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智庫是以市場化方式推動發展的催化劑
發佈時間: 2015-07-03 10:52:14 | 來源: 中國網 | | 責任編輯: 孫磊
2015年6月26至27日,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第四屆全球智庫峰會將在北京舉行,圍繞“全球可持續發展:2015年後的新路徑”這一主題,來自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眾多智庫專家、政界人士、企業領袖等將展開深入討論,為減貧、氣候變化、全球治理等可持續發展問題貢獻智慧,為人類的共同發展“出招、解惑、指路”。本次全球智庫峰會上,專題論壇六之巔峰對話“全球可持續發展--市場的力量”將關注如何利用市場的力量推動可持續發展。就此話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國經諮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經諮詢)採訪了清華大學李稻葵教授。
打通內外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
國經諮詢:自從十八大以來,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在全球化過程中的舉動更為積極主動。您曾參加芒克大辯論,討論過“21世紀是不是中國世紀”的問題,今天的中國與當時的情況相比又更進一步。您怎麼看中國以更為主動的姿態面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李稻葵:中國這一次的戰略大調整是有意識地將國內戰略與國際戰略更為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有意識地把國內發展的經驗推廣到周邊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因為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國內發展與國際環境的關聯,意識到在全球産業鏈佈局中能夠發揮的作用。所以這一次的佈局是把我們的産業優勢、能力優勢發揮出來,去幫助周邊國家發展,從水泥鋼鐵到施工企業,把這些力量充分發揮出來,按照經濟發展的規律,與鄰國一起度過這個經濟週期的低谷,走向下一個增長期。
國經諮詢:是否可以認為這一次的戰略調整並不限于從中國到發展中國家的産業鏈合作,同時也包括發達國家與中國的深入合作。比如在環保領域,發達國家的經驗技術正好可以與中國下一步的巨大需求結合起來。
李稻葵:當然是這樣。發達國家的技術,尤其是環境治理方面、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與中國的合作空間是巨大的。我在此前的採訪中談到過,目前中國鋼鐵産能約十億噸,如果一年改造一億噸落後産能,將能帶動GDP1.2個百分點;在水治理、空氣治理以及土壤治理方面的投入和需求更是大得驚人。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與世界的合作不僅將帶動發展中國家,還將帶動發達國家的發展,從而對全球可持續發展有關鍵意義。
國經諮詢:有觀點認為中國不應該幫助鄰國發展鋼鐵、鐵路、造船等會顯著提高軍事能力的項目,這會導致區域不穩定,甚至會給自己製造麻煩,你是否會有這一擔心?
李稻葵:我沒有這個擔心。因為從長遠來看,只有進一步的合作和進一步的交流,共同發展,才是穩定夥伴關係的保證。如果因為這種擔心閉門發展,反而會將鄰居推到對立面上去。
國經諮詢: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和“一帶一路”都離不開幾個關鍵性的力量——政府、市場和社會,如何看待這幾個力量的作用?
李稻葵:“一帶一路”倡議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立足點是政府引導,市場主力。不要認為都是靠中國來投資,誰也花不起這個錢;這種投資需要吸引全世界的力量來積極參與,依靠市場機制來吸引企業、私人投資者。政府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做一些規劃,談判一些條件,為市場創造機會。而建不建、什麼時候建、誰來建的問題都需要交給市場判斷,看到底當地有沒有市場潛力,有沒有真實需求,能不能實現投資回報。這些問題解決了,才能啟動。
智庫大有用武之地
國經諮詢:如何看待推動可持續發展中的社會組織的力量,尤其是智庫的力量?
李稻葵:社會組織是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力量,對於“一帶一路”的建設來説也是如此。具體來説,社會組織、NGO可以扮演這樣幾個重要的角色。首先,社會組織應該是帶路建設的先行者。因為在投資之前要做大量的調研工作,要去探路,要去溝通,要去探討是否可行。在這些任務中,社會組織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智庫、研究機構、社會團體等,其實有大量多元的渠道可以去做。其次,社會組織應該是帶路建設的護航者。説起護航者,可能大家首先想到軍人,軍人當然是堅強後盾,但是很多問題其實要防患于未然,可以依靠社會組織去溝通,去消除誤解,去化解矛盾。從各個層面上的溝通都非常需要,所以也能起到護航作用。再次,社會組織應該是帶路建設的提升者。所謂提升,是將經濟合作的成果提升到政治互信和社會互信的層面上。比如我們做了很多援建的工作,但是往往做工程的多,做社會工作的少,這就導致很多時候做了的事、花了的錢沒有轉化成社會認同。這就需要大量社會組織的工作,能夠把帶路建設的意義提升起來。
國經諮詢:有不同背景的智庫,比如政府智庫、大學智庫和市場化的智庫,如何看待他們的作用?
李稻葵:的確,不同的背景有不同的優劣勢,我們都需要。政府背景的智庫貼近決策者,很熟悉決策者的訴求,能夠根據他們的需求來進行政策的傳遞和反饋,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大學背景的智庫貼近年輕人,貼近創新前沿,而且大學智庫的功利性可能少一些,可以稍微超脫一些,站在更長的時間尺度上來看一些問題;市場化的智庫更貼近經濟運作的現實,可以從市場的需求出發。當然,也要看到有些國際化的組織以NGO的名義從事一些有政治意圖的活動,這是違反國際準則的事情,應該嚴肅對待。但也不能因為有個別這樣的情況就對社會組織實施嚴格管制,這樣不利於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
國經諮詢:我們這次智庫峰會的主題是“全球可持續發展:2015後的新路徑”,這個專題論壇的主題是“市場的力量”,請您為專題論壇寫個寄語吧。
李稻葵:我覺得一個合適的比喻是,煉鋼過程中添加的微量元素,雖然只是一點,但是可以極大地改變鋼的結構與性質。我希望,智庫在以市場化方式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中也能夠發揮這樣的作用,成為這一進程的催化劑。
(本文由國經諮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文/吳鵬
責任編輯: 孫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