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報,對國務院第四次大督查發現的22項地方典型經驗做法給予表揚,其中一項為“舟山打造遠端醫療協作網為海島群眾建設家門口的醫院的做法”。

海域面積2.08萬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島嶼1390個,住人島嶼140個……長期以來,舟山特殊的地理環境,導致了“海島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城鄉優質醫療資源共用性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相對較弱”的現狀。

如何讓偏遠海島居民就醫更方便?如何為他們打造“家門口的醫院”?

2015年7月,舟山借助國家科技惠民項目,打造“舟山群島網路醫院”,使海島居民足不出島,就能享受到三級醫院專家的優質服務。

每年為患者節省支出2920萬元

舟山枸杞鄉,糖尿病患者劉海波是“舟山網路群島醫院”的直接受益者。

“過去,按正常情況,我每月要到醫院復診兩次,如果是市裏的醫院,渡輪每天只有一趟班次,每次單程輪船要4個半小時,汽車要半個小時,排隊等候就醫要一兩個小時……”劉海波説,現在,遠端醫療不僅大幅縮短了就診時間,也大幅減少了醫療費用和時間成本。

據不完全統計,通過遠端醫療服務,每人平均門診時間減少約15個小時,方便了老年群體和行動不便人員就診。

這座“家門口的醫院”,節省的不只有患者的就醫時間,還有就醫費用。

舟山衛計局資訊中心主任李以放為記者算了一筆賬——

以前,許多偏遠海島老年群體由於舟車勞頓等原因,往往有病也拒絕就醫,遠端醫療解開了他們心裏的“疙瘩”。按目前的年服務量,以離島患者到本島三級醫院就診為例,遠端醫療服務能為海島患者年節省支出2920萬元,其中減少看病過程中的非醫療支出2360萬元,減少直接醫療支出560萬元。

為海島居民累計遠端服務41萬餘人次

“以前看病難、看病貴,現在看病更便捷、負擔更輕了。”舟山醫院副院長樂涵波告訴記者。

在舟山定海,2016年基層醫療機構運用區域遠端影像診斷、審核,發現並確診肺部惡性腫瘤患者10余例。

在岱山偏遠海島,一位腎功能衰竭患者後期通過遠端醫療隨訪,病情明顯好轉,出於感謝,她給網路醫院專家送去了一面錦旗……

醫生和患者的獲得感,得益於“舟山群島網路醫院”提供的各類遠端醫療服務。

自2015年7月30日網路醫院上線運作以來,累計為海島居民提供各類遠端醫療服務共計41萬餘人次,其中遠端專家門(會)診6852人次,遠端放射診斷182440例,遠端心電診斷10660例,社區預約轉診178190例,實施遠端醫學教育27220人次。縣域內就診比例從80.2%提高到84.3%。

遠端服務直接讓患者受益——

目前,在網路醫院平臺上設立了5個市級遠端醫療服務中心,下聯52個遠端醫療服務站點。

線上服務內容包括遠端專家門診、遠端會診、遠端放射診斷、遠端心電診斷、社區遠端預約轉診和遠端醫學教育等,其中遠端專家門診開設13個專科。全市共計100余名副高以上專家和1600余名基層醫務人員參與服務。

家門口“草根”醫生也師從名醫

“遠端醫療系統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平臺,針對具體病情,我會詳細詢問專家,並在此病例診療完成後,向專家諮詢學習同類型的問題,提高自己的診療水準,效果非常明顯。”嵊山中心衛生院骨科主任徐剛説。

“舟山群島網路醫院”讓基層醫務人員陪同患者全程參與遠端專家門診,可以得到上級醫院專家“手把手、一對一”的指導,直接提高基層實踐診療能力。

同時,通過遠端專家門診、遠端會診、社區預約轉診等形式,能進一步增進基層醫務人員與患者之間的信任,提高責任醫生有效簽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