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直播>部委辦新聞發佈會>

人社部2021年第一季度新聞發佈會
發佈時間:2021-04-26  |  來源:中國網  |  責任編輯:王瑞芳

發佈時間:2021-04-26  |  來源:中國網  |  責任編輯:王瑞芳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定於4月26日上午10:00在部西院216新聞發佈廳,舉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2021年一季度新聞發佈會。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圖片實錄更多

文字實錄

查看全文正序倒序刷新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司長、新聞發言人 盧愛紅:

    各位媒體朋友,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21年一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今天,我們邀請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女士、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劉康先生、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主任吳禮舵先生出席,並一同回答大家的提問。

    2021-04-26 10:05:22

  • 盧愛紅:

    我先向大家通報有關情況。1-3月城鎮新增就業297萬人,同比增加6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27%。3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5.3%,同比降低0.6個百分點,低於預期控制目標。1-3月,向20.3萬戶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72.8億元。重點群體就業紮實推進,職業技能培訓持續加強,公共就業服務不斷優化。

    截至3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10.07億人、2.18億人、2.67億人。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1.6萬億元,總支出1.46萬億元,累計結余6.4萬億元,基金運作總體平穩。全國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13.4億人,電子社保卡累計簽發4.6億張。

    做好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工作,總體調整水準為2020年退休人員月每人平均基本養老金的4.5%。繼續實施失業保險保障擴圍政策,1-3月,發放失業保險待遇182億元,發放價格臨時補貼3.8億元。17.16萬名符合參保條件的重點水域退捕漁民全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0.59萬退捕漁民享受養老保險繳費補貼。所有省份均啟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合同規模為1.25萬億元,到賬金額1.07萬億元。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提供9類28項全國性統一服務,累計訪問量突破20億人次。

    累計出臺22個系列職稱改革意見。發佈積體電路工程技術人員等18個新職業資訊,頒布13個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印發智慧製造、大數據、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等3個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組織開發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等7個專業技術類新職業標準。

    為19.3萬名勞動者追發工資等待遇21.5億元,核實辦結“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反映的欠薪線索22.1萬條。集中公佈一批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資訊和重大勞動保障違法案件。

    明確行風建設工作目標,也就是所有地市實施10個“一件事”打包辦、20個高頻事項提速辦、30個異地事項跨省辦,人社政務服務好評率穩定在95%以上。組織開展全國“人社政務服務電子地圖”資訊採集工作,目前已採集人社政務服務網點資訊20.4萬個,實現部、省、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六級全覆蓋。

    我簡要介紹這些情況。下面進入答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媒體的新聞機構。現在開始提問。

    2021-04-26 10:15:59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請問張瑩司長,今年一季度的就業形勢如何?另外,對做好今年就業工作,人社部有哪些考慮?謝謝。

    2021-04-26 10:20:43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司長 張瑩:

    謝謝你的提問。綜合統計監測和相關調研情況看,今年以來,就業工作延續了總體平穩態勢,實現了良好開局,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新增就業穩定增長。1-3月,城鎮新增就業人數297萬人,同比增加68萬人,完成全年1100萬人目標任務的27%。

    二是失業水準穩步回落。3月份城鎮失業調查率5.3%,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低於5.5%左右的控制目標。

    三是市場需求有所回暖。市場機構網路招聘數據顯示,一季度招聘需求人數同比增加26%。從企業調查看,四分之三的企業有招工需求,其中三成為擴張性的招聘需求,較往年有所上升。

    四是重點群體就業基本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總體平穩,農民工外出規模恢復至節前水準。1-3月,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03萬人,同比增加32%;就業困難人員就業37萬人,同比增加37%。

    就業開局平穩非常不容易,主要得益於經濟的總體回暖。今年以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經濟穩定恢復,市場預期持續改善,為穩就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得益於穩崗留工行動的紮實推進。春節前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開展了“迎新春送溫暖,穩崗留工”專項行動。春節期間,有8700多萬外出農民工就地過年,比上年增加近4000萬人,返鄉比例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企業借此機會留人,勞動者在崗增收,市場消費火熱,對就業增長形成了正向拉動。還得益於政策服務的持續推進。今年以來,穩就業的各項措施仍然在繼續發力,特別是惠企措施落地見效,節後迅速鋪開的“春風行動”,“點對點”輸送服務,為農民工外出提供了便利。節後累計舉辦招聘會超過3萬場,發佈崗位資訊超過2000萬個,輸送相關務工人員162萬人。

    隨著經濟的穩定恢復,我們預期就業將延續總體平穩的態勢,但是不確定性、不穩定性較多。就業形勢依然比較複雜,疫情反覆多變,同時高校畢業生也即將集中進入市場,穩就業工作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

    下一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分類施策、精準發力,確保就業目標任務的完成,確保就業局勢的總體穩定。主要工作有以下考慮:

    一是著力穩定就業崗位。繼續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擴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等階段性穩崗政策惠及範圍,延長“以工帶訓”政策實施期限,特別是計劃推出就業政策快辦幫辦行動,將就業政策補貼打包辦、便捷辦。

    二是著力拓寬就業渠道。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創業擔保貸款等扶持政策,釋放創業帶動就業的潛力。支援和規範發展新就業形態,加快推進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加強靈活就業人員公共就業服務和權益維護,進一步擴大就業空間。

    三是著力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健全畢業生就業服務平臺,落實未就業畢業生實名服務,促進農民工外出務工和就近就地就業,加強勞務品牌建設,健全勞務協作機制。出臺就業幫扶和鄉村振興銜接文件,明確支援脫貧人口就業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還將加強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幫扶,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兜牢民生底線。

    四是著力優化就業服務。4月份,啟動民營企業招聘月活動,5月份將繼續實施百日千萬網路招聘專項行動,持續開展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春季專場活動,同時用好線上線下各類的招聘渠道,提高市場供需匹配效率。另外,計劃部署提升就業公共服務品質提升工程,提高服務的標準化、專業化水準。

    謝謝。

    2021-04-26 10:33:58

  • 新華社記者:

    我想繼續請教一下關於就業方面的問題。今年高校畢業生的數量還是再創新高,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3月份青年調查失業率還是比較高,請問今年以來,人社部在這些方面採取了哪些政策舉措?取得了哪些效果?另外,下一步針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還將採取哪些舉措?謝謝。

    2021-04-26 10:49:37

  • 張瑩:

    感謝你的問題。青年就業問題是世界性的難題,以高校畢業生為代表的青年就業始終面臨就業選擇和就業挑戰的問題。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促進其就業關係到畢業生們的價值實現,寄託著萬千家庭的幸福,也關係到國家的高品質發展。

    2021屆高校畢業生規模是909萬人,在國內外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多的情況下,促進他們就業的任務仍比較艱巨。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將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明確的工作要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以實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計劃為統領,政策支援和服務保障並舉,在前一階段重點開展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部署。3月份專門印發通知,對做好202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政策落實、服務提供、培訓見習、權益維護等工作作出專門部署。

    二是加快招聘。3月中旬,啟動了大中城市聯合招聘畢業生春季專場,線上已推出了40場行業專場、直播帶崗等活動,提供了崗位超過10萬個。近期,我們正聯合相關部門舉辦民營企業招聘月活動,同步上線網上專場。目前,計劃舉辦招聘會8000場,提供崗位400萬個。

    三是強化幫困。已經向121萬2021屆困難畢業生發放了求職創業補貼,還將對低收入家庭、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畢業生開展專項幫扶。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目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總體比較平穩。

    下一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將針對畢業生不同時段的求職需要,在崗位推送、能力提升、渠道拓展等方面加力推進,全力支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重點有三方面舉措:

    一是特色服務送崗位。在組織好城市聯合招聘、民營企業招聘的同時,從5月份開始將啟動“百日千萬網路招聘專項行動”,發揮線上平臺優勢,繼續大規模推送崗位,同時擴大社會參與面。這次我們最大的特色是聯合不同的行業協會,推出不同行業專場招聘活動。

    二是培訓見習提能力。針對畢業生職業發展的需要,大力推進百萬青年技能提升行動。今年已經組織了15萬人次畢業生參加培訓,後續將著力提升培訓品質,積極拓展新職業培訓,支援畢業生提升技術技能,同時加快新職業的資訊發佈,提供從業指導。針對畢業生實踐經驗不足的問題,我們將繼續實施就業見習計劃,推出一批國家級見習示範單位,為畢業生提供跟企業實習實踐的相關機會。

    三是落實政策拓渠道。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打包快辦,提升政策經辦便利化程度,支援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支援畢業生自主創業、靈活就業。同時將繼續推動國有企業持續擴招,穩定事業單位基層項目招募規模,力爭保持公共部門吸納就業的政策力度。

    總之,我們將盡最大努力,創造積極條件,助力畢業生到各領域施展才幹、建功立業。謝謝。

    2021-04-26 10:50:21

  • 人民日報記者:

    請問劉康司長,今年是職業技能提升品質年行動,我們觀察到之前通過發放培訓券等一系列行動推進這個活動,請問今年的工作重點是什麼?我們有哪些重點舉措?謝謝。

    2021-04-26 10:50:50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 劉康:

    今年是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品質年,重點是圍繞提質增效,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進一步充分發揮專賬資金效能。建立動態評估機制,適時調整職業培訓補貼標準。延長“以工代訓”實施期限到今年年底,落實資金直補企業制度,優化經辦服務,持續做好援企穩崗工作。

    二是進一步提高培訓品質。提升培訓層次,把高技能人才培訓作為品質年培訓的首要任務,加強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的培訓,加快開展新職業培訓,適當延長培訓時長,提升培訓的效果和品質。加強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加大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評價工作力度。

    三是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強化重點群體就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精準開展“功能表式”培訓和定崗定向培訓,持續加大易返貧致貧人口的職業技能培訓,加大農村地區致富帶頭人和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的創業培訓。

    四是全面推進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培養。通過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等方式,組織新入職、轉崗和在崗的技能崗位員工參加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企業的競爭力。

    五是全面推廣職業培訓券。優化資訊便民服務,依託電子社保卡作為勞動者便捷享受職業培訓服務的載體,發放職業培訓券,實現對參培人員的合理引導、培訓檢索報名、精確資金監管、就業推介等方面的服務。謝謝。

    2021-04-26 10:58:28

  • 工人日報記者:

    從2019年三季度人社部開始發佈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請問今年一季度這個排行有沒有什麼新的變化?謝謝。

    2021-04-26 11:02:10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主任 吳禮舵:

    感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社會關注度還是比較高。就100個最缺工的職業排行,這些年人社部連續發佈了6期,今年一季度我們繼續蒐集整理了102個定點監測城市的數據,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用工企業,服務於勞動者求職,同時也是為了引導和規範勞動力市場,特別是我們還想通過發佈,為職業技能培訓和開發提供一個參考。

    你剛才問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相比還有哪些變化,我覺得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方面,求職人數和崗位需求有較大幅度提升,這也反映出我們一季度人力資源市場的活躍度明顯增強;從總體供求情況看,供求關係仍偏緊。一季度100個最缺工職業崗位需求,從去年四季度的141.8萬上升到一季度的166.5萬,環比增幅17.42%。求職人數從去年四季度的48.9萬增長到60.9萬,增幅也達到了24.54%。從一季度來看,無論是需求人數還是求職人數都有較大幅度增長。招聘需求大於求職人數的缺口數超過了100萬,達到了105萬,也是連續7次監測以來首次突破了百萬關口,環比增長了13.65%。從100個最缺工的職業來看,求人倍率(招聘崗位數量與求職人數比值)雖有所下降,但總體上來看,一季度市場供求關係還是處於偏緊的狀況。

    第二方面,製造業招聘崗位需求保持著旺盛的勢頭。從這期排行的100個職業看,有29個職業新進排行,29個裏面有20個是和製造業直接相關的,佔比達到69.0%,這就説明目前製造業勢頭非常強勁。特別是和汽車生産、晶片製造有關的職業排位顯著上升,比如汽車生産線操作工首次進入了排行前10,汽車零部件再製造工、電池製造工、印製電路製作工、半導體晶片製造工等職業新進排行,這一點也和我們國家一季度工業生産的穩步回升、製造業增勢良好的態勢基本吻合,人力資源市場的走勢從一個側面印證了一季度工業增長的態勢。

    第三方面,從服務業行業的相關職業來看,有增有減,減的方面是與生活類服務業相關的職業,比如養老護理員、保育員、嬰幼兒發展引導員,這幾個職業排位有所下降,這也和這一段時間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和開發有關係。增的方面是旅遊、餐飲等消費類職業,如中式烹調師、客房服務員、前廳服務員、餐廳服務員等,這也反映出我們國家疫情防控的良好態勢繼續得到鞏固,相關的消費需求不斷激發,也可以説是國內迴圈的暢通,大環境導致的結果。

    下一步,部裏還要繼續做好最缺工的職業資訊監測,及時發佈相關資訊,積極引導人力資源市場規範有序發展。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2021-04-26 11:31:59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記者:

    剛才劉司長提到,我們現在正大力推進職業培訓券,想請問職業培訓券對勞動力和企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下一步還有沒有相關的安排?謝謝。

    2021-04-26 11:34:21

  • 劉康:

    謝謝。職業培訓券是人社部門依託電子社保卡為符合條件的勞動者發放的具有認證、結算、管理等功能,精準對接培訓資源和培訓需求的電子憑證,也就是電子券。全面推廣職業培訓券,從問題導向上看,是要解決參訓勞動者在免墊付、便捷選擇優質培訓機構和有針對性的培訓項目、提高培訓品質、加強實名制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從手段途徑上看,是要通過新技術、新手段提升職業培訓的服務水準,通過新思維、新理念優化職業培訓模式,通過新工具、新方法加強職業培訓監管;從目標導向上看,這項工作有助於深入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有助於切實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理念創新,有助於快速提升職業技能培訓的資訊化水準。

    為了貫徹落實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我們研究職業培訓券的技術設計,確定了以電子社保卡為主要載體推行職業培訓券的工作方案。2021年,我部將職業培訓券推廣工作納入到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重點工作,目標是全國全年發券1000萬張,用券100萬張以上。截至到3月底,職業培訓券試點工作已經擴大到31個省份和新疆兵團的155個地市。其中,14個省60個地市的職業培訓券已經完成了上線對接,各地累計發券達到175.7萬張,用券8.4萬張,用券率4.8%,涉及上線渠道171個,培訓機構1448個。4月份,我們在福建龍岩召開了全國職業培訓券現場觀摩會,印發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深入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 全面推廣職業培訓券有關工作的通知》,部署在全國全面推廣職業培訓券工作。

    下一步,一是要抓組織建設,強化目標導向,建立職業培訓券專項工作督導調度制度。二是要細化和完善職業培訓券工作的相關配套政策,建立本地區職業技能培訓行動專賬資金調劑使用機制,發揮資金的效能。三是加強職業技能培訓資訊化系統建設,與各地現有職業培訓實名制管理系統進行對接,串聯業務與數據、線上與線下、中央與地方,整體提升職業培訓資訊化水準。四是要推動職業培訓券大規模發放使用,研究確定職業培訓券的適用機構、適用項目、適用人群、發放規模、有效使用等關鍵要素,確定本地業務模式和用券模式,做好必要的系統改造對接工作,實施發用並舉,營造全面推廣培訓券的良好氛圍。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2021-04-26 11:46:06

  • 盧愛紅: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21-04-26 11:55:29

  • 中國網:

    2021年一季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

    主要進展情況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2021年4月

    一、就業

    工作進展情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穩中向好。1-3月城鎮新增就業297萬人,同比增加6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27%。3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5.3%,同比降低0.6個百分點,低於預期控制目標。一是優化完善穩就業政策體系。延續實施部分“免減緩降”政策。調整完善到期的穩崗返還政策措施,擴大政策受益面。1-3月,向20.3萬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72.8億元,惠及職工606.6萬人。二是紮實推進重點群體就業。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推動畢業生市場化社會化就業。組織實施“迎新春送溫暖 穩崗留工”專項行動,開展節後外出務工人員就業狀況調查,做好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工作。保障脫貧勞動力、邊緣易致貧人口穩崗就業。三是持續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品質年活動,增強培訓針對性、實效性。組織實施穩崗留工專項培訓。進一步鞏固以工代訓和線上培訓政策效果。全面推行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依託電子社保卡全面推廣職業培訓券。研究制定欠發達地區勞動力職業技能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增強欠發達地區職業技能教育和培訓資源供給。四是持續優化公共就業服務。統籌部署“11+N”系列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啟動大中城市聯合招聘、民營企業招聘月等活動,促進供需對接。加強重點企業常態化用工服務,做好登記失業人員後續幫扶。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調整完善穩就業政策。出臺延續實施部分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通知,推動就業優先政策聚力增效。二是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召開全國就業創業工作暨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舉辦“雙創周”系列活動。組織實施第四輪“三支一扶”計劃。出臺加強就業幫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持續做好農民工、退捕漁民、失業人員等群體就業工作。三是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實施技能中國行動和欠發達地區勞動力職業技能提升工程。深入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品質年活動。四是健全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推進勞務品牌建設,認定一批全國創業孵化示範基地。進一步規範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加大網路招聘服務監管力度,開展勞務仲介專項整治行動。

    二、社會保障

    工作進展情況:截至3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10.07億人、2.18億人、2.67億人。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1.6萬億元,總支出1.46萬億元,累計結余6.4萬億元,基金運作總體平穩。全國持卡人數達到13.4億人,電子社保卡累計簽發4.6億張。一是制度改革持續深化。持續做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工作。所有省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均實現統收統支模式,全國統籌工作穩步推進。二是確保各項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做好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工作,總體調整水準為2020年退休人員月每人平均基本養老金的4.5%。繼續實施失業保險保障擴圍政策,1-3月,發放失業保險待遇182億元,發放價格臨時補貼3.8億元。三是做好長江退捕漁民和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工作。17.16萬名符合參保條件的重點水域退捕漁民全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0.59萬退捕漁民享受養老保險繳費補貼。四是基金投資運營工作穩步推進。所有省份均啟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合同規模1.25萬億元,到賬金額1.07萬億元。做好年金基金投資範圍調整新政落實,規範年金基金運營管理。持續加強基金風險防控。五是社保經辦服務進一步優化。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穩步推進,提供9類28項全國性統一服務,累計訪問量突破20億人次。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加快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在全面實現基金省級統收統支、加大基金中央調劑力度的基礎上,抓緊推進各項準備工作。二是完善政策措施。將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延長1年,調整完善新一輪失業保險擴圍穩崗政策。三是啟動實施工傷預防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加強重點行業工傷預防工作。四是紮實做好社保基金投資和風險防控工作。推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鼓勵引導具備條件的用人單位建立企業年金。加快建立個人養老金制度。暢通高技能高層次人才加入企業年金的機制。

    三、人才人事

    工作進展情況:一是人才評價機制改革持續推進。全面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累計出臺22個系列職稱改革意見。全面推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支援企業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實施意見,推進職稱制度與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有效銜接。推動職業分類大典修訂工作。研究調整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健全完善職業標準體系,發佈積體電路工程技術人員等18個新職業資訊,頒布13個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印發智慧製造、大數據、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等3個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組織開發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等7個專業技術類新職業標準。二是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制定“十四五”職業培訓、技工教育工作規劃。開展第十五屆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錶彰前期工作。做好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籌備工作。推進2021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和專項賽籌辦工作,擬開展一類賽10項,二類賽78項。三是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深入推進。開展高級專家國情研修工作。開展2021年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援計劃、國(境)外交流項目、學術交流計劃等工作。深入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加強留學人員創業園建設,發佈留學人員創業園建設和服務規範行業標準。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加快技能人才發展。做好第十五屆高技能人才評選、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等表彰工作。籌備舉辦世界青年技能日、第二屆技工院校學生創業創新大賽等活動。健全完善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實施“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提質擴面行動”和“企業職工人人持證工程”。做好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和全國新職業技能大賽籌備工作。二是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全面完成各系列職稱制度改革工作。深入實施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援計劃、國際交流計劃。印發2021年國家級高級研修項目計劃。持續開展新疆、西藏少數民族專業技術人才特殊培養工作。

    四、勞動關係

    工作進展情況:一是勞動關係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大力實施勞動關係“和諧同行”三年行動計劃,加強對企業勞動用工指導和服務。推進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綜合配套改革試點。二是企業工資宏觀調控和國企工資分配工作有序推進。指導各地合理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發佈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推動企業薪酬調查和資訊發佈、製造業人工成本監測工作。繼續推進中央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和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落實。三是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調解仲裁穩步開展。探索基層爭議預防調解工作特色模式。創新調解仲裁製度機制,開展創新試點工作。加強裁審程式銜接和法律適用指導,逐步統一裁審機構處理尺度。繼續推廣使用“網際網路+調解”服務平臺。四是根治欠薪工作成效明顯。為19.3萬名勞動者追發工資等待遇21.5億元,核實辦結“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反映的欠薪線索22.1萬條。集中公佈一批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資訊和重大勞動保障違法案件。完善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等配套措施。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組織開展農民工工作督察,開展全國優秀農民工和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表彰活動。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加強對企業勞動用工的指導和服務,發揮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機製作用。二是加強企業工資宏觀調控,繼續做好企業薪酬調查和製造業人工成本監測。三是加強勞動人事爭議預防調解,對平臺網約勞動者爭議處理情況開展專項分析。推進裁審銜接。加大“網際網路+調解”服務平臺推廣使用力度,開展線上庭審,加強線上維權服務。四是持續推進根治欠薪工作,強化欠薪問題源頭治理。推動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暫行辦法等配套政策出臺。加強工資支付全過程動態監管。

    五、行風建設

    工作進展情況:一是加強行風建設工作謀劃。明確7個方面14條主要任務52項具體措施,提出“12395”工作目標,即:所有地市實施10個“一件事”打包辦、20個高頻事項提速辦、30個異地事項跨省辦,人社政務服務好評率穩定在95%以上。二是深入實施人社服務快辦行動。推進更多關聯事項打包辦、高頻事項提速辦、所有事項簡便辦、下沉事項就近辦、異地事項跨省辦,特殊情況到府辦,服務全程一卡辦,積極探索免申即辦,推動“快辦行動”提質增效。三是打造全國“人社政務服務電子地圖”。組織開展全國“人社政務服務電子地圖”資訊採集工作,目前已採集人社政務服務網點資訊20.4萬個,實現部、省、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六級全覆蓋。四是組織開展“廳局長走流程”。深入基層窗口調研,體驗辦事流程,訪談服務對象,發現辦事堵點難點,聽取意見建議,強化問題整改。五是加大行風宣傳。持續開展人社政策待遇“看得懂算得清”宣傳解讀。開展“人社服務標兵萬里行”先進事跡巡迴宣講活動。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緊盯群眾反映強烈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不斷優化人社公共服務。二是大力推進資訊化便民服務創新提升行動。推進人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社會保障卡“一卡通用”。三是建立健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標準體系。完善人社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和人社服務評價標準體系。四是完善監督檢查工作機制。強化常態化調研暗訪和問題核查整改。五是持續加強行風宣傳。加強政策宣傳解讀和為民服務典型推介。

    2021-04-26 11:56:03

  • 中國網:

    本場直播到此結束。

    2021-04-26 11:58:49

  • 相關稿件

    直播預告

    直播推薦

    網上直播介紹直播熱線

    電話:010-88828031010-88828318 88828409郵箱:zz@china.org.cn

    分享到: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