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第五屆“中青年改革開放論壇”第四分論壇在莫幹山蘆花蕩飯店舉行。論壇聚焦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治理與改革創新,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秘書長苗綠女士主持。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摩根大通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濱等發言嘉賓及參會代表圍繞構建全球金融治理新型構架、“一帶一路”戰略的金融支援及風險管控、新國際貿易安排框架下的國際金融合作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發展前景展望等議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交流,並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現將主要觀點整理如下:
一、徐洪才:G20框架下的全球金融治理框架要適應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首先回顧了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進程,分析了現行金融治理體系的缺陷以及G20峰會對於全球金融改革的重大意義。他提出要構建“5+1”的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機制,即美國、歐元區、中國、日本和英國,再加上IMF,“5+1”要定期開會,加強其對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力度,及時化解各種潛在風險,有效減輕全球宏觀經濟政策負面溢出效應。同時,要擴大SDR的使用,完善包括SDR定值和發行方式,擴大SDR在解決成員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矛盾和危機救助中的使用,擴寬SDR作為計價單位的使用範圍。
二、霍建國:繼續堅持推進高水準的對外開放,贏得經濟發展的主動權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談到美國主導的TPP及TTIP談判的主要目的在於重返亞太,主導全球新規則,還有抑制中國崛起。但TPP的高標準很難轉化為全球統一標準,尤其發展中國家很難適應。面對這種情況,中國應該繼續支援WTO多邊貿易體制,加快突破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主動推動RCEP談判進程,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積極穩妥推進FTAAP進程,堅決支援正在形成的新的增長極,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對外經貿大學教授盧進勇也談到,中國應該在上海、天津、福建和廣東等自貿區培育國際化、市場化、法制化的營商環境,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投資貿易便利、監管高效便捷、法治環境規範的自由貿易實驗區。
三、朱海濱:未來三到五年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怎麼防範金融風險
摩根大通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濱通過信貸/GDP比率、信貸/GDP比率缺口、中國社會總債務、社會融資規模、中國債務的利息負擔、債務在險比例、中國投資與信貸的效率等一些數據模型分析,進一步強調了當前結構性債務問題,要擺脫和結束目前儘量以拖為主的策略,積極發展宏觀債轉股和債券融資,在增量和存量兩個問題上同時出臺一些比較有針對性的措施防範金融風險。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應習文談到,以結構性改革破解經濟失衡是全球經濟治理的必由之路,重新審視擴張性需求政策對全球經濟復蘇的作用,並將推動結構性改革作為長期的政策重點。要進一步提升勞動收入佔比,縮小貧富差距。要重新考慮教育與技術發展的作用,尤其是提升貧困地區的教育水準。
供稿人:譚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