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2月3日訊 (記者 王瑞芳)標桿孵化器是由國際一流孵化人才牽頭建設,重點聚焦高精尖産業和未來産業,具有先進的孵化模式、突出的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服務能力,能夠高效整合融通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促進前沿科技成果轉化和硬科技創業,帶動高端創新資源和産業要素集聚,示範引領孵化行業升級發展的高水準創業服務機構。為加快培育標桿孵化器,帶動創新創業生態持續優化提升,助力硬科技企業培育和高精尖産業高品質發展,更好支撐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中關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標桿孵化器培育行動方案(2022-2025年)于近日重磅出臺。


方案主要原則體現在:


面向未來,前瞻佈局。圍繞服務前沿和未來産業戰略佈局,探索建設專注原創新藥、基因技術、智慧硬體、元宇宙、量子資訊、類腦智慧、未來網路、智慧能源、關鍵材料等領域的標桿孵化器,支撐前沿科技成果轉化和硬科技企業孵化,更好促進科技與産業深度融合,搶先下好前沿和未來産業戰略佈局先手棋,支撐探索開闢新領域、新賽道。

立足全球,融匯資源。堅持全球視野,對標世界一流,強化國際開放合作,提升孵化器服務技術、人才、項目和企業“走出去”“引進來”的效能,著力將孵化器打造成為北京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路、帶動國際高端資源融通匯聚的關鍵抓手,切實提高創新創業國際化水準。

樹立標桿,突出專業。發揮市場和政府作用,聚焦垂直細分領域,支援一流孵化人才建設標桿孵化器,鼓勵高校院所、領軍企業、投資機構等深度參與,強化市場化運營,突出專業團隊、專業平臺、專業早期投資、專業化的産業鏈供應鏈對接等服務能力,樹立旗幟標桿,示範帶動孵化行業全面升級發展。

貫通鏈條,倍增動能。面向經濟主戰場,結合高精尖産業重點領域和各區主導産業方向,積極引導標桿孵化器合理佈局,全面貫通科技成果轉化、硬科技創業孵化、特色産業園區落地、高精尖産業集群化發展的全鏈條體系,持續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


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成一批國際知名、服務一流、成效卓著的標桿孵化器,硬科技企業培育效能得到明顯增強,持續高位引領創新創業升級發展。

——實現硬科技孵化服務效能大幅提升。到2025年,建成20家標桿孵化器,帶動100家傳統孵化器實現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發展,孵化器新建和改擴建一批專業技術平臺,新增百億元早期投資基金,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融通對接服務能力實現躍升。

——實現未來産業佈局和全球資源匯聚。到2025年,新建若干未來産業領域的標桿孵化器,培育一批未來産業領域金種子企業。佈局3-5家離岸孵化器,在京落地海外創新創業人才和項目400個,推動一批本土創業企業國際化發展。

——實現創業孵化支撐經濟高品質發展。到2025年,標桿孵化器初步實現領域、區域合理佈局,轉化、孵化、産業培育鏈條得到有效貫通,新孵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00家、瞪羚企業500家以及一批前沿和顛覆性技術企業,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有效支撐。


方案提出的實施內容多達26項,具體包括:


(一)標桿孵化器引領工程


1.甄選全球資源建設標桿孵化器。建立全球一流孵化人才動態清單,強化精準畫像與跟蹤聯繫。結合各區重點産業方向,市區協同遴選和引進硬科技孵化業績突出、行業影響力較大、創新和産業資源豐富的人才團隊,配套有力的扶持政策,支援牽頭打造一批標桿孵化器。


2.強化標桿孵化器梯次培育。對現有孵化器進行全面梳理,挖掘和篩選專業化程度較高、運營機制靈活、服務特色鮮明、孵化模式超前的機構,鼓勵聚焦高精尖産業領域和未來産業方向,對標行業標桿,創新體制機制,加強專業化服務團隊建設,進一步發揮自身在成果轉化、投資加速、創業輔導、産業鏈供應鏈對接、國際化服務等方面的資源稟賦優勢,加快提升硬科技孵化服務能力,逐步升級為標桿孵化器。鼓勵具備條件的國資孵化器創新體制機制,打造標桿孵化器,示範帶動國資孵化器提質提效。


3.創新標桿孵化器支援政策。市區兩級綜合運用資金補貼、股權投資、空間委託運營等方式,支援標桿孵化器建設。將標桿孵化器納入市區兩級“服務包”,持續強化精準服務。為標桿孵化器和在孵企業提供市場監管、人力社保、環境保護等政務服務綠色通道,鼓勵標桿孵化器為來京創業的外籍人才申辦來華工作許可。面向標桿孵化器和在孵企業開放一批政務服務、智慧交通、醫療衛生、應急管理、民生保障、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應用場景。積極促進符合條件的標桿孵化器享受稅收減免政策,鼓勵其為在孵企業申報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二)未來産業孵育工程


4.探索未來産業孵化新範式。聚焦未來産業方向,引導和支援相關科研機構、科技領軍企業、投資基金等在京建設量子技術、類腦智慧、區塊鏈、元宇宙、細胞基因、超材料、未來網路、未來能源、生物育種等領域的標桿孵化器,集聚服務相關領域頂尖創新人才和創業項目,加快培育一批未來産業領域企業,率先形成未來産業集群,搶佔未來發展新高地,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5.引導戰略科技力量培育新項目。支援國家實驗室、高水準研究型大學等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標桿孵化器,發揮人才和學科優勢,創新體制機制,加速“四個佔先”“四個突破”成果轉移轉化,培育一批技術全球領先、發展前景廣闊的硬科技企業,帶動更多自主研發的前沿科技、關鍵核心技術等實現應用,更好促進國家創新投入轉化為高品質發展動能。


6.探索“超前孵化”新模式。鼓勵標桿孵化器挖掘具備實力、熱衷創造、勇於實踐的頂尖青年科學家、産業服務專家、投資人和産品經理,針對重大現實問題和場景需求,組建“超前孵化”合夥人團隊,研討可行的前沿技術解決方案或跨界融合應用方案,組織科研和運營管理人才、資金資本和産業資源,開展原理設計與驗證,“組裝”一批硬科技創業項目。鼓勵標桿孵化器將服務重心從已經完成産品驗證的“胚芽期”項目以及進入商業加速階段的“苗圃期”項目,轉向還處於技術原理階段的“種子期”項目,從論文和科學家入手,跟蹤最新科研進展,推動前沿、顛覆性技術轉化為創業項目,引領孵化服務從“選育項目”向“創造項目”轉變。


7.探索促進成果轉化和創業孵化深度融合新機制。推動標桿孵化器與高校院所、新型研發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等加強合作,強化與相關技術轉移機構的聯動,引導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入孵。挖掘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和擁有創業潛質的師生,推動相關領域的標桿孵化器和創業導師為其提供精細化、陪伴式的輔導服務。支援標桿孵化器和技術轉移機構聯合舉辦科技成果轉化“火花”活動,積極向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北京賽區)、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HICOOL創新創業大賽等輸送參賽項目。鼓勵科研機構向標桿孵化器開放技術成果、科研人員、儀器設備等資訊,為硬科技創業企業對接相關技術和人才以及使用儀器設備提供便利,促進産學研合作增量擴面。


(三)硬科技孵化能力提升工程


8.推動標桿孵化器練就“硬內功”。聚焦新一代資訊技術、醫藥健康、智慧裝備、新材料等硬科技領域,支援標桿孵化器持續加大專業技術平臺建設投入,提供一流的技術開發、小試中試、檢驗檢測等軟硬體環境,配備高水準的研發輔助人員和技術諮詢專家,為相關領域硬科技創業項目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專業化的技術熟化和産品試製服務,確保硬科技創業企業“即駐即用”和輕資産運營。


9.促進標桿孵化器拓展“硬服務”。推動標桿孵化器與相關領域的共性技術平臺、研發外包(CRO)、工業設計、檢測認證、合同定制加工(CDMO)、委託生産(CMO)、市場推廣(CSO)等專業服務機構深入合作,為創業企業提供從技術驗證、樣機樣品開發、産品定型、上市推廣等全鏈條的硬孵化服務。引導標桿孵化器與高水準的智慧財産權機構和律師加強合作,促進硬科技創業企業及早做好智慧財産權導航和佈局。推動標桿孵化器建設智慧財産權公共服務工作站,為硬科技創業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相關公益服務。


10.引導標桿孵化器連結“硬資源”。積極利用國內大迴圈和統一大市場,推動相關領域標桿孵化器與京內外産業鏈供應鏈建立緊密聯繫,協助硬科技創業企業找到物美價廉的原材料、電子元器件、定制件和各類輔料供應渠道,並協助企業擬定具有性價比的産品批量化製造方案。逐步探索通過硬科技企業的産品開發、小批量試製、量産製造等需求,反向帶動産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在京落地集聚,助力産業集群發展。


11.鼓勵標桿孵化器開拓“硬場景”。鼓勵標桿孵化器積極挖掘傳統産業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升級需求,推動相關領域硬科技創業企業開拓相關場景和市場,更好發揮北京在相關領域的科技和人才優勢,助力科技與實體産業深度融合,促進硬科技企業加速成長。支援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在京建設標桿孵化器,帶動更多團隊和企業基於産業數據和平臺網路開展創新創業,助推産業鏈供應鏈能級躍遷,助力國內大迴圈和國際國內雙迴圈深入發展。


12.強化大企業反向“硬孵化”。支援國內外大企業、産業融通服務機構等在京建設標桿孵化器,組建高水準的開放創新服務團隊,整合大企業的研發需求、市場訂單、資金資本和産業資源,梳理相關領域創業企業的技術和産品,持續開展對接服務,促進創業企業進入大企業的産業鏈供應鏈體系,形成高效、協調、共贏的“雁陣效應”,實現大中小企業融通孵化模式升級發展。鼓勵大企業設立産業風險投資基金,戰略佈局早期成果轉化創業企業和前沿、顛覆性技術項目。推動大企業為産業鏈上的中小微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融資增信等服務,助力創業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


13.探索推進智慧“雲孵化”。支援標桿孵化器對辦公空間、專業平臺、服務産品、資源要素等進行數字化、智慧化、網路化改造,構建雲端虛擬孵化器,打破時空限制,促進優質孵化服務資源向更大範圍輻射。引導各類創新創業主體,研發、孵化、投融資、産業鏈供應鏈等資源要素,以及檢測認證、生産代工、智慧財産權、人力資源、財務法律、市場推廣等專業機構和服務産品接入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網路服務平臺,整合運用人工智慧、區塊鏈、web3.0、XR等技術,打造線上溝通洽談、路演分享、展覽展示、合作簽約、交易結算等虛擬孵化場景,促進供需智慧匹配,逐步構建孵化元宇宙,實現中關村創新創業生態的數字孿生和虛實融合互促,引領孵化服務行業顛覆性變革。


(四)硬科技孵化人才培育工程


14.壯大硬科技孵化“五路大軍”。著力發掘有經驗的硬科技投資人、資深産業服務專家、具有成功轉化經驗的科學家、業界知名産品經理、優秀連續創業者等五類潛在的孵化人才,引導其跨界進入孵化行業和參與建設標桿孵化器,加快擴充高水準的孵化人才隊伍。鼓勵高校院所、孵化器、投資機構、科技領軍企業等聯合開展硬科技孵化人才培養,注重硬科技創業理論與實踐相融合,加快培育一批服務意識強、了解前沿科技、懂得産品創新迭代方法、熟悉硬科技創新創業流程、能與科學家打成一片的孵化人才,實現人才隊伍量質齊升。將一流孵化人才納入朱雀計劃、高聚工程、海聚工程等市區人才支援體系,積極給予政策支援和服務保障。


15.打造金牌創業導師隊伍。依託孵化服務領域的社會組織,開展金牌硬科技創業導師評選,引導知名企業家、投資家、科學家、産業服務專家等深入開展創業輔導。舉辦金牌導師開放日活動,為硬科技創業者提供優質導師對接渠道,促進企業獲得高水準的技術指導、市場分析、投融資對接、管理諮詢、産業資源匹配等專業服務。引導創業導師投資所輔導的項目,長期陪伴企業成長。鼓勵標桿孵化器研發細分領域的輔導課程,總結凝練硬科技項目輔導方法論,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促進硬科技創業輔導從依賴導師個人能力向體系化、標準化、精細化轉變。


(五)金融賦能助力工程


16.擴大硬科技創業投融資供給。支援標桿孵化器與投資機構加強合作,探索投後管理與孵化加速深度融合的新機制、新模式。發揮北京市科技創新基金和各區政府引導基金作用,支援標桿孵化器設立早期硬科技投資基金,促進投資孵化能力提升。鼓勵信託、保險等長期資本進入創投市場,擴大耐心資本供給,穩定支援硬科技企業發展。推動設立S基金,承接早期股權投資份額轉讓,促進耐心資本良性迴圈。鼓勵創投基金與銀行、擔保、保險等金融機構加強合作,探索和深化股債聯動、投保聯動等業務。鼓勵銀行、標桿孵化器、擔保機構等聯合開發硬科技創業貸,給予硬科技創業企業更長期限的貸款支援。


17.培育概念驗證基金。鼓勵大企業、投資機構、標桿孵化器等發起設立概念驗證基金,深化“先導驗證+股權投資”模式,前期以公益性研發資金資助方式支援前沿顛覆性技術開展概念驗證,項目驗證成功並轉化為創業企業後,前期資助轉換為企業股權,帶動社會資本投資前移,助推成果轉化項目加快發展。鼓勵標桿孵化器優先承接概念驗證項目入孵,為項目和企業提供孵化服務和落地保障。


18.支援標桿孵化器培育的企業上市融資。支援北京四板市場打造科創孵化板,推動四板市場對接標桿孵化器,促進一批硬科技創業企業在科創孵化板掛牌,並提供有針對性的資本市場規範化融資服務。探索建立科創孵化板與新三板、北交所的銜接通道,更好促進硬科技企業梯次培育和轉板上市。


19.促進標桿孵化器拓展建設資金來源。梳理一批具備條件的標桿孵化器,納入中關村“育英”計劃,積極給予上市輔導,加快推動上市融資,有效拓展標桿孵化器提升專業能力所需資金的來源渠道。支援自持物業的標桿孵化器發行不動産投資信託基金(REITs),引導長期資金支援標桿孵化器建設發展。


(六)創新創業國際化提升工程


20.促進標桿孵化器引領孵化服務國際化發展。鼓勵具備能力和條件的標桿孵化器在全球科技資源聚集、創新創業活躍的國家和地區設立離岸孵化器,加強對當地市場需求、法律法規、人文環境等的分析研究,強化與當地高校院所、企業、産業園、商會、校友會等的聯繫,共同開展創新創業國際化活動,帶動人才、技術、項目和企業雙向流動。積極引進國際一流的專業孵化器,促進前沿孵化模式導入。圍繞“兩區”建設,探索在綜合保稅區打造保稅孵化器,聚焦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領域,利用保稅進出口、倉儲、加工、貿易等優惠政策和便利化措施,集聚孵化一批在研發、生産、銷售等方面與國際市場高度關聯的硬科技企業。


21.促進海外項目跨境加速和歸國人才創新創業。支援擁有海外項目渠道、具備跨境孵化能力的標桿孵化器全球遴選高精尖産業和未來産業領域項目,在京舉辦海外硬科技項目跨境加速營,帶動一批海外創新創業人才和項目在京落地。鼓勵標桿孵化器充分利用我國場景需求巨大、數據要素豐沛、産業鏈供應鏈完備、加工製造能力突出等核心優勢,廣泛招引海外硬科技創業項目和企業在京集聚發展。在相關區域建設國際創新創業社區和園區,引進國際化服務能力突出的標桿孵化器,加快形成類海外的創新創業環境。


(七)硬科技孵化支撐園區高品質發展工程


22.推動標桿孵化器合理佈局和優化重組。在中心城區和高校院所周邊重點佈局一批服務前沿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標桿孵化器,強化與創新源頭的連結協同,著重打造硬科技創業苗圃,源源不斷培育早期硬科技企業。在城市副中心和平原新城重點打造一批服務産業加速的標桿孵化器,聚焦所在區重點産業方向,著力承接一批步入加速期的硬科技企業和上下游服務機構,帶動産業集群化、高端化發展。推動聚焦早期孵化與聚焦産業加速的兩類標桿孵化器深度協同,探索高校院所周邊孵化、産業集聚區落地加速的“雙子星”模式。鼓勵專業服務能力突出、孵化成效顯著的標桿孵化器並購重組傳統孵化器,帶動低質低效的孵化載體加快升級發展。


23.實施標桿孵化器與特色園區“牽手”計劃。按照高精尖細分産業領域,推動標桿孵化器與特色園區建立長效對接合作機制,促進項目和資源資訊共用,聯合舉辦創新創業活動和開展企業服務,形成接力孵化機制,協同促進優質硬科技企業到産業匹配度較高的園區落地發展,進一步帶動相關領域人才、項目和資源集聚,支撐園區高品質發展。積極推動特色園區引進和配建標桿孵化器,建立和完善大中小企業培育鏈條,有效促進産業生態優化提升。


三、保障措施


24.建立標桿孵化器培育工作統籌協調機制。將標桿孵化器培育工作納入中關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協調機制,明確年度任務和工作目標,統籌市級相關部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各區政府推動各項任務落實。建立督查督辦機制,定期跟蹤任務進展情況,協調解決困難問題,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25.強化市區聯動與服務保障。市區兩級進一步強化政策聯動,市級重點支援區級推薦並給予政策配套的孵化人才和團隊打造標桿孵化器,以事前補助、里程碑考核、持續動態優化方式,積極給予標桿孵化器建設項目支援。區級統籌運用資金、股權投資、人才、空間等扶持政策,協同促進標桿孵化器建設。市區兩級為每個標桿孵化器建設項目各配備一名服務專員,協調落實配套政策,協助解決困難需求,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26.不斷弘揚硬科技創新創業文化。推出一批硬科技創新創業先鋒人物,著力加強輿論宣傳引導,講好中關村故事,營造“鼓勵創新、極具耐心、包容失敗”的硬科技創新創業文化,持續帶動掌握核心技術的人才到北京創新創業,引導更多高端資源要素支援硬科技創新創業發展,推動中關村成為全球硬科技創新創業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