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 所謂“慢就業”,並不是一個新出現的社會現象,也不是中國特有。但問題在於,很多年輕人“慢就業”往往介於主動和被動之間,有的是對職業期望太高、要求太多,又或者乾脆是對進入社會産生畏懼感,於是一拖再拖,才拖成了“慢就業”。可以“慢就業”,不能“不就業”,一定要避免一再拖延就業。
最近幾年,我們把畢業後沒有直接進入職場也不打算繼續深造,選擇推遲就業的現象稱作“慢就業”,而且這種現象呈現增長的趨勢。據2023年5月國內某第三方人力資源服務平臺發佈《2023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在2023屆畢業生中,選擇“慢就業”的人數佔比從15.9%提升到了18.9%。
在搜尋資料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慢就業”現象並非中國特有,在全球其他國家同樣存在,例如歐洲的希臘、西班牙等國家在經濟危機期間有大批的年輕人處於失業和慢就業狀態;北歐的瑞典、挪威、丹麥等高福利國家也出現一些年輕人延遲就業;日本、南韓由於高等教育與勞動市場不匹配,加上職場競爭壓力增大,也導致了畢業生畢業後延遲就業。可以説,“慢就業”是全球性的現象。
一、“慢就業”人群的分類
在我國,雖然沒有非常詳盡的“慢就業”人群分類統計,但根據我們和高校就業負責部門的溝通,“慢就業”人群中本科生畢業生佔據多數,大致分為四類:
第一類同學是因為首次考研失利不甘心,希望畢業後復習半年再考一次,以圓研究生的夢想。2022年我在山西太原出差時,住在一所高校對面的酒店裏,中午吃自助餐,發現有很多學生模樣的孩子在餐廳吃飯,我找了一個孩子打聽,是不是因為學校的飯菜不好吃,所以來酒店吃飯?得到的答覆是他們全都是已經畢業的學生,因為首次考研失利,選擇全職復習考研,酒店有兩個樓層被考研輔導機構改造成了宿舍,供大家在這裡安心復習,考研輔導産業不光滲透到了在校生中,還滲透到了畢業生中;
第二類畢業生,首次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失利,根據《202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報考指南》,國家統招畢業生在畢業後的兩年內,未繳納社保,未從學校轉出戶口檔案的,統一以應屆生身份對待。所以很多同學希望能最大化利用“政策紅利”將考公進行到底;
第三類同學既不考研也不考公,也沒有明確的求職意向,於是選擇先回家待業,這些同學將這樣的狀態自嘲為“全職兒女”,他們在家中幫助父母收拾家務,作為回報,父母每月支付給他們不等的生活費用。
還有一類同學,畢業後沒有選擇全職工作,而是根據自己所具備的專業技能選擇了兼職工作,比如有藝術專業同學選擇了藝術培訓,一些傳媒專業的同學選擇運營自媒體等,這類同學追求的是時間自由的同時,還可以積累工作經驗,賺取生活費用;
二、“慢就業”如何破?
有些單位在招聘的時候有學校和學歷的偏好,而有些單位則更看重相關的工作經驗,我們不能將社會上的某一類現象概括成這個社會的整體狀態,因為社會是包羅萬象的,而我們的選擇也是可以多樣化的。這節課將給不同類型的同學一些務實的建議,嘗試著打破“慢就業”的枷鎖:
(1)做勝率高的事情
無論考研還是考公考編,需要大家理性看待勝率。客觀來看,無論是考研還是考公,是二戰還是三戰,錄取的概率都不高,並且隨著參考的人數增加,競爭會更激烈,與其盲目考研考公,不如尋找勝算更大的就業機會;
(2)理性看待應屆生身份
很多人認為保留兩年應屆生身份是一種求職優勢,但我要告訴大家,與其説應屆生身份是一種政策性優惠待遇,倒不如説這是社會給應屆生的包容。因為在職場中,無論你從哪畢業,在多數人的認知中“應屆生=缺乏經驗和專業能力,穩定性差”。所以我們要理性看待應屆生身份。
(3)打破錯誤的等式效應
很多人的心中都會有各種等式,舉個例子:去名校=好就業、高學歷=好就業、熱門專業=好就業、公務員=輕鬆收入穩定等等。考研考公並不是真正的求職目標,他們只是為了實現目標的手段,多數人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職業目標,為了考研而考研,為了考公而考公,我曾遇到不少同學即使馬上就要博士畢業卻一臉迷茫地告訴我不知道想做什麼。是時候該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了,你到底想要什麼,你到底對什麼感興趣,你的天賦和擅長的領域到底在哪,回答這些問題才是打破“慢就業”枷鎖的鑰匙。
(4)從建立人際聯結開始
除了個人的學歷、能力以及學校背書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維度,就是建立廣泛的人際聯結。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很大程度上在於認知的差別,與其悶頭閉門造車,不如主動去向外界拓展認知空間,與他人建立聯結,本身也是獲得心理安慰和支援的有效途徑,在焦慮和抑鬱發生前,讓自己有更多的釋放渠道,才可能保持心理的健康。
總結一下,從校園走向職場,是每一個具有社會屬性的人完成社會化的必經之路,過往的時光很多同學是在被過度保護下成長起來的,在稍稍經歷求職的挫折後就選擇了逃避和退縮,這本身就是一種未成年心理在作祟,為自己負責,為自己承擔一切選擇的後果,能夠並且願意面對即將到來的種種困境,這才是一個成年人所需要具備的基本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