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直播文字實錄圖片實錄返回直播頁

國新辦就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情況舉行發佈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6年11月18日(星期五)下午16時30分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新聞發佈會,請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主任高銘、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楊保華、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主任李劍、中國航太員科研訓練中心副總設計師黃偉芬介紹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直播頁

直播摘要

圖片實錄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

活動標題

  • 國新辦就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

活動描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6年11月18日(星期五)下午16時30分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新聞發佈會,請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主任高銘、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楊保華、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主任李劍、中國航太員科研訓練中心副總設計師黃偉芬介紹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主持人 胡凱紅:

    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今天下午舉辦的新聞發佈會。兩個多小時之前,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順利返回地面,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完成。媒體對這次飛行任務非常關注,我們很高興請來了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先生,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主任高銘女士,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楊保華先生,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主任李劍先生,中國航太員科研訓練中心副總設計師黃偉芬女士,請他們向大家介紹這次飛行任務的有關情況,並就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回答提問。先請王主任作介紹。

    2016-11-18 16:30:35

  • 王兆耀: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順利降落在內蒙古中部主著陸場。目前兩名航太員狀態良好,已順利出艙,計劃今天19點30分左右返回北京。至此,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完成,勝利實現了穩定運作、健康駐留、安全返回、成果豐碩的任務目標。受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總指揮部委託,我們很高興與大家見面,通報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實施的主要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2016-11-18 16:32:07

  • 王兆耀:

    2016年10月17日07時30分,神舟十一號飛船承載航太員景海鵬和陳冬,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10月19日03時31分,神舟十一號飛船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圓軌道與天宮二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06時32分,兩名航太員順利進駐天宮二號。組合體飛行期間,兩名航太員在軌正常工作和生活,按預定計劃開展了失重生理效應研究、人機協同在軌維修等一系列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成功釋放伴隨衛星,並對組合體進行了近距離觀測和拍攝,伽瑪暴偏振探測、空間冷原子鐘、新型材料製備等應用項目也取得了豐富的數據和初步成果。11月17日12時41分,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實施分離,爾後開展了快速變軌控制驗證試驗。11月18日13時11分,飛船進入返回程式。13時59分,返回艙順利降落主著陸場。目前,天宮二號已轉入獨立運作狀態,繼續開展空間應用和科學實驗。任務準備和實施過程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就圓滿完成空間實驗室任務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指示,並在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成功後第一時間發來賀電,親臨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指揮中心與神舟十一號飛行乘組航太員親切通話。李克強、劉雲山、張高麗等領導同志也親臨任務現場指導,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對這次任務的高度重視,對全體參研參試人員的親切關懷。

    2016-11-18 16:37:08

  • 王兆耀:

    任務準備和實施過程中,全國人民、全球華人、國際友人,以及中外媒體給予了熱情關注。在此,我謹代表任務總指揮部和全體參研參試人員,對各方面的熱情關心與大力支援,表示衷心的感謝!

    2016-11-18 16:39:58

  • 王兆耀:

    今年是我國航太事業創建60週年,也是我國載人航太工程發展進程中極為重要的一年,載人航太接連實施長征七號首飛、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三次飛行任務,積極備戰天舟一號飛行任務,全力推進空間站研製建設和後續發展論證。此次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取得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重要成果,為我國空間站建造運營和航太員長期駐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6-11-18 16:41:41

  • 王兆耀: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航太攻關任重道遠”。2017年,我國將發射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進行推進劑補加試驗,進一步驗證掌握空間站建造運營相關關鍵技術,全面完成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爾後,我們將全面轉入空間站建造運營,同時,我們還將積極謀劃載人航太後續發展,持續提升載人航太核心能力和創新發展水準,努力使中國人探索宇宙的步伐邁得更大、更遠、更紮實,努力為人類的航太事業做出中國人更大的貢獻。

    下面,我們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

    2016-11-18 16:42:46

  • 主持人 胡凱紅:

    謝謝王主任。今天來了不少外國記者朋友,為了幫大家更加準確地了解情況,我們安排了全程的同傳。下面請大家提問,提問之前報一下你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2016-11-18 16:43:37

  • 中央電視臺和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

    請問王主任,剛才您介紹了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任務的完成情況,請您對這次載人飛行任務有何評價?空間實驗室任務的成功推進,對中國載人航太工程後續的發展具有怎樣的作用和意義?

    2016-11-18 16:44:23

  • 王兆耀:

    我想,可以用這12個字來評價這次任務,即準備充分,實施順利,收穫豐盛。神舟十號任務以來,工程全面轉入了空間實驗室階段的任務準備,針對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任務飛行軌道高、試驗項目多、飛行時間長等特點,我們優化制定總體技術方案,深化研究軌道控制策略,細化完善組織實施方案,強化産品的品質管控,開展任務聯合倣真實驗和航太員30天駐留的全流程驗證等試驗,把任務準備做得充分紮實。任務實施中,從火箭點火到飛船入軌,從飛船與天宮對接到航太員進駐天宮,從航太員駐留保障到各項試驗的開展,從飛船撤離、快速變軌驗證到飛船返回的搜救,所有工作都完成得非常順利圓滿。許多重要環節的工作都進行了直播和報道,可能大家都看到了。

    2016-11-18 16:45:19

  • 王兆耀:

    飛行期間,開展了航太員健康保障及行為能力等試驗和研究,空間物理、地球觀測、空間材料等空間科學和應用技術試驗,人機協同在軌維修、太空跑臺等空間站技術試驗以及伴星飛越觀測控制等航太技術試驗,目前取得了豐富的階段性重要成果,後續在軌實驗和地面研究還將繼續進行,有望取得一批原創性、突破性、引領性的研究成果。

    2016-11-18 16:46:49

  • 王兆耀:

    現在看,整個任務方案預案科學,過程管控嚴格,産品品質優良,天地協同密切,操控準確無誤,特別是兩名航太員的素質過硬,操作嫺熟,表現堪稱完美。

    2016-11-18 16:47:50

  • 王兆耀:

    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的順利實施,對工程後續發展,特別是空間站的建造和運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意義。一是在規律的認識把握上,這次飛行任務使我們對載人航太中長期太空飛行的相關生命保障、組合體的運作管理、較大規模的空間應用實驗的組織實施,以及在軌操作、維修建造等重要問題,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這對於我們後續搞好空間站的研製建設和運營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在技術突破掌握上,這次飛行任務不僅進一步考核了火箭、飛船、發射場、測控通信等相關係統的功能性能和系統間的協調性、匹配性,而且驗證了有關技術改進措施的有效性,特別是驗證了空間站運作軌道的交會對接、組合體運作、載人飛船返回等關鍵技術,這些都進一步打牢了空間站建造運營的物質和技術基礎。三是在隊伍的培養和鍛鍊上,這次飛行任務不僅鍛鍊了航太員的執行任務的能力,增強了我們航太員隊伍的自信心,同時也鍛鍊了工程全線連續高密度執行任務的能力,以及組織實施中長期飛行任務的能力,積累了寶貴經驗。四是在應用效益的實現上,通過開展較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應用技術試驗,取得了比較豐富的試驗數據,獲得了符合預期的應用成果,載人航太的綜合應用效益更加顯著。

    2016-11-18 16:48:10

  • 王兆耀:

    總之,此次任務的圓滿完成,再次實現了中國載人航太飛行任務的連戰連捷,為空間實驗室階段的載人飛行任務,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為奪取空間實驗室階段的全面勝利創造了十分有利的局面,進一步奠定了空間站建造運營的堅實基礎,將有力助推中國邁入空間站時代。謝謝。

    2016-11-18 16:49:50

  • 中國日報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與之前幾次載人任務相比,這次天宮二號和神十一任務的時間大幅度延長,針對這個情況,科研人員對兩位航太員在駐留期間採取了多方面的保障措施,現在任務成功了,是否能夠表明我國現在已有能力保障航太員長期在軌駐留。與此相對應的,第三批的航太員的選拔的情況是怎麼樣?第二,王主任也談到了,現在任務全線在推進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研製,請簡單介紹一下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現在研製的進展怎麼樣?

    2016-11-18 16:50:24

  • 王兆耀:

    對航太員有關情況,請我們黃副總回答一下。

    2016-11-18 16:54:06

  • 黃偉芬: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下面我簡單地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本次任務是我們航太員首次突破30天在軌駐留的任務,對整個航太系統來講挑戰是巨大的,這也是我們實現長期載人飛行承上啟下關鍵的一步。在神舟十一號發射前,上次新聞發佈會上,載人航太辦公室的武平女士已經給大家介紹了我們在哪些方面進行了創新,採取了哪些措施。從這次實施的情況來看,我們這些措施確實保障了航太員在軌健康、安全的生活和高效的工作。所以從實際的情況來看,成效是非常顯著的。這個成功實踐的結果,也充分表明瞭我們已基本具備了長期載人航太飛行駐留保障的技術。

    我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闡述。一是通過本次任務飛行的檢驗,證明了我們這些駐留保障的措施是非常有效的。同時,我們通過這次實踐,也積累了相關一些經驗,這些經驗和我們的措施,為未來進行長期載人飛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整個飛行任務期間,我們的航太員和地面的工作人員,定期對這些保障措施進行動態評估,大家也通過各類媒體也看到了,航太員在軌的狀態非常好,他們吃得好,睡得也好,工作得更好,而且他們生活得也很愉快,根據我們統計的結果,他們進食率已經達到了95%以上。大家知道,為了這次長達33天的飛行,我們確實是盡了最大的努力,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給航太員提供了百餘種航太食品,對我們原來食品的感官接受性進行了比較大的改進和提高。同時,我們對食譜的設計也做了優化和改進。我們還充分考慮了航太員個人的需求,選擇的是他們喜愛的航太食品,比如説景海鵬是山西人,我們給他配了山西的陳醋,陳冬是河南人,我們也專門給他配了他喜歡吃的麵條。因為受到飛行環境條件的限制,航太食品不可能做到和我們在地面的膳食一樣美味可口,這次飛行中,航太員也充分認識到了膳食營養對保障他們完成飛行任務的重要性,所以他們也非常認真地對待每一頓飯,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我們航太員的敬業精神,這也是航太員能夠順利完成駐留任務的一個基礎。

    2016-11-18 16:54:26

  • 黃偉芬:

    此外,我們從檢測到的生理數據,以及從航太員體檢和他們的主觀評價,包括通過畫音圖像、他們工作完成的情況和我們相關的生活駐留保障類的數據統計來看,航太員返回地面後狀態非常好。我們著陸場試驗隊的同志打來電話,了解到我們是航太員返回以後,景海鵬自己把返回艙的艙門打開。這些情況充分表明瞭我們三大駐留保障措施即健康保障、生活保障和工作保障措施是科學有效的,同時通過這次的實踐,我們對這些保障技術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還積累了更加豐富的經驗,這些都是我們寶貴的財富,我們會將它應用到未來空間站長期載人飛行的駐留保障措施的設計中去。

    2016-11-18 16:58:26

  • 黃偉芬:

    二是面向長期的載人飛行,我們在軌驗證了長期駐留保障的三大技術中的關鍵技術和新的技術,比如説未來空間站長期飛行的非常重要和非常關鍵的一個鍛鍊設備跑臺束縛系統的性能和功能的驗證,這次任務航太員首次在軌實現了跑步鍛鍊,同時我們也驗證了這個束縛系統的性能,同時也驗證了未來空間站航太員在軌跑步的方案,這也為未來跑臺的研製和未來在軌的長期飛行跑臺鍛鍊方案設計提供了依據。我們還進行了天地遠端醫療系統的驗證,這是解決我們未來長期飛行航太員看病問題的一個關鍵技術。我們也驗證了超聲醫學影像技術在空間站將來長期飛行的應用,也研製了基於虛擬現實技術的心理舒緩系統,這是為航太員長期飛行心理健康、在軌心理支援調試的新技術。我們也研製了乘員的物資管理系統、互動式的電子手冊,還有基於複雜任務的時間資源佔用分佈分析方法的研究,這些為我們未來空間站長期飛行、提高航太員工作效率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撐。我們還開展了植物栽培技術,還有腦機交互技術的驗證。植物栽培技術驗證了航太員在軌進行組裝裝置、播種、建苗、補水等一系列相關植物栽培的技術,同時也使他們心情愉悅,起到了心理調節的作用。時間證明,它也是非常好的、非常有效的一種心理調試的手段。所有這些技術的驗證,對未來我們載人空間站長期飛行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術都提供了重要支撐,同時也對我們空間站的人機界面設計和航太員的任務和在軌操作的設計提供了依據。

    2016-11-18 16:58:30

  • 黃偉芬:

    三是航太員的出色表現也進一步驗證了航太員選拔訓練技術的科學有效,進一步增強了我國航太員隊伍的整體實力。在任務中,景海鵬和陳冬很快適應了太空的環境,展現了非常好的身心素質和精神風貌,各項操作準確到位,執行程式也是正確的,配合非常默契,表現非常出色,順利完成了各項試驗驗證任務,這不僅驗證了航太員選拔訓練技術的科學有效,同時通過這次任務也鍛鍊和提升了航太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我們也積累了相關經驗。這些經驗包括航太環境的耐力和適應性、知識的儲配、生活照料、防護鍛鍊、工作安排、醫學檢查各項操作,包括複雜的操作、精細的操作、在軌維修的問題處置,人機協同和天地協同等能力和經驗。航太員隊伍的總體實力得到了增強,這為未來我們空間站長期飛行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2016-11-18 17:02:26

  • 黃偉芬:

    這次任務的成功實踐,表明我們國家已基本具備了航太員長期駐留保障的能力。當然,隨著我們後續工作的開展,也隨著未來空間站長期飛行的經驗不斷積累,我們的駐留保障技術也將得到不斷發展、改進和完善。

    2016-11-18 17:03:26

  • 黃偉芬:

    再回答一下記者提出的第三批航太員選拔的進展情況。隨著空間站工程任務的啟動,未來的建造和運營需要我們中國航太員隊伍有一個規模合適的、結構合理的一支航太員隊伍。關於第三批航太員選拔工作,目前已經基本完成了選拔的總體方案,計劃在2017年正式啟動。我們這次為了滿足空間站任務的需要,選拔的範圍會擴大,不僅要從空軍的飛行員中選拔出航太駕駛員,也要從航空航太相關技術的專業領域中選出工程技術人員,來擔當航太飛行工程師的職責。這個工作目前進展比較順利,我們正在積極認真地為實施做相應的準備工作。謝謝。

    2016-11-18 17:03:56

  • 王兆耀:

    我再補充回答一下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研製的進展情況。貨運飛船天舟一號是我們國家全新的飛行器,主要承擔為空間站運送一些消耗物品,航太員的消耗品、吃的用的、推進劑、維修設備、維修器材和試驗載荷設備,並且下行銷毀一些空間站的廢棄物,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正在總裝測試,計劃明年上半年在海南航太文昌發射場發射,與天宮二號進行交會對接,開展推進劑補加試驗。謝謝。

    2016-11-18 17:04:49

  • 香港無線電視記者:

    我知道這次航太任務裏,航太員把香港一些中學生所做的實驗帶上太空裏面,想問一下這些實驗的效果或者初步成果怎樣?以往航太員回到地球以後,都會組織代表團去港澳做一些訪問,這次有沒有這樣的計劃?如果有的話,會什麼時候進行呢?謝謝。

    2016-11-18 17:06:47

  • 王兆耀:

    這次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搭載了太空養蠶、水膜反應和雙擺實驗三個香港中學生的太空搭載方案比賽的獲獎作品,這三個項目在太空實驗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太空養蠶試驗,6隻蠶寶寶中,5隻順利結繭了,水膜反應試驗也順利生成了薄膜,雙擺試驗也完成了運動影像的攝製。應該説,通過前期科學週密的方案設計和充分的準備,整個在軌實驗進展得很順利,取得了預期效果,並且這幾個實驗可以説受到了廣泛關注。返回艙返回以後,研究人員還將對這些蠶繭、薄膜等開展一些科學研究,有可能還會發現一些新的科學成果。

    2016-11-18 17:07:26

  • 王兆耀:

    近年來,我國載人航太工程進行科學實驗、技術試驗的同時,對科普方面教育工作也非常重視,也在挖掘這方面的潛力,也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後續我們將進一步推動載人航太科普教育的系統化、常態化、專業化,這裡面就包括為更多的港澳青少年、全國青少年乃至全世界的青少年提供更多參與載人航太、了解載人航太的機會,培養他們科學精神和科學追求。

    2016-11-18 17:09:14

  • 王兆耀:

    關於神舟十一號航太員什麼時候訪問香港,應該説港澳同胞對祖國的載人航太事業一直非常關注和支援,神舟五號載人飛行任務以後,我們應香港、澳門特區政府的邀請,工程代表團多次訪問過港澳,也受入境澳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和廣大民眾的熱情歡迎。應該説通過這種訪問交流,港澳同胞也加深了對祖國載人航太事業的了解,也使我們廣大的航太科技人員感受到了一種莫大的支援和鼓舞。

    神舟十一號航太員今天剛返回,他們這次在太空駐留時間比較長,他們身體的恢復要有個過程,等他們得到充分的休養,身體恢復以後,再來安排後續計劃。因此現在對後續計劃還沒有最後確定。我相信,祖國載人航太科技工作者與港澳同胞這種心與心的交流會越來越深入。謝謝。

    2016-11-18 17:11:19

  • 中新社記者:

    今年6月25日和11月3日,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7號和大型運載火箭長征5號在海南文昌相繼升空,能否介紹這兩型火箭承擔的載人航太任務的有關情況?謝謝。

    2016-11-18 17:14:22

  • 楊保華:

    今年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7號和長征5號在我國海南文昌航太發射場相繼發射成功,極大提升了我國進入空間的能力,對我國航太事業的快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中,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是為滿足我國空間站工程發射貨運飛船的需要,同時也考慮未來技術發展和我國運載火箭更新換代的需求,于2011年1月工程立項研製,於今年6月25日在文昌成功首飛。作為我國新一代種型運載火箭的基本型,長征7號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了13.5噸,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達到5.5噸,按照計劃,長征7號第二枚火箭將於明年上半年發射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後續在空間站建設和運營任務中,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將與貨運飛船組成貨物運輸系統,承擔為空間站運送補給物資和補加推進劑的任務。隨著技術方案的完善和性能的穩定,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可逐步成為我國未來航太發射任務的主力軍。

    2016-11-18 17:15:34

  • 楊保華:

    前不久,也就是11月3日,我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征5號在海南文昌成功首飛,中國開始進入大火箭時代。該型火箭是我國目前研製規模和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太運輸系統工程,它採用無毒無污染的推進劑,起飛推力超過一千噸,具備近地軌道25噸的能力、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的能力,與國際上主流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相當。在該型火箭基礎上,也就是長5家族中,又衍生出長征5號B運載火箭,將承擔我國空間站艙段的發射任務,進一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安全性,滿足空間站任務要求。

    總之,長征7號、長征5號兩型運載火箭的成功首飛,不僅極大提升了我國運載火箭技術空間的能力,而且使我們空間站工程的運輸保障系統更加完善,為空間站建造運營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謝謝。

    2016-11-18 17:18:16

  • 金融時報記者:

    中國航太的成功,代表一種技術和工程的成功。我想問一下,中國在天宮計劃裏,怎樣把科學和研究的一些計劃包括在裏面,你能不能介紹一下中國的這次太空實驗的情況?

    2016-11-18 17:20:51

  • 高銘:

    非常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我們這次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安排了空間科學實驗和地球科學觀測與應用,以及空間應用新技術實驗等領域一共十幾項應用項目,其中主要項目的研究水準已經位於國際前沿,技術發展也列于國際先進行列。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有望使我們國家在空間科學前沿的探索和應用領域取得重大的突破和應用的效益。這次天宮二號上安排的應用任務,也是載人航太歷次任務裏最多的,在9月15日天空二號成功發射入軌以後,應用載荷按照計劃完成了初步的功能測試,開展了空間科學實驗、地球觀測和應用新技術實驗,各個有效載荷和在軌支援設備工作正常,性能穩定,狀態良好,獲取了較為豐富的科學實驗數據和應用數據,取得了初步的應用成果。

    2016-11-18 17:26:27

  • 高銘:

    具體來講,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在天宮二號上開展的空間冷原子鐘的項目,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在空間運作的冷原子鐘。任務的目標是開展冷原子物理的基礎研究,並且實現頻率日穩定度將達到10的-16次方量級的國際領先水準,這可以使飛行器的自主守時和導航精度提高1到2個數量級,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目前通過前期的在軌測試,我們已經得到了1.7乘以10的-15次方的頻率穩定度,後續我們將通過參數的調整,爭取早日實現預定的目標。在天宮二號上開展的伽瑪暴偏振探測項目,是中歐合作進行聯合研究和研製的一個項目。大家都知道,伽瑪暴偏振探測是進行伽瑪暴研究的一個重要的新的窗口,天宮二號探測設備的探測效率,相比國際同類儀器要高幾十倍,因此通過它的觀測,我們期待能夠在揭示伽瑪暴的本質、宇宙的起源、演化研究中獲得重大收穫。目前我們已經觀測到了伽瑪暴、太陽X射線暴和蟹狀星雲脈衝星的脈衝信號。後續我們還將繼續進行觀測,同時科學家還要對這些科學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

    2016-11-18 17:28:23

  • 高銘:

    在天宮二號上,我們還開展了伴隨衛星的實驗項目,它是繼神舟七號以後第二顆在空間飛行器上釋放的伴飛衛星,它上面裝載了一台紅外相機和一台2500萬像素的可見光的像機,它的任務目標是對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組合體進行拍照,觀察其運作的狀況。同時,進一步驗證小衛星的在軌釋放、駐留和伴飛技術,也進行微小衛星本身的新技術的試驗和驗證。目前,我們已經成功開展了伴星釋放、駐留和伴隨飛行試驗獲得了清晰的組合體的圖像,相信大家也會在央視的報道裏看到了這個圖像,而且這個伴星也被網友稱為天宮二號的自拍桿,是非常了不起的自拍神器,後期我們會繼續來進行各項技術試驗。

    2016-11-18 17:34:22

  • 高銘:

    在地球科學觀測和應用方面,我們安排了多角度、寬波段成像光譜議和三維成像微波高度計以及紫外臨邊成像光譜儀等成像設備,對陸地、海洋和大氣進行觀測和遙感應用,這些設備關鍵器件和部件都是自主研發的,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同時,觀測的系統也採用了許多新的技術體制,可以使觀測的能力大大提高,這對於全球氣候及環境變化的監測、地質災害、環境污染、農業、林業、海礦等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可以直接服務於國民經濟主戰場。經過初步測試,這些觀測設備目前功能正常,性能穩定,獲取了大量的觀測數據和清晰的、層次分明的高品質圖像,這些觀測數據已經通過我們的數據服務平臺對外發佈,後續將繼續完成在軌測試,進入觀測應用階段。

    2016-11-18 17:37:05

  • 高銘:

    在空間科學實驗方面,我們的空間材料生長製備和高等植物培養實驗也開展得非常順利,12個材料的樣品和一種植物的樣品今天已經由航太員回收帶回地面,將通過後續的分析和研究,了解和把握微重力條件下材料生長的物理化學規律和植物的生長髮育變化,為材料製備工藝和植物品種的改良以及空間生態系統的研究提供依據和奠定基礎。

    2016-11-18 17:38:35

  • 高銘:

    此外,空間環境探測和空地量子密鑰分配試驗項目進展也非常順利,取得了比較好的結果。同時,應用任務的天地支援系統和空間環境預報保障也在持續正常運作,有力地保障了各項試驗的開展。後續應用有效載荷將繼續開展,並且完成在軌測試,進行科學設備的參數精調、觀測設備的標定和同步觀測試驗,繼續進行技術試驗和驗證,深入分析研究科學實驗數據,進行地球觀測的應用推廣,爭取獲得科學重大成果,取得應用效益。也希望大家能夠持續關注空間實驗室的應用情況,感興趣的話,可以通過載人航太工程網、中國科學院院網和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的網站來獲得有關應用情況更詳盡的資訊,我們也會在網站上及時更新和發佈應用的最新成果。謝謝。

    2016-11-18 17:39:45

  •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我的問題是提給李劍主任的,我們知道您是這次任務測控通信指揮部指揮長,也在前線經歷了整個任務,想問您對這次任務作什麼評價?另外,與之前幾次交會對接任務相比,這次任務有哪些新的困難和挑戰,有沒有技術上的突破呢?

    2016-11-18 17:42:58

  • 李劍: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這次任務應該説完成得非常成功,測控通信系統作為天地唯一的紐帶,承擔著航太器的跟蹤、軌道確定、數據傳輸、圖像話音的傳輸以及控制策略的制定、規劃的制定和所有關鍵控制的組織實施工作,應該説這次任務當中,在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飛控現場的航太員系統、空間應用系統、載人飛船系統、空間實驗室系統和測控通信系統的各個單位密切協作,嚴密監視,嚴格按流程操作,各項在軌飛控計劃、各項空間實驗、各項關鍵技術都得到了驗證和突破。跟以往幾次交會對接任務相比,這次空間實驗室任務,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飛行時間長。我們航太員在軌飛行了33天,突破了以往的記錄一倍多。在長時間飛行的過程當中,對我們測控通信系統的測控站、測量船、中繼衛星系統、各中心的設備考驗是非常大的,需要長時間高強度的連續工作,另外對地面飛控人員操控的效率和準確性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也要求我們能夠在長時間飛行當中遇到緊急情況能夠快速處理,同時要具有高速數據處理和分析的能力。

    2016-11-18 17:47:16

  • 李劍:

    二是這次飛行軌道是全新的。大家都知道,我們這次飛行軌道是393公里,比以往343公里軌道要高,這個軌道就是我們國家未來空間站將要運作的軌道。在這個軌道上運作,像發射窗口的計算、遠距離導引控制策略,包括返回控制,都要全部進行重新設計,帶來一系列關鍵技術的突破,包括返回段快速定軌、返回前的快速變軌等等,這些都是新的挑戰。我們這次在組合體期間,釋放了一顆伴隨衛星,這也是第一次,伴隨衛星控制次數很多,控制難度也很大,我們要實現它在組合體上方的飛越以及在規定位置的駐留保持,這個控制難度也很大。四是這次在軌項目非常多,是一次名副其實的空間實驗的任務,比如像人機協同機械臂在軌維修這樣的試驗是非常複雜的,需要航太員、地面密切配合。這些實驗項目對於我們地面支援能力、專業支援能力、天地協同能力,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應該説,通過這次任務圓滿順利的執行,使我們很多關鍵技術得到了突破,比如説像天宮二號長時間、高精度的軌道預報,飛船393公里遠距離導引的策略和返回控制,一圈兩次的快速變軌,伴星繞飛、駐留保持控制這些技術都得到了全面突破。另外,通過長時間的組合體運作,對我們在這種長時間飛行情況下,任務規劃、效率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檢驗。應該説,通過這次空間實驗室任務的飛行,積累了寶貴的中期駐留的經驗,也為我們中心承擔明年貨運飛船的任務,乃至將來空間站長期有人飛行的任務,不斷提升我們的飛控能力水準,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2016-11-18 17:50:26

  • 鳳凰衛視記者:

    空間站建成之後,三步走的戰略也即將全部完成,請問載人航太方面的下一步工作目標是什麼?另外什麼時候可以實現載人登月?謝謝。

    2016-11-18 17:53:53

  • 王兆耀:

    經過20多年的建設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具備獨立開展載人航太活動能力的國家,我們掌握了一系列的載人航太基本技術,建成了完整配套的載人航太技術體系,也展示了我們中國的力量和凝聚了中國精神,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載人航太發展道路。當然我們也清醒地看到,中國載人航太的總體技術水準和能力,與快速發展的國際載人航太水準相比,還是有相當差距的。比如,我們實施載人航太活動的次數、規模,航太員在軌駐留的時間、活動範圍現在主要在近地軌道,包括空間應用試驗的規模還是相當有限。可以説,總體上我們還是處於一個初級發展階段。隨著中國空間站建設的穩步推進,到2022年前後,中國載人航太三步走發展戰略目標將全部實現。

    中國載人航太後續幹什麼?怎麼幹?這些問題應該説受到了各方面的廣泛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會邁得更大、更遠,我想,這就是我們謀劃中國載人航太後續發展的根本遵循。更大,我們就是要加快發展,縮短與世界先進水準的差距,早日建成航太強國,實現航太夢;更遠,就是要從近地軌道邁向地月空間,走入深空,為人類探索浩瀚宇宙做出更大的貢獻。謀劃論證中國載人航太的後續發展,我們一是將綜合考慮人類探索空間的科學規律,遵循科學規律,考慮世界載人航太發展的大趨勢和中國發展的實際情況;二是將把後續載人航太的規劃,以及提升中國載人航太的核心能力水準的長遠目標結合起來;三是我們要進一步完善有利於載人航太創新發展的管理機制和管理模式。

    至於剛才記者女士説的登月,我們正在進行多方案的比較,總的一個想法就是要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載人月球探測路線,將來有什麼新的論證成果,我們將及時公佈。謝謝。

    2016-11-18 17:54:49

  • 中國航太報記者:

    今年是我國航太事業創建60週年,在60年中,我國航太事業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成果,其中一次就包括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據統計,到目前為止,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發射成功率達到了97%,這個數字在世界也是非常先進的水準,我的問題想提給楊保華副總經理,我國為什麼能夠取得這麼高的發射成功率?我國又有哪些寶貴的經驗和做法?謝謝。

    2016-11-18 17:58:30

  • 楊保華:

    謝謝。1956年10月8日,中國航太正式誕生。在這60年過程中,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關懷和英明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支援和各行各業的大力協同下,經過幾代航太人的不懈努力奮鬥,我們國家的航太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已經邁入世界航太大國之列。我們創造了以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太、月球探測為代表的輝煌成就,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中國特色發展之路。在中國航太産品家譜中,其中有我們長征系列火箭,是一支世界知名品牌,目前已經有十余種型號産品,多年來已經成功將300多顆各類衛星準確發射入軌,它的發射成功率達到了97%以上。可以講,這個成功率非常高,已經進入到世界航太發射高成功率的前列了。

    2016-11-18 17:59:40

  • 楊保華:

    在保持高成功率方面,我們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做法和經驗:第一,堅持成功是硬道理。説得再好都沒有用,如果飛行試驗失利了,一切都等於零。所以我們航太人始終把成功放在航太工程任務的最高位置,把成功作為我們始終不渝的追求目標,踐行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兌現用成功報效祖國的莊嚴承諾。第二,我們堅持系統工程的管理方法,始終貫徹錢學森先生倡導系統工程管理的科學思想和方法,方法精髓之一就是把一個複雜的過程分解成若干個簡單過程,甚至可以把簡單過程再分解成更加簡單的子過程,通過這種分解,從本質上降低了航太系統這個複雜系統研製的難度,從設計源頭提高了我們航太産品固有的品質可靠性。第三,我們堅持過程精細化管理,我們細化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堅持用量化的手段,加強産品生産試驗過程的品質控制,力爭生産出來的産品不降低其固有的可靠性。第四,我們堅持及時總結和提煉保成功的方法。中國航太發展歷程中並非一帆風順,我們也經歷過坎坷,但我們能夠及時總結好的經驗和方法,比如説技術風險識別與控制,在航太産品工程研製的各個階段,準確識別出它具有的技術風險,把影響成敗的這些環節識別出來,加以控制,化解風險。還有,我們研製過程中出現了品質問題,我們總結出了品質問題歸零的雙五條標準,能夠徹底解決這些品質問題,技術上採取措施之後,可以避免類似問題的重復發生。雙五條歸零的標準不僅在我們航太界廣泛使用,也推廣到國內其他工業部門、其他行業,而且這歸零雙五條標準已經上升為國際宇航標準。第五,我們堅持用技術進步提升航太産品的性能和可靠性。自主創新始終貫穿中國航太發展的整個歷程,我們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推動航太事業快速發展。同時,技術進步也提升了我們的設計手段和製造水準,提升了保成功的能力。

    總之,創新是航太事業的靈魂,品質是航太發展的基石,貫穿于航太工程任務的始終。在後續航太高密度、高強度的研製生産發射任務中,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將繼續把創新和品質放在首位,為我國的航太強國建設作出新的貢獻。謝謝。

    2016-11-18 18:01:42

  • 主持人 胡凱紅: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五位發佈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

    2016-11-18 18:08:43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http://mp4.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6/11/18/201611181479460878466_452.mp4

數據地址:

    http://webcast.china.com.cn/webcast/created/29324/152_1_0101_desc.htm

圖片大圖:

  • 國新辦就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情況舉行發佈會

    中國網 倫曉璇

  •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言人胡凱紅主持發佈會

    中國網 倫曉璇

  •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介紹情況

    中國網 倫曉璇

  • 圖為新聞發佈會現場

    中國網 倫曉璇

  • 胡凱紅請記者提問

    中國網 倫曉璇

  •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倫曉璇

  • 中國航太員科研訓練中心副總設計師黃偉芬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倫曉璇

  •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倫曉璇

  •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倫曉璇

  • 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主任高銘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倫曉璇

  •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楊保華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倫曉璇

  •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倫曉璇

  • 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主任李劍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倫曉璇

  • 中國網記者現場直播

    中國網 倫曉璇

  • 各媒體陸續準備就緒

    中國網 倫曉璇

  • 國新辦就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情況舉行發佈會

    中國網 倫曉璇

文字實錄 查看全文 正序 倒序 刷新

列印 合併稱謂 顯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