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直播文字實錄圖片實錄返回直播頁

國新辦就“一帶一路”倡議與共同發展情況舉行吹風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5年10月15日(星期四)下午3時舉行吹風會,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建平介紹“一帶一路”倡議與共同發展的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直播頁

直播摘要

圖片實錄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

活動標題

  • 國新辦就“一帶一路”倡議與共同發展情況舉行吹風會

活動描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5年10月15日(星期四)下午3時舉行吹風會,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建平介紹“一帶一路”倡議與共同發展的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胡凱紅:

    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聞吹風會。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媒體也有很多問題想問。為了幫大家更好地了解這個倡議,今天很高興請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建平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一帶一路”倡議與共同發展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張研究員長期從事國際區域合作這方面的研究,對“一帶一路”有很深的研究。

    下面,請張研究員做介紹。

    2015-10-15 15:00:04

  • 張建平: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有機會就“一帶一路”倡議和大家進行交流。主要講幾點自己的看法:第一,大家都知道,最近“一帶一路”的英文名字已經有了一個正式名稱,不是很多人以前所説的“One Belt One Road”,這個詞已經過時了,現在從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和外文局正式確認了“一帶一路”的英文官方翻譯是“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它的重要之處在於,“一帶一路”是中國的一個成功的倡議。我本人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在全球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加速,國家經濟合作日益增強的大背景之下,首次成功倡議的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平臺。

    倡議就意味著什麼?對於很多外國朋友來講,一聽説倡議就會很清晰的知道,倡議是大家要坐在一起,要共同商量,要共同建設,同時共用成果。這樣的話,所有的“一帶一路”的國家都會意識到“一帶一路”是需要共同努力和共同推進的,它不是中國一家的事。這是一個方面。

    2015-10-15 15:02:39

  • 張建平:

    另外,在新型的國際區域合作平臺上,中國的經濟發展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互有需求。比如對於中國現在發展需求來講,我們現在最大的需求就是中國需要轉方式、調結構,調整失衡的經濟結構。比如中國的經濟失衡主要表現在製造業的比重過高,而服務業的比重太低。對於“一帶一路”很多經濟體而言,跟中國的情況可能正好是相反的,它們是屬於製造業嚴重發展不足,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要想富先修路”,第二是“無工不富”。但是如果大家看一看“一帶一路”的很多經濟體,他們缺乏能源、缺乏基礎設施、缺乏工業化的進程,很多國家人口很多,但是他們很貧窮,甚至沒有擺脫貧困。

    舉個例子,像印度,大家知道現在50%的人是用不上電的,像緬甸60%的人用不上電,柬埔寨是80%的人口用不上電。如果沒有電,別説工業發展,連基本的生存和發展都會遇到很大的麻煩。在“一帶一路”的平臺上,中國無論是在基建還是在能源的供給,還有在工業化的發展方面都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中國形成了大量的優勢産能,應當説中國的産能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工業化和脫貧的發展需求會得到非常好的對接。另外,中國在基建方面的強大的供給能力和“一帶一路”這些國家在基建方面強大的需求也會很好地結合起來,實現共贏,走向共同發展。

    2015-10-15 15:04:02

  • 張建平: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一帶一路”不僅是中國一家的發展需要,也是“一帶一路”其他國家發展的客觀需要。如果中國和“一帶一路”國家能夠朝著這個方向去合作,我相信未來中國的經濟會變得更加平衡、更加可持續。“一帶一路”的這些經濟體,整個“一帶一路”的區域平臺也會變得更加均衡、更加可持續,從而糾正全球經濟失衡,推動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現在“一帶一路”沿線很多國家積極支援和響應中國的倡議。亞投行設立的時候,一開始主要是亞洲國家支援,但是發展到後來,有很多發達經濟體也參加進來,比如説英國帶頭參加了我們亞投行。到現在為止,已經有50多個國家都成為了亞投行的創始國。大家知道,亞投行未來重點支援的項目領域就是“一帶一路”上的這些項目。也就意味著這些國家對“一帶一路”的倡議作出了積極的響應。據我所知,也有將近10個國家都已經開始從戰略規劃的層面上來積極謀劃,也有很多國家積極行動起來,在“一帶一路”的平臺上和中國進行對接,從不同的産業領域和中國合作。我們也和有關國家商量相關的時間表、路線圖,為將來的長期合作奠定基礎。

    2015-10-15 15:06:32

  • 張建平:

    第二,我的理解,“一帶一路”具有四個開放包容的特徵。

    第一個開放包容,“一帶一路”的合作理念是開放包容的。大家知道,我們的合作理念是“和平發展和互利共贏”,圍繞這樣的理念,推進“一帶一路”合作是共商、共建和共用。

    第二個開放包容,“一帶一路”在合作的空間上是開放包容的。現在的“一帶一路”空間範圍是以亞歐大陸作為核心,延伸到非洲、延伸到大洋洲,這樣巨大的一個區域合作平臺,我們並沒有把它的邊界去界定死。換句話説,我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能夠有機會參與到“一帶一路”的合作平臺上。在這個平臺上,我們不需要談判,也不需要設置高門檻,只要這些國家有合作意願,我們都歡迎他們參加到這個平臺上來。過去美國歷史上曾經做過馬歇爾計劃,我覺得從我們的空間範圍選擇,我們開放包容的態度和過去的馬歇爾計劃是完全不同的。在當前也有大家熱議的TPP,會發現要想加入到TPP的談判當中,標準和條件都是很嚴格的,而且要經過很艱苦的談判,但是我們在“一帶一路”的平臺並沒有這樣的苛刻要求。這樣的話,我認為會有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都能夠有機會參與到“一帶一路”的合作當中來。

    2015-10-15 15:09:51

  • 張建平:

    第三個開放包容,我們的合作領域是開放包容的。我們提出來“一帶一路”要實施“五通”,從政策溝通到設施聯通,到貨物的暢通、資金的融通和民心的相通,這樣“五通”廣泛的領域也遠遠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國際區域合作的機制,或者説國際合作的平臺。它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同時在“一帶一路”上的很多經濟體,有的國家説在現在的階段可能只能做“三通”,我們就可以先推“三通”,有的國家説可以做“五通”,我們就可以做“五通”,這些國家可以有多樣的選擇,適合他們的國情,這是非常適合“一帶一路”不同國家的發展需要。

    第四個開放包容,我們的合作方式也是開放包容的。我們既有機制性的合作方式,比如在願景和行動當中提到一系列的機制,包括上海合作組織、清邁倡議、中國東盟自貿區、亞投行絲路基金,未來會有RCEP,還會有其他的機制。但是在合作的過程當中,也需要非機制性的合作。在我們跟有的國家沒有任何合作機制的情況之下,可以通過一個項目或者一個領域的具體合作,來推進我們的合作。從這個角度來講,打一個比方,“一帶一路”平臺比較像一副中藥方,中藥方的特點就是成份比較複雜,相互之間是平衡的,而且是可以互相促進。自由貿易協定更像是一副西藥方,因為成份非常清晰,一旦用藥見效會很快,會有貿易創造、投資創造,缺點是如果不用藥就見不到效果,而且還必須經過談判。“一帶一路”建設有一個更高的境界是也不排斥西藥,我們可以在“一帶一路”的平臺上把中西醫給結合起來,這樣療效會更好。其實在“一帶一路”的平臺上,現在已經有了比如中國東盟自貿區、中國和巴基斯坦自貿區,也有現在正在談判中日韓自貿區,GCC海外六國的自貿區,中國東盟自貿區要升版,RCEP的自貿區也會加速推進,未來和以色列、斯里蘭卡這些有意向的國家,包括歐亞經濟同盟,現在都在商談以後未來會推進自貿區的建設。大家也不要忘了,現在還有小自貿區的建設,自貿園區,包括上海自貿區,廣東自貿區是“1+3”的格局,未來會形成“1+3+N”的格局,會有更多的自貿園區會形成網路。自由貿易協定的大網路,再加上自由貿易園區的網路,它會互相促進,來提升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的水準,溝通推進未來“一帶一路”建設走向繁榮。

    2015-10-15 15:11:11

  • 張建平:

    第三,“一帶一路”也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在這個系統工程是有層次的。大家知道,現在“一帶一路”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投資環境有待改善,基礎設施嚴重不足。但是在“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需求都是萬億級美元的,規模非常大。為了改善基礎設施,為了讓民營資本願意到“一帶一路”國家去進行貿易和投資,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改善基建,並且促進互聯互通。要做到這一點,就必然需要有亞投行,有絲路基金,包括也要和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進行合作,我們也歡迎發達國家的開發性金融機構能夠參與到“一帶一路”的建設當中來。

    如果我們能夠把基建和民心相通改善,就意味著未來在“一帶一路”的平臺上,私人資本所帶來的區域內的貿易和投資會不斷增加。時間積累長了以後,會形成“一帶一路”上新的全球供應鏈,新的區域生産網路,就會增強整個區域在全球的競爭力。未來當生産網路和新的供應鏈建成之後,這些國家之間必然就會産生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性安排的需求,就會朝著共同繁榮的目標去邁進。在這方面想強調的是,民營資本也包括國有企業在這樣的建設過程當中都有機會找到巨大的發展商機,也都能發揮它們相應的作用。

    第四,“一帶一路”的建設一方面面臨著機遇,另一方面也面臨著很多的挑戰和風險。現在根據估算,“一帶一路”沿線的總人口大約要佔到全球的63%,它的經濟總量佔到全球的不到30%,它的貨物和貿易的出口占全球不到四分之一。APEC它的人口占全球的比重是40%左右,但是它的人要比“一帶一路”的人口少得多,但是APEC這個平臺上的貿易總量和經濟總量都是“一帶一路”平臺的一倍以上。這説明“一帶一路”的平臺和APEC的平台中間有一個巨大的發展落差,這個落差從一方面看可能不是好事,但是從中長期來看,也蘊藏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

    2015-10-15 15:14:32

  • 張建平:

    從這個意義來講,在中長期來看,“一帶一路”對中國、沿線國家而言,對全球增長而言,都是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的一個平臺。但是在“一帶一路”平臺上,很多國家現在的發展水準是很低的,我拿到的數據是,“一帶一路”的平臺上低收入的國家,也就是每人平均收入GDP在1045美元以下的國家,人口占到將近7%。中等偏下及低收入的國家,每人平均GDP在1000-4100美元之間,這個人口占一半以上。也就是説,這些國家由於經濟發展水準低,在區域合作的過程當中面臨著挑戰和困難就比較大,更何況這個平臺上有很多國家,有十幾個經濟體連WTO的成員都不是,還有一些經濟體處在貧困或衝突和戰爭當中。這些國家市場秩序比較差,市場機制也比較弱,這樣發展風險比較高。面對這樣的風險,在“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當中,無論是中方的企業也好,還是“一帶一路”國家的企業也好,在進行推進貿易和投資的過程當中,都需要運用各種政策工具和市場工具,及時去識別在市場上可能遇到的風險。項目推進過程當中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同時要用各種有效的工具積極應對這些風險,逐步推進“五通”的建設。

    最後一點,“一帶一路”的建設是國內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國際區域經濟合作並存和互動的新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國內所有的省份、所有的城市,都要積極去對接“一帶一路”的願景和行動,對接“一帶一路”的中長期的發展戰略。在這個過程當中,每個省、每個城市都要去尋求自己的定位,發揮自己的作用。同時這個合作平臺對發達經濟體也是開放的,比如美歐日在“一帶一路”的很多國家做了很多國際援助項目,開展了大量的投資項目,他們的積極建設性的作用我們都是歡迎的。尤其是這些發達國家在“一帶一路”的很多經濟體,在長期的開發與合作過程中形成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中國在這個平臺上也可以和他們去合作,互相取得經驗,為“一帶一路”的建設提供更多的發展模式,最終來實現共同繁榮。

    我先説到這裡,大家有問題歡迎提問。

    2015-10-15 15:16:57

  • 胡凱紅:

    謝謝張研究員的介紹。提問之前通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2015-10-15 15:20:57

  • 中央電視臺記者:

    “一帶一路”作為我國提出的一個倡議,是否適合沿線各國的發展方向,如何讓“一帶一路”的倡議的發展方式與各國的發展方向互相的溝通和對接。謝謝。

    2015-10-15 15:23:27

  • 張建平:

    應該説“一帶一路”現在所有的經濟體的發展水準和差距是非常大的,我們既有超級發達的經濟體,像新加坡、澳大利亞這樣的經濟體,也有新興工業化國家,像南韓、馬來西亞。另外,還有很多剛才提到的很窮的國家以及發展水準不高的國家,當然也有一些轉型經濟國家。不同的經濟體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它的發展方式的選擇非常多元化。比如像中國在區域合作的過程當中,在“一帶一路”的倡議提出之前,更多的是強調東亞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當然也通過區域和次區域的合作,和其他的夥伴在不斷推進區域經濟合作。俄羅斯和中亞之間有歐亞經濟同盟,南亞有一個叫“南亞”的合作平臺,東南亞國家在今年年底要促進東盟經濟共同體的形成。西亞可能現在還沒有這樣的一些機制性的安排。

    沿線這些國家情況十分複雜,發展的訴求也各不相同。大家想一想,如果要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模式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話,它的難度是非常高的,也是很難完成的任務。現在“一帶一路”的理念和倡議是什麼?我們要不斷的強化區域內部的經濟合作,但是區域經濟合作並不意味著最終一定要走向區域經濟一體化,換句話説,在“一帶一路”的合作平臺上,它並不完全強調也不強求機制性的安排,根據各自的條件、能力去和中國走向區域經濟一體化,自由貿易協定就可以簽,如果沒有能力和沒有條件來簽的話,可以通過有剛才説的“五通”,來給它提供多種組合的合作方式,最後的合作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地去強化。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一帶一路”的合作方式應該是為“一帶一路”不同的經濟體提供不同模式的選擇。所以這應該是非常有生命力的。

    2015-10-15 15:25:19

  • 中國日報記者:

    謝謝您精彩的演講。我們知道“一帶一路”橫跨亞歐大陸,牽涉的很多國家政治狀況並不是那麼令人滿意。在這種情況下,“一帶一路”的推進過程當中是如何規避政治風險?謝謝。

    2015-10-15 15:25:43

  • 張建平:

    中國在和“一帶一路”的國家進行區域合作的過程當中,首先要把它理解成一個國際區域經濟合作的平臺。在這個合作的過程當中,中國所強調的就是不干涉“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夥伴的內政,我們是要跟他們和平發展,互利共贏。從這個角度來講,會通過多種的方式和多種的模式來推進“一帶一路”的建設。但是政治風險是不可避免的,是擺在這裡的,我們必須要找到化解它的方案和辦法。現在中國有很多機構也好,包括一些部門也好,都在積極研究“一帶一路”國家,每個國家在政治風險方面現在到底到了一種什麼樣的程度,我們應該怎樣去進行一些不同級別的去識別,根據不同的風險為企業提供相應級別的風險警示,儘量避免損失。

    另外,“一帶一路”很多國家面臨著政治風險,包括安全的風險,甚至有的國家是處在戰亂、內亂的狀態。記得前一階段連奧巴馬都説過一句話,説很多阿拉伯的國家因為長期被隔離在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的進程之外,所以導致了極度貧困,最後陷入到戰爭和貧困惡性迴圈的狀態。在這個方面,“一帶一路”其實是為這些國家擺脫惡性迴圈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歷史性機遇,使他們能夠打破負面的迴圈,進入到一個正面的迴圈當中。

    最後,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我們在和這些國家交往的過程當中,都是本著跟它們平等合作,發揮我們大國的建設性作用,為我們整個“一帶一路”的區域大合作提供穩定發展的環境。

    2015-10-15 15:26:13

  • 中國財經報記者:

    請問張研究員,剛才您在介紹當中將“一帶一路”倡議比喻成一劑中藥,能否請您具體介紹一下“一帶一路”這個倡議如何慢慢對區域經濟發揮作用,産生“中藥式”的效用。另外,您認為,目前區域內的經濟體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反映和參與狀況如何?謝謝。

    2015-10-15 15:27:33

  • 張建平:

    剛才我已經提到,“一帶一路”要搞“五通”的建設,跨越領域非常大,要做的內容也非常多,不同的成份之間是可以相互平衡和相互影響的。另外一點,中藥的特點是在一開始用藥的時候,不見得馬上會見到效果,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的作用才會顯現出來。在基建、能源和商業環境的改善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時間來積累。從中藥的思想理念來講,對於任何問題和任何矛盾都要有綜合的、平衡的對待和處理,而不是僅針對某個特殊的問題,採取極端的措施來處理。在這個意義上講,比較平衡的發展模式更加適合“一帶一路”經濟體的發展需求。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一帶一路”的國家積極響應我們提出的倡議,而且據我所知,現在有的國家像土耳其已經專門設立了“一帶一路”大使這樣的崗位。另外,有一些“一帶一路”的國家設立專門的部門來支援“一帶一路”建設。

    從剛才説的亞投行來看,已經有50多個經濟體支援亞投行,這其實也等於支援“一帶一路”建設。絲路基金在去年北京的設立儀式也來了幾十個經濟體,因為將來絲路基金重點支援的區域也是“一帶一路”。今天我看到一個數據,中國已經在“一帶一路”的17個國家開始了大規模的産能合作,如中國和哈薩克之間率先推進了國際産能合作,有很多項目現已進入大規模建設階段。

    最後補充一個情況,我們現在在全球已經建立了將近70個境外經濟,叫境外工業園區或者産業園區。這樣的産業園區可以通過集約式發展,規避很多市場風險,提高投資效率,加快和“一帶一路”國家的對接。絕大部分的産業園區分佈在“一帶一路”的平臺上。應該説在“一帶一路”的建設過程當中,通過這一年多的實踐已經取得了非常明顯的進展。

    2015-10-15 15:28:05

  • 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請教您一個問題,剛才您提出到很多國家和區域都有自己發展和合作的平臺,也提到過去的“馬歇爾計劃”,現在有一種聲音是説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的倡議,相當於建立一個更大範圍或者是世界最大的自貿區,不知道您怎麼來評價這個觀點。

    2015-10-15 15:29:28

  • 張建平:

    我剛才已經提到,“一帶一路”的建設並不強求機制上一體化的安排,而且我也説到,“一帶一路”這幾十個經濟體彼此的發展落差非常巨大,還有那麼多的國家沒有加入到WTO。WTO是一個入門級的國際貿易協議,如果他連WTO的協議都接受不了,你讓他接受更高自由化水準的自由貿易協定難度是更大的。中國並不是最後一定要成立一個全球最大的巨型自貿區。我們現在所説的“一帶一路”合作平臺,既要有機制性的合作,也要有非機制性的合作,更準確的定義是一個新型的國際區域合作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有條件搞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之間就可以做,沒有條件搞自由貿易的就可以通過項目推進的方法和行業合作的辦法來推進區域合作。謝謝。

    2015-10-15 15:34:51

  • 香港電臺記者:

    剛才您提到在內地各個省份也要形成自己的戰略,發揮作用,請教一下香港的角色在“一帶一路”裏面應該如何理解?謝謝。

    2015-10-15 15:35:05

  • 張建平:

    香港在中國的城市當中是國際化水準最高的一個國際大都市,也是中國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尤其是在最近這些年的發展當中,隨著人民幣的國際化,香港作為人民幣最大的離岸中心,作用也越來越凸顯。香港的教育水準在亞洲和世界都是領先的,多所大學在全世界知名大學當中都排名靠前,香港的文化創意産業無論對於亞洲還是對於全球都是有影響力的。所以我覺得未來香港會成為中國“一帶一路”建設過程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支點城市,不僅具有亞洲輻射影響力,而且具有全球輻射影響力。所以我非常希望,香港在未來會成為“一帶一路”上的國際金融中心,會成為“一帶一路”溝通中西方文化的橋梁,也會成為“一帶一路”上的國際貿易中心、航運中心,這樣的地位會繼續維持。

    同時,中國現在正在發展創新驅動型的經濟發展模式,香港也有創新能力,可以和內地進行合作,共同進行研發設計創新平臺的推進,發揮它應有的作用。香港在“一帶一路”的建設過程當中,還可以尋求很多高附加值的增長點,比如説香港現在採用的是海洋法係,“一帶一路”上很多經濟體現在也用的是海洋法係,跟內地的大陸法係是不同的法律體系。在“一帶一路”的建設過程當中,如果涉及到這方面的法律仲裁,香港就可以發揮它獨特的優勢和作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未來香港也可以成為“一帶一路”建設平臺上的國際仲裁中心。總而言之,希望未來香港在通過“一帶一路”平臺的合作,能夠在其中尋找到更高附加值的一種發展模式,來促進香港經濟的轉型升級。

    2015-10-15 15:38:38

  •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剛才您提到就國內的自貿園區未來也要有進一步的發展,現在是“1+3”,未來變成“1+N”,我想問一下國內的自貿園區未來會有什麼新的動態,跟“一帶一路”會有什麼樣的互動關係?謝謝。

    2015-10-15 15:39:53

  • 張建平:

    現在國內的“1+3”自貿園區改革和試驗,其實對於中國來講是非常關鍵的,因為它承載的是轉變政府職能,加快我們服務業開放,同時要實施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還要探索在自貿區當中新型的金融監管制度,以及海關監管制度等等。這個任務,中國搞自貿區的建設跟其他國家搞自貿區建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不同點是其他國家,比如説自由市場經濟國家,它是搞自貿區,不承擔政府職能轉變這樣的歷史性重任。在中國由於特殊的國情,自貿區建設承擔著這樣的重任。這樣的試驗模式,其實是非常希望能夠在已經取得成功經驗的基礎之上,可以能夠在全國去儘快複製推廣,這在中央的很多文件當中都有明確的規定。

    其實,現在很多省份有都有積極性,來申請申報相關的自貿園區,推進當地新一輪的改革開放。從這個意義上講,自貿園區實際上有點像在上一輪的改革開放中深圳經濟特區的作用,它成為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我們國內符合條件去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的的自貿園區候選城市還不少,像沿海有些國際性的大港,位列全球前十大、前二十大集裝箱吞吐港的港口城市,包括我們沿長江經濟帶的一些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輻射力的區域性的中心城市,像武漢、重慶,另外像一些沿邊省份也有一些大城市是可以做陸上的空港,進行自由貿易,像烏魯木齊這樣的城市。

    剛才講的這些都是代表著我個人作為學者的思考,並不代表政府的意見。這些城市將來如果也能做一些自由貿易園區的話,就意味著在自貿園區當中它的貿易效率和投資效率要比非自貿園區高的多,服務業開放的範圍更大,會成為中國新一輪吸引外資進入到中國的服務業、進入到中國的高端製造業的高地和平臺,形成新的産業集聚,當然也會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到其他國家去投資、貿易的一個新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帶動作用是非常強大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希望自貿園區經驗的複製推廣能夠加快,加快推進我們整個的政府職能的轉變,也能夠為中國經濟在穩增長的過程當中找到新的支撐,作出應有的貢獻。

    2015-10-15 15:43:31

  • 新華社記者:

    請問張研究員一個問題,有報道説,我們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時候,都是企業自帶乾糧出去,自己帶著資本去投資,因為我們很多是注重基礎設施的建設,資本回收期比較長,在利用海外資本上有一些困難,在“一帶一路”建設當中是否有必要去更好的撬動海外的資源和資本,以及如何更好的撬動海外的資源和資本,達到更好的效果。謝謝。

    2015-10-15 15:45:49

  • 張建平: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首先説明一下,其實我們中國企業加速“走出去”的過程當中,也包括走到“一帶一路”國家的過程當中,我們並不僅僅是基建,其實現在是全方位的“走出去”。看一下中國每年對外投資的投資公報,其實現在中國“走出去”最大的部門,就是累計投資量最大的部門並不是基建部門,而是商務服務和租賃,英文是“business service and lease”。第二個部門是異軍突起的金融部門。第三個部門才是資源能源部門。基建其實還是排在後面的。因為基建當中有大量的是屬於我們工程承包性質,並不是投資的性質。

    由於基建對於“一帶一路”國家發展的這種重要性和基礎性,所以基建也是非常引人關注的一個領域。因為中國的資源、中國的資金是有限的,可以提供一部分投資,也可以提供一部分的融資,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也需要東道國能夠提供相應的資金和保障。在“一帶一路”的基建過程當中,我們非常希望將來AIIB,就是亞投行和絲路基金會發揮重要的融資功能。但是我剛才説了,這兩家金融機構面對萬億級基建資金的需求仍然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去和東道國一些開發性的金融機構,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開發銀行,有它的進出口銀行,他們可以在其中發揮作用的。另外是國際上除了亞洲開發銀行這樣的區域性的銀行以外,也有比如説中美洲開發銀行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這樣的金融機構也是可以在其中發揮作用的,再加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模式,由於現在的資金和需求的資金缺口太大,還必須把PPP模式引進來。大家知道,PPP是屬於公私合營的模式,通過PPP的模式可以用金融機構的資本來撬動我們的私人資本,讓私人資本參與到我們的長週期的基建當中來,獲得相對合理的、穩定的收益,是我們很多私人資本也願意做的。這個前提是無論在中國搞基建還是在“一帶一路”的其他國家搞基建,還是我們基建之間的聯通,在這個過程當中,搞PPP都對規則會有非常高的要求,也就是説,包括中國在內,“一帶一路”經濟體,對於PPP如何去做,如何保證私人資本不會虧本,而會有一定水準的盈利,同時又要防止私人資本擁有暴利,這都是需要我們通過規則去制約的。所以,未來我相信PPP這種模式在“一帶一路”的建設過程當中應該發揮它應有的作用。謝謝。

    2015-10-15 15:48:24

  • 胡凱紅:

    今天的吹風會到此結束。謝謝張研究員,謝謝各位。

    2015-10-15 15:50:40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http://mp4.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5/10/15/201510151444915809384_361.mp4

圖片大圖:

  • 國新辦就“一帶一路”倡議與共同發展情況舉行吹風會

    中國網 楊佳

  • 吹風會現場

    中國網 楊佳

  •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胡凱紅主持會議

    中國網 楊佳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建平介紹情況

    中國網 楊佳

  • 國新辦就“一帶一路”倡議與共同發展情況舉行吹風會主席臺

    中國網 楊佳

  • 吹風會現場

    中國網 楊佳

  • 媒體錄影機

    中國網 楊佳

  • 胡凱紅副局長邀請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

  •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

  •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

  • 中國財經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

  • 張建平研究員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

  • 胡凱紅副局長請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

  • 香港電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

  •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

  • 新華社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佳

文字實錄 查看全文 正序 倒序 刷新

列印 合併稱謂 顯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