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林: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的若干考慮
發佈時間: 2014-12-21 14:42:46 | 來源: 中國網 | | 責任編輯: 任曼瑤
中國網12月21日訊 (記者 任曼瑤)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中國經濟年會(2014-2015)”今日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行。此次年會主題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改革、開放、創新”。科技部副部長曹建林在主題為“創新驅動發展”平行論壇上,做了關於“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的若干考慮”演講。以下為演講文字實錄: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好。剛才主持人講,十八大之後特別是剛剛開過的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速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我今天向大家彙報一下我們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特別是落實關鍵著力點的若干考慮。
我主要講的是把握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關鍵著力點。世界進入了創新全球化的時代。全球化已經講了很多年,很多學者研究把全球化分作製造業全球化、服務業全球化和創新全球化三個階段,目前剛剛開始進入所謂創新全球化的階段。但是製造業全球化和服務業全球化也還沒有過去。很多人在討論研究這些東西,第三次工業革命即將引爆,産業變革即將到來,這裡給了幾個比較有名經濟學家和未來學家的預測。我建議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一個美籍的日本科學家,他是一個很有名的粒子物理學家,叫加來道雄,他的預測是《future of the Physics》。我在香港看過中譯版,叫做《2010年的大科技》,他這個預測更時代一些。他本身是科學家,做了很多調研,調研了三四百位各領域的科學家。現在起到30年,30年到70年,70年到2100年,工業、資訊、微電子,交通會變成什麼樣,總之在預測中反映出未來的生産方式要發生重大變化,出現一些生産力,雖然這些新的生産力的發展有一些不同業態,其中一些業態已經出現,有的正在成為産業主力。
基礎在創新週期不斷縮短,創新的頻率在不斷加快,比如説大家知道積體電路、光傳輸、存儲、顯示,還有無線、軟體等等。1982年以來CPU的性能提高3500倍,記憶體價格下降45000倍,硬碟價格下降360萬倍,如果汽車或者是汽油也這麼降的話,早就已經變得像爬蟲一樣。而且隨著創業週期的縮短,企業發展的速度也會大大加快。一些國際上最出名的一些企業,從初創一直到成為世界知名的大企業,谷歌2004年成立,5年成為全球第一大企業。中國也在創造這樣的歷史,今年阿里巴巴,騰訊、小米等等。在這樣大背景下,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非常及時的,我們要進入2020年建設一個基本進入創新型國家的行業。我們的結論是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是選擇,是決定,既是歷史趨勢的決定,也是我們主動作出的決定。
我們把握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若干個關鍵點,要做很多事。我們認為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就是要堅持科學發展,而創新驅動發展的首要動力就是改革,是改革驅動,包括理論創新、觀念創新、制度創新,做科技的也包括科技創新,還包括管理創新、文化創新等等。而創新驅動的需要首先是觀念的變革,是思路上的創新。我們希望通過一系列的工作,在制度安排、主體培育、載體建設以及環境研造、資源配置、文化建設等等所有這些瞄著一個大目標—創新驅動。我們特別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不僅僅是國家意志,或者説光有國家意志不夠,要把國家意志化為企業行為,化為全社會普遍的共識和普遍的行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作為我們管科技的特別強調一點,創新驅動不等於科研驅動,範圍要比科研驅動大很多,比如説特別顯著的是科研是將財富轉化為知識的過程,而創新是將知識轉化為財富的過程。我們主要強調後一個過程,前一個也很重要。目前我們特別要強調創新知識轉化為財富的過程,我們講三個觀點的著力點:發展技術市場、推動創新創業、發展科技園區。接下來我就這三個關鍵的著力點做具體的彙報。
一、發展技術市場,促進技術轉移。過去市場比較多的是商品市場,但是現在我們要促進生産要素的市場,特別要把科技體制改革作為突破口,過去我抓的比較多的是大院大所為主導的研發體系,現在要補這塊,特別要抓技術轉移,要使企業主導成為技術創新的主力軍,中間一定要做好技術轉移的過程。這個工作我們也一直在做,差不多30年前就推這個事,一直到現在我們也還在做,最近可以説初步的有了這麼一個框架。目前全國技術轉移機構有2萬家,其中有國家級的技術轉移示範機構369家,技術産權交易所30家,還有創新驛站,基本上建立了一個體系。我們的目標是專業化、市場化、整合化、高端化、國際化。
(圖)從1984年中國開始統計,那時候技術合同成交額是7億元,去年到了7469億元,增長了1000多倍,年均增幅超過20%。我為什麼特別看中這個數字,我跟很多人解釋過。如果全國案例投入一萬億,那頭7000億有人來買技術,買技術是真金白銀,是絕對有用的,是有技術的,説明案例投入是很有用處的,是和經濟發展密切結合的,不是我這邊投入那邊馬上就能賣出,長時間來看,後面的交易量超過投入量,説明技術投入對經濟社會發展是很起作用的。我們也在做南方中心、北方中心、東部中心等等,最大的中心集聚區還是在中關村,著力點還是做好成果轉化。
二、推動創新創業,培育原創類型産業。我們認為中國未來30年的增長在於原創産業的發展,要讓中國的真正在世界做強的話我們要有一批原創,需要有各種環境,需要有孵化使研究R&D的成果真正不斷成長,我們的孵化器在全世界規模最大。就業崗位158萬人在孵化器裏工作,在孵企業有7.7萬家,而且其中有200家上市企業,在孵企業總收入已經到4500億,為了促進發展搞了很多活動,搞了科技創新大賽等等,政府投資機構、金融機構和媒體也都在積極參與。通過這些活動能夠積極促進中小企業的成長,中小企業在孕育出龍頭企業,支援創新産業集群,最後形成一個引領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
三、技術交易市場,我們的孵化也好,大量集中在科技園區,我們也希望打造創新驅動的核心載體。國家從1991年3月國務院12號文件頒布建立26個國家級高新區,到現在今年已經有120家,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圖)這是到2013年為止批的各種高新區在全國的分佈。大家可以看到沿著東部是最多的,中西部會少一些,西部現在還在逐步填補這個空缺。到2013年底,國家高新區的數量達到114家,今年又批了幾家,現在大概120家左右,共有企業52萬家,有1460.2萬人在這裡工作,一半以上都是大學以上的學歷,博士學位的10萬人。高新區的R&D投入強度達到5.53%,是全國的2.6倍,經費支出裏面R&D也佔了12.4%,我這裡有很多這樣的數據。我們有一個火炬中心,在座的很多同志跟火炬中心都很熟悉。在高新區裏的新興産業持續壯大,我們的結構也不斷優化。所在地方佔的比例也在不斷優化,我們有35家高新區GDP佔所在城市的比重超過20%,15家超過30%,還有3家超過50%,舊貌換新顏。高新區一般建在城鄉結合部,經過20多年的建設,現在已經變成了最漂亮的地方。我們現在進一步發展,國務院已經批復了中關村、武漢的東湖、上海的張江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現在還有一些地方在建,我幾天以後要到最新一批在成都和西安搞自主創新示範區,到那裏調研,各地的積極性也很高。我們希望國家高新區作為經濟發展的先導區,有條件也有義務積極踐行科學發展,創新驅動,為中國未來的發展作出示範,是一種試驗田。
最後做點展望。我們研究過什麼叫創新國家,科技部有一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定了40個創新指標,算了一下,如果做一個圖,縱坐標是國家創新指數的分值,美國100分,橫坐標是每人平均GDP,創新指數基本上是每人平均GDP的線性函數,這很好理解,有錢的國家創新指數比較高。有幾個國家在同樣GDP的情況下創新指數高,這是哪幾個國家呢?美國、日本、以色列、南韓和中國,這就説明在這些國家裏,政府、社會各界特別重視創新,因此同樣的每人平均GDP,它的創新指數高一些,我們也分析了,為什麼這些國家會高,顯然都有一些特殊的地方,中國按創新指數來講,我們統計了40個主要國家,中國大概在中間,因此我們的很多措施,要建設創新型國家,就要彌補那塊短板。
我在兩年前訪問GPL,這是錢學森先生的老家,鼎鼎大名NASA發源地。那天晚上住在他們給愛因斯坦安排過的地方,是跟愛因斯坦一個房間,第二天去訪問這個地方,我也跟他們講過,到這裡來不容易,他説很少有人到這裡,這也是導彈最開始的地方。談完了以後我的感受,我們差兩點,一是人才,全世界的人才都集中到那裏,他們始終認為錢學森是第二,第一是錢學森的老師,在功勳榜上錢學森是第二名,印度、德國、波蘭,全世界的人才都集中在那裏,他們講的都是原創,都是全世界沒有人做的,我們“萬里長征猶路遠”,我們還要重新開始!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 任曼瑤 |