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表示,將加強對耕地保護責任主體的補償激勵,實行跨地區補充耕地利益調節。
姜大明是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做出上述表示的。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佔補平衡的意見》,提出加強耕地數量、品質、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在耕地保護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開創性改革措施。昨天,國新辦召開發佈會,邀請相關部委負責人對意見進行了解讀。
意見提出,將實施“以縣域自行平衡為主、省域內調劑為輔、國家適度統籌為補充”的耕地佔補平衡措施。耕地後備資源嚴重匱乏的直轄市難以滿足佔補平衡的話,可向國務院申請國家統籌。經國務院批准並繳納跨省補充耕地資金後,可以在耕地後備資源豐富省份落實補充耕地任務。姜大明説,對於建設用地緊張的大城市而言,這是用資金換土地的好辦法;對於廣大用地相對充裕的貧困地區來説,可以讓土地産生更大效用,換取急需的發展資金。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曹衛星表示,國家將嚴格限定統籌範圍,嚴格控制納入國家統籌的省份和重大建設項目類型;同時,將堅持省域內平衡為主,控制補充耕地國家統籌的規模。
這一制度將發揮利益杠桿調節作用,通過收繳國家統籌補充耕地費用,在承擔補充耕地任務的省份集中投入資金用於補充耕地和改善農業生産條件。姜大明表示,這樣獲得的資金對於扶貧搬遷起到重要的資金支援作用。他舉例説,河北阜平縣據此獲得20億元以上的財政資金收入,其本身的財政收入只有不到3億元。現在將近三分之一的省份試行後,已經産生了200多億元的經濟效益。
據介紹,“十三五”時期,全國耕地整體可以做到佔補平衡,絕大多數省份可以在省域內做到佔補平衡。但個別後備資源嚴重匱乏省份,需要實施補充耕地國家適度統籌。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表示,意見再次重申嚴格控制建設佔用耕地,提出來“兩個絕不能”,即已經確定的耕地紅線絕不能突破,已經劃定的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絕不能隨便佔用。
與此同時,耕地品質的提升受到高度重視。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耕地保有量不少於18.65億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少於15.46億畝,確保建成8億畝、力爭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
韓俊表示,為此將整合財政資金,並通過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金參與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同時全面推進耕地耕作層剝離,定期對全國耕地的産能和品質水準進行評價,要完善耕地品質調查與監測體系。
建立健全耕地保護的激勵約束機制也備受關注。姜大明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對地方政府履行耕地保護責任的檢查考核,考核結果作為領導幹部的實績考核。同時建立耕地保護的獎補機制,整合中央和地方各級涉農資金,對承擔耕地保護任務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進行獎補。(記者 黃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