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嵌套

與機器人談個戀愛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2-02-01

人工智慧的魔術手

撰文、供圖/丁力

(導語)冰冷的機器人也能與人類一樣擁有七情六欲?如果説買一隻搖尾乞憐的機器狗當寵物還算靠譜,那麼,與機器人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未免有些驚世駭俗了。不過,由於人工智慧科技的飛速發展,誰能保證科幻電影中的場景,不會變成現實呢?

(小標題)人工智慧的“蘋果”之花

在一段流傳很廣的視頻裏,有人連續向Siri求婚3次。第一次Siri回答:“聽起來很甜蜜,不過我還有什麼可以幫你嗎?”第二次Siri説:“讓我們只做朋友,好嗎?”第三次Siri攤牌了:“我的用戶協議沒有包括和你結婚,很抱歉!”於是求婚者悲憤地説:“我想自殺!”而Siri則體貼地提示:“我找到了4家精神健康機構,其中3家就在你家附近。”

其實Siri不是一個人,而是蘋果公司在其産品iPhone 4S上應用的語音控制功能,它可以令iPhone 4S變身為一台智慧化機器人,和機主一問一答。可以説,Siri讓全球的“果粉”(蘋果公司的粉絲)過足了人機對話的癮。

Siri為何這麼強大?我們不妨看看Siri的血統:Siri直接發端于史上最大的人工智慧項目:五角大樓的CALO項目。CALO是“Cognitive Assistant that Learns and Organizes”(會學習和組織的認知助理)的縮寫,這個項目匯聚了全球人工智慧方面的頂尖科研人員。當然,連蘋果公司的誕生,也與人工智慧的出現密切相關,那已是後話了。

早在1877年,法國天才的科幻小説家儒勒•凡爾納在作品中就提到了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他預言,未來的人類社會中,機器人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很大一部分人類的智慧將被他們所取代,併發揚光大。

後來的事實證明,凡爾納並非在大放厥詞。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作為電腦學科的一個分支,人工智慧就被列為世界三大尖端技術之一(另外兩種為空間技術、能源技術)。美國斯坦福人工智慧實驗室的尼爾遜教授對人工智慧定義為:“人工智慧是關於知識的學科——怎樣表示知識以及怎樣獲得知識並使用知識的科學。”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溫斯頓教授認為:“人工智慧就是研究如何使電腦去做過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慧工作。”

如果以上研究人工智慧的兩位牛人説的話聽起來有點兒冷冰冰的話,那麼,被稱為“人工智慧之父”的同性戀天才阿蘭•圖靈對人工智慧的概括則要感性得多:如果隔著一個屏障與機器對話,你無法分辨與你對話的到底是機器還是人,該機器就達到了人工智慧階段。

這位阿蘭•圖靈到底是何方神聖,竟然能被稱為“人工智慧之父”?説來你或許不信,剛去世卻仍然紅透全球的喬布斯,是圖靈最忠實的粉絲,他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圖靈,才開辦了一家名叫“蘋果”的公司。圖靈死後,美國電腦協會設立了“圖靈獎”,是電腦科學家的最高獎項,號稱電腦界的諾貝爾獎。

1931年,19歲的圖靈考入康橋大學。那時的圖靈全然沒有一點兒大師的風範,因為在同學們看來,圖靈同學性情古怪,甚至有點驚世駭俗,平時沒事兒時喜歡咬著指甲玩兒,出門時經常戴著防毒面具,還會用雜耍一樣的姿勢騎一輛經常掉鏈子的破自行車。

圖靈戴防毒面具,倒不是為了擺酷,而是為防止花粉過敏。每年春天,花粉飛舞時,他準會噴嚏不止,痛苦得想死的心都有。有一種藥可以緩解症狀,但據説此藥對大腦有副作用,圖靈一聽馬上把藥給扔了,寧願出門戴防毒面具。因為圖靈打小就有一個怪癖:對自己大腦的性能非常在意。他還騎一輛經常掉鏈子的自行車,要是換作別人,早就去修車了。但是圖靈不修,每次騎車他就唸唸有詞地數數,發現每蹬12圈就要掉一次鏈子,於是他每蹬到第12圈就迅速將鏈子往回倒一下,後來乾脆做了個機械計數裝置,每到12圈就自動倒輪。

對於這樣一位邋裏邋遢、狂打噴嚏的古怪同學,校園裏的美女們自然會嗤之以鼻。不過,性取向同樣古怪的圖靈對美女完全沒有興趣,他的心思都花在了如何製造用來解決可計算問題的通用機器上了。

二戰爆發後,圖靈在英國情報破譯中心工作。在這裡,他發揮了天才的數學能力。當時德軍搞了一個密碼機“Enigma”,專門對付英國情報局,號稱無人可破。但圖靈設計出一個破譯機,立刻就使德國飛機遇到剋星,如漫天花雨般被擊落下來。圖靈的破譯機到底怎樣工作,至今無人能夠理解。

二戰結束後,圖靈從戰時通信部門弄來一個電動打字機和一個從德軍那裏繳獲的紙帶機,再加上他的天才構想和精英團隊,9個月後搞出一台名為“baby”的模型機。這是世界上第一台能完全執行存儲程式的電子電腦模型。1949年底,這個模型機交付投産,成為了著名的“Mark I”。

此時,圖靈還做了另外一件更偉大的事情,他開始開創性地探索“人工智慧”,這在當時是完全沒有的新概念。他發表了一篇題為《電腦器與智慧》的論文,正式提出了一個震撼人類未來的問題:機器能思考嗎?這篇論文意外地成為了劃時代之作,開創了人工智慧這個新學科,首次提出了後來被稱為“圖靈測試”的實驗方法,也為圖靈贏得了“人工智慧之父”、“電腦科學之父”的榮譽。

不過令人感到悲哀的是,因為同性戀行為被曝光,圖靈被法庭判處有罪(當年在英國同性戀屬於犯罪行為)。面臨他的只有兩條路:要麼入獄,要麼注射激素糾正性取向。圖靈選擇了注射激素。這種激素雖可以治療所謂的“性取向倒錯”,但嚴重損害大腦。一生都對大腦呵護備至的圖靈不久後就發現,自己的記憶力開始下降。1954年,對此無法忍受的圖靈選擇了自殺。死時,他手裏還捏著一個咬了一口的蘋果,上面沾有他親手提煉的高純度氰化物。

圖靈死後的22年,美國加利福尼亞一位名叫喬布斯的小夥子為了紀念圖靈,開辦了一家公司,公司的Logo就是圖靈死時手握的咬了一口的蘋果,而這家公司就是如今人見人愛的Apple。

(小標題)實驗室裏的大麻交易

“斯坦福是‘夢工廠’,它擁有斯坦福人工智慧實驗室,有很多傑出的科學家……”2008年9月,眾多世界一流名校的錄取通知書紛至遝來,出生於中國常州的曹勖文最終選擇了斯坦福大學。進入大學後的他,竟然在這家電腦研發最頂級大學的電腦協會裏擔任了副會長。

不過,如果回到上世紀70年初,那時席捲西方國家的嬉皮士運動正方興未艾,連號稱科技“夢工廠”的斯坦福大學也不例外。為了表達對主流社會價值觀、特別是對戰爭和民族主義的反叛,吸食毒品特別是大麻,成了他們的一種時尚。因為他們“希望利用毒品所産生的幻覺來達到內心的修養”。比如年輕時的喬布斯也曾吸食大麻,直到1972年秋季,他的心靈徹底被佛教征服,才逐漸告別了大麻。

那時,斯坦福人工智慧實驗室(簡稱SAIL)的一些成員在開拓電腦疆界之餘,也開始嘗試大麻等迷幻藥物。有一次,一名學生向主管厄尼斯特抱怨隔壁的研究生在吸大麻,結果厄尼斯特的處置方式,竟是請這名研究生到戶外去吞雲吐霧。顯然連他自己都不認為抽大麻是個嚴重問題。

有一位系統程式員綽號“大麻仔”,因為他總是在到處散佈大麻種子。他偶然發現大樓化糞池排水處的大麻葉長得特別綠,就開始努力播種。後來有一次,他跑來向厄尼斯特抱怨説,有野鹿吃掉了他的大麻幼苗。

在學生中,也有人曾利用SAIL的阿帕網(ARPANET)帳號,與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悄悄買賣了一筆數量不明的大麻。在電子商務網站問世前,人類的第一筆電子商務行為,就是這筆禁藥交易。阿帕網是1968年美國國防部開始組建的電腦網,1970年已初具雛形,並且開始向非軍用部門開放,許多大學和商業部門開始接入。

當然,對於SAIL那些鑽研未來科技的研究者們來説,隨嬉皮士運動裹挾而來的荒誕不經,更多只是一種生活中的調劑品而已。一天傍晚,在一場激烈的排球賽角逐之後,所有人都衝回實驗室開始觀看科幻大劇《星際迷航記》。不久之後,大家偶然瞥見一個機器人也滑了進來,停在沙發旁,監視鏡頭對準了熒幕。大家看後面面相覷,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難道這位機器人也會看電視,智慧機器人的時代已經來臨?原來,這是一位機器人研究員離不開工作,卻又不想錯過電視劇,才想出的辦法——通過機器人的監視鏡頭來看科幻大劇。

1962年,頂著一頭濃密頭髮、鬍子與頭髮同樣濃密的約翰•麥卡錫來到斯坦福大學,創立起人工智慧實驗室,成為該實驗室的首任主任,這座實驗室也註定將成為全世界人工智慧研究的“聖地”。而早在此前的1958年,麥卡錫到麻省理工學院任職,與另一位人工智慧大師馬文•明斯基一起組建了世界上第一個人工智慧實驗室。

看起來像個搖滾明星的大鬍子教授麥卡錫,不愧是一位傑出的電腦天才,曾獲得1971年“圖靈獎”,是最早(1955年)提出“人工智慧”概念的人,因此也被後人譽為“人工智慧之父”。不過,因為麥卡錫提出的“人工智慧”,是基於圖靈的理論衍生出來的一門科學,因此又有人認為,麥卡錫更應被稱為“人工智慧之母”。

有趣的是,麥卡錫于1927年出生於美國波士頓一個共産黨家庭,早年對科學的興趣與家庭的政治信仰密不可分。他的父親是一名愛爾蘭天主教徒,先後做過木匠、漁民和工會組織者,領著全家一直馬不停蹄地奔波,從波士頓搬到紐約,然後又搬到洛杉磯。麥卡錫的母親是立陶宛猶太人,最初在聯邦出版社的通信社當新聞記者,後來就職于一家共産主義報刊,最後成了一名社會工作者。

1949年在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作博士論文時,麥卡錫首次開始嘗試在機器上模擬人類智慧。1956年達特茅斯暑期人工智慧研究會議召開,麥卡錫將“人工智慧”一詞加入字典,開創了人工智慧研究的嶄新領域。隨後數年,他發明瞭LISP編程語言——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程式語言之一,該語言至今仍在人工智慧領域廣泛使用。

其實直到現在,儘管人工智慧可以模倣很多人類技能,包括視覺、聽覺、思考推想能力以及機器人肢體的移動能力,但人工智慧未來的應用仍模糊不清。不過,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SAIL對這一技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機器人技術、電腦視覺和自然語言處理的能力。

不過,到上世紀80至90年代,SAIL逐漸淡出了科技界的關注。“人工智慧經歷了一個寒冬,”SAIL的新一任主任塞巴斯蒂安•特倫説,“現實與預期成果之間出現一個錯位。人們意識到我們無法毫無差異地複製人類智慧。”到2003年,特倫重振了 SAIL,至少是在某些方面——如麥卡錫精神。

作為世界頂級的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慧專家,特倫如今還是Google X實驗室的領導者之一。在2010年《財富》評選的“科技界最聰明50人”中,特倫被列為“最聰明科研人員”的亞軍。

在特倫看來,他領導的Google X實驗室,延續著人工智慧最尖端的科研領域。特倫説,如今的人工智慧工作與麥卡錫的理念並不總是一致。“在我看來,Google(谷歌)就是人工智慧,”他説,“但麥卡錫對此表示疑義,他常找到我並告訴我錯了。”

2011年10月,麥卡錫走過了他84歲不平凡的生命歷程。生前,他的女兒曾送給他一個汽車牌照,上面寫著他最喜愛的一句格言:“要麼做好算術,要麼胡言亂語。”

更多精彩內容就在《DEEP中國科學探險》1月刊




  責任編輯: 蘭少賡視頻來源: de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