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共建“一帶一路”,提升國際合作水準——曹文煉在新“巴山輪”會議·2016上的致辭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女生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三十一年前,一批令人尊敬的國內外經濟學家和中國政府官員齊聚巴山輪,溯長江而下召開了一週的國際研討會,創造了啟迪中國改革開放的豐碩思想成果,也留下了堪稱中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一次國際經濟研討會範例。去年我們會同有關單位,在長江輪船上再次召開國際經濟研討會,並根據與會代表的提議成立了新“巴山輪”論壇。

現在,我代表主辦單位,熱烈歡迎大家出席中國經濟與國際合作年會暨新“巴山輪”會議·2016,這是國際合作中心承續三十一年前巴山輪會議的精神,融入以“一帶一路”為標誌的當代國際合作新旋律,打造的探討中國與國際合作的高端交流平臺。借此會議開幕之機,我要對來參加本次會議的國內外朋友、對為本次會議籌備付出辛勤努力的各方面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2013年末,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一帶一路”倡議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以共商、共建、共用為基本原則,致力於與沿線國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倡議與當今世界謀發展、促和平的時代主題相契合,為沿線各國優勢互補、合作共贏開啟了機遇之窗、發展之門,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範圍內的廣泛認可和積極響應。

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三年來,我們堅持在平等自願基礎上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突出市場化原則和企業主體地位,各領域合作有序推進,進展和成果超出國內外各方預期。中國與沿線國家高層互訪頻繁,政府、議會、黨派、地方等形式的溝通交流持續升溫;中國企業依託多年來積累的技術優勢和豐富經驗,與沿線國家共建高鐵、地鐵、公路、港口等現代化設施和産業體系,帶動這些國家解決就業和民生問題;與沿線國家相互之間擴大和培育市場,設立了52個境外經貿合作區,逐步提高了貿易和投資合作水準;倡議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設立了絲路基金,布點金融分支機構近60個,為沿線國家共建“一帶一路”提供資金支援;擴大與沿線國家在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科技等方面的合作,民間友好往來不斷加強。截止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表達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意願,已同大約50個沿線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政府間合作協議,同20多個國家開展機制化的國際産能合作,“一帶一路”倡議正在呈現出蓬勃發展的生機與活力。

今年8月17日,習近平主席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的顯著成就,深刻闡述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意義,對下一步做好“一帶一路”建設工作指明瞭方向。

“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頂層設計。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要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樹立全球視野,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走向世界。通過“一帶一路”建設,有利於中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推進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並在開放中增強發展新動能、增添改革新動力。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離不開中國。我們不僅要做世界經濟體系的受益者,更要通過中國自身的發展,將成果更多惠及周邊,惠及沿線,做世界經濟體系的建設者、參與者和維護者。

“一帶一路”建設為世界經濟發展培育了新的增長點。當前,世界經濟仍處於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之後的深度調整期,原有的發展格局被打破,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新格局尚未形成,各國破除困局、謀求發展的願望非常強烈。正如習主席所講,“一帶一路”建設本質上是通過提供有效供給來催生新的需求,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一個包容性巨大的發展平臺,如果能使我國的優勢産能和建設能力走出去,支援沿線國家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將極大地有利於穩定當前世界經濟形勢。

“一帶一路”建設是全球經濟治理結構變革的中國方案。國際金融危機充分暴露了當前全球經濟治理結構體系存在的功能和結構性缺陷,改革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結構已經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認同。“一帶一路”建設立足推動沿線各國全方位互聯互通和良性互動,覆蓋基礎設施、經貿、投資、資源開發、金融、生態環保、人文交流、海上合作八個領域,努力擴大總需求,積極改善供給品質,綜合施策、標本兼治,是我國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主動作為。

“一帶一路”建設是一項偉大的事業,也是一項艱巨的事業,需要匯天下英才、聚八方智慧,同心戮力、相向而行。智庫在各國政治經濟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決策引導作用和綜合影響力,是我們所處的資訊社會高速運轉的重要推動力,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智慧來源。借此機會,特就智庫支援“一帶一路”建設談幾點看法:

第一,不斷加強支援國際經濟合作的政策研究。“一帶一路”倡議雖由中國提出,但其倡導的共商共建共用理應成為更多國家致力於全人類福祉的共同努力。站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來臨的重要歷史關口,經濟轉型的核心環節是提升要素生産率,實現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效增長的躍升。要不斷加強國內政策支撐和體制創新的研究,特別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研究,統籌財政、貨幣、結構性改革等多種手段,創新運用方式,支援重點領域;要不斷加強國家間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研究,促進金融政策協調合作,逐步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推動世界經濟進一步開放、交流、融合。

第二,要不斷研究豐富“一帶一路”建設的內涵,形成一批高水準的研究成果。從全球價值鏈和産業鏈的重構和延伸、區域合作等角度,研究“一帶一路”建設促進沿線國家發展和加強地區整體振興的方向和路徑;從周邊外交、全球治理等層面,研究“一帶一路”建設致力構建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面臨的問題和阻力;從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智力絲綢之路、和平絲綢之路等領域,研究“一帶一路”建設的局部重點和階段目標;從構建互利合作網路、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臺等舉措,研究“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方式和方法策略。

第三、要著力打造“一帶一路”行動型智庫。要通過創新“一帶一路”智庫合作模式、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等,深化各領域智庫間的交流合作,産生更多有價值的智力成果,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政策建議和諮詢服務。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為配合“一帶一路”研究和建設,會同清華大學等有關機構,近年來陸續設立了國合一帶一路研究院、清華大學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發展中心、絲路國際産能合作促進中心、絲路商學院等平臺,聚集國內各方面專家和培養適用創新人才。支援將沿線國家高水準智庫和專家學者請進來,與中國同行開展“一帶一路”建設合作研究,同時也歡迎國外智庫和專家學者舉辦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論壇或研討活動,共同支援“一帶一路”建設。

第四,增進各領域交流和互信。“一帶一路”建設倡議提出以來,國內外支援和贊同的聲音佔大多數,但也有不少誤解和誤讀。智庫站在理論最前沿,不但産生理念,也擅長傳播理念。要勇於承擔引導責任,正確解讀“一帶一路”倡議,有效傳播“一帶一路”核心理念,客觀宣介“一帶一路”各項建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不斷增進各國了解和互信,使各國人民真切感受到“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良好願望和切實行動。

女生們、先生們、朋友們:

讓我們集眾智,聚合力,攜手共建“一帶一路”,不斷提升國際合作水準,增進人類福祉!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