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當前位置: 首頁> 視頻中國

鄭之傑:國際經濟金融秩序應該加速調整

發佈時間: 2015-06-27 16:37:5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郜玉至  |  責任編輯: 郜玉至

    (中國網6月27日訊 記者郜玉至)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第四屆全球智庫峰會”于6月26-27日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本屆峰會主題為“全球可持續發展——2015年後新路徑”,中國網對本次峰會進行了全程報道。

    第一場巔峰對話的主題是“如何利用市場的力量來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鄭之傑先生表示,當前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過程當中,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國際經濟金融秩序應該加速調整,高水準的“引進來”和大規模的“走出去”應該成為新時期對外開放的重要特徵。先説開發性金融和其他商業銀行不同,因為開發銀行是中國唯一一家開發性金融機構,它的特點非常明顯,是以國家信用為依託,以市場化為基本運作模式,以保本微利為原則,以中長期投融資為載體,這就是開發性金融機構的特點。

    以下為演講實錄:

 

鄭之傑:

我覺得主持人的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當前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過程當中,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國際經濟金融秩序應該加速調整,高水準的“引進來”和大規模的“走出去”應該成為新時期對外開放的重要特徵。

從1992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對外吸引外資的最大發展中國家,在全球來講是世界第二。2014年我們吸引外資的水準已經達到了1200億美元,但是隨著中國的勞動力的成本增長,土地的成本增加,過去我們的各種要素的成本都有所上升,同時隨著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約束強化,我們再簡單靠數量上的引進外資已經不能滿足中國經濟發展。我們在考慮引進外資數量的同時,還要考慮引進外資的品質。

當前的中國經濟面臨一個極大發展的機遇,從2002年到2013年我們對外投資的總額應該是平均年增強了40%。2014年我們非金融領域的直接對外投資已經達到1029億美元。隨著全球經濟的聯繫日益緊密,“一帶一路”的建設推進和區域的互聯互通,國際産能合作的逐步升溫,我覺得世界各國與中國的合作意願應該是不斷加強的。中國的企業“走出去”開展基礎設施、産能合作等方面的條件也更加成熟。

關於政策支援方面,一個是繼續推進自貿區的建設,完善配套的政策,深化體制改革,推動金融方面的合作。謝謝。

 

鄭之傑:

先説開發性金融和其他商業銀行不同,因為開發銀行是中國唯一一家開發性金融機構,它的特點非常明顯,是以國家信用為依託,以市場化為基本運作模式,以保本微利為原則,以中長期投融資為載體,這就是開發性金融機構的特點。再説一下開發銀行在“一帶一路”建設當中的貢獻,李稻葵教授説了好幾次,説最大。剛才我説了是全球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也是中國最大的對外投融資的合作銀行,也是中國唯一的開發性的金融機構。在這“一帶一路”建設當中作為最有特點的一家金融機構,應該發揮自己的積極和獨特的作用。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對外投融資的業務已經達到了3100億美元,全球63個國家都設立了工作組,與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業務方面的往來。

在“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我們已經有400多個項目的承諾的貸款,1567億,佔整個業務的28%。這個比重還是非常大的。我們作為開發性的金融機構,我們主要的做法,一個是以規劃先行為引領,第二是以重大項目為抓手,這是我們開發性金融機構的一個特點。到目前為止,我們完成和正在開展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各類規劃有37個,比如説中巴、孟中印緬,中蒙“經濟走廊”規劃,比如説跟印尼、塔吉克,和科威特、匈牙利國家的規劃合作,同時在規劃過程當中,我們儲備的大型項目是416個,儲備額是2870億美元,這裡面有交通、通訊、製造業,也有基礎設施建設,是分類的。我們應該説要繼續發揮長期積累的基礎設施建設的作用,中長期投融資和國際業務方面的經驗和優勢。要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促進“一帶一路”區域的長期的繁榮和發展。謝謝。

 

責任編輯: 郜玉至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