政府副市長于英傑,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英國駐華貿易副使節杜濤,南韓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李鎮守,國際技術轉移經理人聯盟(ATTP)主席、澳大利亞原子科技組織(ANSTO)創新與商業化主任蒂莫西·博伊爾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並致辭。大會開幕式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劉印春主持。

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作為中關村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于2020年首次設立,旨在促進全球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交易,打造集高端前沿科技成果發佈推介、供需對接、交流洽談和宣傳展示等為一體的國際技術交易綜合服務“第四方平臺”,持續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交易高地,構建全球技術交易生態網路,打造“全球買、全球賣”的技術交易盛會。

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暉為大會致辭,併發起倡議,他提出,拓展國際技術轉移轉化空間,打造全球科技産業創新網路,強化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加快企業為主導的産學研深度融合,賦能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中科院副院長張濤致辭表示,希望各方利用好中關村技術交易大會這一平臺,連接全球技術交易要素,為促進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作出新的貢獻。也希望學習、借鑒更多的國外先進經驗,共同為推動全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多的貢獻。

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張桂華致辭表示,願與國內外朋友一起促進國際科技交流的便利化、數字化、智慧化,聚焦成果轉化和技術交易,共建共用“科創中國”品牌,讓更多的科技成果落地轉化,走向市場、創造效益,積極拓寬引才的載體和渠道,為海外人才來華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北京市副市長于英傑致辭表示,希望充分用好“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這個平臺,發揮好技術交易大會找技術、找需求、找人才、找資本的平臺作用,圍繞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方向,廣泛開展對話、加強交流合作,促成一批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科技創新引領經濟高品質發展。

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致辭表示,技術為我們所有人提供了巨大的機遇,技術使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公平。但我們必須確保技術的進步是為了共同利益而設計和使用,確保不在這些新技術周圍和之間建立圍墻和隔閡,確保在技術開發和利用方面繼續進行國際協調和合作。我們還必須保證那些受這些技術影響最大的群體在技術使用方面有更大的發言權,保證繼續加強所有成員國參與這些重要政策考量的能力。

英國駐華貿易副使節杜濤視頻致辭表示,世界面臨許多的挑戰,包括疾病、貧窮、氣候變化等問題,需要通過國際合作,尤其是在創新領域的合作,這也非常符合中關村論壇的主旨。

南韓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李鎮守致辭表示,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我們需要探討人類前進的方向,並制定國際規範,以最大限度的避免錯誤的發生。在全球危機的時刻,技術合作對於人類社會非常重要,希望通過合作,人類社會可以共同分享我們所追求的未來。

國際技術轉移經理人聯盟(ATTP)主席、澳大利亞原子科技組織(ANSTO)創新與商業化主任蒂莫西·博伊爾通過視頻致辭表示,大會把技術轉移的專業人士聚集到一起,希望加強全球化的合作,為行業發展助力。

(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劉印春主持開幕式)


産學研融合初步形成 共促科技創新與發展

在開幕式主旨演講環節,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司長周雲帆介紹了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進展,他表示,我國持續深化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改革,政策法規體系日趨完善,持續推動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技術要素市場活力不斷提升,不斷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企業主導的産學研融合初步形成。下一步將在深化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提升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推動企業主導的産學研深度融合等四個方面發力。

他介紹了我國技術市場活力持續釋放,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規模顯著提升。數據顯示,全國技術合同從2018年的41.20萬項提高到2022年的77.3萬項,成交額從2018年的1.77萬億提高到4.78萬億,分別增長87.6%和170%。企業科技成果轉化主體地位更加突出,貢獻了全國93.7%的技術輸出和82.8%的技術吸納。

隨著智慧設備、寬頻通信、AI和雲計算的迅速發展,極大促進了數字化生活和辦公。華為戰略研究院院長周紅重磅分享《建設智慧世界的假設與願景——從經驗到知識和智慧》,介紹在未來計算和AI問題上的思考。“我們正在快速奔向智慧社會,面對無窮的新分享和新機會,所有的想像都可能是保守的,期待和大家一起應對挑戰,開展相關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重構基礎理論、重構架構、重構軟體,共同開創更美好的明天。”周紅如是説。

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以色列理工學院工程材料係教授丹尼爾·舍特曼通過視頻演講分享了對“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的一些看法。他表示,在“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中,內部創業精神是鼓勵創新和技術創業、吸引傑出人才的關鍵,是推動組織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動力,“創新需要自由、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不畏懼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些跟組織的環境有關”,他介紹,創業精神還需要管理層、員工、政府和教學機構等多方的參與和促進。


重磅發佈 科技成果轉化欣欣向榮


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産業應用,轉化為現實生産力,是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效能的關鍵。大會現場,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主任聶飚發佈了《中國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2022》,以及我首部《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指南》,並指出我國科技成果轉化呈現欣欣向榮的嶄新局面。據介紹,《中國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已連續出版發佈5年,將3600余家高校院所納入統計範圍,受到社會各界關注。數據顯示,以轉讓、許可、作價投資等多種方式轉化的科技成果呈明顯上升趨勢。報告期內,高校院所轉化合同總金額約為1582億元,同比增長約25%。

《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指南》的發佈讓從業機構有了更大期待。《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指南》是一本兼具知識性、實操性的工具書,對科技成果轉化的全流程進行了全面系統介紹,涵蓋成果評估、智慧財産權運用、科技金融、轉化收益分配、轉化政策與主體、轉化方式與流程等內容,匯集了大量實踐案例,為科技管理部門和創新主體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系統性、可操作性的指導和借鑒。


兩項重大簽約 服務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建設未來産業科技園是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抓緊佈局未來産業重要指示的重要行動,是國家前瞻佈局未來産業的關鍵舉措。中關村發展集團與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簽署關於構建新型校企合作關係、共建未來産業科技園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構建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培育未來産業特徵的成果、建設未來産業科技園區、設立未來産業成果轉化基金、培養高端創新創業人才等五大方面開展深入合作,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和孵化專業化能力,持續完善創新創業生態,打造未來産業創新和孵化高地,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持續引領新時期國家大學科技園升級發展。

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學數據專區建設運營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將圍繞科學數據專區建設運營開展全方位合作,打造全國首個專門針對科技領域數據交易流通的專題數據區域,著力推動各類科學數據加速匯聚,重點解決科學數據資源持有權、加工使用權、産品經營權等分置的産權問題,加快推進科學數據要素市場構建,發揮數據要素促進科技創新、賦能實體經濟的重要作用。

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開幕式暨全球技術交易生態夥伴大會作為2023中關村論壇重磅活動,會期將舉辦26場主題活動,構建全球技術交易生態,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推介前沿創新産品,打造國家級的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交易平臺。

大會開幕式是在科學技術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指導下,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中關村發展集團共同主辦。由北京中關村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國際技術轉移協作網路、中關村寬頻無線專網應用産業協會、北京大方誼彩展覽展示有限公司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