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資本市場在砥礪奮進、攻堅克難中逐步邁向高品質發展。圍繞“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總目標,中國證監會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深入貫徹“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方針,牢牢把握“四個敬畏、一個合力”監管理念,著力發展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和直接融資體系,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以註冊制為龍頭的關鍵性制度創新取得突破性進展,市場廣度深度持續拓展,截至2021年末,滬深股市市值達91.6萬億元,交易所債券市場託管面值達18.7萬億元,商品期貨交易規模連續多年位居全球前列,資本市場總體規模穩居全球第二,服務經濟高品質發展能力不斷提升。
一、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取得巨大成就
(一)多層次市場體系日益完善
先後設立新三板、科創板、北京證券交易所,合併深交所主機板和中小板。資本市場已形成涵蓋滬深主機板、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私募股權基金在內的多層次股權市場,以及債券市場和期貨衍生品市場。設立廣州期貨交易所。各板塊堅持突出特色、錯位發展,市場包容性、適應性和覆蓋面大幅提高。
(二)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
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等重大改革相繼成功落地實施。以資訊披露為核心的註冊制架構基本建立並得到市場檢驗,發行、上市、交易、持續監管等基礎制度得到體系化改善。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重大違法類退市指標全面優化,常態化退市機制加快形成。
(三)市場主體品質和競爭力持續提高
堅持把好上市公司入口關和暢通出口關,聚焦資訊披露和公司治理並重,著力化解違規佔用擔保和股票質押等突出問題,上市公司品質穩步提高。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和會計、審計、律師、評估等仲介服務機構快速發展,業務類型和規模持續擴大,規範發展能力、服務水準和核心競爭力穩步增強。
(四)産品體系不斷豐富
股票市場推出優先股,債券産品新增地方政府債、政策性金融債、資産證券化等品種,積極響應和服務國家戰略,試點發行創新創業債、綠色債、扶貧債、可續期債等新品種,開展境內基礎設施領域公募REITs試點。期貨和期權上市品種達到94個。基金市場推出債券、跨市場和跨境、商品期貨等ETF基金。
(五)高水準雙向開放的廣度深度日益擴大
先後開通滬港通、深港通、滬倫通等互聯互通機制,QFII、RQFII、QDII等制度不斷完善,境外上市制度改革穩步推進,跨境投融資便利程度顯著提高。A股納入多個國際知名指數。期貨市場對外開放品種達到9個。全面放開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外資股比限制,截至2021年末,12家外商控股或全資證券基金期貨公司獲批。
(六)投資者權益保護不斷加強
先後成立投資者保護局、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有限責任公司、中證資本市場法律服務中心,“大投保”組織架構逐步健全。逐步完善投資者保護的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形成了涵蓋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持股行權、先行賠付、多元糾紛化解、支援訴訟、代表人訴訟的全方位投資者保護體系。
(七)法治建設和監管效能持續增強
新證券法、刑法修正案(十一)、期貨和衍生品法相繼出臺。中辦、國辦發佈《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堅決打擊違法違規行為,行政執法、民事賠償和刑事懲戒的立體有機體系加快形成,市場秩序和生態明顯改善。推進科學監管、分類監管、專業監管、持續監管,監管效能和專業化水準穩步提升。市場韌性不斷增強,成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
二、資本市場有力支援經濟社會發展
(一)有效促進了社會資本形成和實體經濟發展
資本市場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支援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促進創新驅動發展等方面持續發揮積極作用。2012年至2021年,資本市場累計實現股權融資超過12.2萬億元。截至2021年末,直接融資存量規模98.8萬億元,約佔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31.5%。
(二)有力暢通了科技、資本與實體經濟的良性迴圈
資本市場建立了與科技産業、風險投資無縫銜接的價值發現和篩選機制,為不同類型、不同生命週期的企業提供多元化、差異化的融資服務,積極促進科技與資本融合,帶動了金融和實體經濟良性迴圈。截至2021年末,科創板上市公司達377家,市值共計5.6萬億元。創業板試點註冊制下新上市企業262家,一批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駛入發展快車道。
(三)有力促進了金融業改革開放和現代金融體系建設
資本市場發展壯大改變了我國長期以來單純依靠銀行體系的融資格局,在穩經濟、穩金融、穩預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資本市場有序推動市場、行業和産品對外開放和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有力促進了中國經濟和金融體系與國際接軌。
(四)有效拓寬了居民投資渠道和財産性收入來源
資本市場成為我國居民資産配置的重要平臺,目前股市投資者總數已超過2億人。2011年至2021年,上市公司累計現金分紅超過9.7萬億元。截至2021年末,公募基金累計向投資者分紅3.3萬億元。資本市場為社會保險投資保值增值、助力“三支柱”養老體系建設和社會保障體系完善提供了支援。
部分資本市場運作數據
(2022年6月)
一、滬深交易所股票市場規模
序號 | 指標 | 2012年 | 2021年 |
1 | 上市公司家數 | 2494家 | 4615家 |
2 | 主機板 | 1438家 | 3148家 |
3 | 創業板 | 355家 | 1090家 |
4 | 科創板 | 70家(2019年) | 377家 |
5 | 總市值 | 230357.62億元 | 916088.18億元 |
6 | 流通市值 | 181658.26億元 | 751556.13億元 |
7 | 流通市值佔比 | 78.86% | 82.04% |
8 | 滬市總市值 | 158698.44億元 | 519698.34億元 |
9 | 滬市流通市值 | 134294.45億元 | 435466.31億元 |
10 | 滬市流通市值佔比 | 84.62% | 83.79% |
11 | 深市總市值 | 71659.18億元 | 396389.84億元 |
12 | 深市流通市值 | 47363.81億元 | 316089.82億元 |
13 | 深市流通市值佔比 | 66.10% | 79.74% |
二、股票市場發行情況
序號 | 指標 | 2012年 | 2021年 |
1 | IPO融資 | 1034.32億元 | 5351.47億元 |
2 | 再融資額 | 3508.07億元 | 10049.31億元 |
3 | 定向增發融資 | 3387.07億元 | 9555.95億元 |
4 | 配股融資 | 121.00億元 | 493.36億元 |
三、股票市場交易情況
序號 | 指標 | 2012年 | 2021年 |
1 | 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金額 | 1294.58億元 | 10616.19億元 |
2 | 換手率 | 180.55% | 373.21% |
3 | 市盈率 | 15.04倍 | 21.83倍 |
4 | 投資者數量 | 7294.36萬 (2014年) | 19740.85萬 |
四、交易所債券市場情況
序號 | 指標 | 2012年 | 2021年 |
1 | 交易所債券市場發行金額 | 2786.91億元 | 8.7萬億元 |
2 | 交易所債券市場託管面值 | 12456.28億元 | 186756.27億元 |
3 | 存量債券數量 | 1170只 | 24586只 |
4 | 公司債數量 | 365只 | 11908只 |
5 | 可轉債數量 | 23只 | 423只 |
6 | 地方政府債數量 | 3只 | 3294只 |
7 | 國債數量 | 122只 | 289只 |
8 | 企業債數量 | 554只 | 2074只 |
9 | 政策性金融債數量 | 0只 | 33只 |
10 | 凈融資額 | 2431.18億元 | 50645.17億元 |
五、期貨與衍生品市場
序號 | 指標 | 2012年 | 2021年 |
1 | 期貨期權品種 | 31個 | 94個 |
2 | 期貨市場資金總量 | 1904.68億元 | 12607.04億元 |
3 | 期貨市場成交量 | 14.50億手 | 72.69億手 |
4 | 期貨市場成交金額 | 171.12萬億元 | 580.71萬億元 |
5 | 期貨投資者數量 | 71.73萬 | 205.27萬 |
六、基金市場
序號 | 指標 | 2012年 | 2021年 |
1 | 公募基金産品數量 | 1173只 | 9142只 |
2 | 公募基金産品份額 | 31708.41億份 | 216455.13億份 |
3 | 公募基金産品資産凈值 | 28661.81億元 | 253236.39億元 |
4 | 私募基金産品數量 | 7665只(2014年) | 124117只 |
5 | 私募基金産品規模 | 14945.69億元(2014年) | 197639.37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