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2月23日訊 (記者 王瑞芳)為推動北京市應用場景建設,搭建應用場景供需對接與交流合作平臺,發佈第四批市級重大應用場景,12月23日下午,2022中關村論壇系列技術交易活動——場景發佈與供需對接專場活動成功舉辦。活動採用線上舉辦的形式,通過中關村論壇官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網路服務平臺、中關村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交易綜合服務平臺等同步線上直播,線上觀看人數超過5萬人次。

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一級巡視員侯雲在致辭中表示,場景創新是以新技術的創造性應用為導向,以供需聯動為路徑,實現新技術迭代升級和産業快速增長的過程,開展應用場景建設對加速底層關鍵技術迭代創新,帶動新興産業發展,培育企業發展壯大具有重要意義。第四批市級重大應用場景將聚焦智慧交通及智慧運輸、數字城市及智慧治理、數字民生與文旅商圈、綠色低碳與智慧製造4大領域,現正式向全社會公開發佈30項應用場景清單,誠摯歡迎各類創新主體積極參與中關村論壇技術交易系列活動以及應用場景供需對接發佈活動,與應用場景建設單位開展對接合作。

30項第四批市級重大應用場景發佈


自今年4月份以來,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啟動了第四批市級重大應用場景徵集工作,在全市範圍內共徵集189個應用場景項目,按照技術前沿性、場景示範性、産業發展帶動性等遴選標準,經過項目凝練、專家評審,最終形成了30項第四批市級重大應用場景,已經市政府批准。具有以下四方面特點:

一是聚焦首都發展大局和重大問題。圍繞首都交通、水務、應急、政務等城市治理及民生改善難點重點,以場景應用需求為導向,探索新技術的創新應用。同時,面向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區、新首鋼等重點區域場景創新,形成體現首都特色和區域稟賦的亮點場景。

二是聚焦場景示範引領作用。在智慧物流、智慧製造、綠色低碳等領域,率先在場景設計開發、技術創新性應用等方面大膽創新,擬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全球場景應用示範標桿。

三是聚焦前沿技術應用及新技術迭代創新。圍繞5G、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應用,實現關鍵領域“卡脖子”技術應用從0到1突破,場景項目預計可帶動近百項技術創新點,進一步推動産業集聚發展。

四是進一步釋放市場主體的場景開放活力。第四批應用場景總投資額約90億元,在30個重大應用場景中,央企、國企、領軍企業為投資建設主體佔比70%以上,企業成為場景設計開發、資源開放和應用示範的實施主體。

以痛點難點為牽引 推介典型應用場景項目


圍繞5G、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應用,以首都交通、水務、應急、政務等城市治理及民生改善痛點難點為牽引,面向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區、新首鋼等重點區域,宣傳推介一批典型應用場景項目。

一是數字城市及智慧治理領域,中關村科學城管理委員會、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北京市地震局、北京市水務局、北京市燃氣集團等單位代表,介紹了海澱區智慧城市治理、政務服務區塊鏈應用、地震災害評估與監測、北京智慧水務建設、城市地下管網安全風險監測等典型應用場景項目。

二是智慧交通及智慧運輸領域,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工作辦公室、北京地鐵公司、美團等單位代表,介紹了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建設、面向複雜場景的軌道交通智慧調度策略輔助決策系統研發與示範、城市環境自動配送系統技術創新與示範應用等典型應用場景項目。

三是數字民生與文旅商圈領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北京中軸線遺産保護中心、北京超高清視頻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河圖等單位代表,介紹了AI賦能的就醫全鏈條服務、中軸線遺産點原生空間的智慧再造、戶外8K超高清大屏系統建設、智慧商圈等典型應用場景項目。

四是綠色低碳與智慧製造領域,三一智造、商飛、京東物流等單位代表介紹了燈塔工廠、氫能無人機智慧巡檢示範、供應鏈物流碳排管理等典型應用場景項目。


持續加大對應用場景建設支援力度


下一步,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將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有關要求,按照全市應用場景工作部署,會同應用場景聯席會各成員單位,進一步加快推動應用場景建設工作。

一是著力打造市級重大應用場景。將不斷完善項目徵集、遴選、發佈機制,面向全市開展市級應用場景項目徵集遴選工作,陸續發佈一批示範性強、顯示度高、帶動性廣的重大應用場景,為新技術迭代升級提供場景機會,為産業實現快速增長提供動力。

二是加大對應用場景資金支援力度。結合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1+5”政策體系,圍繞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以及關係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領域,支援重大應用場景項目建設實施。同時,以應用場景需求為導向,聯合有關單位發佈應用場景技術需求榜單,支援企業等牽頭或通過組建創新聯合體方式“揭榜挂帥”開展技術定制化研發,推動場景項目落地。

三是搭建應用場景供需對接平臺。圍繞應用場景建設項目需求,舉辦分領域應用場景供需對接活動,發佈場景創新成果、技術應用需求、場景合作機會,開展項目路演、技術比武,為應用場景建設單位、技術供給方、研究機構等提供交流合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