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中國氣象局2010年4月份新聞發佈會
活動描述
- 中國氣象局定於3月31日(週三)上午10:45,在中國氣象局科技大樓一樓多功能廳召開2010年4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 于新文:
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來參加中國氣象局4月份新聞發佈會。首先,請允許我介紹一下到場的嘉賓,他們是中國氣象局政策法規司王志強司長,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鄭江平副司長。到場的還有幾位專家,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應用與服務室主任張培群,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主任工程師任福民,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首席預報員王秀文。
2010-03-31 10:45:16
- 于新文:
今天新聞發佈會主要有三方面內容:第一,請王志強司長詳細介紹一下《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第二,請鄭江平副司長介紹一下西南地區目前乾旱的情況和前期發生的幾次沙塵暴的情況;第三,請鄭江平副司長對三月份的天氣以及重大氣象事件進行回顧。
4月1日我國第一部氣象災害防禦綜合法規《氣象災害防禦條例》就要正式施行。昨天國新辦召開了新聞發佈會,中國氣象局鄭國光局長和法制辦的領導共同出席,就《氣象災害防禦條例》出臺的意義、目的、作用做了詳細介紹。剛才中國氣象局又召開了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的全國電視電話會議,為進一步加強學習宣傳貫徹工作做了重點部署。
這個《條例》的出臺標誌著我們國家自然災害防禦法律體系得到進一步的完善,氣象災害防禦工作步入了依法管理的軌道,所以這個《條例》對增強我國氣象災害防禦的能力,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參與氣象災害的防禦工作,有效避免和減輕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産安全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利用此次發佈會請王司長把有關條例的具體內容,特別是大家感興趣的方面進行介紹。
2010-03-31 10:51:42
- 王志強:
感謝各位嘉賓,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氣象災害防禦條例》主要的情況。我用這些數據給大家一個印象:1+1到1+2,三個背景、五個需要、四個方面、五個突破、三點説明,五個著力點。
什麼是1+1到1+2呢?是這個《條例》的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頒布後,2002年頒布了《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現在我們又頒布了《氣象災害防禦條例》,就是從1+1發展到了1+2,意味著氣象法律法規更加完善。
在此之前,國務院辦公廳已經發佈了《國家氣象災害防禦規劃》,有了《規劃》和《預案》,再加上這一《條例》,整個氣象災害防禦工作的法律基礎就更加牢固了,法律依據更加充分了,我們依法開展氣象災害防禦工作就有了更好的依據保障,通過這個《條例》頒布,會開闢氣象災害防禦工作新的階段。
2010-03-31 11:00:55
- 王志強:
《氣象災害防禦條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的框架下,再加上49部地方性氣象法規,還有各地部門的規章,總共108部,“‘1+2’+108"構成了現在的法律法規體系,這是法律地位的問題。
什麼是三個背景呢?《條例》出臺要有立法的基礎,在國家自然災害防禦方面實際有了氣象法、抗旱條例等法律或者行政法規。氣象法實施十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各地也有十五年的立法經驗,十五省出臺了關於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立法依據,我們有氣象法和突發事件應對法,我們也參照了防洪法、防震減災法等法律法規內容,同時也是國家突發公共事件整體應急預案的要求,有法律法規的依據,還有政策的依據。
我們立法過程就不詳細講了,從2004年就開始啟動,先後徵求了各個部門的意見、省政府的意見,到各地進行調研,甚至到國外也開展了調研工作,最後2009年7月13日就形成了《氣象災害防禦條例草案》,通過國務院法制辦辦公會議的審議。
2010-03-31 11:07:35
- 王志強:
條例頒布實施的意義是有五個需要。
第一,應對氣候變化,避免災害損失的需要。大家知道,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氣象災害突發性強,頻率高,損失越來越大。
第二,頒布這個條例也是滿足社會發展,提升氣象災害防禦能力的需要。無論是氣象災害防禦能力還是預警方面,還是災害預報預警資訊的發佈,還有處置方面,都需要進一步加強能力建設,規範各種活動。
第三,也是建立並完善科學合理有效的氣象災害防禦機制的需要,一個機制對防災減災的工作非常重要,氣象災害防禦工作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這個工作沒有政府領導,沒有部門聯動,沒有社會的廣泛參與是做不好的,因此建立這個機制,通過條例建立起來了。
第四方面是完善自然災害防禦的法律條例,我們已經有了這麼多法律法規,要針對不同災害發展的特點,也結合實際工作中積累的經驗,通過立法規範氣象災害的預防、預警、預報工作。
第五也是很重要的,頒布一個條例也是強化社會管理、依法行政的需要。要更好履行政府的四大職能,我們需要堅實的法律法規基礎,怎麼通過依法行政,需要通過立法來規範行政權利。我們通過五個方面看出來這個條例的出臺非常有必要的,意義重大的。
2010-03-31 11:08:00
- 王志強:
條例的主要內容我概括為四個方面,第一方面規範了氣象災害的預防工作,比如要求加強氣象災害防禦知識的宣傳,要把災害防禦知識納入中小學課程中,很具體的規定,比如氣象災害防禦規劃的編製程序、內容在條例中規定了,比如應急預案的編制也在條例中加以規定。
第二方面就是加強氣象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工作,包括監測能力建設,包括預報預警行為的規範,包括加強災害資訊傳播。
第三方面是規範氣象災害應急處置工作,規範了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怎麼啟動,怎麼接觸,啟動後各個部門做什麼。另外規範了各地政府在應急處置中各部門的職責,
第四方面建立“政府領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災害防禦機制,就是要各級人民政府加強領導,組織聯防制度,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氣象災害的防禦工作,特別是農村地區氣象災害防禦工作,是這個條例提得比較多的。
2010-03-31 11:10:01
- 王志強:
第五方面,《條例》顯著特點就是在五個方面實現了突破。一是首次以法律規範的方式確立氣象災害防禦工作的原則和機制。二是首次以法律規定、確立了氣象災害普查,風險評估和區劃制度,並且以這樣的方式編制規劃。三是以法律形式明確了各類氣象災害的預防措施,氣象災害重在防禦。四是以法律規範的形式對空間天氣的氣象災害預報預警工作做出了規定。這是首次對空間天氣的氣象災害做出了規定。五是氣象災害應急構成在《條例》中確立下來,就是以突發事件應對法為依據,就如何採取應對措施做了規定。
2010-03-31 11:17:19
- 王志強:
第六方面,在《條例》的有關法律制度方面,有三點需要特別説明。第一是這個條例適用範圍是與氣象法保持一致的。第二個要説明的是與其他法規的銜接問題。像防汛條例、抗旱條例、地質災害防禦條例等已經對水旱災害、火災等等有了規定,所以該《條例》就沒有詳細表述,這些災害的防禦適用國務院其他規定。第三是關於氣象災害防禦管理體制機制,這是《條例》中非常重要的貢獻點,怎麼能夠使氣象防禦減災綜合性工作能夠落到實處,各級人民政府都有責任做好,各級人民政府所屬的部門都有責任做好,相關單位和公民個人也都有責任參與到氣象災害防禦工作,氣象災害管理體制等通過這個條例予以確定,旨在最大可能減免氣象災害造成的重大影響和結果。
2010-03-31 11:31:07
- 王志強:
如何貫徹落實好《條例》,真正在防災減災工作中發揮作用,還需要更大的努力。因此《條例》中有五個著力點可以幫助我們把它貫徹落實好。第一,要在宣傳上下功夫,要讓更多的部門、組織機構、人員了解《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第二,要在轉變工作上下工功夫。《條例》給了政府很多行政權利,需要政府部門做好社會管理工作。第三,社會管理行政工作必須是依法的。第四,有《規劃》,有《預案》,有《條例》,現在需要在三者的協同配合方面下工夫。
展望未來,通過我們的立法工作,通過我們各個部門的配合,我們希望與氣象法相配套的一系列法規體系更加完善。我們也希望不久將來有環境保護方面的條例,有氣候資源方面的條例,有規範氣象資訊服務的條例。也希望有更多的規章制度配套,也希望有更多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配套。只有多方面共同努力,氣象災害防禦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實處。感謝各位記者。
2010-03-31 11:31:23
- 于新文:
《氣象災害防禦條例》非常重要,剛才王司長也介紹了具體內容,貫徹落實好《條例》,社會參與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各位媒體朋友能幫助我們進一步加大宣傳的力度。
前段時間,我們國家發生了幾次沙塵天氣,大家也很關心;從去年十月以來西南地區發生了旱災,牽動黨中央國務院和我們全國人民的心,為此氣象部門按照溫家寶總理的要求,主要是加強了天氣會商、災害監測、人工增雨工作,我想大家也會非常感興趣。下面請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鄭江平副司長介紹一下西南地區持續乾旱以及北方沙塵天氣的有關情況,同時也請他對三月份重大氣象事件以及未來的天氣氣候發展進行介紹。
2010-03-31 11:31:35
- 鄭江平:
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向大家彙報一下近期天氣氣候事件,包括三月份氣候事件回顧。首先報告一下西南地區乾旱情況。
西南部分地區持續嚴重氣象乾旱
2009年秋季以來,雲南、貴州、四川南部、廣西西北部等地持續少雨,氣溫偏高。去年9月以來,雲南省平均降水量為183.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49.2%;貴州省平均降水量為167.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1.2%,兩省降水量均是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少值。與常年同期相比,雲南、貴州、四川南部、廣西北部降水量偏少3成以上,其中雲南中西部和東部、貴州西南部、廣西西北部地區偏少5-8成。
與此同時,西南地區大部及廣西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1~2℃,其中雲南平均氣溫15.3℃,為1952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
長期溫高雨少,致使雲南大部、貴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廣西北部和東南部出現重度以上氣象乾旱。3月21日,雲南、貴州、川西高原南部、廣西西北部等地存在中度以上氣象乾旱,其中,雲南中部和東部、貴州西南部、廣西西北部部分地區為特旱。
3月22日至30日,貴州北部和東部、雲南西部和南部、廣西東北部等氣象乾旱地區出現10~30毫米降水,其中貴州東北部、雲南西南部降水量有30~50毫米。與3月21日相比,3月30日雲南西部和南部、貴州東北部、川西高原南部的氣象乾旱得到不同程度的緩和,但雲南東部、貴州西部和南部、廣西西北部仍存在重度以上氣象乾旱。
這次降雨過程有利於降低當地森林火險氣象等級,使雲南和貴州部分地區氣象乾旱略有緩和,對嚴重乾旱的發展有階段性減緩作用。但由於前期氣象乾旱持續時間很長,水分虧缺嚴重,近期的降雨過程對重旱區土壤墑情、特別是人畜飲水困難改善不大,抗旱形勢依然嚴峻。
2010-03-31 11:31:49
- 鄭江平:
西南乾旱成因分析:
去年秋季以來,由於青藏高原上空的氣壓場持續偏強,其南側的印緬槽活動長時間明顯偏弱,使得形成我國西南地區降水的印度洋水汽輸送特別弱。同時北方冷空氣活動路徑偏東,很難滲透到雲貴高原腹地。上述結果導致我國西南地區冷暖空氣很難交匯,造成降水持續偏少。而2009年9月以來,雲南等西南大部分地區雨季結束偏早,再加上秋季後氣溫又長期偏高,水汽蒸發量大,造成氣象乾旱持續發展。
2010-03-31 11:33:57
- 鄭江平:
西南氣象乾旱的特點:
持續時間長。2009年9月中旬,雲南、貴州、廣西等地氣象乾旱露頭,10月下旬出現了大範圍中等以上程度的氣象乾旱,至今已持續5個月。在這此乾旱中,雲南出現重旱以上程度氣象乾旱的平均日數為84天,貴州出現重旱以上程度氣象乾旱的平均日數為50天, 均達到歷史同期最多;廣西出現重旱以上程度氣象乾旱的平均日數為32天,為歷史第2多;四川出現重旱以上程度氣象乾旱的平均日數為25天,為歷史第7多。
影響範圍廣、程度重。長期溫高雨少,致使雲南大部、貴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廣西北部和東南部出現重度以上氣象乾旱。2010年1月,雲南省達到重旱以上級別氣象乾旱的縣數百分比一度達到85%,3月,貴州省重旱縣數百分比也達到了81%。
災害影響重。西南部分地區嚴重氣象乾旱已對群眾生活、農業生産、塘庫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極大影響。乾旱導致雲南、貴州、廣西、四川部分地區出現人畜飲水困難,甘蔗明顯減産,冬小麥的減産趨勢已成定局。土壤缺墑以及江河塘庫蓄水不足對春播以及作物後期生長影響較大。
2010-03-31 11:34:22
- 鄭江平:
從2月27日氣象局啟動乾旱災害應急響應狀態以來,我們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首先是加強抗旱應急響應,中國氣象局先後派出六個工作組指導抗旱工作,也組織專家到一線調查旱情、墑情、苗情。第二,召開會商會議,每天與西南五省區氣象局滾動會商旱期天氣預報和乾旱發展趨勢。第三,加強旱情墑情評估,及時起動加密觀測,也加強乾旱、火情衛星遙感監測。第四,加強乾旱氣象服務,旱區各氣象部門提出抗旱減災的決策建議,及時召開新聞發佈會向公眾發佈乾旱天氣最新情況。第五,加強人工影響天氣的工作,中國氣象局在財政部大力支援下,緊急安排西南旱災地區人工增雨經費2千萬元。
2月27日至3月30日,雲南、貴州、四川、廣西、重慶五省(區、市)氣象部門組織實施了36架次飛機人工增雨作業,飛行時間89小時;實施地面人工增雨作業1827次,發射增雨炮彈17316發,發射增雨火箭5035枚。其中,雲南省氣象部門組織實施了2架次飛機人工增雨作業,飛行時間5小時;實施地面人工增雨作業604次,發射增雨炮彈4971發,發射增雨火箭3468枚。貴州省氣象部門組織實施了11架次飛機人工增雨作業,飛行時間29小時;實施地面人工增雨作業714次,發射增雨炮彈7040發,發射增雨火箭242枚。四川省氣象部門組織實施了10架次飛機人工增雨作業,飛行時間21小時;實施地面人工增雨作業141次,發射增雨炮彈937發,火箭321枚。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部門組織實施了13架次飛機人工增雨作業,飛行時間34小時;實施地面人工增雨作業206次,發射增雨火箭579枚。重慶市氣象部門組織實施地面人工增雨作業162次,發射增雨炮彈4368發,發射增雨火箭425枚。
2010-03-31 11:36:51
- 鄭江平:
今年以來,我國已出現6次沙塵天氣過程,其中有1次強沙塵暴天氣過程、3次沙塵暴天氣過程、兩次揚沙天氣過程。
3月11日沙塵暴天氣過程:內蒙古中西部、陜西北部、寧夏北部、遼寧東部等地出現了揚沙,其中內蒙古中西部的局部地區出現沙塵暴或強沙塵暴。
3月13日至15日沙塵暴天氣過程:南疆盆地、青海西北部、內蒙古中西部、甘肅中部、寧夏、遼寧等地出現了揚沙,其中青海西北部、內蒙古中西部、寧夏西部的局部地區出現沙塵暴。
3月16日揚沙天氣過程:甘肅中西部、寧夏、內蒙古西部偏南地區、陜西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出現了揚沙,其中內蒙古西部偏南、甘肅西部的局部地區出現了沙塵暴。
3月19日至21日強沙塵暴天氣過程:新疆南疆盆地、青海北部、甘肅中西部、內蒙古中西部、寧夏、陜西北部、華北、黃淮北部等地出現揚沙和沙塵暴,黃淮南部、江漢、江淮、華南東北部出現浮塵,內蒙古西部局地出現強沙塵暴。
3月21日至23日揚沙天氣過程:南疆盆地、內蒙古中西部偏北地區、甘肅中西部、陜西北部、華北北部等地出現揚沙或浮塵天氣,其中內蒙古西部偏北、南疆盆地等地局部地區出現強沙塵暴。
3月28日至30日沙塵暴天氣過程:南疆盆地、內蒙古西部、甘肅西部、青海中部、寧夏南部等地出現揚沙天氣,南疆盆地、內蒙古西部、青海西部以及甘肅西部的部分地區出現沙塵暴,南疆盆地和青海西部的部分地區出現了強沙塵暴。
2010-03-31 11:40:39
- 鄭江平:
今年以來我國沙塵天氣特點:
發生時段集中。2010年以來,我國發生的6次沙塵天氣過程均發生在3月中旬至今,發生時段集中。
首發時間偏晚。今年沙塵天氣首次發生時間為3月11日,與近十年沙塵天氣的首發時間相比異常偏晚,是2001年以來最晚的一年。
發生次數與近十年平均值相當。2000年至2009年10年間,1-3月沙塵天氣出現的平均次數為6次。
影響範圍廣。今年以來發生的沙塵天氣,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西部、南疆東部、西北東部、華北大部等地,影響範圍廣。尤其是3月19~21日的強沙塵暴過程,不僅對新疆南疆盆地、青海北部、甘肅中西部、內蒙古中西部、寧夏、陜西北部、華北、黃淮北部等北方地區造成了影響,沙塵還伴隨大風一路南下,蔓延至黃淮、江漢、江淮、華南東北部等,並對台灣造成了影響,累計影響21個省(區、市)。
2010-03-31 11:40:53
- 鄭江平:
近期沙塵天氣成因分析:
沙塵天氣的形成必須具備“沙源地”這一物質條件以及相應的氣象條件。今年沙塵天氣形成的物質條件遠不及去年同期,氣象方面的條件是主要原因。
一是氣溫回升,土壤解凍。今年3月中旬之前,內蒙古和西北地區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明顯偏低,地表溫度都在零攝氏度以下。但到了3月中旬,蒙古國以及我國內蒙古大部、西北地區的氣溫明顯回升,地表溫度急劇升高至4~6°C,土壤全面解凍,一旦遇上大風天氣,極易産生沙塵天氣。
二是冷空氣勢力強,大風天氣多發。近期,亞洲冷氣團位置偏南,強度異常偏強,冷氣團頻繁從西伯利亞向東南方向傳播,影響我國北方地區。較強冷空氣與日漸加強的暖性氣團的不斷交匯,大風天氣多發。3月中旬以來,有多股冷空氣從西伯利亞地區東移南下影響我國北方地區,帶來大風天氣。3月19-21日,我國北方大部地區風力普遍達到5~7級,陣風8~9級,其中北京石景山,海淀等區域的瞬間風力達到7~8級,昌平的瞬間風力為10級左右。
三是蒙古氣旋強烈發展,位置接近沙源地區。根據氣象部門監測,20日和22日影響北京的2次沙塵天氣過程的源地基本一致,主要包括蒙古國南部沙漠、戈壁以及中國的巴丹吉林沙漠地區。而3月中旬至今發生的沙塵天氣過程伴有蒙古氣旋的發生,其發生位置均處在蒙古國南部,導致沙塵主要源地産生強烈的上升運動,十分有利於沙塵天氣的出現。
2010-03-31 11:41:10
- 鄭江平:
下面回顧一下3月份全國主要的天氣氣候特徵:
3月,全國平均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
(一)氣溫接近常年。3月,全國平均氣溫為3.1℃,接近常年同期(2.9℃)。
東北、華北中東部和內蒙古中東部、山東大部、新疆北部等地偏低1~4℃;全國其餘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西南地區東南部和新疆南部、西藏大部、青海西部等地偏高2~4℃。
(二) 降水偏多。3月全國平均降水量為30.0毫米,較常年同期(25.8毫米)偏多4.2毫米。
西北地區西部、東北、華北大部、黃淮東部、江淮南部、江南東北部及內蒙古東南部、西藏西北部、四川西部等地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2倍,西北地區西部偏多2倍以上。
華南及西南地區東南部、西藏中北部、青海東部和南部、寧夏、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西北部等地偏少5~8成,其中海南、廣西中西部等地偏少8成以上。
全國其餘地區接近常年同期。
2010-03-31 11:41:21
- 鄭江平:
2010年3月全國主要天氣氣候事件
(一)西南地區遭受持續嚴重氣象乾旱
3月,我國西南地區東南部及廣西西部、西藏中北部、青海東部和南部、寧夏等地降水量不足10毫米,且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2~4℃,溫高雨少導致這些地區氣象乾旱持續發展。目前,雲南東部、貴州西南部、廣西西北部、川西高原南部、西藏北部、青海南部局部地區存在重度氣象乾旱,局地達特旱。雲南、貴州、廣西西部、四川南部等地由於去年秋季以來降水匱缺,乾旱最為嚴重。
(二)三次寒潮過程引發低溫冷凍和雪災
3月1日至3日、5日至7日、13日至15日,我國分別出現了3次寒潮天氣過程,造成部分地區降溫和降雪。3月,江南南部、華南、西南東南部及內蒙古中西部、甘肅中部等地最大降溫幅度有12~16℃,部分地區達16℃以上。我國中東部部分地區、甘肅中西部、新疆北部等地降雪日數比常年偏多2~4天,局部地區偏多4天以上。
(三)沙塵天氣六次侵襲我國
自3月中旬以來,我國出現了6次沙塵天氣過程,給我國很多地方的農業、交通和空氣品質造成了不利影響,尤其是3月19日至21日的強沙塵暴過程,累計影響了我國21個省(市、區)。
(四)強降雨導致江淮和江南出現罕見早汛
3月,江淮、江南頻繁出現降水過程,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5個省的區域平均降水量達到173.5毫米,較常年偏多近4成,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4多。3月初,江西、浙江受強降雨影響,出現歷史罕見的早汛。
(五)7省(區)局地遭受風雹襲擊
3月,福建、廣東、湖南、河北、陜西、甘肅、內蒙古7個省(區)局地遭受大風冰雹災害,其中福建、陜西、湖南受災較重。
2010-03-31 11:42:02
- 鄭江平:
2010年3月國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
(一)風暴 颶風
3月,馬達加斯加、斐濟、澳大利亞、日本遭受颶風和強風暴襲擊,造成人員傷亡、房屋受損,供電中斷。
(二)暴雨 洪水
3月,烏干達、莫三比克、美國、安哥拉、哈薩克、澳大利亞、秘魯遭受暴雨襲擊,部分地區暴雨引發洪水和泥石流,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員傷亡。其中,美國東北部暴風雨造成50多萬戶家庭供電中斷;哈薩克南部連降暴雨,水庫潰壩、山洪暴發,造成鐵路和公路交通中斷。
(三)高溫 乾旱
3月,澳大利亞西部發生嚴重高溫乾旱;泰國、越南和菲律賓發生嚴重旱災。乾旱造成越南紅河水位創1902年以來最低,泰國湄公河北部的水位降至30年來最低,泰國北部發生森林火災,對旅遊業造成嚴重損失。
(四)暴雪
3月,西班牙、法國、義大利、瑞士、奧地利和德國等歐洲國家遭遇暴風雪襲擊,多國陸空交通混亂,德國至少7人死亡。
(五)沙塵暴
月末,日本和南韓發生沙塵暴,日本能見度不足2公里。
2010-03-31 11:45:10
- 鄭江平:
2010年3月氣象條件對農業生産影響分析:
北方冬麥區大部土壤墑情適宜。3月上半月出現的寒潮天氣過程使北方冬小麥返青生長減緩,部分小麥幼穗受凍;下半月氣溫偏高,光照充足,利於冬小麥起身拔節。
新疆北部農牧業生産遭受損失。3月新疆北部積雪偏厚,中旬氣溫回升,局部地區遭受融雪性災害,農牧業生産遭受一定損失。
江南大部、華南氣象條件有利於春播。3月中旬以來江南、華南多晴天,氣溫升高,江南大部、華南月內總體的光溫條件較好,對早稻秧苗生長及春播工作的開展有利。
西南部分地區農作物受旱情影響嚴重。西南中南部旱區降水持續偏少,氣溫偏高,乾旱持續發展,夏收糧油作物大幅減産,局部絕收,春播作物播種出苗困難,特色經濟作物受旱嚴重。
南方部分農作物遭受凍害。受3月上半月寒潮天氣影響,長江中下游及華南北部的茶葉、露地蔬菜、水果、果樹等遭受凍害,南方冬小麥苗情轉化、油菜開花結莢也受到了不利影響。
2010-03-31 11:45:30
- 鄭江平:
預計未來十天,內蒙古西部、甘肅中西部、寧夏、陜西北部等地將有沙塵天氣過程,沙塵主要影響時間為3月31日、5日前後和8日前後。
七、未來十天天氣趨勢
未來十天影響我國的冷空氣較為頻繁,全國大部地區冷暖交替,氣溫起伏較大,受冷空氣影響,北方還將出現沙塵天氣過程;江南、華南中東部等地雨水較多,而西南等地氣象乾旱仍將持續。清明節假日期間1~5日,華北大部、東北大部有雨雪天氣過程,草原火險氣象等級較低。江南、華南中東部陰雨天氣較多,西南地區旱區無有效降水,森林火險氣象等級高,須特別注意野外用火安全。
(一)全國大部受頻繁冷空氣影響,氣溫起伏大。
未來十天影響我國的冷空氣過程將有三次,主要影響時段分別是3月31日至4月2日、4月5日至6日以及4月8日至9日。冷空氣影響期間,中東部大部地區將出現4-8度的降溫,冷空氣過後氣溫較快會升,氣溫起伏大。
(二)北方部分地區將出現沙塵天氣過程
內蒙古西部、甘肅中西部、寧夏、陜西北部等地將有沙塵天氣過程,沙塵主要影響時間為3月31日、4月5日前後以及4月8日前後。
(三)雲南和四川南部等地氣象乾旱持續
3月31日至4月2日,西南旱區有一次弱的降雨過程,降雨量一般不足3-5毫米,其中貴州東北部降雨量將一般有5~20毫米。之後,雲南大部、四川南部、貴州西南部、廣西西北部等主要氣象乾旱區無明顯降雨,氣象旱情仍將持續。
(四)江南和華南中東部等地雨水較多
未來十天,黃淮南部、江淮、江南、華南中東部、四川盆地東部等地降雨量將較常年同期偏多,(強對流天氣情況),降雨時段主要出現在3月31日至4月1日、4月4日至6日以及4月8日至9日。江南地區雨水較多,但無持續性低溫陰雨天氣。
2010-03-31 11:45:44
- 于新文:
謝謝鄭司長。下面請記者提問。
2010-03-31 11:51:51
- 北京電視臺記者:
請問一下人工增雨是否會促進自然降雨?
2010-03-31 11:52:07
- 鄭江平:
人工影響天氣是在有降雨條件的前提下通過人工干預手段增加降雨。人工增雨不是人工造雨。
2010-03-31 11:52:44
- 人民日報記者:
請問一下氣候中心任福民高工,第一是西南地區乾旱持續近半年時間,氣候中心從什麼時候對這次乾旱做出了準確預測?您認為對這次乾旱預測的準確度怎麼樣?另外對這次範圍非常大持續時間很長的乾旱,氣候預測有沒有可能更早的做出預測,並且發佈預警,使社會各界及早預防,減輕災害影響,預測的難度主要在哪些方面?
2010-03-31 11:53:00
- 任福民:
非常感謝你提的問題。與短期天氣預報不同,氣候預測的時間比較長,影響氣候的原因也更加複雜,我們需要從大氣狀況、海洋狀況,甚至是太陽活動等方面尋找信號,但從科學上講,對這方面的認識還是很有限的,國內外從事氣候方面的學者都在極力做。像1998年長江全流域洪水,我們四月份就做出了非常好的預測,但是做不到每次保證做對。我們也在不斷的發展。
我們氣候預報已經有五十多年的歷史,中國氣象局一直堅持這項業務,在幾十年過程中有明顯的發展和提高,尤其最近十五年,在國家“九五”支援下,從預報的手段上我們用更先進的統計方法、技術手段開展氣候預測工作,取得了明顯的進步。應該説預報手段已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2010-03-31 11:53:26
- 于新文:
剛才任高工講的很專業,氣候預測確實是巨大的挑戰,我們氣象部門也一直在努力。氣候預測一般情況下不向社會公佈,只作為決策的參考。希望我們科學水準越來越高。
2010-03-31 11:54:13
- 記者:
剛才任高工講的很專業,氣候預測確實是巨大的挑戰,我們氣象部門也一直在努力。氣候預測一般情況下不向社會公佈,只作為決策的參考。希望我們科學水準越來越高。
2010-03-31 11:54:33
- 鄭江平:
我們現在關於沙塵暴的評估還沒有多少年一遇的統計,沙塵暴分三個等級,沙塵暴、強沙塵暴、特強沙塵暴,這次過程是強沙塵暴。在國際合作方面,我們在沙塵暴監測、預報預警方面也開展了國際合作,特別是與蒙古、哈薩克、南韓都有沙塵暴戰略上的合作。
2010-03-31 11:55:06
- 中央電視臺記者:
請問西南地區人工增雨作業使西南地區降雨比原有基礎增加了多少?有沒有數據統計?
2010-03-31 11:55:20
- 鄭江平:
現在人工增雨的效果檢驗評估一直是我們在做的課題,現在應該講有科學數據證明的是人工增雨是有效果的,至於具體的量是多少,我們沒有評估方法去評估,這項業務還在不斷完善。
2010-03-31 11:56:05
- 于新文:
可以透露一下,這次降雨的總量比我們預報的要大,到底多多少還需要科學的評估。作為抗旱的一種手段我們還是要堅持,特別是在季度乾旱的情況下,人工增雨不失為抗旱的有效手段之一。
2010-03-31 11:56:20
- 天津晚報記者:
我想問一下鄭司長,以往沙塵天氣專屬北方特有,這次南方,連台灣、日本、南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出現強沙塵天氣是什麼原因?
2010-03-31 11:57:19
- 鄭江平:
今年沙塵天氣突然被媒體和公眾關注,原因是時段比較集中,這也給大家一個感覺沙塵天氣突然增強,實際上與歷史做比較,近十年沙塵發生次數平均相當,每年都會有沙塵天氣的産生,只不過今年沙塵天氣發生得比較晚,都集中在三月中下旬。沙塵天氣有兩個條件:一個是物質調動,一個是氣象條件,氣象條件即在沙源地有個上升空氣把沙塵吹上去,然後再輸送出去。
2010-03-31 11:57:48
- 于新文:
大家很關心我們的防風治沙工作,這也引起大家的討論,我可以給大家講一個數據,我國春季沙塵次數各年代平均值,五十年代19次,六十年代21次,七十年代19次,八十年代22次,九十年代16次,2001到2009年12次。鄭司長講了,總體沙塵天氣趨勢是降低的,但也説不定哪一年會突然增加。
原因還是物質條件和氣象條件。所謂物質條件,因為沙源地的不同,特別是我們國家的沙塵暴一些沙源地不在我國。治沙工作,我們只能在我們國家做。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天氣系統太強了,最近寒潮天氣把沙源地沙子一直推過去了,這些沙子是幾億年形成的,不能説能夠通過防風治沙馬上控制。
2010-03-31 12:04:53
- 記者:
我們知道西南旱情比較嚴重,也有説北方旱情也有所露頭,我不知道我們這裡對於北方相關的情況有沒有預測,包括天氣情況、旱情情況?還有一個問題,我比較關注人工降雨的作用到底有多大,雖然現在沒有具體的數字,但是我們看到3月有個弱的降水過程,這弱降水是什麼情況?如果改善乾旱情況,那麼要在多少毫米情況下有幫助?
2010-03-31 12:05:15
- 任福民:
我們也注意到北方,在河套地區已經出現了乾旱情況,總體來看,我們認為從去年秋季到冬季,整個北方降水相對還是比較充沛的,剛才鄭司長在報告中也講到,今年北方冬麥區墑情還是不錯的,從未來的發展來講,現在主要的旱情還是在南方,北方估計不會出現嚴重的情況。降水只要持續一段時間偏少,那麼氣象乾旱就會出現,看看是否乾旱,要看是否對農業造成影響,對水利造成影響。
2010-03-31 12:07:01
- 光明日報記者:
我有個問題問氣候中心的專家,除了我國西南地區發生嚴重的乾旱,在國外是否也有其他國家有類似的情況?剛才我留意到專家説,泰國、越南發生的旱災和我國西南地區發生旱災的原因差不多的,請詳細解釋一下。
2010-03-31 12:07:12
- 任福民:
過去一段時間,從非洲東部到沙烏地阿拉伯一帶以及印度到中南半島和中國西部地區,甚至到菲律賓,這一帶都出現了旱情。剛才已經解釋了,降水與否將取決於冷暖空氣是否交匯,從過去200多天情況來看,西南地區之所以這麼乾旱,主要是暖濕空氣輸送通常繞著青藏高原南側,由孟加拉灣輸送過來的輸送帶,在過去200來天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弱,沒有充分的水氣輸送過來。冷空氣與此同時偏北偏東,沒有向西南地區輸送,沒有形成冷暖空氣交會,導致降水偏少,氣溫偏高。
2010-03-31 12:16:04
- 記者:
從2月27到3月31日,實施地面人工增雨,在專業人士來看,這算不算大規模人工增雨,以前是否用過這麼大規模的增雨?另外平常5月21日西南地區正式進入雨季,那麼人工增雨否還會持續開展下去?這種大規模人工增雨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2010-03-31 12:16:48
- 鄭江平:
中國氣象局啟動了乾旱氣象災害應急響應,在西南乾旱非常嚴重的情況下應用各種手段增加降水,降低乾旱等級。人工增雨作業只能影響作業區,不影響其他區域。
2010-03-31 12:17:43
- 于新文:
我補充一下,這次的乾旱是非常嚴重的,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關注。所以在多方協同配合下,雲南、貴州、廣西等地打破常規,聯合起來統一調配飛機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根據現在的情況,人工增雨從目前狀態下我覺得是能增加降水,緩和旱情的。但是小的雨量形成不了徑流,水是存不到水庫去的,所以人工增雨也不是唯一的抗旱手段。解決人畜飲水問題,目前還是要靠工程和機械手段。當然,我們還會繼續抓住有可能的機會加大人工增雨力度。
2010-03-31 12:18:14
- 香港大公報記者:
這次西南乾旱和發生沙塵出現都有氣溫偏高的原因,特別是沙塵發生的地區,香港、台灣,不是一個省市發生。未來隨著全球氣溫偏高,發生沙塵影響範圍是否會更廣?有專家預計四五月份,發生沙塵天氣將會達到6到9次,未來發生沙塵天氣會不會更偏晚一些?另外旱區的人工增雨是否會對生態系統造成影響?
2010-03-31 12:18:23
- 鄭江平:
人工影響天氣使用的催化劑,劑量比較小,科學研究表明,不會對現在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包括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科學研究也得出的相同結論。
2010-03-31 12:18:55
- 于新文:
關於氣溫升高與沙塵關係的問題,從剛才我講的那組數據中可以看出,沙塵天氣是呈減少趨勢的。我們現在的研究表明,氣候變化會導致極端天氣災害的增多增強。前期是因為冷空氣活動較強,所以造成了沙塵天氣比較集中,而且強度比較大。我們也提醒大家關注天氣預報,提前做好防範。
感謝各位的熱烈提問,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10-03-31 12:19:12
圖片內容:
- 工作人員調試設備
- 發佈廳門口
- 發佈會開始前現場
- 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 于新文
- 中國氣象局政策法規司王志強司長
-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鄭江平副司長
- 北京電視臺記者提問
- 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首席預報員王秀文回答記者提問
- 王志強回答記者提問
-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主任工程師任福民回答記者提問
- 人民日報記者提問
-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相關新聞:
- 迎世界氣象日 中國氣象局影視製作機構對外開放
- 福建:下週遭遇強冷空氣 西北部或有強雷電天氣
- 大陸沙塵南下 台灣出現有史以來最嚴重沙塵暴
-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西南地區旱情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 北京氣象臺3月23日發佈:未來兩天全市天氣預報
- NASA公佈中國沙塵暴太空拍攝照片[圖]
圖片大圖:
-
工作人員調試設備
中國網 胡迪
-
發佈廳門口
中國網 胡迪
-
發佈會開始前現場
中國網 胡迪
-
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 于新文
中國網 胡迪
-
中國氣象局政策法規司王志強司長
中國網 胡迪
-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鄭江平副司長
中國網 胡迪
-
北京電視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胡迪
-
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首席預報員王秀文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胡迪
-
王志強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胡迪
-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主任工程師任福民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胡迪
-
人民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胡迪
-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