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 很多學生在就業觀念和選擇上與父母有較大分歧,從而引發家庭矛盾,讓原本可以支援自己的父母成為了最大的干擾源。本課旨在提醒學生們與父母的溝通不在於道理的對錯,更多是站在父母關心愛護的角度,不妨使用溝通三部曲:淡化衝突、將心比心、承諾責任。

上節課我們了解到職業選擇的五個關鍵標準,除了這五個關鍵指標之外,父母的就業觀也是我們無法回避的一個話題,很多同學在就業觀念和職業選擇上與父母有較大的分歧,從而引發口角甚至矛盾,讓原本可以支援自己的父母成為了“干擾源”。這節課就讓我帶領同學們化阻力為助力,從更深層次了解父母的初衷,有效借力,實現“精彩就業”和“滿意就業”。

首先要明確,對我們造成阻力的是不符和當今時代發展的就業觀,而不是一票否決父母所有的觀念和經驗。父母的就業觀和職業選擇是在他們所處時代下和他們參考自己的經驗長久以來形成的。有一位同學小羅給我講:她的父母覺得畢業了只有公務員、老師、醫生和其他事業單位等有編制的才是工作,把那些沒有編制的工作統稱為“打工的”。這種觀念可能存在於一批父母群體裏,這樣的父母一生努力工作、掙錢養家,他們經歷過失業、收入來源不穩定、職場的難處,當然期望下一代的兒女有個相對穩定的工作,也就是通俗來講的“鐵飯碗”。他們的觀點不是錯誤,而是在當時的背景下合適的選擇,現如今正規企業單位制度完善、福利有保障,進入大多數企業工作也是非常優質的工作機會。

父母的就業觀通常會對子女産生一定的影響,但具體是助力還是阻力取決於我們怎樣理解和應對他們的觀念和行為。如果我們可以充分理解父母的擔心,並可以深入坦誠溝通,在認知和當下環境理念下製造共鳴,那麼我們將會把父母的觀念和焦慮轉化為鼓勵,那父母的就業觀很可能會成為助力,激發子女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我對門鄰居家的孩子琪琪,她的父母是非常勤奮的工作人士,琪琪從小就經常聽父母講職場的故事,遇到的困難、解決的思路、領導誤解時的失落、升職加薪的喜悅等,同時她在學校表現優異,參加各種競賽和活動,一直保持著優秀的成績和學習態度。但是,當她大四參加考研時,卻因為緊張和壓力沒有考取心儀的學校,加之父母的高要求和期望,讓琪琪感到非常失落和挫敗。然而琪琪並沒有放棄,她想到了父母一直強調的就業觀念,並且和父母談心化解誤解、尋找合適的方法和途徑,認真了解各種職業和行業的情況,積極尋找工作機會,並且在求職過程中表現出色,最終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愛的工作。

我也聽過有的同學反饋説,自己的父母就是不能理解自己或者有限制性的觀念,那同學們又該如何應對呢?這時候就需要與父母積極溝通,不在於道理的對錯,更多是站在父母關心愛護的角度,使用溝通三部曲:淡化衝突、將心比心、承擔責任。

第一步:淡化衝突。同學們盡可能避免使用攻擊性的、指責性的語言和態度。

第二步:將心比心。理解父母的觀點和感受非常重要。盡可能設身處地地考慮對方的立場和感受,以便更好地理解他們的觀點和想法。主動傾聽、詢問和反饋,這樣做可以減少誤解和衝突,營造更好溝通的氛圍。

第三步:承擔責任。承擔自己的責任,而不是將責任推給對方。當出現問題或誤解時,同學們應該採取積極措施來解決問題。有了“溝通三部曲”這個法寶,同學們不僅可以和父母有效溝通,也可以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與同學、同事減少衝突、增進理解和建立信任。

只要同學們和父母雙方之間將心比心,積極應對,求職路上的困難和焦慮都不是問題。時代在發展和進步,父母和子女都應該順勢而為,提升認知,綜合考慮穩定性、收入待遇、工作匹配度等多個因素,積極溝通,合理應對職業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