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直播>全國人大新聞發佈會>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定於6月27日舉行新聞發佈會
發佈時間:.  |  來源:中國網  |  責任編輯:劉攀

發佈時間:.  |  來源:中國網  |  責任編輯:劉攀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定於6月27日(週二)下午4時在人民大會堂台灣廳舉行新聞發佈會。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圖片實錄更多

文字實錄

查看全文正序倒序合併稱謂顯示時間刷新
  •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局局長 何紹仁:

    各位記者,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發佈會。剛才,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舉行了閉幕會,常委會組成人員149人出席,出席人數符合法定人數。會議以149票贊成,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會議以148票贊成、1票棄權,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決定。

    2017-06-27 16:02:17

  • 何紹仁:

    今天的會議是這兩個決定的專題新聞發佈會。我們很高興地邀請到了3位嘉賓來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這3位嘉賓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國家法室副主任童衛東先生,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別濤先生,他們兩位共同負責回答與關於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有關的問題;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廳廳長胡衛列先生,他負責回答與關於修改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決定有關的問題。下面請大家提問。

    2017-06-27 16:02:43

  •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請問在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過程中意見比較集中的問題是什麼?謝謝。

    2017-06-27 16:03:18

  • 童衛東: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這次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是經過兩審通過的,去年12月份一審,今年6月份二審。水污染防治和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社會各方面對此非常關注,大家對於制定嚴格的制度措施、加強水污染防治有高度共識。

    2017-06-27 16:10:33

  • 童衛東:

    這次修改主要的問題有三個:一是關於河長制;二是關於農業農村水污染防治;三是關於飲用水保護。河長制是河湖管理工作的一項制度創新,也是我國水環境治理體系和保障國家水安全的制度創新。去年12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全面推進河長制的意見,在這個意見中,對推進河長制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職責、組織保障等都作了規定。在審議中,常委會組成人員和有關地方、社會公眾都提出要將河長制寫進法律中,強化黨政領導對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的責任。

    2017-06-27 16:12:56

  • 童衛東:

    第二個問題,關於農業和農村的水污染。在水污染方面,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的污染問題較為嚴重,農業農村水污染防治工作是一個薄弱環節。在工業污染治理方面,經過這麼多年的嚴格執法,應該説情況有所好轉。從全國人大執法的情況看,農業、農村的水污染對水污染的貢獻比較大,所以這次在立法過程中大家普遍反映要加強這方面的制度建設,這次修改水污染防治法也主要是從這幾個方面對於農業和農村的污染防治做了規定。

    2017-06-27 16:14:01

  • 童衛東:

    首先是明確要對農村的污水和垃圾進行集中處理,國家要給予支援,地方政府要規劃建設農村污水和垃圾的集中處理設施,並保障其正常運作。另外一個方面,關於農藥、化肥的施用問題。我國是農業大國,農藥、化肥的施用量佔世界上佔的比重很大,造成了比較嚴重的農業面源污染。此次修改,明確提出在制定農藥、化肥的品質標準和使用標準,應當適應水環境保護要求;農業部門要指導農業生産者科學、合理地施用化肥,要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高效低毒農藥;明確在散養密集區所在地的縣、鄉級政府對畜禽糞便污水進行分戶收集、集中處理利用。同時,還明確禁止工業廢水和醫療污水向農田灌溉渠道排放。

    關於飲用水的保護問題。近些年飲用水水源發生了幾起突發事件,引起了多方面的關注。應該説各級政府對飲用水安全非常重視,也做了大量工作,從執法檢查的情況看總體情況是好的,但也存在著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不落實、農村的飲用水水源沒有得到保護的問題。過去都關注大城市,對農村的關注比較少,這次針對這些問題也做了相應的規定,如規定要建立風險評估調查制度,預防風險,規定單一供水的城市要建立應急水源和備用水源,或者建立區域聯網供水。對農村有條件的地方也要求集中供水。同時要加強資訊公開的力度,要求供水單位應當加強監測,對入水口和出水口都要加強監測,地方政府每個季度至少公佈一次飲用水水安全的資訊。同時如果發生了水污染突發事件,也要及時地向社會公開。從這幾個方面加強飲用水的管理。

    2017-06-27 16:26:20

  • 檢察日報記者:

    請問胡廳長。從兩年試點情況看,檢察機關辦理公益訴訟的案件絕大多數都是在訴前程式辦結的,請問檢察機關在訴前程式階段積累了哪些經驗,全面推行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後,訴前程式是否會成為檢察機關的主要發力點?謝謝。

    2017-06-27 16:27:29

  • 胡衛列:

    根據公益訴訟試點方案,訴前程式是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必經程式。檢察機關在提起公益訴訟之前,應當建議法律規定的機關或者組織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或者在行政公益訴訟之前應當督促相關行政機關糾正行政違法行為或者依法履職。只有在相關機關或者社會組織沒有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或者相關的行政機關拒不糾正違法行為,又不完全履職的情況下,檢察機關才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或者行政公益訴訟。設立訴前程式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檢察監督的效力,發揮行政機關主動履職的能動性,節約司法資源。

    2017-06-27 16:28:48

  • 胡衛列:

    從兩年的試點情況看,各試點地區的檢察機關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決定的要求,嚴格履行訴前程式,取得了制度設計的預期效果。截止到2017年5月份,各試點地區檢察機關共辦理訴前程式案件共6952件,佔全部公益案件的88%以上,其中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式案件6774件,除了未到一個月回復期的有935件外,行政機關糾正違法或者主動履行職責的4358件,佔75%。也就是説,3/4的行政機關在行政公益訴訟的訴前程式當中糾正了違法行為,履行了法定的職責。

    2017-06-27 16:29:11

  • 胡衛列:

    民事公益訴訟訴前程式案件178件,相關社會組織依法提起訴訟34件,檢察機關支援起訴27件,尤其是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式當中表現出了行政機關對檢察機關的檢察建議,回復更加及時、採納率更高、實際效果更好的這種新變化,體現出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的優越性。各地檢察機關在辦理訴訟案件中確實積累了一些經驗,我們總結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是全面準確地做好調查核實,收集固定證據材料,打牢訴前程式的基礎。二是要增強檢察建議內容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做實訴前程式的載體。三是注重對整改情況的跟進監督,保障訴前程式的效果。下一步,檢察機關在全面開展公益訴訟的工作中將繼續嚴格依法履行訴前程式,充分發揮訴前程式的積極作用。當然,對於在訴前程式中行政機關未履職的,檢察機關將依法提起公益訴訟。謝謝。

    2017-06-27 16:32:20

  • 鳳凰衛視記者:

    請問在河長制追責、究責方面是怎麼看的?在這次修改中我們對罰款的數額有沒有一些調整,本著什麼樣的原則?總體看下來,基本上還是在十萬二十萬以下,對公眾的期待來説,數額並不是特別大。

    2017-06-27 16:32:50

  • 童衛東:

    首先回答你的第二個問題。你看到的條文罰款的幅度是十萬到二十萬,我不知道你看的是哪一條,我們現在對多類違法行為罰款的最高幅度達到一百萬。同時還有按日計罰制度。從環保法修改以來,我們一直都關注違法成本低的問題,應該説通過幾次修法,基本上解決了。

    2017-06-27 16:33:48

  • 童衛東:

    第一個問題,關於河長制的追責問題,這部法律沒有規定。河長制實際上是一種新的機制。原來我們把環境治理的責任通過法律明確為地方政府的相關部門,環保部門、農業部門、水利部門、住建部門等等。由於涉及到的領域、部門比較多,如何形成合力,一直是水污染治理的一個難題。所以,一些地方根據實踐推動了河長制,要求黨政領導負責組織協調各方力量對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保護、水生態修復等工作親自抓,從實踐看效果是好的。至於你提到的黨政領導的個人責任,會納入對他們的考核中,對他們的晉陞獎懲等都會有影響。謝謝。

    2017-06-27 16:35:13

  • 新華社記者:

    我們知道,推行排污許可制是環境保護的重點改革任務,請問本次修改水污染防治法對排污許可證有哪些相關規定?謝謝。

    2017-06-27 16:46:13

  • 別濤:

    謝謝你關注水污染防治法修改中引入排污許可制度,這個制度是中央確定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一項具體內容。我想特別説,去年底經國務院批准,國辦印發了《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明確要把排污許可證作為固定源排污管理的基礎性制度。這次修法落實了中央生態文明改革的精神,這次修改決定中有多處專門補充性規定,我想就主要問題列舉一下進行交流。

    2017-06-27 16:46:34

  • 別濤:

    第一,進一步明確了排污許可證申請的主體範圍,也就是排放水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生産經營者。具體的包括排放工業廢水、醫療廢水的單位和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營單位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單位,主體範圍進一步明確。

    第二,明確了排污許可證書中應當載明的內容,包括了污染物的種類、濃度、總量、排放去向這些最基本的要求。在工作中還包括污染防治設施運作的監管要求。

    第三,對持證單位的基本義務做了明確要求。排污單位必須持證排污,取得了許可證,必須按照許可證的要求排污,也就是禁止違證排污。同時,還規定了持證單位的自行監測任務,持證單位要自行監測,重點排污單位還要安裝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與環保部門監控的平臺聯網,這些資訊要實時向社會公開。

    2017-06-27 16:47:31

  • 別濤:

    同時對無證排污等違法行為也明確了法律責任,如果無證排放的話可以罰到十萬以上一百萬以下,同時還修改了其他的相關法律,特別是2014年修改了環保法,有一個專門的規定,如果無證排污被環保部門責令停止違法,如果拒不停止的,可以除了行政罰款以外,還可以把企業負有責任的負責人移送公安機關進行拘留。有行政的處罰、經濟的罰款,排污許可證制度將會發揮其重大的作用。謝謝。

    2017-06-27 16:47:54

  • 中國新聞社記者:

    我們看到,今年4月有媒體報道在河北、天津等發現了多處污水滲坑,説明有污水排放。請問新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對此類現象有何針對防治措施?謝謝。

    2017-06-27 16:48:05

  • 童衛東:

    謝謝你的提問,你提問的這個問題我們其實也關注到了相關的報道。環保部也聯合河北、天津政府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調查。應該説利用滲井、滲坑等手段違法偷排現象一直存在。現行水污染防治法對這種行為作了規定,並且也規定了相應的處罰,還規定了責令限期改正、限期治理。

    當然,這些措施可能力度和威懾力還不夠。2014年新修訂的環保法,對這種偷排行為加大了處罰力度,規定了行政拘留。這次修改水污染防治法,針對媒體報道的惡劣違法行為又進一步加大了處罰力度,提高了罰款的上限,最高可達一百萬。

    當然,如果違法情形再嚴重,構成破壞環境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同時水污染防治法還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停産關閉。這一系列措施是組合拳,只要嚴格執法,就會對此類違法行為予以有效打擊。謝謝。

    2017-06-27 16:49:14

  • 央視社會與法頻道記者:

    我們知道,檢察機關在提起公益訴訟的時候是以公益訴訟人的身份提起的,我想知道,公益訴訟人更應該理解為普通的民事訴訟中的原告還是理解為刑事訴訟中的公訴人的身份?我們知道,檢察機關是我們國家法律的監督機關,對審判起到法律監督的作用,如果是原告的身份,檢察機關如何處理好角色之間的定位?謝謝。

    2017-06-27 16:53:09

  • 胡衛列:

    提起公益訴訟和訴訟監督,都是檢察機關的法定職責,也是檢察機關履行法定監督兩種不同的方式。因為檢察機關按照憲法規定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這兩種職責都是基於檢察機關的法律定位而産生的兩種職能,在職能上應當説並不矛盾。檢察機關在提起公益訴訟、依法啟動訴訟程式、追究違法行為人、違法的行政主體的民事或者行政責任,是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當中承擔的職責,但檢察機關同時作為訴訟監督機關,依法對民事和行政訴訟活動進行全程的法律監督,這兩項職責在兩個訴訟法當中都有明確的規定。為了這兩種檢察職能的履行,最高檢察院在兩個訴訟監督規則當中對如何履行這兩項職責也都分別作了規定。

    在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的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方案中明確了檢察機關公益訴訟人的身份。在試點過程中,“兩高”也針對這一不同於普通原告的身份分別制定了兩個實施辦法,經過試點實踐證明,這兩個實施辦法也是切實可行的。這次修法做了比較原則的規定,有關程式的問題還需要通過“兩高”的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

    2017-06-27 16:59:11

  • 胡衛列:

    檢察機關在提起訴訟和案件審理的過程中,既要對訴訟的違法行為進行監督,也要尊重和服從法院的訴訟引導,不會影響案件的正常審理。比如檢察人員在發現庭審活動中法院有違法行為或者情形的,應當待休庭或者庭審結束之後,以人民檢察院的名義提出檢察建議,不存在當庭對庭審進行影響的行為。謝謝。

    2017-06-27 17:10:23

  • 成都商報記者:

    這個問題提給環保部的別司長。我們看到監測數據造假是環保管理中的一個大家關注的問題。這次修訂水污染防治法,對防範監測數據造假作出哪些比較具體的規定,怎樣解決大家都很關注的這個問題?謝謝。

    2017-06-27 17:10:36

  • 別濤:

    這次修訂水污染防治法對保障監測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做了針對性的規定。最近環保部一些執法中都發現了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行為。在2014年的環保法修改中也做了規定。不久前中央深改小組還專門通過了一個文件,就保障數據真實準確、提高監測數據真實性、提高監測品質做出明確要求。

    2017-06-27 17:10:59

  • 別濤:

    有幾個問題需要我們關注。要求所有的單位要履行自行監測義務,重點排污單位要安裝自動監測儀器設備,和環保部進行聯網,及時準確向社會公開,接受公眾監督。還有環保部門如果發現企業數據出現明顯異常,要及時進行核查。舉一個例子,今年五月份西安法院受理一個案子,就是因為監測數據某幾個點的數據發現了異常,極高極低,結果發現取樣口被戴了“口罩”。這是非常典型的一個干擾監測設備監測數據造假案件。所以在監測數據異常情況下要進行核查。

    2017-06-27 17:11:28

  • 別濤:

    第二,增加了對於禁止數據作假的明確規定。首先是企業要保證監測儀器的正常運作,禁止篡改偽造監測數據。因為偽造監測數據的目的還是為了掩蓋非法排污,這是嚴重違法,緊跟著是處罰的問題。這次修正案明確規定,沒有安裝監控裝備或者沒有與環保部門聯網或者沒有保證其正常運作的會被處以2萬以上20萬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逾期不整改的,將責令企業停産整頓。如果用篡改數據掩蓋非法排污的,由此發生污染,根據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這會構成刑事犯罪,將會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所以這裡有行政的處罰,有刑事的處罰,還可能導致企業的停産整頓,這一套組合拳下來,對監測數據造假將會産生足夠的震懾力。謝謝。

    2017-06-27 17:11:51

  • 南方都市報記者:

    請問胡廳長。我們關注到人民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的實施辦法中對於行政公益訴訟的實施範圍是關於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産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我們注意到,在決定中明確了在食品藥品安全也是在這個領域當中的,想請問您這是基於怎樣的考慮,範圍擴大會帶來怎樣的改變,未來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範圍是不是會進一步擴大?謝謝。

    2017-06-27 17:12:11

  • 胡衛列:

    這次修改行政訴訟法的決定把提起行政公益訴訟的案件範圍擴大了食品藥品安全,主要有以下幾個考慮:一是食品藥品安全領域的問題比較突出,我想大家和我們一樣都感同身受,社會各界高度關注,人民群眾反映強烈。二是試點方案將食品藥品安全納入了民事公益訴訟的範圍,在試點過程中檢察機關共辦理這類公益訴訟案件62件,其中訴前程式案件49件,起訴案件13件,從這些案件看,我們辦理的雖然是民事公益訴訟,但是在辦理過程中發現,其中負有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不作為、亂作為仍然是導致食品藥品安全問題的重要原因。

    2017-06-27 17:13:34

  • 胡衛列:

    檢察機關在這一領域中不光是對應承擔民事責任的相關企業提起訴訟,對承擔監督職責的行政機關進行監督也十分必要。在試點過程中,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專家學者也提出了意見,希望檢察機關通過提起行政公益訴訟來保護人民群眾食品藥品安全。

    2017-06-27 17:13:49

  • 胡衛列:

    第三個原因,是中央深改組明確要求檢察機關對食品藥品領域進行監督,在高檢院提請中央深改組審議的關於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情況和下一步工作建議的報告中存在的問題部分就提出了試點案件範圍比較窄的問題,建議把非試點領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受損卻無法提起公益訴訟的情形也納入公益訴訟的保護範圍,其中就提出將食品藥品的問題納入到行政公益訴訟的範圍。中央深改組在5月23日審議通過了這份報告,明確要求檢察機關對食品藥品安全領域的有關問題進行監督。謝謝。

    2017-06-27 17:14:02

  • 北京青年報記者:

    請問童主任,現在我國存在很多跨省和跨界的江河湖泊,請問將河長制納入修正案的時候有沒有考慮要如何應用河長制對跨界江河湖泊進行治理?請問關於罰款部分有沒有計劃對進一步細化罰款提供法律依據?

    2017-06-27 17:14:16

  • 童衛東:

    關於跨流域水污染防治有沒有納入河長制的問題。現在我們的水污染治理實際上還是以屬地為主。當然,水是流動的,也需要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加強流域綜合治理。這個問題也是本次水污染防治法修改的重點問題。此次修改明確,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水行政等部門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立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環境保護聯合協調機制,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測、統一的防治措施。

    2017-06-27 17:21:11

  • 童衛東:

    至於河長制,河長制主要是在其負責的行政區域內組織領導水環境治理、水污染防治等工作,落實屬地責任。當然,如果每一個地方都把自己所負責的這段河流、湖泊治理好了,跨流域的自然水質也就好了。

    2017-06-27 17:21:29

  • 童衛東:

    關於對罰款作進一步細化的問題。大家可能也關注到,在國家層面的立法中,罰款的幅度往往較大,如十萬到一百萬、五萬到十萬等。在實踐中,可能會導致處罰不公的現象。其實,立法的初衷是為了適應各個地區、各個領域、每個案件的具體情況,由執法機關根據不同情節作出具體的處罰。為了防止自由裁量權過大,國務院部門可以根據國家立法的規定作出細化。同時,現在設區的市已經有立法權,地方也可以根據國家立法,結合本地實際作出細化。謝謝。

    2017-06-27 17:21:40

  • 中評社記者:

    有一種意見認為,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之後就不能再對被告的犯罪行為進行刑事指控了,這樣就會導致放縱犯罪。我的問題是,請問胡廳長您對這個看法是怎麼看的?還有檢察機關能不能同時對污染環境的問題進行刑事指控和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謝謝。

    2017-06-27 17:21:52

  • 胡衛列:

    前面的理解實際上是一種誤解,檢察機關在保護公益方面是可以多措並舉的,就像剛才講到水污染的問題一樣,檢察機關在這些方面也可以進行組合拳。對侵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公民組織,既可以追究刑事責任,又可以依據民事法律通過民事公益訴訟的方式達到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的效果。而對於那些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的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除了部分案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外,還應當依據法律、法規,通過檢察建議、提起公益訴訟等方式督促其依法履職。根據案情需要,還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行政公益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等等方式,有效節約司法資源。

    2017-06-27 17:28:27

  • 胡衛列:

    以污染環境行為為例,檢察機關如果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破壞資源的行為可能構成犯罪,同時又侵害了社會公共利益,符合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條件,可以探索一併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如果因環境污染已經受到了刑事處理,但社會公共利益的損害依然存在,或者沒有得到彌補,也可以單獨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換句話説,這些職能並不是衝突的、排斥的,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並不影響對涉嫌犯罪行為的處理,而且可以增強法律的威懾力,更好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謝謝。

    2017-06-27 17:28:40

  • 南方都市報記者:

    在試點的過程中有一些地方的黨委政府反映,一些地方的黨委政府對於檢察機關的監督行為還不是特別適應,可能會有打招呼或者施加壓力的情況,不知道在試點的各個地區是不是普遍的?未來會不會制定相關的具體辦法,或者通過司法解釋去規避?剛才的問題裏面是不是未來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範圍會進一步擴大,這個問題您沒有回答,希望您回答。謝謝。

    2017-06-27 17:37:21

  • 胡衛列:

    提起行政公益訴訟,因為它是一項嶄新的制度,而且它針對的是行政機關的行政違法行為,或者説它的被告是行政機關,所以它天然的具有很多的特殊性。尤其是像行政機關在這樣一些新的制度中如何增強它對這項制度的理解確實也是有個過程,所以在實踐中客觀上存在著有一些地方行政機關有各式各樣的顧慮,包括地方的黨委和政府。比如會不會因為提起公益訴訟考核受到影響,或者會不會讓自己覺得沒有面子等等,這種情況在一定範圍一定程度上存在。

    2017-06-27 18:12:59

  • 胡衛列:

    但是從全國的範圍內來看,由於這項公益訴訟制度是四中全會中央明確提出的,而且符合整個社會對保護公共利益的這樣一種關切和需要,所以從整體上看,社會各界,特別是地方黨委和政府還是支援的。尤其是從我們檢察機關的實踐來看,應該説有的地方開展得很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取得了地方黨委、政府、人大,以及行政機關各個方面的關心、支援與理解。所以,我想隨著這次修法,從試點走向全國更廣範圍內的施行,認同、支援和理解會更加全面,檢察機關會得到社會各方面更多的支援。

    2017-06-27 18:13:39

  • 胡衛列:

    當然,從檢察機關角度來講,我們也要主動爭取地方黨委、人大、政府、社會各界包括行政機關的支援,這是我們工作的經驗,也是我們下一步工作的目標,希望公益訴訟制度得到進一步開展,使社會公眾利益得到更好的保護。

    2017-06-27 18:14:05

  • 胡衛列:

    行政公益訴訟的範圍現在確定了四個範圍,把原來試點中的三個範圍進行了擴展。修法當中加了個“等”,討論過程中也有人提到是“等”內還是“等”外,但是我認為最主要的觀點這應該是一種“等”外的理解。在什麼情況下對哪些行為提起公益訴訟,涉及到公益損害的程度問題,同時也涉及到相關的其他社會條件成熟的程度。

    胡衛列 總的來説,我認為會隨著公益訴訟的推進,我們經驗的積累、辦案條件的進一步成熟會得到進一步拓展,當然也包括相關的法律條件、制度規範更加完備和充實。總而言之,檢察機關最核心的公益訴訟目的是保護公益,最基本的出發點還是能夠回應社會各界,特別是人民群眾對侵害公共利益的一些行為的關切,圍繞著大家所關切的熱點問題和領域能夠進一步有序、有條件地拓展公益訴訟的範圍,更好的保護社會公眾的利益。謝謝。

    2017-06-27 18:14:21

  • 中國網:

    直播到此結束,謝謝。

    2017-06-27 18:14:37

  • 相關稿件

    直播預告

    直播推薦

    直播熱線

    電話:010-88828031 88828083010-88828318 88828409郵箱:zz@china.org.cnwuaf@china.org.cn

    分享到:

    活動標題

    活動描述

    文字內容:

    圖片內容:

    圖片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