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
福建省人社廳于2019年啟動省勞動監測預警大數據平臺項目。2020年5月1日《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施行後,大數據平臺按照《條例》要求進行了進一步的升級完善。
福建省勞動監測預警大數據平臺實現了大數據資産的可視化。平臺基於對歷史欠薪數據的分析,運用決策樹演算法自動建立預警模型,分析得出存在勞資糾紛隱患的風險企業。平臺能夠根據勞動保障監察員對風險資訊的核查結果,通過機器學習演算法自動對預警模型進行動態調優,實現預警模型的自動更新,進一步提升預警結果的準確性,實現風險預警的智慧化。
同時,勞動監測預警大數據平臺基於工作流引擎、報表引擎進行開發,實現軟體開發的可視化,大幅提高了平臺的可擴展性。
做法:
一、構建數據資源中心
依託福建省人社廳已有資訊化建設成果,構建統一的涵蓋全省就業、社會保險、監察執法的數據資源中心。完成數據標準規範設計,明確欠薪治理和就業服務等人社多領域應用場景與數據採集需求,開發數據採集系統,實現各平臺、各數據源數據的有效採集。
二、大數據風險預警及處置
匯聚人社、市場監管、稅務、法院、銀行等數據,通過決策樹演算法建立預警模型,分析得出存在勞資糾紛隱患的風險企業,並將風險資訊通過平台下發至勞動保障監察員的移動終端,勞動保障監察員通過移動終端反饋風險資訊的核查情況,平臺根據勞動保障監察員的核查情況,通過機器學習演算法自動對預警模型進行動態調優,提升預警結果的準確性。
勞資糾紛預警系統中顯示的預警結果。
勞資糾紛預警系統中顯示的欠薪風險隱患報告。
三、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
匯聚福建省內農民工工資專戶開(銷)戶資訊、進出賬資訊、工人工資流水資訊,通過數據分析,提示在建工程項目人工費用撥付、工資發放的異常情況,實現在建工程項目農民工工資支付全過程的動態監管;歸集福建省內在建工程項目工資專戶、工程款支付擔保、工資保證金等資訊,有效掌握在建工程項目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各項制度的情況。
在建工程項目制度落實情況監測。
在建工程項目工資支付情況監測。
四、舉報投訴聯動處理
通過“福建人社”微信小程式開設“欠薪線索反映”功能,勞動者在小程式上通過人臉實名認證後,即可提交欠薪線索;平臺將接收到的欠薪線索自動流轉至有管轄權的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由相應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進行核查、處置,並通過平臺反饋欠薪線索處置情況。
“福建人社”微信小程式“欠薪線索反映”功能
五、勞動用工實名制管理
面向政府、企業、項目搭建勞動用工實名制管理子系統。勞動用工實名制管理子系統提供監管部門、企業、項目、小程式等入口,以及面向第三方實名制軟硬體廠商的對接服務平臺。政府監管部門通過系統能夠查詢企業、項目、人員等基礎資訊,掌握在建工程項目實名制考勤、勞動合同簽訂等情況;施工企業、項目通過系統能夠實現項目、人員、勞動合同、參建單位、班組、工資專戶、考勤等資訊的日常管理;小程式提供工人基礎資訊採集、移動端考勤打卡等功能。
成效
第一,變現場監管為遠端監管。目前,福建省勞動監測預警大數據平臺已匯聚全省4523個在建工程項目、1778088名勞動者的基礎資訊,房建市政領域,福建省項目更新率、項目經理到崗率、項目總監到崗率等實名制管理指標均位居全國前列。監管部門人員足不出戶便可掌握在建工程項目實名制管理情況,實現了現場監管到遠端監管的轉變。
實名制狀況監測大屏。
第二,變拉網式排查為精準治理。福建省勞動監測預警大數據平臺上線前,往往需要通過拉網式排查的方式才能了解全省在建工程項目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各項制度的落實情況。大數據平臺上線後,平臺匯聚全省4031個在建工程項目的工資專戶資訊、3892個在建工程項目的工資保證金資訊,監管人員通過平臺即可快速掌握大部分在建工程項目的各項制度落實情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實現拉網式排查到精準治理的轉變。
第三,變被動處置為提前化解。福建省勞動監測預警大數據平臺上線前,囿于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量限制,難以有效開展主動排查、檢查,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多以被動處置為主。大數據平臺上線後,平臺通過數學模型運算,分析得出存在勞資糾紛隱患的風險企業,並將風險資訊下發至勞動保障監察員,勞動保障監察員及時進行核查、處置,有效避免了勞資糾紛的升級,實現了勞動保障監察由被動處置到提前化解的轉變。截至目前,福建省各級人社部門已處置緊急風險預警資訊253條,高風險預警資訊688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