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月16日訊  日前,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聯合市教委、市衛生健康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海澱區政府、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召開落實《關於打通高校院所、醫療衛生機構科技成果在京轉化堵點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新聞通氣會,介紹《若干措施》的出臺背景和主要內容,就北京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進行説明。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本市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持續提升。自《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以來,本市科技成果轉化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構建了多層次政策制度體系。但也應看到,科技成果在轉化過程中還存在著高品質成果供給不足、成果承接能力不足、供需資訊渠道不夠通暢等問題。

為打通阻礙科技成果轉化堵點,在實地調研高校院所、醫療衛生機構以及企業等單位,充分徵求各相關委辦局、各區政府以及“三城一區”管委會意見的基礎上,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牽頭研究制定了《若干措施》,經市政府批復同意後已于日前正式印發實施。

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 閆穎

會上,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科技成果轉化處處長閆穎介紹,《若干措施》聚焦核心問題,通過夯實制度基礎,壓實主體責任,引導高校院所、醫療衛生機構與企業密切合作等方式,暢通技術、資本、人才等要素流通渠道,力求全面消除成果轉化堵點。

一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動力。全面落實主體責任,明確要求高校院所、醫療衛生機構制定有關勤勉盡責的實施細則,支援各級領導幹部、科研人員改革創新。鼓勵各單位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建立以轉化為導向的科研項目全過程管理機制。明確各主管部門定期開展專項督查,制定和完善考核評價體系,由宣傳部門牽頭會同各部門對形成的典型案例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央地協同,健全重大科技成果落地協商機制,推動國家在本市設立的高校院所、醫療衛生機構的科技成果在京落地。

二是加強配套條件建設,提升成果轉化服務能力。支援高校院所、醫療衛生機構提升技術轉移機構對成果轉化關鍵要素的調動能力,建立科技成果披露機制,提供專業崗位、人才引進和資金保障。一方面支援高校院所與企業共建産學研相結合的公共技術平臺,並充分發揮大學科技園承載轉化成果首選地作用。另一方面,注重推動技術經理人參與成果轉化,暢通從業人員職業發展通道,將轉化實績作為人才職稱評定、崗位聘用重要指標,通過開展技術轉移方向研究生學歷學位教育、校企聯合培訓等方式加強人才培養。

三是加強供需對接,提高優質成果承接能力。充分發揮科技成果資訊匯交系統作用,並通過召開主題需求對接活動,加強科技成果供需對接,打破高校院所與企業之間資訊壁壘。同時,各區政府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專班,建立統籌協調和服務機制。此外,深化市屬國企與高校院所、醫療衛生機構産學研合作,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實現企業創新發展。

市教委 姜世軍

市教委科學技術與研究生工作處副處長姜世軍介紹,為貫徹落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和《條例》,進一步打通制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堵點,加快推進高校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市教委統籌資源、凝聚力量、創新機制,推動北京地區高校進一步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人才培養。

按照高校牽頭、校際合作、企業參與方式,以産業需求為紐帶,以創新驅動發展為核心,集聚優勢學科與科研資源,建立校校、校企等創新主體間的人才與資源開放、聯合、協同、共用的運作機制,以及符合“基礎科學研究-關鍵技術攻關-成果轉化應用”創新的科研管理模式,建設高精尖創新中心、北京實驗室等重大科研平臺,增強高校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能力和水準。

市教委聯合市人才局,于2020年5月支援清華大學開展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同時,市教委支援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將本校技術轉移專業方向研究生教育試點改革方案納入北京市技術轉移人才培養改革計劃,將該項目列入“北京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試點項目”,並請兩所學校按照方案,加強資源整合,有序推進工作。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郭承廣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處二級調研員郭承廣介紹,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積極支援高校、科研院所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出臺支援和鼓勵高校、科研機構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政策,明確支援和鼓勵高校、科研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可以通過兼職、在職創辦企業、在崗創業、到企業挂職、參與項目合作、離崗創業等“六種模式”開展創新創業。積極支援從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專業人才評審技術經紀專業職稱。

2019年,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科委聯合印發《北京市工程技術系列(技術經紀)專業技術資格評價試行辦法》,在全國率先增設技術經紀專業職稱,面向包括技術經紀人、技術經理人在內的、專職從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專業人才進行評價。強化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科研人才薪酬激勵機制,對事業單位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承擔競爭性財政科研項目、提供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用服務等有關科研人員進行激勵,不受本單位績效工資總量限制。

市衛生健康委 石菁菁


市衛生健康委科技教育處副處長石菁菁介紹,醫療衛生機構是重要的科技創新主體,在推進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健康北京建設,支撐首都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實現高水準健康科技創新自立自強方面起到關鍵核心作用。

市衛生健康委從優政策、建體系、搭平臺、強服務及創試點五個維度落實《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著力推動衛生健康領域科技成果轉化。

例如,為鼓勵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開展成果轉化工作,市衛生健康委已將“每百名衛生技術人員科研成果轉化金額”的指標納入我市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中,將臨床試驗和成果轉化作為臨床科研型醫務人員高級職稱評定的重要依據;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聯合學院路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圍繞臨床醫學開展醫學與高科技協同的科研與轉化合作成立北京學院路臨床醫學協同創新聯盟;天壇醫院、積水潭醫院等多家醫院獲批北京市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及中關村科技服務平臺。支援北京積水潭醫院和北京佑安醫院分別啟動建設骨科醫用設備研發測試創新示範中心和疫苗研發轉化示範中心。

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 李麗華

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科技發展處副處長李麗華介紹,海澱區將落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列入區政府重點工作、全面深化改革專項任務及區領導重點督辦事項,通過政策引導、平臺搭建、環境營造和服務資源對接等多項措施,充分激發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創新型企業和創新人才等創新主體活力,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一定成效。

2021年海澱區技術合同登記額預計超過2500億元,增長超過22%,居全市第一。海澱區建立了由分管區領導牽頭的科技成果轉化協同推進工作機制,從科技成果轉化最初一公里到最後一公里著力,從高價值專利培育運營、概念驗證中心建設、創業孵化和新型研發平臺建設、重大科技成果産業化項目、應用場景搭建、服務能力提升等方面加大支援,並通過基金引導,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王麗君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創新局副局長王麗君介紹,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圍繞建設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城一區”主平臺的決策部署,立足“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成果轉化承載區”的區域功能定位,深入貫徹落實《條例》文件精神,聚焦國際高端科技要素資源,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促聯動、強承載、搭平臺”,推動科技成果高水準轉化落地。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與“三城”管委會全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完善聯動對接機制。與北航、北中醫等高校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與清華、北大、中科院共建産教融合基地,持續深化産學研合作。引入68家“三城”優質創新創業服務機構開展服務。“十三五”以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累計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轉化項目500余項,産學研合作研發新技術新産品900余項。

會上,各單位就成果轉化議事協調機制、賦權改革、常態化合作對接等話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閆穎表示,下一步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將在議事協調機制框架下,進一步完善各委辦局、各區溝通機制,推動各區加強承接高校院所、醫療衛生機構科技成果在京落地工作,會同國家相關部委推動中央在京單位適用《條例》等政策,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做好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支撐工作。

姜世軍表示,在賦權改革試點工作方面,下一步市教委將主要在打通堵點上精準發力,包括完善科技成果形成過程中的無形資産等國有資産管理模式、完善盡職免責機制、完善職務科技成果評估評價機制、加強技術轉移隊伍的支援和建設等。

郭承廣表示,下一步,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將進一步完善機制,離崗創業人員離崗期間,可保留相應的人事關係、基本工資待遇和社保相關待遇;創新創業期間取得的業績,可以作為創業人員職稱評審、崗位晉陞、考核獎勵的重要依據。

石菁菁表示,下一步市衛生健康委在把措施落細落實的同時,將以天壇醫院為試點,著力構建“天壇轉化醫學鏈”,推進北京天琪國際轉化醫學研究院建設;組建並做強北京市醫藥衛生科技促進中心,為衛生健康領域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平臺化專業化服務保障,讓更多北京原創的衛生健康科技成果早日造福百姓健康。

李麗華表示,海澱區在全市率先建設了概念驗證中心,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通過概念驗證中心構建一個集項目挖掘、項目可行性分析、技術指導、商業模式策劃、創業教育、市場渠道搭建等一體的“一站式”概念驗證服務體系,將基礎研發與成果轉化形成有效銜接。下一步海澱區將多措並舉,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相關工作。

王麗君表示,下一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將搭建企業與在京高校科研院所“百企出題、院所答題”常態化合作對接機制。包括建立儲備庫,摸底雙向需求;繪製“兩張圖”,實現精準對接;搭建聯動橋梁,豐富對接形式等。(記者王瑞芳 圖片由官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